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来访者很有礼貌。
他先是好奇地上下看了一遍南祝仁,随后开始打量咨询室内的陈设。
南祝仁观察着来访者的坐姿和表情。
对方双手十指交叉放在小腹,整个上半身靠在沙发里面,肩膀打得很开,微微仰着头。
【有一些紧张,但是程度上很轻微。没有惊慌、伤心、压抑之类的负面情绪,整体是舒适的。】
【一种有点小紧张,但总体又很放松的感觉……】
就这么一扫眼,南祝仁心中就有了大体的判断。
“紧张”,是这个年纪的半大小伙在陌生环境中的普遍反应;
至于“放松”,似乎是因为对方……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问题。
“你是第一次做心理咨询吗?”南祝仁开口,把对方从打量四周的状态中拉回来。
“啊,是的。”
“怎么称呼?”
“我叫叶一。”他说到名字的时候一字一顿,“叶子的叶,一二三四的一。”
“非常好记的名字。”南祝仁给予积极评价,随后用相似的方法开始自我介绍,“我叫南祝仁,南方的南,祝贺的祝,仁义的仁。”
“南老师好。”
南祝仁笑了:“很高兴认识你。”
说到这里的时候,南祝仁微微一顿。
等了三四秒的时间。
随后他才继续延展对话:“既然我们已经坐在这里,那肯定是有什么事情是你觉得需要我们一起讨论的,方便跟我说说吗?”
“噢。”叶一好像被提醒了一下轻笑一声。
“是这样的,我今年十八岁,刚刚高中毕业。”叶一说道,“就是好像突然一下子,我就不知道以后该干什么了。关于我以后该上什么学校,该选什么专业,乃至于要从事什么职业,我一直很迷茫……”
南祝仁心中了然,开始为接下来的咨询打腹稿。
但是还有两个问题需要先确定。
他先顺势问出第一个问题:“所以你是自己主动想要做一次心理咨询吗,希望能够借此梳理清楚自己的规划?”
“是的。”叶一爽朗一笑,“主要我也一直很好奇心理咨询,正好借着这个机会一起体验一下。”
南祝仁好像被感染了一样,也跟着笑了:“好,你之前有提到对于学校、专业、职业的‘选择’,你现在有面对哪些选择呢?”
叶一如数家珍:
“学校的话,主要是我现在在美国申请了几个,比如……”
“专业和职业我都没想好,因为我觉得自己好像没有特别喜欢的东西。我倒是从事了不少志愿活动,感觉挺喜欢的,包括……”
来访者的话题一下子被打开了。
接下来的十几分钟南祝仁完全成为了倾听者。
虽然南祝仁手头用来做笔记的文件夹还开着,但是他已经把笔放下来了。
他判断:面前的来访者没有心理学意义上的问题,也没可能继续发展成为他的案例。
心理咨询就是这样,很多时候他们面对的不是大众认知中的【抑郁症】、【焦虑症】之类的心理疾病,反而是一些更偏向生活化的问题,比如【婚姻纠纷】、【职场压力】等等。
而眼前来访者的问题则是在所有“生活化问题中”也属于“最生活化”的那一类:
一个家境不错的大男孩,遇上了成长阶段中必然会遇到的小问题,于是正好借着这个机会体验一下一直有着某种神秘色彩的“心理咨询”,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说不定其实这个颇有想法的年轻人还是来“考察”的。
来看看自己以后要不要走心理咨询的路。
“南老师,你能跟我说说你平时都是怎么做咨询的吗?”
叶一露出期待的表情:“我一直挺好奇的。”
你看吧。
南祝仁微笑。
“我平时的话……”南祝仁思考着,他自然不会彻底向来访者交底。
毕竟这是咨询,而他是咨询师。
但适当的【自我暴露】也是一种咨询技术。
“我之所以走上心理咨询的道路是因为……”
叶一露出关注的神色。
之后咨询室的氛围相当好,这算是少数能够让咨询师舒适的心理咨询了。
心理咨询是一种相当耗脑力的工作,除此之外还要经受长时间的负面情绪侵染、乃至于负面情绪的同化。
当然不能说辛苦,毕竟咨询师挣的就是这份钱。
但如果能够有一次轻松加愉快的咨询的话,南祝仁还是乐见其成的。
墙上挂钟的时间不断流走。
一段时间后。
南祝仁做出总结:“大概的情况就是这样了,如果你没有其他什么问题的话,我们今天的咨询就到此为止了。”
叶一恍然抬头,才发现时间已经不知不觉过去了四十分钟。
“好快啊。”叶一不觉惊叹。
他只觉得这场对话酣畅淋漓,对面的人明明是第一次见面,了解自己的程度却超过了自己以前认识的所有人。
第19章 商业心理咨询的问题
南祝仁莞尔道:“在我下一个来访者来之前我们还有一些时间,可以适当地做一些总结——还记得我们刚刚对话的几个节点吗?”
