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程1995 第89节

第130章 伊春

  再快一点就好了。

  北行的列车上,18岁的颜辉站在车厢连接处,看着窗外的楼房一幢幢离开自己,心中遐想无限。

  这趟车,直接通往哈城,全程35个小时,颜辉买的是硬座票。

  他已经学会了银行电汇,但3万块钱,他还是选择带在身上。

  得益于跟着表哥赚了一点钱,颜辉身上现在还剩下30745元,到了伊春之后,3万元可以拿出来做生意,虽然不多,但应该可以找到合作方。

  昨天是颜辉的18周岁生日,他给家里打了个电话。电话是打到了二叔家里,妹妹跑过去接的,毕竟正值周末。

  爷爷奶奶都过来跟颜辉聊了几句,颜辉也说了要去伊春的事情。

  爷爷告诉颜辉,如果真的遇到了大困难,可以找大伯帮忙,大伯看在爷爷的面子上绝对会帮。颜辉当然感动,但他还是习惯了靠自己,不到万不得已,他不会靠别人,最主要的,颜辉并不想让爷爷操心。

  爷爷比奶奶大不少,上次过年回家,颜辉发现爷爷比他第一次回家要老了一些,他有些伤心,但是没有表现出来。

  电话费太贵,颜辉只聊了三分钟。

  除此之外,就是和苏瑾一起过的这个生日。

  苏瑾昨天晚上请了个假,没有上晚自习,陪着颜辉待了五六个小时。

  四月初的建业,天气真是没话说,二人就像有说不完的话,聊着学校、小说、故事、物理、木材、人生、生意、保龄球

  一直到晚上九点多,颜辉一步步把苏瑾送回家。

  “顺顺利利。”

  “你也是,马上上高三了,好好读书。等我回来,有不懂的知识,还是得问你。”

  “好。”

  颜辉在奉天也交过几个朋友,老郭老宋等老乡暂且不提,刚去的时候认识了马俊良,后来认识了曲晓琴。

  马俊良读到大二之后,不知不觉中和颜辉有了些隔阂,每次见面聊的话题基本上都不一样,慢慢地二人也就疏远了,这谁也不怪。

  曲晓琴则是一直那个性格,作为烈士子女,她很拼、很敢于斗争,但还是那句话,她和颜辉没什么共同语言。

  苏瑾不一样,他俩有说不完的话,有很多一样的爱好,苏瑾还说,颜辉去的地方如果买不到《故事会》,她会每个月给颜辉寄一本。

  总之,不知道为什么,离开建业,颜辉真的有点舍不得这个朋友。

  细致经过暂时不表,颜辉上了车的那一刻,脑子里想的全是生意上的事情。

  伊春对他来说,毕竟是陌生的地方。

  这一路,还是挺累的。颜辉总有一种错觉,每次去一个地方的时候都觉得漫长,而回程却快得很。

  从车辆连接处回到自己的座位,颜辉拿出了一本《故事会》,这是最新的一期,颜辉一直忍着没看,等着火车上无聊了再看。

  他的包里,还有整整6本《故事会》,都是1994年之前的,颜辉都没有看过。

  这是苏瑾送自己的生日礼物。

  周日上午,苏瑾跑了好几个书摊,一共买到了6本老《故事会》,都是颜辉没看过的,然后用彩纸包好,送给颜辉当生日礼物。

  这一路上,颜辉靠借《故事会》给别人看,换了一个鸡腿、一个苹果、两根火腿肠、四个包子。

  有七本书可以看,颜辉到了哈城的时候,依然不觉得无聊。

  哈城已经开春了,松花江上面的冰也化了,虽然寒冷,但颜辉丝毫没感觉。

  下了车之后,他早早地买到了前往伊春的火车票,三小时后出发,傍晚五点多到伊春。到了这边之后,颜辉买了一张黑省的详细地图,才发现今晚到不了老郭那里了。

  从哈城到伊春,直线距离大概200公里,颜辉要去的地方,叫汤旺河,需要从伊春的市区继续往东北再走一百多公里。从汤旺河再往东北方向走几十公里,就出国了。

  居然这么偏.这地方的木头,一定便宜,颜辉一看就有些激动。

  颜辉知道,老郭在这里,是专门给他爸发木头的。老郭主要是把木头发往奉天,其他的什么也不干。既然老郭选择了这里作为产地,那一定是有道理的,这也是颜辉为什么不远万里跑过来的主要原因。

