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娉婷点头:“你心里有数就行。”
……
听到这个反应,南祝仁眉毛一挑。
自决定从言诺心理中心辞职之后,翁娉婷的底线也灵活了很多。
在听到南祝仁决定用这种拐弯抹角联络来访者本人的行为意图之后,她居然也没想着去阻止。
不过想想也合理,毕竟按照翁娉婷本人的说法,她在首都的时候,就是能够做出“帮助被性侵的女儿报警,把禽兽父亲送进监狱”这种绝对违反行业规则的事情的,本身职业伦理就比较灵活。
不,或者说比起死板的、适用于新手和底层咨询师的咨询伦理,到了翁娉婷这样的层次,已经可以有底气去使用更加深一层的职业道德了。
就好像那些少数的,愿意主动给病患垫付医疗费的医生一样。
这种行为是对是错,真不好说。
但是——
“就先这样吧。”南祝仁定性道。
电话那头一顿,然后轻声笑了起来。
这笑声带着一种爽朗,一种洒脱,还有一丝轻松,让平日里都不苟言笑的南祝仁也不由跟着弯了嘴角。
“你知道我在笑什么吗,你也跟着笑?”
然而翁娉婷的笑容很快戛然而止,南祝仁甚至都能够想象到电话那一头翁娉婷如同变脸一样一下子板起来的脸。
南祝仁顿时虚心请教:“娉婷姐在笑什么?”
“明明李明路的事情是公司里面的正事,但你现在却反而在江大的心理中心坐班,用电话来遥控安排公司的事情,你有没有觉得挺滑稽?”
“虽然我已经决定要辞职了,你也留不下来,但我们现在依旧领着言诺的薪水吧?你觉得这样像话吗?你……”
南祝仁默默地把电话拉远一点,拇指虚按,似乎想要挂电话。
但他想了想,还是叹了一口气没这么做。
而是等着电话那头传来的声音变小、直至不见了之后,才缓缓重新把电话拿了回来。
“是是是……”
……
咔嚓——
看着接了一个电话之后回来的南祝仁,中心负责老师眨了眨眼。
怎么感觉出去接了个电话之后,南老师看起来更加疲惫了?
不,这么说好像也不对,虽然脸看上去憔悴了。
但南老师肢体上透露出来的动作情绪,感觉上反而稍微欢快了一点。
奇奇怪怪……
可能是因为中心负责老师观察得太过露骨,都不由自主地身体前倾、目不转睛了,南祝仁一下子转过身来,露出了一个疑惑的眼神。
“怎么了?”
中心负责老师恍然而惊。
一旁的李老师暗里露出嫌弃的表情,这人连偷看都偷不明白的吗?
“啊……”好在中心负责老师脑子也转得飞快,“我看南老师你看上去很累的样子,今天都难得睡着了。”
他指的是南祝仁接电话之前的小憩。
南祝仁露出一个被关心了的微笑:“我还好。”
这个微笑似乎给了中心负责老师老师鼓励,于是他下意识道:“看样子这三天真的让你累坏了。不过还好,明天开始就是周末了,周末我们中心不安排咨询的,你可以好好休息下……?”
中心负责老师安慰着安慰着,却意外地看着眼前的南祝仁露出了失落的表情。
【不是,你到底有多喜欢咨询啊?】
【真就是个咨询机器吗?】
【这样下去,你连“相对正常”的评价都保不住了呀!】
南祝仁很快调整好表情,笑道:“倒不是我真的累了,而是接下来的这个来访者……很重要,所以我想要尽可能地调整自己的状态。”
忘了设置定时了,刚刚才发现第二更没发出来。
sorry,sorry……
第205章 最普遍的心理问题
听了南祝仁的解释之后,中心负责老师眨了眨眼睛。
“很重要?多重要?”
