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78,我考上了西工大 第45节

  秦亮笑了笑:“你们懂什么,这点钱对咱们来说高不可攀,对北方所来说,那就是小意思!”

  PS:上图歼八,发动机被包裹着,下面是三代机,发动机喷口外露。感谢书友厨房加肥猫的打赏!

第91章 造原子弹的必须比卖茶叶蛋的赚钱!

  秦亮记得清楚,从1965年到1980年这十五年里,歼八的研制一共花了两亿六千多万,其中机体近一亿五千万,发动机六千多万,导弹和雷达三千多万。

  平均下来,每年都有一千五百多万,自己提出来的这些改进项目,要是让北方所自己搞,少说也得五千万!

  到八十年代中期,沈洋搞的歼八3项目,那可是计划花费七亿人民币的!同时代的歼十才给拨了多少钱!

  这么多钱,与其让北方所给糟蹋了,还不如留给咱们呢!

  “这么多钱,怎么花得完啊!”唐长虹感慨。

  “这点钱,分分钟就花完了!”秦亮笑了笑:“首先,大家伙自愿放弃寒假,留下来参加研发,总得有些生活补助吧,咱们每人开一千元的补助。”

  在场众人瞬间倒吸了一口冷气。

  每人一千元!上四年大学,也花不了这么多钱,一千块钱,在这个年代绝对是一笔巨款啊。

  “怎么,嫌少?少的话,那就……”

  “秦亮同学,大家伙都是自愿留下来参加项目的。”赵晓霞说道:“只要给大家伙解决了吃饭问题就行,多余的钱,咱们不能收,否则被有心人发现,会给你打小报告的,对你不利……”

  作为女生,赵晓霞的关注角度和其他人不一样,她的心思更加细腻。

  “对,秦亮同学,你的好意咱们心领了,这一千块钱,咱们可不能要!”唐长虹跟着表态。

  “如果是以前,这么干肯定不行,但是你们也知道,前不久,十一届三中全会举行了,会议上的精神,就是要走市场经济道路,市场经济是啥?只要有本事,就能多拿钱!以前是按需分配,现在是按劳分配,咱们干活儿多,当然得拿钱,再说了,你们不拿,我怎么好意思拿,各位老师怎么好意思拿?”

  众人睁大了眼睛,说实话,还真没从这个角度考虑问题,这秦亮想问题,永远都和别人不一样啊!

  “你们每人拿一千,我和老师们每人拿两千,这是我们的劳动所得,谁敢逼逼,我就和他说道说道,谁敢给上级打小报告,看我不打肿他的脸!”

  就在此时,后面传来一声叹息。

  罗主任等人回来了,也听到了秦亮那番话,此时,神情复杂。

  “亮子啊,你的好意我们心领了,这钱……咱们还真不能要。”沙教授开口。

  “是啊,咱们这些年,都清贫惯了,只要手里有项目,比什么都开心,国内第一大军机研发机构来请咱们帮忙设计,咱们更是在内心由衷地高兴,这代表着他们认可了咱们西工大的能力!”刘教授说道:“这钱,咱们可不能要!”

  “不不,各位老师,你们认为,我就是为了大家伙的个人利益?我这是为了整个国家的科研发展!”

  向北方所索要高额的研发费用,然后拿出一部分来自己分了,这居然还不是为了个人利益,是为了国家科研的发展?

  你这理论……解释不通啊!

  “各位,咱们国家要走市场经济路线了,很快,国内就会涌现出来第一个万元户,然后会有更多的万元户,做生意也不再是投机倒把了,很多人都会赚到大钱,成为第一批富裕起来的人,到时候,社会上就会出现一种怪现象。”

  秦亮看向众人:“造原子弹的,不如一个卖茶叶蛋的。这样下去,会严重打击我们国家的科研发展,很多聪明人,原本应该当科学家,当工程师,却会下海去做生意。也有的,会被国外科研机构挖走,我们国内的科学发展,就会空心化。”

  众人都沉思起来,虽然才刚刚改革开放,大部分人的思维还很僵化,但是在场众人都是聪明人,很快就能判断出来:秦亮说的那些情况,还真可能会发生!

  “想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那就得提高科研人员待遇,这个靠国家不行,只能靠我们自己!”

  自己有能力拉生意,赚到钱,自己就有权力支配!

  其他的科研机构,秦亮管不了,但是西工大,必须得提高待遇!

  “嗯,亮子,你简直就是个全才,想得很长远,你的这个提议,咱们会向学校汇报,由学校来担保,这样更安全一些,以后真出了问题,咱们系里给你担着!”

  这句话的分量很重,毕竟,没有一个人能肯定,前些年的事情不会重现,到时候,他们这些人就会付出很大代价,搞不好还是生命!

  秦亮知道未来不会重复过去,他做的这些都是有把握的,但是他依旧很感动,西工大的老师,都是有担当的!

  所以,自己也要给西工大贡献力量!

