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工拍着桌子站了起来:“你说什么?有种你再说一遍?你一个年轻的小伙子,懂个屁啊。”
“我好歹还懂个屁,你连屁都不懂。”秦亮说道:“航空发动机科学的研发规律都不懂,你这种人权力越大,对我们航空工业的危害就越大!”
“老李,老李,别……”
看着李工要冲上去干仗,其他人赶紧拉住。
秦亮白了他一眼,打架?自己可不怕!打架的后果嘛,呵呵呵,自己也不怕,自己是个大学生,对方是涡扇六的主力工程师,对方要是因为打架被处理,离开了一线科研,那才叫好呢。
“怎么,说不过就要动手?你就这点本事,怎么当的研发人员?”秦亮的语气,要多轻蔑有多轻蔑。
涡扇六下马了,团队不能散啊,于是,这些家伙又捣鼓起来了涡喷14,代号昆仑,方式依旧是攒,指标依旧很高,给歼八装上,能超音速巡航!后期,还强制卖给军队一批,结果,军队接手之后就停飞了。
时不时的飞零件的发动机,谁敢用?飞行员的生命可是宝贵的!
昆仑发动机,继续改进了很多年,当歼八退役的时候,终于算是能用了!
这些家伙,高高在上,自以为是,不按照科学规律办事,为了保住他们的涡扇六项目,给其他项目使绊子,老子不怼你们怼谁啊!
“各位领导,你们看看,这个秦亮就是什么都不懂的外行,我建议各位领导把他赶走,他要是不走,我走!”李工生气了,后果很严重!
“李工,你消消气,秦亮可不是什么都不懂,在咱们首都航空学院,给咱们指点了一番,咱们就做出来了无余量精铸定向凝固单晶空气冷却涡轮叶片,这种叶片承受的温度可以比现有的提升一百度,咱们已经造了一套,给涡喷七装上,推力增加了百分之二十。”
无余量精铸、定向凝固、单晶叶片,还空气冷却,这些技术都是国际前沿的!
吴老瞬间眼前大亮:“你们首都航空学院已经攻克了这些技术难关?”
“是的,我们还联系了华清大学,一起研制的,毕竟最后的小孔需要激光来打,我们没这些设备。”
“什么,就那个小孔,还得激光来打?”此时的李工也惊呆了,这些他都没听说过啊。
“是的,这样才能更精确,这些技术路线,都是秦亮提出的,他绝对是个人才,对航空发动机领域有很深的研究!”
“太好了,你们用这技术,给我们涡扇六造一批涡轮叶片出来!我们还有一个改型项目,可以把这款发动机的推力提升到14吨!”
还在继续放卫星!
八十年代初期,涡扇六眼看就要下马了,团队立刻把它给搞成熟了,顺利完成了地面试车,还说主要指标都达到,甚至是超过了设计指标,可惜没用,它怎么达标的,大家伙都知道啊,结果还是下马了。
团队不干,再搞了个改款,在原本的技术数据不变的情况下,推力增加到14吨,推重比增加到7.这指标,比三姨夫都强,而三姨夫到了八十年代后期才成熟的。
这些人干别的不行,放卫星第一名!
很多人都在惋惜,说涡扇六如果不下马,如何如何,实际上,就连设计团队对它都没信心,不知道它什么时候能成熟,外人就更不可能知道了!实验数据修改了多少,他们倒是门清。
“不行,好东西不能浪费了。”秦亮说道:“宁教授,作为这个技术的提出者,我应该有权力决定把它配套给哪款发动机吧?”
“秦亮,你这是打击报复!”
“我只是不想白瞎了这么好的东西,先进的涡轮叶片不能用在没前途的项目上。”
李工恨得牙痒痒。
“除非,你们承诺,三年内把涡扇六搞成熟,搞不成熟,研发团队解散,回家种地去!”
就算是这样激将,李工也没有上套:“哼,首都航空学院是独立自主的,老宁,咱们410厂出钱,买你们的技术!”
宁教授表情复杂:“李工,技术是秦亮的,你要买……找他去谈。”
完了,死循环!
