“抱歉,各位老师,各位同学,我们的现场出现了两个意外。”
“首先——原本计划的志愿来访者因为临时有事,无法继续接下来的咨询演示环节。而为了弥补大家,老师原本是打算再进行一个案例分享,让大家有更多的收获。”
“但很遗憾,刚刚大家都看到了我们的第二个意外——我的老师今天本来就是病体,一次报告已经让他的身体到达了极限,所以接下来将由我来为大家补全这次报告。”
南祝仁露出标准到不行的微笑。
明德堂是礼堂式的布局,中间的舞台最矮,观众席则是从第一排到最后一排逐层加高,最靠近门口的地方能够眺望整个礼堂。
夏天看着南祝仁的动作,只觉得呼吸一时间都出现了不畅通的情况。
她如有所感地转头,果然看到负责录像的黑中分清丽女生也露出了目眩神离的表情。
夏天是不知道南祝仁这次的行动的,但她隐隐猜出南祝仁这回是因为要搞什么大事,所以不想把自己牵扯进去。
她仍然想要出一份力,于是扭扭捏捏地对一旁的女生道:
“同学,这一段能够录下来吗,我想……”
却没想到对方答应得不假思索:“当然!”
只见这名艺术生第一时间调好了摄像机的机位,随后还掏出自己的手机架在了一旁的支架上,整个人的脸上焕发出记录艺术时刻的使命感。
在众人视线的焦点。
南祝仁一伸手,黄鑫也恰好在这个时候切换好了课件。
“这个案例,是关于我做的来访者的。因此由我来做报告恰恰是最好的。”
“我也希望通过我的这次报告,把我的技巧分享给大家,同时也让我的错误来警示大家。”
南祝仁保持着微笑,声音却开始低沉。
“接下来我要汇报的题目是:《大学生“微笑抑郁”的形成因素及干预建议——基于一例抑郁症心理咨询的失败案例》。”
“汇报人——南祝仁!”
第245章 微笑抑郁症
看着台上南祝仁的行为。
白庆华轻轻歪头,对着身旁的徒弟笑道:“这就是你跟我说过的那个学生吧?看样子他这几天消失是熬夜赶PPT去了?”
翁娉婷捏了捏自己的眉头,叹一口气。
她自然知道老师此刻是在说玩笑。
她叹气不是因为老师的调笑,而是因为此刻的情况。
南祝仁看似取得了一个相当盛大又引人注目的开场。
但事实上,现在的南祝仁就像是一个踩着大木球做踏球戏的杂技演员,随时可能摔倒。
因为此刻,在台下窃窃私语的可不仅仅是白庆华。
“这个南祝仁……我记得不是被开除了吗?”这是校长询问心理学院的院长。
“这个案例分享没有报备过,老林事先也没跟我沟通。”这是会议的负责人之一。
“那个林教授刚刚抬下去的脸色好像不太对劲……”这是有医学背景的精神科医生。
“有点意思啊……有什么大事要发生了的样子。”这句话没有被说出来,是乐子人们的心声。
或许后排的学生、或者不明所以的群众们,能够被南祝仁自信和笃定的样子骗过去。
但坐在第一排的教授、领导们——而且还是学心理学的教授、领导们——哪个不是人老成精之辈?
就这么说,以他们丰富的经验,绝对在以前面对过类似的“在重大会议上师门同室操戈互相抽冷刀子”情况的发生。
但也是因为他们丰富的经验,此刻并没有一个人说出一句立场鲜明的、足够一锤定音的话,一句直接的“让他下来”或者“让他继续”的话。
大家都在嘀嘀咕咕,都在分享自己分析的结果。
翁娉婷一打眼扫过去,现场焦急的只有校长、心理学院院长、会议负责人三位。
其他的教授呢?
——其实挺乐的。
虽然大家都看出了问题,但大多数人的态度都是“阻止意外让会议正常进行是可以的,但让这个小孩就这么继续下去看看会发生也行”的状态。
这就很微妙了。
因为会议聚集了全国的资深学者,有能力制止现场情况的江大校长等人,在社会上的地位却不是场中人最高的。
换句话说,如果此刻有一个人主动提出“让南祝仁继续”并且获得大家认同,那么,南祝仁就真的能够获得一个暂时的、继续汇报的“公平”。
甚至之后把林笠霖现场拖上来遛一遛来让对方强行配合自己的微表情审讯,也不是不可能。
便是主场作战的校长、院长等人,都不好去压。
那现场有没有这么一个开口的人呢?
翁娉婷叹了一口气。
她看了看校长等人,如果要出手制止,那就需要打一个时间差,在校长等人开口前支持南祝仁。
这样才可以把明面上的行为限定在“对南祝仁的报告好奇”,而不是“以外人身份力保一个不稳定的学生”乃至于“驳斥江大校长的面子”——后者就几乎不可能办到了。
“咻”的一下。
半空之中好似都有音效出现,翁娉婷的眼神直直地戳上了南祝仁的眼睛,两人的视线隔空汇聚在一起。
于是翁娉婷不由地叹气——【真是欠你的。】
但,事已至此。
翁娉婷歪头:“……老师(小声)。”
状若蚊蝇的声音发挥了效果。
于是在一群窃窃私语的教授中,白庆华露出了身为一名心理学研究者似乎很合理的探索欲与求知欲:
“以前的会议里面,好像没有见过‘失败案例’的分享吧?”