  “亮子,剩下的钱,你打算怎么花?”刘教授在一旁问道。

  “亮子之前赚的钱,也都拿出来给咱们西工大添置书籍和设备了,这次得给他多分点。”沙教授说道:“给他分五百万都不多!”

  秦亮笑了笑,前世的自己,的确重视钱,毕竟赚钱多少,代表着个人价值的高低,但是现在,他早就看淡了。

  “剩下的钱,得分成几部分,首先,其中的三百万,上交给学校,由学校统一分配。”

  罗主任等人满意地点头,秦亮这孩子,识大体,顾大局,这样一来,学校就和他们五系捆绑到一起,而且,学校有了这笔经费,办学会更加宽裕。

  “接下来,再拿一笔钱出来,盖一座我们五系自己的大楼。”

  后世的西工大,大楼林立,在图书馆的一侧,盖起来了航空大楼,七八层的高度,整体造型方方正正,五系学生的教学、研发……都可以在这座大楼里进行。

  “咱们五系独享一座大楼?其他系……估计得眼红啊!”罗主任说道,话语里可没有半点担忧,满满的都是期待。

  “剩下的钱,我们建设一座风洞实验室。”

  所有人都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气。

  风洞!

  搞飞机,不仅仅有理论研究,还有实践研究,这个实践,主要就是吹风洞!国内最大的风洞在川省,这段时间,他们可没少把超七的零件送到川省去吹风洞,如果自己有了,那就方便多了!

  北航都没有风洞,只有南航有一座小型低速风洞,已经够让人羡慕的了,现在,咱们西工大也要有了!

第92章 涡喷十五立项会议

  “太好了,为了这个风洞,坑北方所再多的钱都不算啥!”

  “沙老师,这怎么能叫坑呢?现在是市场经济,我们帮他们设计飞机,赚取设计费,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了。”秦亮说道:“我们用赚来的钱发展西工大,那也是理所当然!”

  “秦亮同学,我代表飞机系,代表西工大感谢你!”罗主任表情认真。

  “罗主任,我是西工大飞机系的学生,为母校做贡献,也是应该的,我就是有些担心我的老爹……”

  一转眼,离开老家半年了,上次去首都,打算顺路回老家,谁想直接出国,也没有时间回去,半年了,自己的老爹过得如何?

  “这件事,包在咱们系里身上,我去找老牛,让他跑一趟,把你父亲接到咱们西工大来,给他安排个清闲的工作……”

  这其实也是秦亮的一个想法,老爹面朝黄土背朝天,吃了一辈子的苦,也该享受享受了,接他老人家到西工大来,还能混个退休金,要是能再找个合适的老太太……只是不知道老爹是否愿意来。

  牛桂山去,就说是学校安排,老爹得服从安排,应该还是可以的吧?

  就在此时,于芝匆匆地跑了过来:“秦亮同学在吗?首都那边发来消息,邀请你一个星期之后去开会。”

  “我?”秦亮好奇,自己这个级别,有啥资格去开会?开啥会?

  于芝也不知道,只知道很重要。

  “这样也好,让牛老师和你一起去,正好把你父亲接过来,这几天,你安排一下咱们的工作。”罗主任笑着说道。

  给沈洋那边承诺了改进,具体怎么做,还得秦亮来统筹!

  “嗯,秦亮同学,你给咱们5381班安排任务,咱们一定全力完成,不给你丢脸!”唐长虹看向秦亮,代表5381班表态。

  “不不,大家伙不仅仅要全力完成,还得努力创新,我看好你们!”

  杨威,唐长虹,赵晓霞……属于你们的时代要来临了,这机会给你们了,你们可得好好把握住!

  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的,虽然就上了半年大学,但是他们学的知识,比之前工农兵保送上大学两年学的还多,理解得还透,他们已经可以做项目了!

  “好!”

  一个星期之后,首都,航空工业系统。

  秦亮已经不是第一次来这里了,还能看到很多老熟人,大家伙见到他,都开始打趣。

  “亮子,你小子厉害啊,居然从北方所赚到了一千万!”

  “你小子,把市场经济那一套,已经弄到咱们国内来了啊,上级专门开会研究过,还说要把你们这次交易,当做典型来宣传,让国内所有机关单位都知道,放弃过去的老思想,要适应新形势!”

  “刘经理,这次会议,到底是啥内容?”

  “涡喷十五上马讨论会。”刘经理笑呵呵地说道:“项目是你提出的,611所汇报的,所以这次会议,把你也叫来了。”

  说话间,主席台那边开始上人了,走在最前面的是莫领导,这个系统的一把手,跟在他后面的,则是一名满头白发的老人,他穿着一件宽大的中山装,脸上带着慈祥的表情,当看到秦亮的时候,还冲他微微点头。

  “莫领导后面的,就是吴老,他这几年,其实也在长安,只不过一直都扑在斯贝项目上。”一旁,刘经理给秦亮介绍。

  吴大观,1916年出生,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大,之后就去了美国,先后在莱康明发动机厂和普惠公司学习深造,1947年,他和其他科学家一样,放弃美国优越的生活,回国报效祖国,他参与了东方航空工业的筹建,组建了东方第一个航空发动机设计机构,领导了第一个喷气发动机型号,创建了第一个发动机实验基地……

  吴老是东方当之无愧的航空发动机之父!