南祝仁没有没有多说,只是看向自己的预约登记表。
【18:00-19:00,来访者:程慧,咨询师:南祝仁,一号咨询室。】
程慧。
那个陈捷的同班同学,要来了。
……
南祝仁坐在咨询室的单人沙发上,调整着自己的呼吸。
他面容严肃,此刻的心情仅次于之前面对王安和找林笠霖对线的时候。
倒不是说眼下的问题有多么困难。
只是,需要他最全心全意地去对待而已。
正好刚刚睡了一觉恢复了一些精力,那么——
【情绪重调】
略微激荡的情绪也跟着平复下去了。
“咚咚咚——”
听到敲门声,南祝仁立刻揉开了脸,熟练地挂上专业的心理咨询微笑。
“请进。”
咔嚓——
进来的是个女生。
南祝仁快速地打量一下对方,形成自己的第一手【咨询师印象】。
麦色皮肤,眼睛很大,鼻梁不高,五官搭配出来的颜值大概在同龄人的中上层次——但很协调,很干净。
长得很高,哪怕穿着平底鞋,南祝仁估计也有1米75往上。
她穿着很厚的羽绒服,没法了解具体的身形,只能看出微微驼背——不晓得是因为长得太高的缘故,还是因为性格内向而产生的习惯。
常规的咨询师第一眼能够看出以上的这些应该就是极限了,剩下的就只能够在咨询途中获取信息。
但好在南祝仁有【微表情分析】。
同时因为南祝仁在过去已经靠着这个能力深入地分析过许多人,建立了很多微表情模板。
现在,南祝仁可以靠着把来访者和这些模板对比,大致地判断来访者的问题。
而此刻,名为“程慧”的来访者,她周身散发出来的气场,最接近的模板是——
李明路。
南祝仁心中的眉头微微蹙起。
【很像,但程度要稍微轻一点。】
运气好的话可能甚至达不到【心理疾病】的程度,停留在【心理问题】的范畴。
简单说,是【抑郁】,而不是【抑郁症】。
……
其实纵向来看,南祝仁目前接到的来访者问题中,除了【情感问题】以外,【抑郁】相关问题的比例是最高的。
而如果考虑到【情感问题】也能够导致【抑郁】的话,那【抑郁】就是所有问题中最多的。
这种情况普遍存在于整个社会中。大部分的心理疾病,都能够引发【抑郁】;而大部分的精神疾病,也都伴随着并发的【抑郁症】。
对于心理领域从业者来说,有着【抑郁】问题的来访者,是他们最常面对的来访者;普罗大众最常接触到的话题,也都是【抑郁】。
因为社交网络的发达,具备高普遍性特质的“抑郁”和“原生家庭问题”一样,经历了“不理解→有点理解→曲解→不想理解了→看到就烦”的过程。
以至于开始有了污名化乃至于妖魔化的倾向。
但心理从业者们却依旧不敢掉以轻心,因为引起“抑郁”的问题多种多样,表现形式也千奇百怪,干预手段更是需要专人专项。
是绝对不能够用路径依赖来应对的情况。
……
南祝仁微微提了一口气。
“请坐。”
南祝仁招手示意来访者坐在沙发上。
“程慧,是吗?”
“是。”来访者有些紧张。
【靠椅背,抱胳膊,低头。】
【没有眼神交流。】
不出意外。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啊。”
按照惯例,通过基础信息打开话题,同时予以适当的【积极关注】以初步建立咨询关系。
“我没记错的话,这个专业是江大取分最高的几个专业之一了,能进去是很厉害的啊。”
这句赞叹是南祝仁真心实意的。
来访者扯了扯嘴角,有些不好意思地和南祝仁对视一下,然后再移开。
但肉眼可见的肢体防御动作少了一些。
【抱着的胳膊没这么紧了。】
初级咨询关系构建成功。
而且,最重要的是——
【她不认识我。】
程慧作为陈捷的同班同学,南祝仁一开始有些担心对方会不会因为陈捷的事情,进而对自己带上先天具备的排斥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