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有风的地方开始的后浪 第260节

  杨牧野走上前,摘下口罩,主动把手递了过来。

  叶谨言听到这话就笑了。

  他也正想这么说来着。

  握手之后,叶谨言转头看了范金刚一眼。

  范金刚眼睛瞪得老大。

  什么,又要我回避?

  要不是跟在叶谨言身边十几年了,知根知底,范金刚都快要怀疑杨牧野是不是叶谨言的私生子了。

  要知道以往不管多重要的会面,叶谨言都没有这样故意支开过范金刚。

  叶谨言眼神不容置疑,范金刚只能委屈巴巴退到十米开外。

  叶谨言视线落到面前的杨牧野脸上,目光跟着变得柔和了起来。

  “你心里应该会很奇怪,为什么我会约你在东大图书馆见面。”

  杨牧野耸了耸肩。

  “叶总想听真话?”

  叶谨言眼底闪过一丝好奇。

  听杨牧野这话的意思,他似乎知道自己的来意?

  “当然。”

  叶谨言点了点头,同时心里也多了一丝期待。

  “我来之前查了一下资料,东大图书馆是叶总在八年前捐资修建的。”

  杨牧野的这个回答,完全出乎了叶谨言的预料。

  “是吗?”

  叶谨言哑然失笑道。

  说真的要不是杨牧野主动提起这事,叶谨言自己都已经忘了这回事。

  望着眼前的叶谨言的反应,杨牧野心里就一个想法。

  典!

  实在太典了!

  大佬都是这么会装逼的吗?

  叶谨言瞬间就看出了杨牧野心中的想法,急忙摆手解释道:“我真的不是想炫耀什么,确实是忙忘记了。”

  杨牧野点了点头。

  操持着几百亿的生意,记不住当年随手捐出的百千万的实在太正常了。

  基操勿撸!

  “我这些年捐赠过很多所大学,都是建图书馆,图书馆,在我心里就像神一样地存在。”

  “我出生在一个偏远的小镇,家乡没有图书馆。”

  “唯一可以看见各种书的地方,是学校附近的新华书店。”

  “那家书店也不大,书架上密密麻麻放着各式各样的书,大部分是课程辅导书、新华字典、英语字典这样的工具书,还有少量的散文集、小说和小人书。”

  “那时候国内外的名著都很少,根本没有向你们这代人小时候看过的什么《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十万个为什么》这样的儿童读物。”

  “当时我们镇上买得起书的人很少,书店担心大家看书时会把书弄坏,影响销售,只要你进去翻开一本书多看一会儿,就会有店员手里拿着个鸡毛掸子过来,开始你旁边的打扫卫生,弄得空气里到处是灰,根本没法专心看书。”

  “上了高中以后,学校的图书室只有10平米不到,里面除了一些报刊杂志外,真正的图书寥寥无几。”

  “那时候班上同学在亲戚家里看过一本《基督山伯爵》,每天放学回家路上,听他绘声绘色讲述里面的情节,我都能听得如痴如醉……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要是有一个图书馆该多好!是不是我们很多人的命运都会改变。”

  “包括现在,我都一直认为,图书馆是获取知识的地方,更是改变自己,改变生活方式,甚至改变人生命运的地方。”

  叶谨言洋洋洒洒说了一堆,结果从杨牧野脸上连一丝动容的表情都没有看到。

  叶谨言不禁有些失望。

  果然杨牧野这一代人,对图书馆已经完全没有了兴趣,甚至觉得图书馆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事实上杨牧野也确实没法共情。

  他像叶谨言那般渴望有个图书馆能够尽情的看书的年龄,也喜欢看书。

  不过看的是各种漫画书和小说。

  到了大学以后,更是逐渐抛弃纸质书,转向电子阅读。

  就算大学的图书馆,不要看每天都坐满了人,可实际上大家更多也只是把这里当成一个安静的自习室。

  大家都是在为各种考试、考研在复习,真正到图书馆来阅读的人寥寥无几。

  知道双方在认识上存在巨大鸿沟,杨牧野只能换了个说法。

  “叶总,恕我直言,读书改变命运这句话,就和勤劳致富一样是伪命题,读书最多也就是改变自己对世界的看法,但并不能改变世界对你的看法。”

  “但是你也不能否认,读书还是有点用处的对吧?”叶谨言扶了扶眼镜说道。

  杨牧野对此倒是没有否认,不过也不想再跟叶谨言绕弯子了。

  “叶总,你约我见面,应该不是为了来找我辩论的吧?”