  前些年,东方买回来了斯贝发动机,之后就决定测绘仿制,沈洋的410厂怕影响到了他们的涡扇六项目,不愿意接手,就给了长安的430厂,这几年,吴老就在组织斯贝发动机的测绘仿制。

  说起斯贝来,也是一堆的遗憾啊……

  “好,各位同志都到齐了,我们现在开会,今天讨论的重点,就是米格-23上的R-29发动机,是否具备测绘仿制的价值,是否需要专门立项为涡喷-15,交给相关部门去仿制。”莫领导开口说道。

  “当然不需要了,马上要进入八十年代了,看看国际上,清一色的涡扇发动机,现在还去测绘仿制一款涡喷发动机,那简直就是在开历史的倒车!”立刻有人站出来,表示反对。

  “没错,我们的涡扇六,已经研制了十几年,推力和R29的一样,油耗还低,根本就没必要上马R29的测绘仿制项目,这完全就是在浪费钱!”接着有人跟风。

  会议室里的议论,似乎都是一面倒的,秦亮看着这些说话的人,毫无疑问,都是410厂的,都是涡扇六的研发人员,为了涡扇六项目,他们已经挤走了斯贝,现在,也不愿意看到涡喷十五项目上马!

  “老宋,你们的看法呢?”莫老看向了宋老。

  宋老站了起来:“涡扇六项目,从1964年开始立项,到现在已经十四年了,这些年来,这款发动机甚至连在试车台上稳定运行都做不到,我们认为,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咱们国内的强六,也在计划用涡扇六,我们的歼九,希望能有一款尽快可以成熟使用的发动机,所以……”

  “老宋,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刚刚第一个提出反对意见的人站了起来:“你这是对我们的涡扇六没信心吗?”

  “老李,我不是这个意思,只是多手准备……”

  “既然不是这个意思,就没必要捣鼓其他的产品,你们611得对我们的涡扇六有信心!”

  “既然这么有信心,那你们敢在这里立军令状吗?”就在此时,一个声音响起:“测绘仿制R-29,一年内就能搞出来,三年内就能搞成熟,绝对不会耽误整机试飞,你们的涡扇六,能保证三年内成熟吗?要是三年内达不到定型要求,所有的研发人员,全部回家种地,你们敢吗?”

  李工脸色一变,看向声音传来的方向,那里站着一个年轻的小伙子。

  秦亮?

  PS:感谢书友panda_eB的打赏,感谢各位书友的点击和投票。

第93章 东拼西凑出来的涡扇六,注定无法成功!

  秦亮知道,自己必须站出来,重生一次,就是为了让祖国的航空工业少走弯路的,更是不能让某些家伙瞎折腾。

  涡扇六?就没成功的可能!

  1964年立项的涡扇六,提出来了12.6吨加力推力的指标,同样指标的老毛子的三姨夫,在1973年才立项!美国的F100,推重比虽然大,但是推力却没有涡扇六高。

  六十年代,放卫星的时代!

  更神奇的是,第一年立项,第二年出整体方案设计,第三年出设计图纸,第四年就能上台架,这在全世界的航空发动机研发领域里,效率都是高得可怕的!

  “搞科研,那就得有足够的思想准备,我们不管前面有多少拦路虎,都要一一闯过去,我们相信,只要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就一定能把涡扇六搞出来的!”李工继续说道。

  秦亮摇头:“方向错了,努力再多也没用,航空发动机的研发,需要从第一级压气机开始,一级级地研制,一级级地改进,这样用四五年的时间,完成核心机的研发,然后在它的基础上套不同的涡轮和风扇,小涵道比,就是战斗机发动机,大涵道比,就是民航发动机,涡扇六怎么研制出来的?”

  这些人根本就不会按照科学规律办事,手头有啥就用啥,斯贝、涡喷7、甚至是J79……把这些东西东拼西凑出来,能稳定工作就见鬼了!

  各级压气机之间不协调,叶片不匹配……当年刚刚造出来的涡扇六,启动都困难!这么多年改进下来,也依旧无法稳定工作,至于纸面上的数据……呵呵呵。

  “什么方向错了,西方就一定是对的?我们只要改进下去,一定能成功!”李工继续说道。

  “再改进也成功不了,毕竟,涡扇六研发思路就是错的。”秦亮说道:“我建议上级,还是停掉涡扇六项目,把宝贵的资金,用在核心机的研发上,不用着急,慢慢来……”

  啪!

首节 上一节 45/3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