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真没那么多幼儿园来满足全部人口的现实需求。
张大安把东圩港中学原先校办厂的场地租下来,也是模棱两可,原因在于租金是分成三份,一份是教育局的,一份是学校所在地滨江镇的,最后一份才是东圩港中学的。
这也是为什么张正东虽然是垫底的中学校长,却还能蹦跶两下。
不能说上面一点儿人没有,分管沟通滨江镇教育的一个副局长,是张正东老部队的一个连长。
之前可能没见过几次面,但谁敢说不是战友?
回到地方之后,那这一层关系就是要拿出来好好说道的。
办学,张正东不行;搞钱,放几年前,那张正东还算是可以的。
现在沙洲市经济发展起来了,瞧不上那十万八万的,但是放在十年前,“万元户”这个词都还没有烂大街。
最重要的一点,张正东不贪,一毛钱都没有往家里倒腾。
身上的摩托罗拉还是他从副局长那里讨来的,唯一能彰显身份和地位的功能性道具。
这两年因为要搞教育片区,张正东在局里的“靠山”又岁数到了,大概率调去清闲衙门等退休,所以就算这光景想要折腾,也没什么戏唱。
不过这最后一点面子,那还是有的。
比如说《民办教育培训机构审批登记表》,张正东去给侄儿整一张,绝不可能搞个审批跑三个月盖一百多个章。
现在打打“擦边球”,也没人说什么,多的是学校搞创收,那些国家重点高中、省重点高中,一个个都允许“赞助”,分数不够的学生,一分两万五,差个五分十分的学生,爹妈但凡不差这个钱,十万八万弹指一挥;二三十万不过等闲。
两相比较,张校长整点儿正经“薯条”,那怎么地也是个“正面人物”!
挑了个良辰吉日,张大安在校办厂原址放了一挂鞭炮还有两排炮仗,这就算是正式开张了。
来捧场的都是亲戚,张大安外公家那边的人,只要是能蹬自行车的,隔着三四十公里路,也都过来祝贺。
主要是状元的名头确实有杀伤力,再加上最近本地的新闻都在报道,就差把张大安同学描述成“非典型性孤儿”,总体来说,大家都知道了东圩港中学这个破乡下中学,居然出了一个中考分数遥遥领先的状元。
不仅仅是沙洲市的状元,还是吴都大市的状元。
这就很奢遮了。
今年暑假张大安主要就是做“初三教育培训”,打出来的招牌叫“状元陪读班”,算是刚成立“张安教育”的一个拳头产品。
“张安教育”的商标也设计了一个,取了首字母Z和A,Z的斜线和A的左边斜线重叠,看着挺潦草,不过凑合用就行了,能给人留下印象就成。
反正重生前也是这么个潦草设计。
因为地处偏僻,打广告就不能跟城里一样发传单,张大安是买了一拖拉机的鸡蛋鸭蛋,然后跑去滨江镇乡下几个大队打广告。
目标人群也不是那些过来排队领免费鸡蛋的老头儿老太,而是滨江镇这边做小五金出口的土老板们。
这里面的商机,就在于土老板们的物质文明建设时间线,跟子女的精神文明建设时间线错开了。
发财在当下,但子女成长又不可能延后到当下,早些年家里的小孩儿,也都是在村小念书,那会儿没发财,对教育自然不会有太多的想象。
现在有钱了,可子女中考不理想的状况,跟张大安的堂哥张大素三年前是一样的。
所以当吴都大市中考状元,跑来这鬼地方说开了个“状元陪读班”,要说土老板们不心动,土老板们的爹妈也会心动。
谁不希望自己的孙子孙女能学业有成呢?