叶一细细回忆:“一开始我对未来很迷茫,所以来找您做咨询,希望能够从心理咨询中获得答案,让您帮我做出一个选择。”
“但我有帮你做选择,或者给出明确的建议吗?”
叶一摇头:“都没有。”
“为什么呢?”
“这是我自己的人生,别人或许可以给我引导和建议,但最终做出选择的只能是我自己。”叶一道,“而我现在的学识还不足以支持我做出选择,所以我现在应该再多去尝试不同的方向,试探自己的爱好和天赋。”
“尤其是不能着急。”叶一笑道,“因为我还很年轻。”
南祝仁点头:“虽然你的问题没有解决,但是我希望今天的咨询能对你有所帮助。”
叶一语气诚恳:“帮助很大,南老师。之前我的思绪是一团乱麻,但是现在它们被打通了,我从来没有这么了解自己,也从来没有遇见过像您一样了解我的人。”
南祝仁却摇头:“我不了解你,我只是了解怎么引导别人了解自己,你的收获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而我只不过顺势推了你一把而已。”
叶一惊叹:“反正我以前从来没遇见过能和您比的人。”
叩叩叩——
突然响起敲门声。
南祝仁莞尔:“那这次我们的咨询就到此为止了。”
……
沈兵的声音从门外传来:“南老师,我能进来吗?”
南祝仁点头:“我们的咨询正好结束了,你帮忙把我们的来访者带出去吧。”
叶一最后朝着南祝仁说了一句再见,起身离开房间。
南祝仁拿起桌上的水杯,低头啜饮,觉得自己运气不错。
连续的咨询很消耗脑力和体力。
但是今天的第一个咨询却几乎没让自己费什么力,甚至精神还因此更饱满了一些。
“南老师?”
沈兵的声音突然从屋外传过来。
南祝仁抬头:“怎么,下一个来访者到了?”
“不是,我只是想要问问……”沈兵欲言又止,“这次咨询还算顺利吗?”
“很顺利,怎么了?”
沈兵紧接着道:“那他有做长期咨询的打算吗?”
南祝仁摇头:“没有,也不需要。”
沈兵立刻急了:“南老师,你这样的转化率不行的!”
南祝仁一皱眉。
随后舒展开来,他知道沈兵在意的是什么了。
……
【转换率】是言诺中心的重要绩效考核指标,指的是咨询师把“单个咨询”转换成“长期咨询”的“比率”。
商业化的心理咨询,有一套独特的行业技巧,以及对应的行业限制。
比如刚刚沈兵的敲门,就很有学问。
一般的咨询师会把控时间,在四十分钟左右的时候及时结束咨询。
但有的来访者会在咨询中陷得过深,即便是咨询师再三强调,也会拒绝结束咨询。
这个时候,咨询助理作为一个外人来打破咨询状态,就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而沈兵作为咨询助理来敲门其实还有另外一个目的。
那就是——推销。
在初次咨询结束之后,最“经济”的情况,是来访者立刻预约之后的咨询,然后支付咨询费用或者定金。
但这些过于商业的话题如果由咨询师提出,很可能会打破刚刚好不容易建立的咨询关系和咨询氛围,造成咨询阶段的倒退。
由助理来完成这一步,就能够很好地规避上面的问题。
只是,这种商业心理咨询也会因此造成弊端。
……
“南老师,我刚刚有跟您说过的吧,尽量让来访者预约多一次咨询,不能让他们只来一次就走了。留下来的来访者越多,我们的【转化率】才会越高!”
沈兵的语气有些急:“这关系到月底的绩效考核,要是转化率太低,老板那里我们没法交代的!”
南祝仁这回没有用符合社交期待的表情和语气了。
他的脸色板了起来:“你的意思是,我要无中生有地给来访者制造一些问题,以此激发他们继续做心理咨询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