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从蔬菜大棚开始 第163节

  吴绍辉想了想:“新车的价格是固定的,就算我给您内部价,差的也有点多。我建议您可以买二手车。”他指着一辆红色的拉达轿车,压低了声音:

  “这辆车八成新,车况良好,原本价格在4万左右,不过,二手车的价格没有定死,我可以给您算三万元。”

  沈亚楠有些担忧:“这二手车会不会出问题?我担心没开几日就有毛病了?”

  吴绍辉答道:“这个您放心,我们收车时都验过,我给您保修一年,出了问题,您开回来,我们负责维修,您一分钱也不用出。”

  沈亚楠有些心动:“我能试试吗?”

  “当然可以了,您会开车吗?”

  二姐答道:“我开过车,但没有驾照。”

  吴绍辉拿着钥匙打开车门:“沈小姐,您请。”

  沈亚楠上车后,插入钥匙,缓缓启动汽车。吴绍辉坐在副驾驶室给她引路:“沈小姐,往右边拐,那边的有空地,可以绕一圈。”

  沈亚楠转动方向盘,汽车转向右侧。她神色看起来有些紧张,眼睛紧紧地盯着前方。

  看她这副驾驶模样,吴绍辉在一旁也有些担心,提醒道:“这仓库比较狭窄,您开慢一些。”

  沈亚楠没回应,在仓库里绕了一圈又回到了停车的位置,只是并没有倒进之前的位置。

  她下了车,绕着汽车四周转了一圈,问道:“吴经理,还能便宜一些吗?”

  “沈小姐,这真是最低价了。您这辆车八成新,车况良好,原本的价格是四万。”吴绍辉又指着旁边一辆白色的拉达说道:“您看看这辆二手车,无论是外形还是车况、型号,都比您这辆差一大截,这辆车的售价也是三万元。”

  沈亚楠扭头望向一旁的李哲:“老弟,你觉得怎么样?”

  李哲没有回答,先是观察车身,看看车身钣金线是否笔直,是否有凹陷,同时用手指敲击着漆面。

  随后,李哲又趴在地上查看底盘,掀开机油盖检查,检查内饰是否有泡水的痕迹。等他详细检查一遍后才说道:“可以,这辆车的情况不错。”

  吴绍辉看李哲的这些举动,忍不住竖起大拇指:“李老板,您是行家。”

  沈亚楠对李哲还是比较信任的,听他这般说,基本上已经决定了,笑着说道:“老弟,来都来了,你不买一辆?”

  李哲摸了摸下巴,在京城没有汽车的确不方便,但这要让他买,他又有些舍不得:“我觉得有点贵。”

  沈亚楠翻了个白眼:“你可比我有钱多了,还好意思说贵。”

  “二姐,那不一样,您底子厚。”李哲笑道。

  沈亚楠的家里能托底,人家敢赚一分花一分,李哲可没有那个底气。

  吴绍辉对着李哲说道:“李老板,您要嫌贵,可以看看这辆白色伏尔加,也是八成新,价格两万五。”

  二姐露出疑惑神色:“吴经理,这伏尔加的新车不是比拉达贵吗?为啥这二手车比拉达便宜?”

  吴绍辉答道:“这和两款车的用途和市场定位有关。拉达定位为大众化车型,可以作为营运车辆,现在京城很多出租车都改用拉达了,需求量比较大。

  伏尔加定位公务和商务用车,维修成本稍高;不过,李老板是生意人,商务用车还是伏尔加更合适,车身宽大舒适,开出去也有面子。

  拉达的车型较为紧凑,女孩开更适合一些。”

  李哲也有些意动。他现在生意越做越大,经常要跟新客户打交道,而陌生客户建立信任的最快方式就是通过外在的表现判断实力。骑着自行车谈生意难免会被人看轻,也确实需要买辆车撑撑场面。

  李哲正要说话的时候,一旁的吴绍辉开口了:“沈小姐、李老板,如果你们想买车,我建议你们早点入手,越往后价格会越贵。您开个一两年想换车,转手卖没准还能赚一笔。”

  洪三听到这话有些纳闷:“吴经理,这话怎么说?”