最重要的是,状元郎收费很便宜,陪读一年,三万块钱。
考不上普高的话,陪读费包退。
这承诺放在大城市一钱不值,就是个诈骗常用手法,但在乡下小地方,那还是很有杀伤力的。
所以暑假过了一半,不仅仅是滨江镇,隔壁临江镇做木材生意的土老板们,也都齐刷刷跑来东圩港中学打听消息。
此时张大安花了八万多块钱重新装修了一下原先校办厂的厂房,改造成了一个大教室和六个小教室,又顺便改造了一下食堂,所以看上去还是像模像样的。
桌椅板凳也没花钱,老头子跑了一趟化肥厂,把那些老单位坏掉的物件打包,本家的木匠修修补补重新刷漆,凑了七八十只单桌出来。
“后生,听说是你亲自来教,是这样说法吧?”
“是的,我亲自带中考班。不过呢,也不是来了交钞票我就收,人我要看一看,要面试。”
“还要面试?!”
“不然呢,要是天天泡游戏厅跟小混混搞七搞八的,我也收进来送去念普高?那不是砸我招牌?”
“那……那确实有点儿道理啊。”
本来几个土老板的想法,还有点儿不相信的,毕竟人家中考状元,吃饱了撑的跑来浪费这个时间。
可现在张大安这么挑三拣四的语气,反倒是让他们觉得这样才对,才靠谱,状元就应该这么老卵,最好鼻孔冲天,那就更好了!
第10章 我是正规单位
“考不上学费全退”这句话的杀伤力很强,不仅仅是滨江镇、临江镇的土老板,家庭条件马马虎虎的,咬咬牙也算了笔账,尤其是那些差了五分三分念国家重点高中的,寻思着一分就要两万五,张大安这里一年才三万,怎么看还是“张安教育”这里更划算。
来报班的热闹程度超出了张大安、张正东的想象。
原本张正东是打算划一个班的名额出来,大概五十个人,这也是张大安的业务最优解,多带班不是不行,只是不够“精耕细作”,需要人手配合。
好在张大安重生前各种路数都搞过,中考复读和高考复读也经验丰富,来面试的人做一份测试卷就刷掉了一半以上凑数的。
有些家长还带个低智儿子过来凑热闹,摆明了就是想看看能不能白嫖一年托儿,对张正东来说习以为常,人们印象中的淳朴乡村,在这年头,基本上是不存在的,除非大家都一样的穷或者富。
“娘的,老子还以为连五十个人也招不满,结果太子港中学那边没考上高中的,也想过来再试一年。这下有点难弄了。”
张正东抓耳挠腮,他不是嫌弃人多,他是舍不得放掉多出来的学生。
一个人头三万,五十个人就一百五十万了,这来钱之快,把张正东吓了一跳不说,他在局里准备退位让贤的靠山,这光景又再起了心思,想要退休之前,把退休待遇再提个半级。
沙洲市别看地方小,官僚比常规县市要高半级,所以半级待遇搞不好就是差了百分之二十左右。
没有什么特别大理想的人,混口饭吃那肯定是指望越多越好。
所以这光景作为沟通分管滨江镇教育的副局长,还兼过五年滨江中学校长的等退休老头儿,帮忙撑住了东圩港中学正在搞“响应国家号召,振兴农村教育”的实际行动。
张大安不管是“民办公助”还是租赁东圩港中学原校办厂旧址,都给教育局和滨江镇创收了。
一是租金,二是“民办公助”的减免税额度,这个可以通过东圩港中学倒一手,也算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跟张大安没啥关系,纯粹是教育局那边怎么操作,具体一般是教育局跟滨江镇的企业做沟通。
有风险,但如果只是教育局搞点儿“小金库”的规模,这年头那也是屁事儿没有。
不过总体来说,张大安能收一人三万的人头费,放眼整个沙洲市,算独一份儿。
中考状元的含金量,在未来一年之内,还是有说服力的。
一年之后……
再说。
“阿叔你不用担心的,我有分寸。”
张大安收拾了一间办公室,做了一个隔间,也算是小教室,空调是没有的,只有电风扇和工业排风扇,都是之前校办厂留下来的东西。
“把这一百五十个人的名单印发出去,用‘张安教育’的专用信封,再从邮局发。”
“为啥?老子直接通知到大队么好了哇。”
“你这就不懂了,我是正规单位,不是草台班子。”
“……”
“还有阿叔,从这个暑假开始,你的个人形象要重新设计。我从中港大戏院请了一个师傅过来教礼仪、谈吐,你跟着学一学。我可以说脏话,但你不行。”
“啊?!为啥?!老子凭啥不能说脏话?!”
