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点毛病谁学心理学啊 第153节

  【吸引自杀者的注意力!】

  虽然脑中数个念头转过,但在【情绪重调】过后最理智的状态中,外界的时间其实才过去了一点点。

  南祝仁当机立断。

  他保持着冲刺的速度,却故意让身体失去平衡。

  然后,狠狠地撞在门框上。

  【真疼!】

  他故意大声惨叫出声:“啊呀!”

第223章 第一步

  之前就说过,南祝仁已经成为了李明路【社会支持系统】的一部分。

  【社会支持系统】指个人在其社会关系网络中,能够获得的各种形式的帮助、资源和支持,对个体的心理健康、生活满意度以及应对压力的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般来说,一个人的社会支持系统包括“社会福利”、“社区服务”等由政府或者社会提供的正式支持,与“家庭”、“朋友”、“同事”等由个人社会网络组成的非正式支持。

  越是完整的、复杂的社会支持系统,越能够给一个人提供多样化的、深程度的帮助。

  这也是那个经典心理学笑话的由来——朋友们建议我去看心理医生,而医生建议我多去和朋友们聊聊。

  其原理实际上是希望建立社会支持系统,并让其发挥作用。

  而南祝仁此刻已然成为了李明路的社会支持系统中的一部分;而且由于李明路自身社会支持系统的薄弱,南祝仁还在其中占据相当重要的一部分。

  一种非“家庭”、“朋友”、“同事”,却也发挥着同等级别作用的存在。

  也因此,承载了虽然种类不同、但一样重要的情感。

  “啊呀!”冲刺中的南祝仁撞上了门框。

  在之前南祝仁过来寻找林笠霖的时候,咨询室内的李明路就能够分辨出他的声音;此刻李明路自然也能够分辨出痛呼的人是南祝仁。

  他一下子就收紧了原本握在窗沿上的手,下意识地回过头来。

  “……南老师?”

  南祝仁龇牙咧嘴,疼得情真意切。

  但,李明路这时候的注意力,是确确实实地被吸引了过来,并且停下了正在不断往外挤的动作。

  ……

  【第一步完成。】

  南祝仁心下松了一口气。

  接下来,面对眼前的自杀危机。

  他有三个选择。

  第一,通过和李明路对话,稳住李明路的行为,以此等待其他人的支援到达。

  第二,在和李明路对话的过程中,寻找机会逐步接近,随后将他带离危险地带。

  第三,通过和李明路的干预对话,激活李明路的求生意识,让他远离危险地带。

  看上去这似乎是一次自杀危机干预能够做到的三种程度。但事实上,只要选择了其中之一,之后的实操方向也会有很大的不同。

  同时,这三种选择对于环境的要求、干预者的要求、被干预者的类型要求,也不尽相同。

  南祝仁首先排除了第三种选择——激活李明路的求生意识。

  这个选择看似是唯一一个“happy ending”,但却也是最激进、最没有保证的选择,稍有差池,后果不堪设想。

  作为一名【抑郁症】患者,李明路是很难被激发出求生欲望的。

  毕竟抑郁症的自杀,往往都是经过计划、深思熟虑的自杀,而非一时冲动。

  除非说是因为“中年失业”、“被诈骗破产”、“妻离子散”这种遭遇【破坏性生活事件】导致的自杀危机,再搭配一个高深且胆大的干预专家,说点“人生还很长”、“想一想你的家人”之类的主题,那勉强还能够试一试。

  ——只是勉强,一般人还是不会愿意这么去赌自己的职业生涯的。

  所以建议普通人骤然遇到同伴、亲友有激情自杀的趋势,自己同时又非常碰巧地有机会能够搭两句话的时候,千万不要想着激发对方求生欲,把对方劝住。

  毕竟谁也不知道对方到底是因为什么冲动自杀,说不准你说出的对别人来说是安慰规劝的话,对自杀者却是沉重且飙血的一击。

  正确做法是直接选择第一个选项,第一时间召集其他专业人士如110、119、老师之类的过来帮忙。然后在留有余力的情况下,再和对方谨慎地聊聊天,拖延时间,就够了。

  同时,多数情况下,第三种选择这种靠着激发自杀者求生欲望的选择,是现场只有干预者一人、没有任何人帮助的情况下,不得不做出的选择。

  眼下的情况远远没有这么糟。

  ……

  南祝仁心中思索几下,选择以第一为主、第二方案同时进行的选项。

  这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选择。

  首先,眼下是在心理学院的办公楼,具备一定的人流,能够第一时间获得场外帮助;同时,虽然林笠霖等人人品堪忧,但他们对于眼下的情况绝对有预案。

  只要暂时稳住李明路,那么接下来立刻就会有其他帮手介入,帮助解决眼下的情况。

  而在情况较好、留有余力的情况下,南祝仁可以凭借自己和李明路此时的咨询关系尝试着提前把对方拽下来。

  如果事不可为,那就谨慎为上,哪怕是以南祝仁的能力也只能尝试着拖时间,然后等其他更加专业的救援手段介入。

  这么想着。

  南祝仁一边揉着自己刚刚撞伤的肩膀,一边趁着李明路愣神的时机,脚步貌似踉跄地靠到了离自己最近的沙发。

  他看着李明路的状态,做出有些诧异的表情。随后停下自己正在揉肩膀的手,点了点自己的脑门。

  “你的额头好像渗血了,不痛吗?”