  吴绍辉笑道:“几位,知道八六年一辆新的伏尔加和拉达多少钱?”不等众人回答,他直接说道:“伏尔加新车2.7万一辆,拉达新车3.2万一辆。

  开了两年,如果车况好,卖价比买的时候还高。”

  李哲是相信的。因为这几年是从计划经济转型为市场经济,再加上货币超发和投资过热、供需失衡等原因,这些年出现了高通胀,说白了,就是钱贬值了。

  李哲打量着这辆白色伏尔加,通体白色,车身很漂亮,前面镀铬中网保险杠,后车灯是竖灯,后备箱体积也不小。这车在八九十年代还是很出名的,李哲隐约记得,它还有个绰号叫“俄奔“。

  除了两辆黑色新车外,这辆白色伏尔加是几辆二手车中车况最好的。李哲按照刚才检查拉达车的程序,再次检查了一遍,没有发现太大问题。

  “吴经理,我能试驾一下吗?”

  “您也会开车?”

  “会开,就是没驾照。”

  “那您慢点。”这次吴经理学聪明了,直接把车钥匙给了李哲,自己并没有坐进副驾驶上。

  伏尔加的门把手从前往后开,李哲打开车门,里面是灰色的内饰,显得端庄大气。方向盘是木质的,仪表盘是黄铜指针配绿底表盘,时速表最高刻度140km/h。

  李哲插入钥匙,启动汽车,发出一阵嗡鸣声,汽车缓缓启动。李哲开出仓库后,加速行驶,汽车很稳,没有异常响动。

  李哲在仓库外转了几圈,总结道:

  优点:汽车动力不错,空间较大,座椅也很舒服;

  缺点:减震稍差,路面不平会有颠簸感;车门密封性差,开快了会有风噪。

  总体来说,李哲还是比较满意的,作为一辆代步工具已经足够了。

  最后,李哲将车开回了仓库。下了车,说道:“吴经理,这车我要了。”

  “李老板,您也是个痛快人。我也给您保修一年,有了问题您随时过来找我。”

  “吴经理,谢谢。”两万五买这样一辆八成新的伏尔加确实不贵。李哲知道自己是跟着二姐沾了光,所以吴绍辉才给了最低价。

  沈亚楠说道:“老弟,你这车技可以啊,比我开的还溜。”

  洪三和金百万也有些诧异。两人都没想到李哲会开车,而且车技明显比沈亚楠还好。

  李哲并没有解释。有时候谎话一旦说出口,就需要更多的谎话来弥补。

  他话锋一转说道:“二姐,这车咱们是买了,可我没驾照啊。总不能一直搁着。”

  沈亚楠不以为意道:“这个好说,我也要办驾照。我有个朋友在车管所,让他帮忙走个程序,几天就能把驾照办下来。”

  这个年代跟后世不同,只要有关系,哪怕不露面一样能办驾照。

  看完车后,众人又逛了一会儿,看了一些其他的苏联产品。洪三和金百万两人也没有空手。他俩合计了一下,购买了一批苏联手表。

  这个年代国内的手表仍属于紧俏产品。苏联手表耐用,价格低于瑞士表,并且还带着进口属性,还是很受年轻消费者和工薪阶层的欢迎的。

  而且,这批手表有进口许可证、完税证明和销售发票,完全可以以正规途径销售。

  众人的货款额度花了七七八八,心里也踏实了;虽说没有拿到现金,但以物换物更得到了实惠。

  李哲没有驾照,汽车暂时留在中转仓库,回头让梁司机过来帮他开走。

  临走时,他握着吴绍辉的手邀请道:“吴经理,今天麻烦你了,跟着我们折腾了这么长时间。你晚上有时间吗?我想请你吃个便饭。”

  “李老板,您的好意我心领了。今天有一批苏联来的货物要进站,我还要忙着清点物品。以后咱们来往的机会多的是。”

  “那也行。”

  两人交换了名片。

  吴绍辉将一行人送到了仓库厂门口,目送卡车离去。

  李哲和沈亚楠同坐一辆车,两人在商量办驾照的事。有驾照没有车,固然是一种无奈;但有车没驾照,心里更是抓耳挠腮。

  苏明远这次没有再爬后车厢,而是坐在了第二辆卡车副驾驶室里。

  这一次他除了充当翻译外,没有多说一句话。

  这外贸生意可不是谁都能做的,这次真真是长见识了。他心中不禁有些火热,要是自己也能跟着他们一起干,该多好。

  他想到了李哲,脸色变了又变。最后一咬牙:“呸,大庄就大庄吧,爷们认了。”

  后面一辆卡车内。

  “啪!”的一声,洪三抽了自己一个大嘴巴子。

  把旁边的司机吓了一跳:“同志,你没事儿吧?”