  买好票,颜辉在火车站看了会儿《故事会》,又吃了两个馒头、一根红肠,就坐上了前往伊春的火车。

  这边的红肠还挺好吃,颜辉专门多买了一些,准备给老郭带过去。

  到了伊春站之后,颜辉又得打听前往汤旺河的公交车。一问才知道,有火车可以直达,两块钱就可以上车,不过要明天早上才有车。这边的铁路系统,倒是比颜辉想象中要发达。颜辉用一个苹果作为交换,从火车站一位保安大爷这里得知,这个地方,市内各地方坐火车,去哪只需要两块钱,伊春这地方,查票是不存在的。

  颜辉只能在附近找地方住下,然后给老郭打了个电话说了一声,记下了准确的地址。

  接着,晚上到了时间,颜辉又给苏瑾打了个电话。

  “今天建业的天气很反常,都30多度了,好热啊,没想到你那边还有雪。”苏瑾听到颜辉平安到达,心里安定了大半。

  “山上还有雪,城里已经没了,还挺舒服的。零度的气温,在东北真不算冷。你怎么样?这几天有没有好好学习?”颜辉打着电话,心情不错。

  “什么啊,你这口气,跟我爸差不多!我学习一直都挺好的!”苏瑾就不喜欢颜辉这个语气。

  “哈哈,开玩笑开玩笑,总之,你不用担心我。对了,我把地址告诉你。”颜辉接着说了一个旅店的地址。

  “嗯嗯,记下来了,我今天晚自习的时候,作业还没写完,等我写完,我就给你写信。”苏瑾今天晚上一直有些心神不宁,此刻才放下心来。

  “不用不用,你写完作业就睡,太晚了。信不着急啊。”

  “也行,反正反正你有啥事你就给我家打电话,我妈要是接了电话也会告诉我”苏瑾说了一半,突然声音变得又小又急,“回头再说,我妈来了”

  接着,颜辉这里就只剩下了盲音。

  (大家端午安康~31号啦,月票别过期了哈~~)

  (本月连续更新31天,平均5000+,我当了这么多年读者,总看一些作者天天请假,此刻,我真不理解。他们是都比我要忙吗?)

第131章 大麻烦

  “小哥,小哥,按摩,要不要整一个?”晚上,颜辉刚刚躺下不久,就有人敲门,吓得颜辉不敢说话。

  “整一个啊,整一个,50块钱就行了!哎呀,累了一天了都不容易,我进来了啊!”说着,就有人拧门锁,拧了几下发现没拧开,“哎呀,睡了吗这是?开个门啊,价格可以谈啊”

  颜辉一动不动,直到这女的离开,他才松了一口气。

  因为身上一直带着钱,颜辉在旅店睡觉,一定会把门锁锁好。如果锁有问题,他就会想办法把门别上。

  幸亏

  十分钟后,颜辉把屋里的桌子都搬到门口堵了门,这才回床躺下。

  咣当、咣当.虽然躺着,但是颜辉满脑子都是火车的声音,几十个小时的路真是坐吐了,真希望有机会再回去,可以坐卧铺。

  缓了几分钟,颜辉又想到了很多事,想着想着,这才沉沉睡去。

  汤旺河不少地方都是破败的,看着有二三十年的样子,坐在火车上,仿佛穿越在森林之中,偶见几间房屋,都比颜辉年龄要大。

  这里的站点非常多,火车开得也不快,似乎十几分钟就要停一次,但人并不多。

  停一个站点,可能只会上来几个人,大部分看着都是林场的工人,也有几位南方人,颜辉并没有打招呼。

  100公里的路,走走停停,到汤旺河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差不多四个小时。

  汤旺河站也不大,连个站台都没有,下了车就是铁轨,走几步就出了站。

  颜辉把自己买的两块钱车票交给出站口的人,对方问都不问。

  “老颜!这边!”老郭已经到了,看到颜辉,跳着打招呼。

  整个车站,来接站的人不超过三个,就属老郭跳得最欢快。

  “你骑摩托车来的?”颜辉看到了老郭的摩托,“几个月不见,真是不一样了,大哥大配上了,摩托车也配上了!”