就在此时,吴老开口:“秦亮,你说涡扇六的项目垃圾,你认为,我们的航空动力工业该怎么发展?”
第94章 研发人员嘛,能有啥坏心思
“吴老,我不过就是一个刚刚上大学的愣头青,我能有啥意见,各位老前辈高屋建瓴,高瞻远瞩,我可不敢班门弄斧。”
“秦亮,你就别谦虚了。”吴老说道:“上面一直在强调,要解放思想,咱们这些人干了半辈子的航空发动机,正是因为这样,才容易被过去的经验所影响,咱们需要的,正是你这种初出茅庐不怕虎的年轻人!你放心,随便说,要是有人敢打击报复,你尽管来找我!”
吴老要给自己当后台了!那自然也得抓住机会!
秦亮开口:“那我就简单说说我的想法,如果不对,欢迎各位领导批评指正!长久以来,我们的航空工业,都是先定飞机,再定发动机,这是违反科学规律的,因为发动机的研发时间,远远长于飞机,这就导致飞机出来了,发动机还不成熟,这样会严重耽误研发进度。”
“如果没有飞机型号,那就不可能有发动机的型号,否则岂不是浪费?”李工当下提出了反对意见。吴老当后台又如何?咱们是民主的,得发表自己的意见!
“针对某款飞机,专门研制一款对应的发动机,那才是真正的浪费。”秦亮看向李工,语气平淡:“科学的研发途径,是先研制一款核心机,从第一级压气机开始,一级级的搞预研,一级级的吃透,用五到十年的时间,把核心机给搞成熟,然后,再匹配不同的外涵道,得到不同推力的发动机。”
秦亮看向众人:“比如说,涵道比在0.5以下的,可以用在战斗机上,涵道比在0.5到2左右的,用在轰炸机上,涵道比在2以上的,用在运输机上,这样一款核心机,就能支撑起来我们众多的飞机项目,甚至还能改成舰用的燃气轮机,当然,这得建立在完全吃透核心机的基础上,否则心中没底,根本就没法改。”
“你倒是说得好听,一个核心机匹配多个发动机,外涵道的风扇不一样,需要的动力涡轮就不一样,怎么改?这纯粹就是想当然!”
秦亮无奈摇头:“唉,我们的同志们啊,还是抱着过去的老思路不放,不肯睁开眼看看外面的世界,落后不可怕,落后了还不自知,继续抱着落后的观念,一条路走到黑……”
“秦亮,你既然说得这么言之凿凿,你倒是说说,全世界有哪款航空发动机,用了这种思路?斯贝那种的不算!”李工脸涨红了。
“好,那就先说通用动力公司吧,在六十年代中期,他们按照美国空军合同实施第二代先进涡轮发动机燃气发生器计划,编号为GE9。在1969年竞标成功,正式开发验证机,在1971年,核心机开始首次实验,到了74年3月正式完成,他们这款核心机,就捣鼓了十年的时间。我知道各位前辈都有一种不服输的劲头,不过……通用电气用十年才能搞出来一款核心机,我们呢?”
“我们不比美国人差!一切帝国主义都是纸老虎!”
“口号很好喊,得落实到行动上啊!李工,你们敢拍着胸脯保证,再用几年时间把涡扇六搞成熟,否则就引咎辞职吗?”
李工不说话了。
“秦亮,你继续说!”吴老的目光中神采奕奕。
“在这款GE9核心机的基础上,通用电气公司进行了系列化发展,比如给战斗机用的F110发动机,给轰炸机用的F118发动机,给民航客机用的CFM56发动机等等,遍地开花,充分说明了核心机研发方式的好处,所以……这位老同志,有关核心机的研发方式,您能接受了吗?”
李工的脸涨红了,他其实没那么多心思,研发人员嘛,能有啥坏心思,不过是想要把其他项目都给搞黄了,让他们自己的项目能一路高歌猛进而已。
他的脑子在飞快地转动着,突然想到了什么。
“按照你的这种说法,从核心机开始研发,得五到十年的时间?”
