凛冬领主:从每日情报开始 第238节

  整个御宸厅中,无论是脚步、言语还是纸张翻动,皆被布设的回响阵列压制为一种奇异的低频,仿佛置身于一口沉井之中。

  再细小的声音,在这沉井中都会变得刺耳而不容忽视。

  而只要皇帝轻轻挪动身形,那张黑曜皇座底部便会发出一声“嗡”的律动。

  不是震动耳膜,而是震动灵魂。

  在那一瞬,埃莉诺甚至会感觉到自己心跳都漏了半拍,后背微微发冷。

  她悄悄调整呼吸,压住紧张,卡尔文公爵的信,她已经看过。

  此番她要为路易斯争取到“帝国认可的北境实权地位”。

  但必须谨慎至极,绝不可让任何人看出这是卡尔文家族的安排。

  这是对帝国最高会议社交技巧的极致考验。

  埃莉诺已经提前见过几位老朋友,都是帝国中与卡尔文家族有过联盟或恩情的家族代表,在开会前短暂交换了立场与术语。

  他们真能能否在会议中发声支持她的提议,一切仍未可知。

  埃莉诺的指尖无声地收紧,藏在披肩下的双手交握得更紧了些。

  压力如海水一般包围着她。

  这不仅关乎是路易斯的未来,也是家族能否借此在北境重新扎根的命运节点。

  她微微抬头,看着仿佛可以吞噬一切声音的皇座,咽下一口唾液。

  场内气氛如罩冰霜。

  尽管御宸厅中不乏声名赫赫的权贵。

  坐在桌旁的每一位人,都是足以让一省一郡震颤的存在,但此刻却没有任何人敢贸然开口。

  所有人的呼吸都被压制至最低,连咳嗽都被刻意忍下,仿佛生怕搅动了皇座前那片死寂。

  事实上,会议尚未正式召集前,已有几位出身贵族的议员出声抗议。

  他们的子弟,作为帝国龙血军团的一员,却在“终焉母巢”战役中战死于北境。

  不乏天资出众、血统显赫之人。

  都是是家族优秀子弟,甚至是被寄望成为下一代家主的“种子”。

  他们倒在虫潮的黄昏前线,尸骨无存。

  有人因此而怒,有人因此而怨。

  他们试图将这种情绪带入会议,向皇座发出“温和的质询”。

  为何调度如此仓促?为何战线如此孤立?为何帝国的支援姗姗来迟?

  然而那些声音在会议开始前的预备简报中,就已被林泽总管用一句“帝国将以全力予以抚恤”冰冷掩盖,毫无回响。

  再没有人继续追问。

  坐在桌边的人们心知肚明。

  某些答案,皇帝或许已经想好,只等有人主动说出口。

  时间到了。

  御宸厅的穹顶低鸣一声,皇座之下,一切声响随之凝固。

  内务总管·林泽,缓步走出皇阶阴影。

  站定后,他展开一卷薄薄的秘银丝纸,语调字字冰冷:

  “北境战役结束三十六日,初步情报归档完毕,现予以正式呈报。”

  他抬眼,视线缓缓扫过长桌两侧的贵族与大臣,随即无情开口:

  “据监察署与枢密院战地联合勘察组确认——

  第一项:人口损耗,初步测算,北境失去五分之四人口。”

  厅内有人微微动了一下,但无人出声。

  “第二项:领土崩解,北境多数领地其余皆已沦陷或陷入不可治理状态。

  虫巢爆炸引发地壳断裂,伴随剧烈地貌变迁,道路尽毁、河流倒灌、湖泊干涸,部分地区形成死灰带,无法生存。

  第三项:军事瓦解。

  原赤铁防线全线崩溃,赤铁军第一、第七、第九团在雪峰及霜戟一线全灭。

  现仅余零散驻防单位,失去编制指令。”

  “结论。”林泽语调不变,如在宣读一纸判词,“北境,已成为帝国北缘的‘真空地带’。”

  他顿了顿,轻轻收起手中密报,仿佛关上一道棺盖。

  皇座之上,恩斯特·奥古斯特始终未发一言。

  他的面容隐在高背皇座投下的阴影之中,连眼神都模糊不清,只余轮廓冷峻,仿佛一尊巨龙。

  但无人敢轻忽他此刻的沉默。

  林泽退后半步,平静地低头行礼:“陛下,以上为战后情报总述。”

  皇帝没有回应,只是微微抬指,虚点一次。

  轻若无声的动作,却仿佛击打在每一位与会者的心尖上。

  权力的博弈正式开始。

  林泽退下后,御宸厅一度陷入可怕的静默。

  没人第一时间发言,仿佛连思考都必须在皇帝面前格外谨慎。

  然而这份寂静并未持续太久。

  “陛下容禀。”一道颤抖却压抑不住激愤的声音自长桌右侧靠后响起,来自西境赫兰家族的席位。

  那是一位年约五旬、脸色灰沉的贵族代表,他起身行礼,虽压低了头,却难掩眼中怒火。

  “我赫兰家的长子,身为龙血军团的超凡骑士,却死于北境……尸骨无存,连盔甲碎片都没找回。”

  他攥紧手中那份战后名册,指节发白,语气几乎哽咽:“此战的残酷,已有目共睹。我们从不推脱牺牲的命运,但臣斗胆请问……

  为何守军调度如此迟缓?为何几日内整个北境就彻底溃败?”