  “摩托车不是我的,为了接你,我专门借的!走啊,上车,我带你转转。”老郭不由分说,拉着颜辉上了车。

  几个月不见,老郭稍微胖了一点,整个人看着春风得意,骑着摩托车,直奔旁边的货运站。

  这附近的铁路线,是客货双用的,和建业那边的市场类似,这里也引出来了一条专门的货运线,有一个货运站。

  摩托车往货运站方向走,颜辉发现货运站附近反而热闹,来来往往的货车都有七八辆,越靠近就越热闹。

  “别看这个地方小,货运站里面有四条铁路线,能同时停四列火车。每个周都有几十列火车过来,我专门帮你打听过,每个周都有两辆车能通往建业,”骑着车,老郭给颜辉介绍道。

  “四条停放线?这个地方有人占车皮吗?”颜辉想起了之前的经历。

  “这边不行,四条线还是太少了,和奉天没办法比。在这占,容易被打。”老郭哈哈笑道。

  “你怎么样,过来这几个月,攒了多少钱了?好几万有了吧?”颜辉和老郭关系很好,这种问题随便都可以问。

  “唉,我每个月手里来来回回的钱,都有三四十万了,但是跟我没什么关系啊,我现在手里,有一万多块钱吧。”老郭说着,车子停到了一家旅店门口。

  这家旅店就在货运站的门口,这里还有一个客车站点,位置非常不错。

  “这地方一共两层,每一层有差不多十个房间,一个房间十来平米,住一天10块钱,除此之外,这边老板每天还做三餐,三顿饭也是一天10块钱,还可以,反正我每天都在这吃。”老郭给颜辉介绍了起来。

  “嗯,看着还挺干净的。”颜辉点了点头,随即有些心有余悸地说道,“这地方正规吧?没有半夜敲门的吧?”

  “啊?那肯定没有,想找这个,县里都费劲,你得去YC市里。怎么了,最近有这个爱好?”老郭哈哈笑道。

  “放屁,我是昨晚住在伊春,被人敲门,吓死了!这里没有就最好!”颜辉反驳道。

  “放心吧,没有。这地方还行,一会儿你把包放好,我带你去一趟车站,我今天给奉天发的货,今晚就装完了。等装完了我拿到大票存单,就踏实了。”老郭看了看手表的时间,默默算了算,“晚上七点忙完,我给你接风。”

  “那都不急,我先给你帮忙。”颜辉说着,把自己带来的红肠给了老郭。

  旅店还算可以,关键是还有电话,墙上写着区号和电话号。凡是本店入住的,旅店都可以帮忙接电话,记录信息。

  颜辉走之前,把老郭的电话号留给了滕总,但估计短时间内不会联系。(颜辉的BB机在这边无法使用,只能重新购买)

  安顿好之后,颜辉跟着老郭开始熟悉这边的货运站。

  一边陪着老郭忙活,一边聊天,老郭也彻底明白了颜辉的想法。

  “你们的合同怎么是这样的?”老郭看完了颜辉的合同,有些懵,他仔细地看了好几遍,眉头皱得越来越紧。

  “你是说订金问题吗?我新公司,没订金很正常。不过对方是很大的公司,值得信赖。”颜辉解释道。

  “不是,我是说公章,”老郭指了指合同上面的章,“你们建业的章,是方的?”

  “嗯?”颜辉仔细看了看公章那里,完全没有意识到有问题,“怎么,有问题吗?”

  “据我所知.嗯.这么说吧,我见过的所有公章,都是圆的,为什么建业的章,是方的?”老郭有些惊讶。

  他最近几个月见过的合同也算是不少了,但是从未见过方的公章。(注,虽然1989年公A部里首次明确公章需为圆形,但建业到2010年以后才开始改为圆形)

  “我不知道啊,我这是正经申请的公司,你看,我自己的公司材料、营业执照都在这。”颜辉把自己的公司材料拿了出来。

  “我不是这个意思,我当然相信你,但是.”老郭脸上埋上了一丝阴霾,“恕我直言,你这个合同,在这里,估计没几个人会认。要不是咱俩这个关系,我都觉得你这是假合同,因为,从来没有人见过方章。所以,你可能会遇到不大不小的麻烦。”

第132章 直面麻烦

  老郭说的“不大不小的麻烦”,对颜辉来说,可是大麻烦。

  来之前,颜辉和老郭打过几个电话,但是因为长途电话太贵,总是聊几句关键内容就挂了,很多细致的东西根本就没讲。

  至于方章圆章这种东西,更是不可能沟通,因为颜辉根本不知道这些差别。

  “你说的这个滕总,可信度有多高?”老郭问道。

  “很高,他资产起码有一两百万,我打听过很多人,他在当地算是大老板,和我四叔水平差不多,不可能吃我一车货不给钱。”颜辉解释道。

  “嗯既然那边没问题,问题就在你这里了。你要是直接能买下一个车皮的货,你这个合同不存在也无所谓。如果你买不下来,靠这个合同想找人合作,就难了。如果你想把货发到奉天,那我可以帮你,甚至我本身就做代发、整发的业务,但到南京,只能靠你自己。”老郭看向颜辉,沉默了数秒,问了一个颜辉刚刚问他的问题,“你手里有多少钱?”

首节 上一节 89/12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