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程1995 第90节

  “三万。”颜辉没有藏着掖着。

  “三万.”老郭沉思了一会儿,“挺麻烦,不多,也不少。”

  接着,老郭讲了讲这边的一些情况。

  颜辉的这个合同,是标准板的合同,而不是原木合同。到了这个时候,颜辉是不可能回去改合同的,如果直接往建业发原木,滕总可能会拒收。

  原木和标准板最大的区别,就是标准板一目了然,因为已经完成了切割,就算是搬运工人也知道木材的质量几何,对于买家来说风险更小。

  对于颜辉来说,发标准板的利润,会远远大于原木,毕竟多了不止一个步骤。

  此时此刻,问题就一下子突出了。如果是原木,一个车皮只能堆放60方,这边的原木一方是500多块钱,一车也就是三万多,算上运费是4万左右,颜辉大概是能玩得转的。

  但品质好的标准板,价格可能就要八九百一方,而且一个车皮能拉八九十方,算上运费等费用,就需要准备大概10万,才能保证整趟流程不出问题。

  “你要是搞原木,我拿自己的钱帮你一把,实在缺几千块,我找我叔拿点,怎么也能搞定,但是标准板可就难了,你要不要给你叔说一声?”老郭实在是有些担忧。

  整车板材运输,这不是闹着玩的小事,更不是可以“凑合”的。

  “老郭,我来找你不是给你添麻烦的,我自己想办法吧。我先试试。”颜辉看了看自己的合同,“毕竟,我这要是假合同,反而不可能用方章,你说是吧?”

  “话是这么说但.你试试吧,不过一定要注意说话方式,我跟你说,这边的林场都很有钱,不要惹他们。十个林场,有九个有枪,剩下的那一家,有很多枪。”老郭给出了忠告。

  “感谢。”颜辉点了点头。

  颜辉有个很难说是优点还是缺点的品质,那就是习惯靠自己。他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出去打工,从小就没有依靠别人的习惯。无论是练武还是学拳,都是基于这样的背景。

  “总之,你搞一下试试,不行就去找你叔吧,利润少一点没关系,你搞两年,慢慢就有资金了。”老郭道,“我也想办法多攒点钱,你这人我相信,我有钱了我可以借你。”

  “老郭,咱俩这关系,不多说。不过,无论如何,我都要先试试。”颜辉不是个会放弃的性格,方章而已,有啥大不了的?

  “嗯,这确实是你性格。你搞吧,有事随时找我。”老郭大包大揽道。

  二人去了一趟货运站,颜辉跟着老郭从头到尾逛了一圈,发现这里和奉天那边的规则没什么区别。

  从这里发货,把木材运往建业,运费成本要比奉天高。但这里作为奉天的木料原产地,价格一定是非常合适的。

  颜辉到了这里之后,仔细算了算,如果他从这里自己买下原木,然后找工厂加工,然后再自己把木材发货到建业,整个流程下来,一个车皮他的利润超过1万元,这还是保守估计。

  这是令人惊喜的利润,但相比10万元的启动资金来说,利润就成了天上月,看得见摸不着。

  晚上,老郭买了一只烧鸡和一些饮料,二人吃着烧鸡、红肠,聊起了这边的诸多故事。

  老郭还需要三个月,才能真正地独立。等老郭的叔叔走了,财政大权就在老郭手上,到时候郭父会把钱直接打在老郭的卡上。

  在这里,老郭不仅仅是给父亲供货,他还负责代发、整发,有些没办法拿出10万元的货商,可以通过老郭这里,几人整合一个车皮发货。

  老郭只发奉天这一条线,在这个地方算是有保障的,货商也愿意信任他。

  按照老郭的说法,颜辉也可以找人拼货,但是异常麻烦。汤旺河这个地方没有人直发建业,所以颜辉这车货起码要拼两次。第一趟跟着老郭的车皮发往奉天,然后在奉天再找货代发往建业。

  这里就有一个问题,奉天货运站那里,颜辉和小宝等人的矛盾还没有结束。颜辉根本没办法在那里露面,如果被发现,还要打架。他已经成年了,总不能去哪都靠拳头。

  “你现在唯一能利用的一个点,就是林场之间的竞争。在我们眼里,客户是

  “放心吧老郭,我自己能搞定。我明天开始,我就挨个林场转,周围这上百公里,有哪些林场,回头你给我找一张地图,我挨个找。”颜辉是什么都不会怕的。

  从搬运第一根木头,到今天,吃了多少苦只有颜辉自己知道。

  已经走到了关键点,这个时候,颜辉耳边猎猎风响,却目光灼灼。

  (还是下午或者晚上加更)

