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似懂非懂,决定不去搞懂了:“总之,南老师你没事,对吧。”
南祝仁笑出了声:“不止没事,还收获颇丰,如果一切顺利的话——”
他话到一半,突然手机屏幕亮起。
是翁娉婷给了回信。
南祝仁看过去,嘴角的弧度更大了:“现在真的一切顺利了。”
第203章 工具人南祝仁
自从黄鑫和南祝仁夜半交流之后。
第二天。
【月度目标:1个月内完成“心理咨询”10小时(10/10),完成后进行1次“心理能力培训”】
【本月目标已完成】
【你接受了[心理能力培训]】
【[情绪感染力]+1】
……
第三天。
【月度目标:1个月内完成“心理咨询”10小时(10/10)……】
【本月目标已完成】
【……】
【[情绪感染力]+1】
……
第三天,傍晚。
中心负责老师看了眼趴在工位上打瞌睡的南祝仁。
……(-)……
心下悄悄松了一口。
他忍不住小声和一旁的李老师抱怨:“看到南老师这样,我才放心一点。”
一直专注着南祝仁睡颜的李老师如梦初醒:“啊……为什么?”
明显是既没听清、也没理会意思。
中心负责老师强调:“南老师会睡觉啊。”
李老师眨了眨眼:“谁不会睡觉?”
说这句话的时候,李老师还抽空多瞥了南祝仁一眼,才恋恋不舍地又转回来。
中心负责老师深吸一口气。
“南老师前天从下午开始,一口气做了六个咨询;昨天更是早上都不放过,早、中、晚一天做了十个咨询。”中心负责老师强调,“今天目前为止也是全部拉满,一会的晚上还要继续咨询。”
“而且他每一次咨询中间,几乎都是没有休息的,就一直待在咨询室里面。”
李老师听着中心负责老师的复盘,这才慢慢收敛了表情。
“所以啊,他现在睡觉,我才确定他是真的会因为做咨询而累的。”
这说明南祝仁是个相对正常的心理咨询师,是个生理意义上正常的人,而不是什么可怕的咨询机器。
——那种东西,对于心理学从业人员的心理压力太大了。
中心负责老师光是想着,就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哆嗦。
嗯,现在中心负责老师对于南祝仁的奢望已经仅仅是“相对正常”,而不是“正常了”、
而李老师若有所思,她听完叙述之后,看着中心负责老师的眼神渐渐奇怪起来:“所以你这三天都一直在中心,在中心的时候也一直都在紧紧地关注南老师?”
中心负责老师的动作不由地一顿。
由于南祝仁的回归,几个女老师在咨询中心待的时间也久了很多。
原本她们还只在有咨询预约、或者有其他正事的时候,才会来中心。
现在,则是有空就来。
但哪怕是她们,也没有说全神贯注南祝仁的每一场咨询、每一个咨询间隙、每一刻的休息时间。
这样确实是有些奇怪了。
中心负责老师眨了眨眼睛,随即发挥自己心理学从业者的专业素养,反应极快地岔开话题:“说起来,李老师你这两天来中心的时间也变多了啊。”
他瞟向李老师的工位,桌面上摊放着参考资料,电脑里是正在编辑文字的论文原始稿。
显然是正在办公中。
但一般来讲,这种工作,李老师等其他的中心老师都会选择在各自的课题组办公室、或者实验室里面进行的。
来中心写论文,不能说少见,只能说完全没有。
都是这两天才开始的事情。
李老师却大大咧咧:“我为了来这里没事能多看两眼南老师啊。”
中心负责老师喉头一梗。
坦诚到这种程度就有点过了吧,正主还在边上的,万一人家是装睡的呢?
李老师潇洒地摆摆手:“害,不是那种。南老师太小了,我不喜欢弟弟的。”
“但,怎么说呢……就是你工作的间隙,总得看看绿植、玩玩手机休息休息吧?每过一两个月,也要出去旅游玩一玩,才能调整好心态,放松下来的吧?”
中心负责老师点点头。
李老师看向南祝仁的睡颜,眼神迷离起来,语气中带着一种带着粉红泡泡感的满足:“而这张脸啊……光是看着,就能达到这种让人放松的效果了。写一会儿论文,看一看他,查一会儿资料,再看一看他,感觉灵感都变多了呢……”
中心负责老师沉默不语,觉得思绪有点乱。
所以……南祝仁对李老师而言,是一个激发灵感的工具人?
