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有风的地方开始的后浪 第261节

  为了向杨牧野证明自己的决心,叶谨言抬起右手,五指张开,表示自己在图书馆项目上的投资不会低于这个数。

  “五千万?”

  站在一旁的范金刚急了:“叶总,杨先生刚刚都已经把话说得很清楚了,你还投入这么多是不是太冒险了一些?”

  “废话,我说的是五个亿!”

  叶谨言没好气地瞪了范金刚一眼。

  连他的话都没听明白,就别在这胡乱插嘴了。

  杨牧野当场就把手递向叶谨言。

  “叶总大气,成交!”

  叶谨言痛快地跟杨牧野握了握手。

  可是当杨牧野想要松手的时候,却发现叶谨言仍握住他的手不放。

  “五个亿只多不少,但这笔钱只会分批次的给你,而且在这之前,我要先看到有可行性的项目。”

  说完,这才松手。

  不见兔子不撒鹰是吧?

  杨牧野目光灼灼看着面前的叶谨言。

  “叶总知道鹅厂在创投圈的口碑为什么那么差吗?”

  “是因为……抄袭?”

  叶谨言眼里若有所思地回答道。

  “有这方面的原因,但更多还是因为吃独食。”

  杨牧野回答道。

  吃独食只有两种后果,一种是吃完了就吐,另一种吃到吐。

  鹅厂毫无疑问属于后者,所以才这么招人恨。

  听到这,叶谨言立刻就懂了。

  杨牧野是担心自己听了他的方案后,甩开他单干。

  一旁的范金刚也看出来,立刻给叶谨言打包票:

  “杨先生,我们精言集团和叶总的人品,在业界都是有口皆碑的。”

  话音未落,杨牧野的声音就响了起来。

  “叶总,就算我放心你,但我要是就这么把方案讲出来了,你会放心吗?你会不会担心我这是在坑你?”

  好一个为我考虑!

  叶谨言笑了:“你其实是想跟我说,这个世界上最可靠的关系不是互相信任,而是有共同利益对吧?”

  “叶总高见!”

  杨牧野真心实意夸了一句。

  叶谨言转头看向范金刚:

  “之前让你调查那件事,你再我详细说说?”

  范金刚一愣,随即反应过来,叶谨言指的是调查杨牧野底细那事。

  结合叶谨言和杨牧野之前的对话,范金刚立刻就明白了叶谨言的打算。

  “杨先生目前手里一共四家公司,山野科技负责游戏和各种软件程序开发,星辰大海是一家网红经纪公司,霸王茶姬是连锁奶茶店,菜鸟驿站是物流快递超市。”

  范金刚说着就朝杨牧野看了过来:“杨先生,我应该没说漏的吧?”

  “漏了两个。”

  看着愣住的范金刚,杨牧野笑着解释道:“当然这两个项目都还在初创阶段,公司还没来得及注册。”

  范金刚一脸郁闷。

  公司都还没注册,你逗我玩呢?

  倒是叶谨言这两个项目很感兴趣,让杨牧野说说看。

  如果有叶谨言感兴趣的项目,他倒不介意投个千百万的进去。

  这样叶谨言和杨牧野就有了共同利益,也就有了合作的基础。

  至于范金刚之前说的那四个项目,叶谨言确实一个都没看上。

  山野科技主要是做游戏的,而且从目前掌握的信息来看,这家公司也不缺钱。

  至于星辰大海和霸王茶姬,已经有可靠消息证实这两家公司会接受杨牧野父母的投资。

  具体合作方式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目前阶段两家公司都不会缺钱。

  剩下的菜鸟驿站,虽然物流快递超市的这个概念很唬人,但目光老辣的叶谨言一眼就看出,这个项目“钱途”不明。

  最好的结果,就是做到一定规模后卖给阿狸、狗东这样的网购企业。

  也只有在这种企业手里,快递超市的战略价值才能凸显出来。

  所以四个项目里,其他三个项目都是在“养儿子”,就只有菜鸟驿站是在“养猪”。

  猪肥了就可以卖个好价钱。

  但是风险也很大。

  一是中途可能会养死,二是养肥了结果买家看不上。

  只有实在没有其他可选项,叶谨言才会考虑投资菜鸟驿站。

  “我手上的两个项目,一个是网络小说阅读网站,我估计叶总您对这个也不会感兴趣。”

  杨牧野说这话并非开玩笑。

  叶谨言最大的理想就是让更多人走进图书馆,而网络小说网站就是图书馆这种线下阅读场所的“天敌”。

  叶谨言只要脑子没被夹过,都不会做出这种“资敌”的愚蠢行径。

  “那另一个项目呢?”