第133章 勇气

  再回东北,颜辉有一种莫名的熟悉感。虽然这个地方距离奉天非常遥远,但整体的感觉,和白山那边很像。

  大量工人、商人聚集的地方,总是热热闹闹,住宿、餐饮、洗浴,应有尽有,只是条件比较差,很多城里人来这里肯定不适应。

  第二天早上,颜辉和老郭约好了一起起床,到餐厅吃早饭。

  这家店是本地人开的,每天供应早餐、中餐和晚餐,一天10元,分别是2元、4元、4元。

  吃的还算可以,不仅管饱,而且中午和晚上都有一些肉菜,虽然肉不多,但比饭店划算的多。

  老板一家人不错,听说颜辉可能在这里常住一阵子,非常热情,表示有事可以直接说。

  老板是个40多岁的东北男子,主要负责做饭,他老婆则负责收拾卫生。

  除此之外,他们还有个初中毕业的女儿,看着十六七岁,也在店里帮忙,主要也是打扫卫生、洗洗被套床单。

  “老颜,你看老板的闺女,看你好几眼了。”吃着早饭,老郭和颜辉说道。

  “她是看你吧?”颜辉咬了一口油条,非常满足。

  早上的汤旺河区,温度还在零下,颜辉胃口非常好,这一会儿两根大油条已经吃下去了。

  “我都来几个月了,怎么可能看我?这地方也就咱俩是年轻人,一年到头住宿的全是中年人,看你这样的帅哥,人家估计是心动了。”老郭揶揄了几句。

  “我帅个屁。”颜辉懒得搭理老郭。

  “你可以了,说真的。”老郭难得夸了颜辉一句。

  颜辉本身长相就还可以,这两年的经历,又让他多了几分坚毅,看着比同龄人要更有气质一点。

  “虽然我承认你的话,但是,吃你的饭吧。”颜辉哈哈笑道。

  二人有说有笑,外人却也听不太懂他俩聊的内容。他俩的方言,在这边和外语差不太多。

  “我说真的,这老板可以的,你想啊,他每天起码住十几间房,还往外卖吃的,一个月赚三千块钱不成问题。这店据说都开了五六年了,你要是倒插门,你这个事就解决了。”老郭绕了半天,绕到了这里。

  “你是好久没挨揍了。”颜辉握了握拳头。

  “哈哈哈”

  老郭心情是真的不错,这几个月他可是无聊死了,一直期待颜辉过来。要不是颜辉这次开头压力有点大,他会更高兴。

  而颜辉听到这,突然想到了苏瑾。颜辉看得出来,苏瑾家庭条件非常好,可以说好到有些过分。过完生日那天,晚上颜辉送苏瑾回去,知道苏瑾家住的是一幢二层小楼,楼下停的是奔驰汽车。

  如果

  算了,苏瑾又没有钱,颜辉如果真的需要借钱,也会选择和大伯借。

  嗯,不能随便和朋友借钱。

  颜辉没有和老郭提大伯的事情,他自己也不打算考虑这个事。这是万不得已的选择。

  吃完饭,颜辉和老郭在附近好好转了转,颜辉决定在附近转两天,多打听一些信息,然后再去各个林场找机会。

  傍晚,颜辉和老郭在旅店吃饭,聊起了闲天。

  汤旺河区始建于1958年,一开始叫东风区,这里是伊春的东北部,小兴安岭的顶峰。2019年的时候,汤旺河区和乌伊岭区合并成了汤旺县,这地方地广人稀,颜辉来的时候,全区人口也就是两三万。汤旺河区大型林场一共有9个,但周边铁路能覆盖的区域,林场起码上百家。

  因为海拔有五百米左右,再加上地势过北,这地方年平均气温在0度左右,5月中旬才算是开春。

  “这地方,每年有半年以上是封冻的,我刚来的时候快把我冻死了,你运气真好,现在才零度,真暖和,我刚来的时候,最冷的一天快要零下40度了。”老郭聊起了几个月前的状态。

  从奉天过来,奉天本身很冷了,老郭不知道零下20度和零下40度差距这么大,刚来差点死在这里。

  “零下40度?”颜辉咋舌,“我争取半年内跑回去。”

  “哈哈哈,好,祝你顺利。”老郭笑道。

  “这地方,最好的木材是什么?”颜辉现在要卖的是落叶松,但是以后可以拓展很多树种。

  “伊春的市树,是红松,还有黄菠萝、水曲柳、胡桃楸这三种树比较贵。其他的,落叶松、白松、樟子松、杨树、白桦.什么都有。我最近发的这车货就是水曲柳,这个东西”老郭虽然说的是方言,但还是凑到了颜辉耳边,小声说道,“这东西一个车皮起码赚一万。”