“挺有意思的。”
说着,他还像是有着很强的分享欲一样,和左右的理事长、教授等人交头接耳了一下。
大家纷纷点头。
……
南祝仁在台上看到第一排出现了点点骚动,随后很快安静下来。
偶尔夹杂几束恼怒的目光,但已经无伤大雅。
南祝仁知道,接下来就是自己的舞台了。
“首先,本次汇报之前先做保密声明:在课件中出现的有关来访者的个人信息展示仅做教学用途,且所有展示的信息都已经征求来访者家属同意。除了官方设备之外,请大家不要拍照或者录像。如有需要,请会议之后和官方人员沟通,并与我本人取得联系。”
算是幽默了一小下,场下也非常配合地露出了笑声。
而敏感一些的咨询师都眉头微微皱起——为什么是“来访者家属同意”,而不是“来访者同意”?
难道说场上这个人非常的业余?虽然脸上有着肉眼可见的咨询天赋,但实际上却也仅有这点天赋?
南祝仁没有被场下人的表情干扰,或者说他们表情背后所代表的好奇心才是南祝仁想要的——这说明他们开始对案例所展示出来的情况开始思考。
他轻点激光笔给PPT翻页:“抑郁症(depression)又称抑郁障碍(depressive disorder),是一种会使得人的情绪显著持续低落的心理病症,是心理症的主要类型。”
“抑郁症会在生理上对人造成记忆、睡眠、注意力等方面的危害,不仅摧毁个人生活质量,更在人际关系中制造情感断层,形成连锁性社会创伤。”
“而更致命的是,抑郁症总是伴随着强烈的认知扭曲,使得个体失去求生和求救的本能,出现自伤、乃至自杀。截止到去年,全球有超过3亿人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每年有近80万人因抑郁而自杀。”
首先是对于课件中出现的主题的简介。而对于抑郁症,在场没有人不知道,所以简单叙述便略过。
南祝仁轻点激光笔,背后的课件刷新,纯白的背景上出现一张哭泣的黑色的脸颊。
他的语速保持着正常报告的速度,声音也洪亮、清晰。
但偏偏随着他的开篇讲述,一种沉重、乃至于悲伤的气氛开始渐渐地弥漫开来。
有的人毫无察觉,有的人察觉之后也只会疑惑自己的共情能力最近居然又有提高。
【情绪感染力】发动。
影响在不知不觉之间产生。
“而【微笑抑郁】,则是一种正在快速兴起的抑郁症特殊趋向之一。通过目前的横向案例整理,可以发现【微笑抑郁】多发生在都市白领、服务行业和青少年学生身上,是一种新型的抑郁倾向。”
随着南祝仁的话语落下,他的激光笔再点。
一个红色的“微笑唇”随着播放动画,从画面之外平行入境,覆盖了“哭泣黑脸”图片的嘴巴区域。
形成了一张白底、黑脸、红唇微笑、却又偏偏在流泪的违和图片。
“【微笑抑郁】的具体表现为,以‘微笑’来掩盖内心真实感受为典型症状的一种内因性情感障碍,属于非典型抑郁症的一种表现类别。”
还有一章迟一点
第246章 这个案例分享有问题
视觉传递的情感是非常直接的。
对于一些敏感一些的同学,此刻课件上所展示出来的拼接感极重的图片,直接让他们产生了极其细微的生理反应。
或是呼吸微微加快,或是喉头微哽。
最为敏感的,胸口已经开始有了沉重感。
南祝仁继续道:
“比起常规的抑郁症来说,【微笑抑郁】让心理干预面对了很多新的问题。”
“首先,【微笑抑郁】在生活中更难以察觉。很多朋友、同事、同学、乃至于家人都无法察觉出【微笑抑郁】患病来访者与之前的区别。这也让他们在面对来访真实情况的时候更加难以接受,以至于错过最好的干预时机。”
南祝仁让自己的声音稍微低沉了一些。
“其次,【微笑抑郁】者的表情在咨询过程中很难再作为常规的参考,因此会干扰咨询进程;严重者甚至会在语言上也有比一般人更强的防御,因此需要干预者具备比正常咨询师更强的洞察力和共情能力。”
“也是因此,带来了【微笑抑郁】最大的挑战——如何评估【微笑抑郁】者达成了心理学意义上的‘痊愈’,或者退一步讲,如何评估【微笑抑郁】者能够脱离咨询、脱离监护,进行独立生活?”
“对于这三个问题,我将会在接下来的案例分析中进行一一的阐述。”
南祝仁深吸一口气:“并尝试着对它们进行解答。”
开场白完毕,南祝仁点击激光笔进入下一页幻灯片。
哭泣笑脸的图片消失,让不少学生轻轻松了一口气。
接下来进入正题。
首先是来访者背景的介绍。
“来访者小C,初来访时年级为大二,家境优渥,从小就是‘好学生’,‘好孩子’。根据父母的描述,小C从小学起在班级里面就名列前茅,虽然偶尔会有波动,但只要经过提醒就能够立刻恢复上进。生活中听话、懂事,对于父母的建议几乎全盘接受,在兴趣爱好、穿衣打扮、人生规划之中尽数由父母安排。大学时期原本打算学医,但是在父母的建议下选择了汉语言文学专业。”
“根据同学描述,来访者待人亲和,乐于助人。日常中鲜少主动参与班级事务和其他集体活动,生活以学习为主,但是当室友、朋友主动邀请的时候,又几乎不会拒绝。”
看似是很常规的背景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