  叶谨言虽然没有直接把这种态度表现出来,但他的回答已经足以说明问题。

  “我在燕京买了一套小四合院,正在装修改造,未来会将其打造成了一个网红民宿产品,在更多的城市推广,目前资金缺口挺大的。”

  杨牧野说得很直白,就差直接让叶谨言往里面投钱了。

  民宿?

  叶谨言看似漫不经心地看了范金刚一眼,范金刚会意,立刻拿出手机走到一旁,打电话让公司手下调查相关行业的各种信息。

  精言集团是做房地产的,而民宿也涉及到需要买地或是租地用来建造改造。

  专业对口。

  叶谨言甚至怀疑杨牧野就是专门在这儿等着自己。

  稍作思考后,叶谨言喊了一声范金刚的名字。

  范金刚立刻结束通话,放下手机快步走了过来。

  “你让人现在就拟一份投资合同,金额暂定两千万,快去!”

  见叶谨言语气不容置疑,范金刚劝阻的话已经到嘴边,最后还是咽了回去。

  大公司的做事效率飞快,不到十分钟后,范金刚就拿着打印好的合同回来。

  叶谨言看不看不好,直接就在上面签了字,完了把合同交给杨牧野。

  “这下可以放心了吧?”

  看出叶谨言确实非常心急,杨牧野也没急着看合同。

  当然也没急着签字。

  这份合同最大的作用是信誉背书,合同在手,杨牧野就能放心把网红图书馆的构想告诉叶谨言。

  “叶总,你之前的图书馆项目思路是什么,方便跟我讲一讲吗?”

  “效仿国外的社区图书馆那样,在小区里配套建图书馆,可是除了我以外,公司里没有人肯支持。”

  说起这件事,叶谨言显得颇为无奈。

  反而是杨牧野一点没感到意外。

  效仿国外社区图书馆,给小区配套建设图书馆,这怕不是《意林》看多了?

  事实上国外的社区图书馆并没有某些“公知”所鼓吹的那么大作用。

  而国外的普罗大众也根本没有那么多人爱学习和阅读。

  国内小区配套图书馆,除了拉高房价增加购房人负担之外,杨牧野再想不到还有其他作用。

  最明显的证据就是书房这个以前商品房都会有的配置,在越来越多的新房设计中已经被抛弃。

  毕竟房价越来越高,普通人在家里弄个书房的性价比越来越低。

  连家里书房都在逐渐消失,小区还要配套建图书馆这不搞笑吗?

  而那种富人住宅区更加没有必要,人自己家里就书房,看书还需要去图书馆?

  “叶总,你觉得人在什么状态下进图书馆的可能性最大?”

  叶谨言本想说知识匮乏、精神空虚,但一看杨牧野问这话时的表情,就知道这肯定不是正确答案。

  索性闭口不言,等着杨牧野自己公布答案。

  “我的答案是有时间有钱。”

  然后新的问题来了。

  人在什么时候既有时间又有钱。

  杨牧野的回答是旅游的时候。

  然后还特别强调,自己所说的旅游并不是那种行程塞满,一个景点接一个景点,走马观花似的那种旅游。

  而是停在一个地方,住几天,慢慢体验当地的人文和自然风景。

  一种慢生活式的旅游。

  听到这儿,叶谨言已经咂摸出一些味道了。

  “你的意思是,要把图书馆建在旅游城市,做成当地一个景点吸引游客们进去?”

  “最好同时配套茶饮咖啡一类的轻食服务,否则单纯建图书馆别说收回投资,日常维持都是个难题。”

  杨牧野马上就给叶谨言泼了一盆冷水。

  不过这并没有妨碍到叶谨言的热情。

  毕竟这已经是他听到的最靠谱也是最能说服公司董事们同意的一个方案了。

  “还有呢?”

首节 上一节 261/36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