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哲也将这些半大小子和他们的家庭记了下来。虽然未必是有心的,但有备无患嘛。
直到凌晨3点多,爆竹声少了,李哲才眯了两个多小时。早上6点多又被叫了起来,跟着老爹一起去给村子里的长辈拜年。
昨晚夜里的家族聚会他没去,今儿个早上是肯定要露一次面的。要不然肯定会被说嘴。他想要在十里八村扩建蔬菜大棚,李家人就是他最好的帮手。
爷仨拜完年,回家吃饺子。今儿早上的饺子不一样,是羊肉大葱馅儿的,也是李哲这个吃货点名要吃的。
如果旁人说想吃羊肉大葱馅儿的饺子,大概率会被王秀英怼一句:闹啥洋事呢!猪肉大葱、牛肉大葱堵不住你的嘴呀?
但换成李哲想吃,那就只有一个字:包!
甭说,这个羊肉大葱馅的饺子是真香!尤其是现包现煮的,皮薄馅大,还有浓浓的汤汁,绝对是舌尖上的享受。
吃完饭,往年老李会带着两个儿子去上坟。但今年只能晚点了,因为这个节点又是放炮的高峰期,而且这一次还是在地里放炮。
李哲将灭火器分给众人,指挥众人在大棚周围四处巡逻。
幸好,李家种植大棚的这一片没有坟头,有惊无险地过去了。等人家上完坟回来,爆竹声小了,李哲爷仨才去上坟。
忙到这儿,这新年也差不多过去一半了。
不过初五、初十依旧是放炮的高峰期,同样不能懈怠。
明天是大年初二,按照他们这的习俗要走亲戚。所以吃了中午饭,李哲趁着人齐,召集众人开会。
除了在大棚里干活的这些人,李哲还请来了村长王铁头、蔬菜采购商金百万。
这两人在李哲种植蔬菜大棚期间也帮了不少忙,以后,同样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见到人齐了,李哲扫视众人,目光落在王铁头身上,“支书,您先说两句。”
“我说个球!中午刚喝完酒就被你小子拉来了,我现在脑子还迷糊呢。”王铁头喝了一口茶水,笑骂道:“你小子有话赶紧说,不说我可回去睡觉了。”
“行,那我先说两句。今儿个开会的目的,主要是说一下明年第一季度的主要工作内容。”李哲说到这,对王铁头笑着说:“支书,这段您可以不听,我是给他们安排工作,后面才是跟您有关的。”
“你说吧,只要是跟种大棚有关的,我都爱听。”王铁头猛灌了几口茶,脑子也清楚多了。
李哲继续说:“过了年,天气开始转暖,等地面解冻,剩下的十亩大棚也要接着建起来。这个事主要是老李同志和朱哥盯着,有什么想法,及时跟我沟通。”
朱益民下意识地问:“老弟,这次是不是也得提前育苗?”
“对,是得提前育苗。现在是二月份,反季节蔬菜能卖到五月份。六月份就会有夏菜上市,所以蔬菜的种植时间和品种的规划是很重要的。等陈老师回来,咱们再开个讨论会,主要研究下一茬蔬菜的种植品种和时间。”李哲停顿片刻,继续说:
“这个事大家知道就行了。我接下来要讲的事,关系到每个人明年的发展。
我先说一下自己的计划吧。明年我想成立一家蔬菜大棚种植公司,主要的业务就是种植蔬菜大棚。在场的各位和没有到场的陈老师、周青禾都可以投资入股。”
说到这,梁卫国忍不住小声问:“李老板,我也能入股吗?”
“当然,我说了在场的人都可以。”
王铁头笑了笑。
金百万也是一脸喜色,他等了这么久,不就是为了这一天?
林小虎是个机灵人,他在大棚干的时间不长,但钱和福利都没少挣,对李哲说的公司很感兴趣,“李哥,我们要投资入股得拿多少钱啊?”
“这个看你们个人的能力,多少都可以。”李哲回答后,话锋一转,
“不过,有件事我要提前说明。在入股前需要签订一份协议,约定‘员工因调离、辞职、被辞退等情形丧失持股资格,需在一个月内将股权转让给公司,回购价格一般按上年度净资产值计算。’
如果大家无法接受这个条款,那最好就不要入股了。”
葛青山说道:“二哥,要是不入股的话,还能跟着你干吗?”
李哲笑道:“当然可以!入不入股大家自己决定,这个不是强制性的。哪怕你们想出去单干,我也不会阻拦。只是给大家提供一个选择。毕竟,我种大棚蔬菜赚钱了,离不开各位的帮助;反过来,我也想带着大家伙一起赚钱。”
林小虎笑道:“青山,你小子傻不傻!李哥都把赚钱的机会摆在你面前了,你小子咋还往后缩了?”