“嗯,我这还是说早了,或许得十年以上,甚至二十年,但是,绝对比直接攒发动机要快。”
涡扇六是攒出来的,搞了不到二十年,然后黄了,涡扇十是攒出来的,搞了二三十年,终于修成正果,涡扇十五,据说和R-79有很大的关系,但是也是自己一级级的搞出来的,搞了二十来年,终于成熟。
“十年,二十年,那这段时间,我们国内的航空工业就要断代了?没合适的发动机,还怎么造飞机?”李工耻笑。
“所以,涡喷-15的项目,必须要上马啊,在这段时间里,完全可以用涡喷-15来暂时过渡。”
“你就这么不看好我们的涡扇六?”
秦亮摆摆手:“我对垃圾不感兴趣。”
对方一而再再而三的反驳自己,那自己也就不给对方留什么面子了,反正自己这辈子大概率也不会和沈洋那边发生什么关系了。
“你……”
“各位领导,我们今天的会议,不是涡喷-15的上马会议吗?我很好奇,为何一直牵扯在涡扇六上?”秦亮看向主席台:“咱们这会议已经过去一两个小时了,完全就是在浪费时间啊!要不,把支持涡喷-15的留下,那些不相干的,就别耽误他们的工作了?”
莫领导点头:“是啊,今天这场会议,就是确定涡喷-15的上马会议,要不……”
“莫领导,我们410厂在606所的指导下,主要精力都放在研制涡扇六上,我们可没有力量仿制涡喷-15,我们也绝对不会允许测绘仿制项目干扰了我们的自研!”410厂的赵厂长站了起来。
当年,引进斯贝,就是他站起来的,告诉所有人,410厂没工夫!于是斯贝给了430厂,现在,要测绘仿制R-29发动机,410厂照样没精力!看看还有谁能接这个活儿!
当年,全面引进老毛子的技术,在沈洋上马了航空项目,601所负责设计,112厂负责整机生产,410厂负责发动机的生产,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发动机大厂。
之后,在成都那边开工建设飞机厂的时候,又在成都东郊双桥子建造了420厂,接着是长安的430厂,贵州的460厂……
这几个厂,就是国内航空发动机大厂了,不过……要说技术最强的,肯定还是410,背后还有606所。现在,430厂有斯贝项目,420厂和460厂又都是只有生产能力……
“只要上级决定上马涡喷-15项目,我们420厂愿意承担这个测绘仿制任务!”段厂长站了起来。
PS:感谢一直跟着党走、萧笛风的打赏,感谢各位书友的追读和投票!
第95章 涡喷十五和涡扇十同时立项
赵厂长看过去,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气,然后说道:“老段,你别逗了,你们厂连涡喷-7都生产不了,只能生产落后的涡喷-6,还没有技术团队,就靠你们,能把涡喷-15给捣鼓出来?你们这不是放卫星嘛!”
“没错,要是只靠我们厂,肯定不行,但是有西工大啊!我们邀请西工大航空发动机系加入进来,承担测绘工作,我们420厂一定能圆满完成任务!”
秦亮点头:“和超七一样,我们走工厂和大学结合的道路,对了,宁教授,你们首都航空学院愿意加入进来吗?”
“当然!”宁教授欣然点头,工厂之间的矛盾,不是他这个大学教授该操心的,甚至,410厂在会议上屡次阻挠,让他也有些看不惯,平心而论,410厂做得有些过分了!
而且,秦亮说的有关核心机的理论,是航空发动机发展的正确路线,他对秦亮很佩服,对秦亮在会议上的大胆发言,更是欣赏!
赵厂长的脸是越来越黑,有两个大学的科研力量参与,测绘仿制一款十几年前老毛子的发动机,还真没什么大问题!
“各位领导,咱们460厂……也希望能加入进来,帮忙生产一些零件。”又一个声音响起。
420厂的日子其实不好过,歼六已经过时了,歼七的发动机涡喷-7,是配套给410厂和460厂生产的,所以,进入八十年代,420厂开始了艰难的军转民之路,电冰箱,洗衣机,摩托车……各种产品都生产过,也没有闯出一条康庄大道来。
现在,如果把涡喷-15的任务要过来,至少能保证他们今后十年,甚至二十年的生意!