“因为你四十岁还单身。”
“……”
张叔叔五官差点儿扭曲,最终闷着没话讲,他这光景也是郁闷得很,没反应过来好侄儿给他的名单高达一百五十人。
实际上来面试的学生陆陆续续有四五百,张大安刷掉大多数,其中不乏在家里伪装成听话乖宝宝,在外面一天天跟小混混吆五喝六的,这种人塞进来完全没必要,不是没有办法调过来,但张大安没有那个闲工夫。
他又不是搞义务教育,做生意而已。
“入他娘的,一百五十个人——”
走到门口,张叔叔这才看清,然后吓了一跳,“哪里来那么多地方,张安你疯了?!”
“这个月先借用东圩港中学的教室,开学之前,我要一只专用电表,周围空地盖一圈平房当宿舍。开学之后,先用板房改装成宿舍,期中考试前后住进平房。”
“专用电表?要拉线?”
“对,宿舍全部装空调。”
“……”
国内空调价格其实起伏不大,现在一点五匹的国产家用空调,也是二三四千块钱,跟二十年后没啥区别。
但占个人收入或者家庭收入的比例,那就是天差地别。
沙洲市此时乡镇企业的普通工资,绝大多数四百块钱上下,市区和中心镇好一点儿,七八百甚至能上千,但想要一台家用空调价格一样收入的工作,只能去龙头企业、重点企业以及外企。
这也侧面反映出,张大安收一人三万的人头费,是个什么档次,别说二十年后,就是十年后,他都要收个十万八万,少一分,那都是对不起“状元陪读”四个字。
张正东听到张大安要装空调,整个人都不好了。
“不是,张安,空调也太贵了吧。十人间一台空调,照你这种弄法,也要十五台,几万块就出去了。现在做事业,能省则省啊。”
“谁跟你说是十人间?我是拿工地板房改临时双人间,再做隔断,带卫生间。所以不仅仅是要专用电表,我还要跟滨江自来水厂拉一个水塔过来。”
“……”
“看我干什么?我是正规单位,再说一遍,不是草台班子。”
“……”
张叔叔本想反驳侄儿这是在浪费钱,小孩子念书要什么空调啊,他小时候连煤油灯都舍不得用,电风扇更别说了,蒲扇又不是不能扇风,这么金贵是要当皇帝啊?
但他不能反驳,因为侄儿的眼神是在看一个四十岁还单身的傻叼叔叔。
他要是开口质疑了,他能想象到会迎来何等让人抓狂的嘲讽奚落鄙夷唾弃之语。
还是夹着尾巴做事儿吧。
一百五十个人的名单,就要寄一百五十封信,忙起来也确实忙,东圩港中学收发室的老大爷本来不情愿,但一件五毛钱,于是就情愿了,一大早蹬着三轮车就过来贴信封。
名单公告完还没结束,张大安还要再给一百五十个学生发录取通知书,只不过这是专门找了沙洲市印刷厂印的精装印刷品,所以需要等上两天。
为什么还要发录取通知书?
因为这是“状元陪读班”,我们“张安教育”,是正规单位!
第11章 潜在的事业危机
一百五十个学生的平均分数在五百二十分左右,分数高的能念省重点,分数低的也就够得上个职高。
在外人眼里可能参差不齐,但在张大安眼里,这些都是优质生源。
别说均分五百多,就是四百多,也证明了这批学生是有基础的,只是跟不上原先的集体学习进度。
他们差的是时间还有效率约束,就这么点儿东西,没别的。
跟那些曾经班级里稳定前五的同学相比,他们缺少更多的练习量、练习时间以及最朴素的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