葛青山无奈道:“虎子,我知道二哥是为了咱们好,可俺手里没钱啊!”
“要不说你傻呢!李哥当初种大棚的时候也没钱啊,他都给咱们打样了,照着抄你都不会啊!”林小虎既回复了葛青山,还不忘拍李哲的马屁,“李哥,俺们去信用社贷款投资你的公司成不?”
“不行。”李哲回答得很干脆。见到众人脸色微变,他又说道:“不过,你们可以将贷款建的大棚,折价卖给我的公司,然后用那笔钱投资入股。”
马来小听懂了,笑着说:“老二,那不是一个道理嘛。”
不等李哲回答,王铁头瞪了她一眼,语气严厉:“卫东家的,那可不一样。从信用社申请的贷款,是有规定的,可不能乱用。”
“支书,俺记住了。”马来小有些尴尬,知道王支书这是在点她,她家去年以办养鸡场的名义办了贷款,实际上是放在了银行吃利息。
好在,李哲和信用社的孙主任关系好,人家已经同意让他们将贷款的钱用于建造大棚了。
朱益民也动了心思:“老弟,我那个大棚能作价卖给公司,然后投资入股吗?”
第205章 底气
“当然可以。不过,你的大棚和我的大棚一样,都使用了一段时间,跟新的大棚相比要扣除一定的折旧费。”李哲并不是斤斤计较的人,只是担心其他人会有想法。
“这是应该的。”朱益民声音中透着欣喜。经历了周家的事,他越发感觉到抱团的重要性。
他家本就是独户,在村子里干啥都不容易。在李家这段时间,他体会到了抱团的好处,用李哲的话说,这叫团队合作。
李哲愿意教他种蔬菜大棚的技术,还给了他投资入股的机会,他还有什么理由单干?
经过林小虎的提点后,葛青山也想通了,“二哥,俺要是去信用社贷款种蔬菜大棚,贷款能批下来吗?”
李哲答道:“只要你好好学种菜的技术,通过公司的技术考核成为技术员,我保证你可以在信用社贷款成功。”
“您要俺当技术员?!”葛青山缩了缩脖子,有些不自信道:“俺初中都没毕业,那俺能行吗?”
“只要能认全常用字,肯下功夫学,大家都能行。”李哲目光扫视众人,他这话不是对葛青山一个人说的:
“今年,大棚的规模还会继续扩大,光靠咱们这些人肯定是忙不过来的。你们都跟着我干了一段时间,有了一定的种植经验。
我对你们今年的期望是转型为技术人员,将你们的种植技术教给那些新员工和种植户,这样才能快速扩大公司的种植规模。而且,只要你们通过技术考核成为技术员,工资和奖励也会大幅提高。”
这也是李哲为什么要让大家入股的原因,不光是为了增加公司的资金,同样是想用利益捆绑留下这批有种植经验的亲朋。
只有大家伙凝成一股绳,他们才能在未来的反季节蔬菜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只让亲朋打工,不给人家股份和高工资,根本留不住人。最多今年年底,李哲就会变成孤家寡人。
李哲的这个想法之前并没有公开提出,在场的人都低声议论起来。
蔬菜大棚有多赚钱,他们这群人是最清楚的。
虽说不知道李哲具体的盈利,但李哲现在肯定是大营村首富。
别说外人羡慕,他们这些自己人也羡慕。尤其是在干了一段时间后,很多人都学会了蔬菜大棚种植技术,这心啊,就开始躁动起来。
一方面,利益动人心,他们也想学李哲建一栋属于自己的蔬菜大棚。
另一方面,他们都是李哲最亲近的人,又是跟着李哲学的蔬菜大棚种植技术,想单干又抹不开脸,这段时间其实也挺闹心的。
李哲刚才的那番话,无疑是让他们吃了一剂定心丸。
“各位,还有件事,我要说一下。”李哲清了清喉咙,打断了众人的议论,继续说道:
“年前,我去信用社和孙主任见了一面,据孙主任说,贷款方面的政策有了变化,从今年开始就没有无息贷款了,以后贷款需要支付利息了。”
“为啥没有无息贷款了?要多少利息啊?”林小虎之前就是打着薅无息贷款羊毛的想法,现在听说贷款要收利息,心里顿时不美了。
“听说是因为前几年无息贷款的烂账太多,信用社根本收不回钱,所以就停了无息贷款;至于贷款的具体利息,要看贷款的利率和贷款期限,哪天有时间我把信用社的信贷专员请来,给大家做个详细的介绍。”
李哲说完,反问道:“大家伙都有谁想要在信用社借贷款,举个手让我看看。”
“我要贷款建大棚。”
“我也要贷款。”
在场的人有一大半都举起手,李哲心里有数了。
看着在场众人都举手要去信用社办贷款,王秀英的心情有些复杂。
两个儿子去年都办了无息贷款,一分钱利息都不用出,按理说这是大好事,别人占不到的便宜,他们家俩儿子都占了。
可在这件事上,她并没有起到好的作用……
一想到去年为了阻止儿子贷款闹的事,她自己都觉得有些脸红。她用胳膊肘捅了捅丈夫,小声道:“要不咱们也贷款?”