  “我没感觉到。”李明路身体没有一点变化,迟疑了一下,慢慢道,“你没事吧?”

  南祝仁耸了耸肩膀,没说“有事”,也没说“没事”。

  抑郁症的自杀,是淡漠的自杀,是深思熟虑的自杀。

  在做出决定之前,他们一定是把能想的问题、羁绊、牵挂,全部以自己的方式想进了牛角尖里面,然后封死,再不受动摇。

  以此停止自己的思考,把全部的注意力都拿去想“自杀”这件事情。

  南祝仁现在做的,就是暂时以自己的肩膀为代价尝试着给李明路创造一个需要思考的事件。

  不管他回答“有事”或者“没事”,都相当于这个事件结束了,那当然不行。

  南祝仁转移话题,继续点了点自己的额头:“你感觉不到?”

  然后叹了一口气:“和我想得差不多。以前我也碰上过几个来访者朋友,到了你现在的状态也都变得不怕疼了。”

  请书友们切勿模仿本章中主角任何操作,专业事情留给专业人处理。

第224章 第二步 激活欲望

  门外,黄鑫气喘吁吁地停下。

  他正准备往里冲,却听到了里面传来了南祝仁说话的声音。

  那声音带着一丝调侃、带着一点轻柔、带着点点抽冷气似的疼痛、也带着刻意营造出来的轻松。

  唯独没有紧张、急切。

  【这是……稳住了,聊上了?】

  黄鑫一个激灵,连忙急刹停住自己的脚步,巨大的惯性差点把他带倒。

  随后他快速倒退了两步,转过身,一边提起耳朵仔细判断屋内的情况,一边分心注意楼道里面。

  现在,不止他不能进去,其他人也不行!——

  门内。

  南祝仁说着,尝试着在沙发上往李明路那里多挪了一点。

  此刻李明路的眼睛直视着南祝仁,没有反应。

  这种对距离感的无视反而让南祝仁不敢再动、再去试探了。

  他宁可李明路现在激动一点大喊一声“不要过来”什么的。

  不过好在现在注意力已经被吸引,勉强能够和李明路搭上话了。

  【那就开始第二步。】

  【制造认同和尊重!】

  认同什么?尊重什么?

  南祝仁的声音慢悠悠的:“你知道吗,在我以前面对那些来访者的时候,我都会有同样的一种感觉。”

  南祝仁对上李明路看过来的双眼,直视它们。

  “我觉得很难受。”

  南祝仁目光感慨:“因为我以前也有过类似的难受,但是程度没有他们、也没有你严重。但我当时就已经几乎难以承受了,我很难想象你们会是什么样的感觉。”

  “所以我很难受。”

  南祝仁依旧避开了所有的敏感词汇,他的声音很轻、很柔,像风一样。

  “我好像从来没有跟你说过我为什么会学心理学?”

  他对着李明路发出一个问题,随后自顾自地解释道:“其实在我高中的时候,因为学业和环境的问题,有段时间特别地……难受。”

  南祝仁诉说着一段经历,并且补充细节:“那时候我天天学习到十一点半上床,但都要睁着眼睛到两三点钟才会发困。睡不着的时候,脑子里面就在想各种各样的东西——想那些怎么努力都提升不了的成绩、我喜欢却不喜欢我的女生、还有总是喜欢把我当乐子玩的同学。”

  说着,南祝仁拍了拍自己的脸,像是自嘲。

  “没错,这张脸也会遇到很多问题的。”

  “直到有一次,我开始拿美工刀——因为我们当时模拟考试要拆试卷密封袋的,所以每个人都有一把美工刀——总之我拿着那把美工刀,在我手腕上划了好几下。”

  南祝仁挽起袖子朝着李明路展示:“你看,就这。”

  随着南祝仁手腕的摇摆,李明路的眼珠也跟着左右动了动。

  不过因为距离太远,什么都看不清。

  “后来,我在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普查的时候做了问卷量表,得出了一个【轻度】的结果,然后就去接触了我们学院的心理老师。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对心理学产生了兴趣,所以最后选了这个专业。”

  以上这句话的后半段不重要,它只是一个故事需要的背景而已。

  重要的是前半段里的【轻度】这个词,以及之前所有用来丰富这个词的细节。

  所谓的“认同”——是身份上的“认同”!

  “而我当时是【轻度】,就已经非常非常难受,同时还——”南祝仁说着又展示了一下自己的手腕,“——还做了这个。”

  李明路的眼睛又动了动。

  “所以我面对你和以前那些来访者的时候,我总是感觉自己……好像能够理解一些你们的感受,但同时……也更难以想象同样的感受真的压在我身上会怎么样。”

  说着,南祝仁摊开手掌,虚空比划了一下现在的形势。

首节 上一节 153/37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