  他的语调越发急切,目光划向坐在长桌左首的几位老贵族所在方向,话语锋锐如刃:“总督埃德蒙公爵是否‘未经请示,擅自迎战’,使北境陷入灭顶之灾?请彻查埃德蒙公爵!”

  这最后一句几乎用力喊出,回音在厅内回荡不止。

  坐在他身侧的两位贵族也纷纷颔首,虽语调隐晦,却立场明确:

  “战争天灾虽不可逆,但若未设预案、未妥调兵力,那就是失责。”

  “帝国虽强,不能因灾而乱序,否则各地总督将何以为戒?”

  他们时不时朝高阶皇座投去目光,想从皇帝的沉默中看出态度。

  然而那片阴影中无有一丝动静。

  就在气氛濒临凝固之际,另一道浑厚冷峻的声音响起:“若说责任,该由谁来守住残破的边陲?”

  说话者是身披军袍、肩戴龙纹的第三军团主帅——尤达·布鲁塔斯将军,帝都军统鹰派首领之一。

  他站起身,挺直脊背,目光如刀。

  “为确保北境秩序尽快恢复,臣建议帝都调遣第三、第六、第十二军团,以‘联合军团’名义暂驻北境。”

  他缓步前行,指尖落在情报图卷上,语调笃定:“驻军范围北境外线,设立北境统调军区,纳入军务部统一指令,甚至可以反攻蛮族。”

  他瞥了赫兰代表一眼,讽刺地道:“责怪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未能抵挡灾难?倒不如交给真正具备战斗力的军团去解决烂摊子。

  重建之道,不能依靠残余私兵与幸存封臣,而应以铁血强军维持秩序。”

  说罢,他目光也小心地朝皇帝望去。

  希望从那黑曜皇座的阴影中寻得哪怕一丝点头或应允。

  但皇帝依旧没有动静。

  下一刻,一道清冷、克制的声音从另一侧响起:“将军的建议确实够硬,但也太粗了些。”

  说话的是监察院的首席使者梅斯,一位戴着细框眼镜、穿着墨蓝色礼袍的中年官员。

  他的声音不高,但清晰冷静:“北境现在的问题,不只是军队不够,更大的问题,是没法统一调度、没人敢拍板、没人能负责任。”

  他看了看桌上那份战后情报,继续道:“我提议成立一个新的机构——‘帝国直属·北境军政署’。

  由监察部、财政部和军务部三方共同监管。这个机构将临时接管北境所有的资源、税务和防线,统筹一切重建事务,直报帝都,不受地方贵族掣肘。”

  他说这话的时候,没有丝毫犹豫,显然早已准备妥当。

  随后,他目光落回尤达将军所在的位置,语气冷了几分:“将军提到的‘联合军团’,理论上是好事,但没有制衡,只会造成另一个问题。

  军队长驻地方、越权干政,最后成了谁也管不了的烫手山芋,你是想脱离陛下的掌控,在北境自立为王吗?”

  尤达·布鲁塔斯将军眉头一跳,脸上的血色瞬间退去一分。

  “我……我当然无意是……”

  他急忙起身,试图解释,但声音却微微发颤,因为那句“脱离陛下掌控”直刺龙鳞。

  “我提议出兵,是为了恢复帝国秩序!绝无——”

  尤达话未说完,却发现自己已引来数道冷漠目光,来自贵族席、文臣席,也来自他身侧曾与之往来密切的军政派同僚。

  没有人替他说话,甚至没有人回应。

  整个御宸厅,安静得可怕。

  尤达的喉结滚动了一下,额角浮现出一丝汗意,他只能强自镇定,双手微握成拳,重新压回座位。

  梅斯也没有理会他,接着环视全场,语气愈发严厉:

  “北境灾后虚空,不能用旧办法去填。现在要的,是有控制力、有效率、有指令链的中央架构。

  重建北境不是一个人的事,也不该交给少数人独揽。我建议,会议在场各家,都应承担一部分守军编制和物资拨付。

  北境的防线,从今天开始,由我们大家共同承担。”

  厅中一阵沉默。

  贵族们交换眼神,有人蹙眉,有人望向皇座的方向。

  这个提案太周密了,完美得不像是临场发言,更像是早就写好的一纸政令,只等有人读出来而已。

  甚至有人开始怀疑:这是不是皇帝授意的方案?

  因为让其他贵族出钱出力,修复北境这太像皇帝的手笔了。

  梅斯却神情如常,仿佛根本不在意这些目光。

  他只是微微低头,朝皇阶行了一礼。

  但台上,皇帝依旧不语。

  他右手微微搭在龙椅扶手上,宛如无意,却让所有人屏住了呼吸。

首节 上一节 238/3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