  金百万赶忙安抚道:“师傅,你别担心,他这是高兴的。”

  “老金说的没错,我就是高兴。”洪三搓搓脸颊,“这回真是找对门路了。从没想到自己还能做外贸生意。咱们得好好感谢李老弟,人家愿意带着咱们干,那是在提携咱们。”

  金百万也是一脸兴奋:“李老弟对咱们确实没得说。”

  他以前只是一个有点小钱的农村暴发户,就算想在京城发展,也没有门路。现在李哲愿意带他一起挣钱,这不是贵人是什么?

第235章 反常(大章)

  两人进了经理办公室,林经理邀请李哲坐下,边泡茶边问:“李老板,您这批货有多少?价格怎么算?要是合适,我们全要了!”

  李哲试探道:“林经理,我看你们厂用的都是板材,我那可都是进口的好木料,您真吃得下?可别忽悠我。”

  “嘿,您以为我们想用板材?好木料的渠道都被国营厂把持着,我们想找点好料,难着呢!”林经理叹息一声,拎着茶壶坐到茶几对面,

  “谁不想做好家具,谁不知道实木家具利润高?但搞不到好木材,我们也没辙,只能用些国营厂剩下的边角料和木屑。”

  李哲留出一定的利益空间答道:“松木的价格是 400元每立方米,桦木的价格是 550元每立方米。而且我们需要现金现付,不赊账。”

  林经理拎起茶壶给李哲倒了一杯茶水:“李老板,这个价格有些偏高,能不能再便宜一些?”

  李哲摇头:“这是底价。如果您觉得贵,那只能说明我这进货渠道不行,咱们等有合适的机会再合作。”

  “别别别。”林经理想了想,“桦木的价格确实有些高,我们也只能咬咬牙进一批松木。具体的数量我也没办法确定,需要跟其他合伙人商量,不过至少在 100立方米以上。”

  李哲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味道不算太重,一股淡淡的茶香,也喝不出苦涩的味道,确实不错。

  他拿出一张名片:“那行,等你们商量好了再联系我。”

  林经理接过名片,看了一眼:“李老板,我们厂压了不少货,资金周转需要一定的时间。您看能不能先交一批定金,尾款晚一些再支付?”

  李哲上辈子虽然没有做过生意,但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知道这种压款很麻烦,而且很难要回全部金额。

  “林经理,我还是那句话,现款现货。您要是觉得不合适,咱们下次再合作。”李哲的态度很明确。

  林经理也有些为难:“李老板,这事儿我真做不了主。您给我一些时间,我跟合伙人商量一下,您看成吗?”

  “可以。”李哲喝完杯中的茶,“那您先忙着,咱们改天见。”

  林经理热情的招呼道:“李老板,眼瞅着就中午了,您吃了饭再走。我那还有两瓶好酒,咱们一起喝几杯。”

  “我今天还有事,下次吧。”李哲婉言谢绝。

  林经理亲自将他送到厂门口,目送白色的伏尔加汽车离去……

  这个年代的车辆不多,一路上几乎不堵车,畅通无阻,还能收获不少路人羡慕的目光。

  李哲没有回家,而是开车去了另外一家私营家具厂——亿佳尚品。

  车子直接开进亿佳尚品家具厂的大门时,门卫只探出头看了眼车牌,并没有阻拦的意思。

  厂区里堆着些半成品的木料,空气里飘着松木和桐油的味道,混杂着远处电锯断断续续的嗡鸣。

  李哲刚推开车门,皮鞋刚踩在碎石子路上,就见一个穿着红色工装的女人走了过来,上下打量着他:“同志您好,请问您找谁?”

  李哲提上公文包,说道:“我有一批进口木材想要出售,不知道贵厂是否有需要?”

  女人目光扫过伏尔加汽车,又见李哲穿着一身高档西装,愈发客气:“同志,您贵姓?”

  “免贵姓李。”

  “李同志,这件事不是我负责,我也不太清楚。我先带您去休息室,然后问一下领导。”

  李哲客气道:“麻烦您了。”

  “不客气,您这边请。我们新建了个展厅,那边有休息区。”女员工做了个请的手势,领着李哲往厂房里走。

首节 上一节 163/19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