  “运到奉天?”颜辉一惊。

  “嗯。”老郭点了点头。

  “建业,我那个市场还没有搞水曲柳的,我今年就安心发落叶松,等我有了自己的10万块钱,我再回去找找别的商机。”颜辉做好了接下来的准备。

  “嗯,现在你能搞定第一车落叶松就算厉害了。我觉得难,你搞不好还得去找你叔一起。这个地方一年封冻时间就有半年,很多人.怎么说呢,反正民风挺彪悍,你带的钱不够,可能都会被打”老郭说这话的时候,看了一眼颜辉,他说得已经比较委婉了。

  虽然不能打击兄弟的积极性,但是总不能有信息不说。

  “放心吧,我不傻,我不会起冲突的。人家打我,打一下我就道歉,我就鞠躬,不会把我怎么样的。东北这个地方的人,都要面子,我认怂就是。”颜辉又不是傻子。

  “你这么说我就放心了,我知道你能打,我就怕你在这还手或者打架。一旦动手,你运气好的话,就抓紧离开伊春,运气不好就麻烦了。咱们外地人来做生意,可不能随便惹事情,我们人太少。”老郭又多嘱咐了几句。

  “嗯,我有数。”颜辉点了点头,“明天再转一天,我再仔细研究一下路线,后天我就出去找生意了。我估计三天回来一次,我东西先放你屋里。”

  “三天回来一次?你要跑那么远啊?很多地方可没有地方住。”

  “没事,现在不是零下四十度的时候了,没那么危险。”颜辉摇了摇头。

  “那过会儿你来我屋,我这有一把刀,你放包里,真遇到什么危险,你不至于没东西反抗。”老郭语气很平静。

  “好,感谢!”

  (祝各位00后、10后的小朋友们儿童节快乐!)

第134章 探索

  打架是不可能打架的,自己钱不够,就是不占理。

  过了两三天,颜辉做好了准备,把大部分东西放在了老郭这里,背着一个包就上了火车。

  这个时候没有安检,把刀放包里没人查,颜辉上车之后,看了看地图,准备前往最近的站点。

  这两天,颜辉已经在附近的林场转了几圈,都大概谈过,得到的反馈都不行。靠近货运站的林场不多,一般都挺有实力,而且不缺客户,颜辉只是简单地问了问,就被赶了出来。

  正如老郭所说,颜辉只能去谈那些压货、缺客户的林场。这些林场要么位置偏僻,要么不好打交道,要么商业运营水平低,总之,在货运站附近找不到这样的林场。

  连续两天的失败,让颜辉心中大概有了一个概念。他需要一个有魄力的林场,保守、固步自封的肯定不行。

  火车缓缓减速,停下来的时候,颜辉都觉得这不是一个火车站,只有一个小门,门口有个人检查一下票。

  颜辉把门票扔进票盒,门口的这个人看都不看一眼。

  出了站之后,颜辉仔细看了看周围,又查了查地图。

  这边有一条卡车可以通行的公路,顺着公路往北走,在5公里的范围内有4家林场,往南走的话,五公里内只有两家。

  这个地方的林场,老郭还听过两家,其中有一家林场的场长老郭认识,推荐颜辉先过去问问。

  3公里,颜辉快步走了半个多小时,路上没遇到一个人、一辆车。他找到了地图上标注的“二沟子林场”,推开大门就往里走。

  这所谓的大门,就是木头随便搭建的,进了门往里走,走了一里多路,颜辉才看到了林场平整过的土地。

  两条大狗看到颜辉,立刻吼叫了起来,接着,一位保安走了过来:“谁啊?啥事?找谁?”

  “您好,我来这边谈生意,咱们的场长在吗?”颜辉问道。

  “你?谈生意?”保安看到颜辉,一脸的不信,“你小子才几岁啊?来林场做生意?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我是闽省的,专门跑几千公里过来,不可能是来开玩笑的。”颜辉倒是非常淡定。

  “闽省的?”保安再次仔细打量了一下颜辉,将信将疑,“那你在这等着,我去喊一下场长。”

  颜辉走上前去,递了盒烟,然后等待了起来。

  过了三分钟,场长从里面的屋子出来,远远招呼了一声,颜辉立刻跑了过去。

  “你是做木材生意的?”场长打量了一下颜辉,“打算怎么做生意?”

  “我在苏省建业那边有个很好的客户,签了一个采购合同,想从咱们这里发货,但是我的钱不够,不知道能不能跟咱们林场合作?”颜辉开门见山。

  “钱不够?”场长还算是有点耐心,“你带了多少钱?”

首节 上一节 90/12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