  见杨牧野问得这么直白,叶谨言也摊牌了。

  “没错,我今天来找你,是想找你取取经。”

  杨牧野假装很惊讶。

  你一个身价上百亿的大佬,向我什么取经?

  “我是认真的。”

  叶谨言随即强调道。

  说着还朝一旁的范金刚招了招手。

  范金刚碎步小跑着过来后,叶谨言让范金刚给自己作证。

  “我在董事会上不止一次提出过想要在城市建设公益性图书馆的想法,可无一例外都遭到了董事们的强烈反对。”

  “钱其实都是小问题,董事们反对最主要的理由是觉得建图书馆没有必要,吃力不讨好。”

  “可是我不这么觉得,我承认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不同,但规律永远不会变——我们缺什么,什么就越珍贵。”

  “随着整个社会对物质的疯狂追求和获取,必然带来精神层面的空虚,届时图书馆将会成为人们精神的家园。”

  叶谨言这番言辞恳切、振聋发聩的论述,落在杨牧野耳中完全无感。

  只要无病无灾,有吃有喝有WIFI。

  精神空虚?

  根本不存在的。

  当然这种没有格局的话,杨牧野并没有当着叶谨言的面讲出来。

  甚至杨牧野都在怀疑,叶谨言很有可能是在演自己,借此来试探杨牧野对图书馆项目的看法。

  “叶总,你不能只看到自己在物质上已经得到极大满足,所以格外看重精神层面的追求,而罔顾这个社会上绝大部分人都是穷人的事实,在你眼里的生活,在绝大部分人那里只是活着。”

  在这种情况下谈精神追求,那不是扯淡吗?

  当然最后这句话,杨牧野并没有说出口。

  叶谨言在沉默了片刻之后,最终开口:

  “所以我才来找你取经,你能用互联网思维运作奶茶店这样的实体行业,是不是也能用互联网思维运作图书馆,让更多人喜欢上阅读?”

第205章 这个项目我叶谨言投了

  “叶总,我就是一俗人,你这要求——”

  杨牧野拒绝的话刚说到一半,就被叶谨言挥挥手打断:

  “我和你一样都是俗人,可是就像你歌词里唱的那样,像我这样庸俗的人,从不喜欢装深沉,但偶尔听到老歌时,也会突然恍了神,而建图书馆就是我的老歌,也是我毕生的执念。”

  叶谨言目光坚定看杨牧野。

  “一定要做?”杨牧野问。

  “对。”

  “就算没有意义还是要做?”

  “当然不是。”

  叶谨言扶了扶眼镜,眼底闪过一抹精光。

  “读书是一种习惯,同样进图书馆也是一种习惯,进图书馆和进商场不一样,图书馆能让人心境,所以如何让图书馆焕发新生,吸引人们进来,这才是建图书馆最大的意义。”

  否则叶谨言这些年捐资建造的图书馆也不少了,只是单纯建图书馆的话,他心中的这个执念早就已经完成了。

  “叶总,您可真够固执的。”杨牧野忍不住吐槽道。

  这话叶谨言听了只是笑笑,而一旁的范金刚却已经忍不住要给杨牧野竖大拇指。

  作为叶谨言的秘书,范金刚可太知道自家老板有多倔了。

  叶谨言本想告诉杨牧野,偏执的人往往更容易成功,但转念一想又放弃了。

  他觉得杨牧野大概率是听不进去自己“说教”的。

  说好听一些,这叫有主见。

  说难听点,这何尝不是一种偏执。

  更何况,叶谨言今天是特意来向杨牧野求教的,位置得摆正了。

  “所以你是有办法的对吧?”叶谨言满怀期许地看着杨牧野,问道。

  “我只能保证可以吸引大家进图书馆,就这叶总都得降低期待,因为大部分被我这个办法吸引进图书馆的人,基本就是进去打个卡,拍张照,真正去看书的少之又少,而且随着时间推移会越来越少。”

  杨牧野说的办法,其实参照上辈子那些网红书店的模式来建图书馆。

  好处是可以快速获得流量。

  坏处是难以持久。

  随着获取知识的渠道不断增加,纸质书虽然不会消失,但越往后收藏功能会逐渐取代知识载体的功能。

  说白了就是装逼的作用,已经大于阅读本身。

  叶谨言希望吸引大家进图书馆,形成阅读习惯的这个终极目标,注定不可能实现。

  而这个时候,叶谨言的倔强就体现了出来。

  明知道无法达成所愿,但依然要头铁去做。

  用叶谨言的话说,人可以倒在追求理想的路上,但不能因为看不到理想实现的可能就放弃上路。

首节 上一节 260/36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