地处贵州深山里的460厂,日子更加不好过,毕竟他们可是实打实的三线基地,随着国家经济转型,他们460厂几乎就是被放弃的命运了,所以,他们也想要加入!
会议室内,除了410厂,其他人都是支持上马这个项目的!
赵厂长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气:“兄弟单位要搞涡喷-15,咱们410厂不反对,但是,各位领导,我们涡扇六的研发经费,绝对不能受到影响,毕竟,涡扇发动机才是未来,涡喷早就过时了!”
“是啊,涡扇发动机是未来,但是涡扇六铁定不是,这就是个垃圾,各位领导,我建议,涡扇六项目下马,我们从零开始,一级级地研发核心机,研制一款全新的涡扇发动机!”
今天这会议,秦亮和410厂的矛盾是彻底激化了!
就在在场众人都皱眉头的时候,秦亮继续说道:“考虑到410厂的研发实力,我建议,这款全新的涡扇发动机,可以放到410厂。”
啥?
410厂的人都惊呆了。
他们刚刚是针尖对麦芒,就是不想耽误了涡扇六,现在国家经济要转型,项目一旦黄了,他们厂就很难拿到新项目,就得喝西北风。
所以,任何给涡扇六构成威胁的项目,都会被他们针对,别人支持的,他们就反对!
秦亮提出的那个核心机的说法,也在他们反对的行列里,而现在,秦亮居然提议把这个项目放在他们410厂?
“咱们国家在转型,要发展经济,军费开支就会大大减少,这些宝贵的资金,经不起垃圾项目的浪费。”秦亮说道:“那些注定要失败的项目,不如及早放弃,各位,我们不能做拖延航空工业发展的罪人!”
“不,我们绝对不会放弃涡扇六,秦亮,你不要用花言巧语来蒙骗我们!我们怎么就是罪人了?”李工开口。
“李工,我只问你一句话,涡扇六研发这么多年来,你们的那些数据,和实际有没有出入?哪些数据有问题,哪些数据没问题,你们自己心中清楚吗?”
李工不说话了。
“你们伪造了数据?”莫领导的脸也黑了下来:“看来,涡扇六这个项目,的确没有进行下去的必要了。”
“长年累月的研制,遇到数不清的难题,难保不会有人动歪心思,涡扇六是那个特殊时期的产物,注定研制不成的,倒不如趁着这个机会,推倒重来,410厂是咱们航空工业的元老,他们还是有实力的,我认为,这个新涡扇的项目,可以由606所研制,410厂生产。”吴老开口。
其他人纷纷点头。
“各位领导,我们606所,愿意接受新的挑战!”一名四十来岁的工程师站了起来:“秦亮同志说得对,涡扇六的研发并没有按照科学的规律来,这些年来,各种问题层出不穷,与其原地踏步,看不到尽头,不如从零开始,全新研制!”
一级级地开始搞,这的确是个正确的研发道路,专业的工程师们稍稍想过之后,就能看出来这种研发的好处。
只是以前没有人提,毕竟大部分人都是急功近利的,一年给攒出来,放到试车台上,就能给上级报喜,就是功劳,至于能不能持续运转,有没有故障,这个以后再说!说不定自己就调走了呢!
“嗯,老张说得对,咱们606所愿意承担这个新项目的研发!”
老张?
秦亮看过去,中等身材,国字脸,浓眉大眼,这位,应该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涡扇十的研发总师了!
“今天这场会议,我们收获巨大啊,不仅仅上马了涡喷-15项目,我们还决定立项研发全新的军用大推核心机!按照我们的研发序列,新的发动机,就叫做涡扇十。”莫领导说道:“有涡喷-15做过渡,涡扇十不要着急,但是一定要吃透,这款核心机研发成功,今后我们的航空工业就有自己的心脏了!”
下面传来热烈的鼓掌声,而秦亮也终于松了一口气,在自己的推动下,涡扇六终于下马了,涡扇十上马了!未来的心脏有了,暂时的心脏,就用涡喷-15,这样一来,航空发动机就不再会成为东方航空工业发展的桎梏了。
至于其中还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秦亮能帮忙解决!他脑子里的东西还很多,可不止单晶叶片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