其实,老李本人也有这想法,只是自家两个儿子都去信用社贷款了,他也不知道自己这个当爹的还能不能贷款。
倒是妻子的变化,让他觉得好气又好笑,想要挤兑对方两句,他又没那个胆量。“回头看看吧。”
李哲继续下一个话题,“还有一点就是蔬菜合作社,我希望没有加入合作社的,最好都能加入合作社,并且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未来,合作社和咱们公司可能会有较为紧密的合作关系。”
蔬菜公司是属于李哲的,他可以做到绝对控股,但蔬菜合作社是属于集体的,所以他们这个小集体加入的人越多,占有的职务越多,话语权也越大。
假如有一天李哲无法间接控制蔬菜合作社,他可能会选择退出。当然,这种可能性短时间内肯定不会出现。
金百万听得很认真,也一直在思考。他是肯定会投资入股的,只是投资多少钱还有些拿不准,问道:“李老弟,今年咱们公司主要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很简单,尽可能多地种植蔬菜大棚。其实,关于这一点,我之前就跟大家提过,只是当时说得不是很清楚,今天我详细地说一下。”李哲将一块黑板搬出来,拿出粉笔在黑板上写到:
“公司未来有两个发展方向。第一个发展方向是自产自销,年底前,咱们公司争取扩建到一百亩左右的蔬菜大棚。”
王荣生有些担忧道:“老二,这一百亩蔬菜大棚建起来,至少需要五六十万,咱们这些人即便投资,也凑不够那么多钱啊。”
“舅,这个问题我想过。第一种办法,公司成立后,我会托关系再次贷款。
第二点,就像我去年一样,一开始只种植了一亩蔬菜大棚,等十一月份大棚蔬菜卖钱了,咱们收回了一部分资金,可以继续扩建嘛,并不是说要同一时间建造一百亩大棚。
如果要一下子扩建一百亩蔬菜大棚,别说资金跟不上,技术人员同样不够。咱们可以采用陆续扩建的方法。销售渠道也是咱们自己的。
这就是自产自销的模式,大家还有问题吗?”
见到没人说话,李哲拿起粉笔写字:“第二种种植方式是合作种植,咱们合作的对象就是加入蔬菜合作社的种植户,我重点介绍一下具体合作方法。”
随后,李哲将蔬菜公司出技术、种植户出资金和土地、信用社出贷款、京城蔬菜公司负责收购蔬菜的合作模式详细说明。
之前,王铁头就听过李哲说要带乡亲们一起种植蔬菜大棚,这也是他愿意帮助李哲的原因。但说是说,人毕竟是自私的,他也不确定李哲能做到哪一步。
现在听到了具体的实施计划,他心里顿时踏实了,第一个响应道:“这个计划好,不光咱们自己赚钱了,村民也能跟着致富,我赞同。”
李酒缸摸了摸酒糟鼻:“咱们收购村民的蔬菜是一个价,卖给京城蔬菜公司的又是另一个价,如果让村民知道咱们在中间吃差价,会不会在背后说咱坏话?”
李卫东说道:“酒缸哥,咱公司还得养技术员,如果第二种种植模式不赚钱,公司的技术员凭啥去指导他们种地?这个世界大了,啥人都有,咱自己问心无愧就行,何必在乎他们的看法。”
对于这一点,李哲早就想到了,如何解决?
不理他就是了。
只要你赚钱,永远不缺眼红的人。
李哲早就过了看别人眼光过活的年纪。
林小虎举手问道:“李哥,我有个问题。咱们第一种种植模式是自产自销,我能理解,自己种菜自己卖,收入肯定更高。
但第二种模式,为啥要将冬菜卖给京城蔬菜公司?我觉得如果咱自己卖,价格能卖得更高。”
李哲说道:“小虎的这个问题很好。我一开始也是想着自己收购,自己卖。但这里面有个很实际的问题,就是在收菜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困难。”
李哲转身,在黑板上进行标注:“比如说,蔬菜种出来之后,有些种植户也想卖更高的价格,不想卖给咱们了,要毁约咋办?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个强力部门在后面撑腰。
前两年,供销社还打白条收白菜的事大家应该记得,现在京城蔬菜公司有合法的手续,又真金白银的付了钱,谁敢赖账?”
京城市蔬菜公司的性质有些特殊,它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保障京城市蔬菜供应。
别看公司级别不高,但影响力很大。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京城市蔬菜公司完不成收菜任务,京城再次出现蔬菜短缺,那可就是大问题了,这个责任谁也承担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