总感觉哪里不对。
……
就在中心负责老师和李老师两人压低脑袋,还想要讨论什么的时候。
嗡——嗡——
南祝仁的手机突然震动起来。
偷感极重的两位老师连忙静默。
沉浸在梦境咨询中心的南祝仁,意识被重新拉回来。他揉了揉惺忪的睡眼,定睛一看屏幕——
【翁娉婷】
连忙接通:“喂?娉婷姐?”
南祝仁伸手搓了搓额头,随后是脸颊,以让自己清醒一点。
随后他快步走出办公室,和夏天比划着手势找到了一间空着的咨询室,然后才继续对着手机道:“是我之前跟你说的东西有结果了吗?”
哪怕是从手机的听筒里面传来,翁娉婷的声音中也带着一种能够让人不由自主平稳下来的感觉。
“你跟我可是说了两件事情:首先,关于你说的那个黄鑫,问题不大——但具体我得要先见过他本人才可以。”
南祝仁点了点头:“这是当然的。”
“至于李明路,我这段时间替你吩咐了沈兵让他多联系对方家属,但王穗都没有接电话。如果你说的是真的,那林笠霖对于家属的【移情】明显已经起作用了。”
这不是一个很好的信号。
翁娉婷道:“你有什么想法吗?”
听了电话那头的疑问,南祝仁沉思了一下。
才道:“我计划等他们下次再来做咨询的时候,尽量用【家庭治疗】的方式对王穗也进行干预。前期尽可能地用【人本主义】的风格,尽可能地对王穗予以积极关注和支持,把刘攀对她的【移情】去除掉。”
南祝仁没有林笠霖这样的条件,可以让半个咨询师不计酬劳地去讨好来访者家属,造成咨询之外的【移情】。
所以他就只能够亲自上阵,通过咨询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虽然这样会格外累。毕竟咨询中多一个人,耗费的精力可不是简单的1+1=2这么简单。
但南祝仁现在居然莫名地觉得自己已经有些习惯类似的情况了。
第204章 重要的来访者
心理学中的【人本主义流派】,是和【行为主义流派】、【精神分析流派】、【认知流派】并称为“四大流派”的主流之一。
在心理咨询的理论角度中,【人本主义】强调有三点,包括“重视来访者的尊严和价值”、“重视来访者自我实现的潜能”、“重视来访者的主观体验”;
在实操上,则要求咨询师要“以来访者为中心”、“共情与绝对真诚”、“非指导型的咨询”。
这种风格的咨询师,在咨询中会不断地运用【支持】、【积极关注】等等方法,引导来访者认识自己、发掘自己。
换句说话,【人本主义流派】风格的咨询师,是能够给来访者带来最好的咨询体验的流派。
面对现在的王穗,有奇效。
当然,这里要注意,这里的“奇效”,是指把王穗当做“问题”来看,而不是把王穗当做“来访者”来看。
“你觉得这样可以吗?”电话那头传来翁娉婷的询问。
南祝仁点头:“针对王穗现在的【移情】问题,这是最好的选择了。等情况稳定下来、并且王穗成为了我的来访者之后,我再转换咨询风格。”
【人本主义】的这种以来访者为绝对中心的咨询风格,是彻底把咨询师放在了次要的位置。
咨询师只负责引导、支持。
但如果遇上了思维特别偏执、或者其他不适宜用【人本主义】的类型的来访者,咨询就很容易陷入困境。
换句话说,用【人本主义】干预王穗,本质上是把“干预王穗”看成“李明路干预计划”的一部分,最终的目标还是李明路。
如果真的把王穗当做来访者,那么她明显不是适用【人本主义】疗法的来访者类型。
凡事都要有取舍。
“毕竟,现在还是要以李明路为主。”南祝仁总结道。
对此,电话那头的翁娉婷也表示同意。
“那如果因为刘攀现在的一通电话,李明路下次咨询就不来了呢?”翁娉婷紧接着又问道。
咨询师要考虑到所有的可能性,尤其是最坏的可能。
南祝仁想了想:“那我就直接联系李明路。按照我之前和他建立的咨询关系,可以尝试着引导他来咨询室。”
“你打算怎么联系他?”
“他在中心没有留联系方式,但我可以尝试着迂回一下。现在已知李明路也是江大的校友,一开始还是由美院的教授介绍给林笠霖的;或许我可以联系美院的那个教授,想办法拿到李明路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