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甲十三号码头。
“铛铛铛——”
随着一阵船只靠岸的铃铛响,码头上等着卸货的工人们一拥而上,乱中有序的上去背负货物。
不多时,号子声就有规律的响了起来,小山一般的货物就这么一点点运了出来,由力夫背到小推车上,再推往不远处的仓库。
这时,从客舱上下来一个身穿异国服饰的年轻男子,一路上眼睛跟不够用似的这儿瞧瞧那看看,眼里脸上满是赞叹。
见他这样就知道定然是头一次到京城来,旁边等候已久的闲汉们顿时冲了上来,,热情的介绍自己。那个男子吓了一跳,他刚来大景,语言还不是很熟练,根本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只能手忙脚乱的解释,不过好在巡逻队发现了这里的情况,大声呵斥之下,那些人顿时散了。
男子好不容易松了口气,就看见那些明显是官身的人走了过来,顿时紧张不已。来到异国他乡,最害怕的就是摊上事儿,偏偏他大景话还不够好。正紧张着呢,没想到那为首的巡城卫竟然说了几句古罗国话,虽然不正宗,但也足够纯熟了。
“你叫什么名字?来京城做什么?不要害怕,那几个人就是想问你需不需要个向导。”
男人这才松了口气。
“我叫谷丰,来京城是经商的,我带了一船香料,在入境处已经报备过了,这是我的通关文牒。大人请过目。”
小队长仔细看了一遍,确认无误之后才点了点头。
“行,你若是对京城不熟悉,可以去四海司寻求帮助。若是有人恶意降价或者哄抢,他国友人都可以去那里。放心,咱们大景物价最公道不过,不会让你吃亏的。”
“多谢大人,多谢大人,我正是听同乡所说,见大景物资丰饶,商机颇多,这才想过来碰碰运气。一些普通的香料都在来的路上卖出去了,只剩下最高档的香料宝石一直没有销路,想着京城里贵人多,这才想来找门路。”
“嗯,如果在京城超过半月还卖不出去,可以去四海司,那里会有人帮忙处理。”
谷丰感恩戴德的连连点头。
小队长表情严肃的叮嘱了几句,然后带着身后兄弟们继续巡逻,等远离了那外邦人的视线,其中一个巡城卫忍不住赞叹。
“老大,你怎么什么都会呀?刚刚那个外邦人说话叽里咕噜的,我一个字都听不懂,没想到老大你还会说他们那边的话。”
“这些书院都有教,平日里让你们去夜校学习,你们就是怕懒不想动弹。多学点东西没有坏处,如今咱们大景八方来朝,像这样的外邦人只会越来越多,咱们本就管着码头这一块儿,若是连与他们正常交流都做不到,怎么可能找到机会晋升?”
“老大说的是。唉,其实我就是觉得夜校里的那些夫子们实在太过严厉,我上回不过是提问默写的时候错了几个字儿,竟然挨了几板子,疼倒是没什么,就是丢人的很呀。我都这么大个人了,那里还有几岁的娃娃看着,我这张老脸往哪儿搁呀?”
说话的汉子看起来大概有三四十岁了,脸上按照寻常位的惯例没有留胡子,只是下巴上有一些青色的胡茬。这会儿愁眉苦脸的盯着自己左手看,好像还能看到当时挨板子时那火辣辣的触感,以及周围同学传来的异样眼神。
说出去他也是个巡城卫,吃官家粮的。竟然被个十几岁的小夫子狠狠打了五大板,丢人死了,回家都不敢跟娘子说!
那个小队长恨铁不成钢的摇了摇头。
“夜校可是免费教人读书,这是咱们亲王殿下特意给京城百姓谋的福利。以前你一个月就算交一两银子都够不上学堂的门儿,现在有人免费教,居然还惫懒起来了?我看你呀,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你看看跟你同期的廖老三他们,如今都升官儿了。你看着就不羡慕吗?人家之所以能升官不就是因为读书识字比较强,能和好几个国家的人沟通吗?听说现在还被四海司借去了,日后的前途可是不可限量!而且被夫子打几个手板算什么?若是夫子根本看都不看你一眼,那才是真正放弃你了。要我说还是打的少,打的轻,就该恶狠狠的再打你十几板子!你等我下职的,就给夜校的小先生们送一根结实的藤条,以后再遇上你这种不认真读书识字的,就狠狠的打!”
“哎,老大,您这回可是晚了一步,我家娘子听说之后,直接送了五根炮制过的藤条儿,说是这藤条儿拿起来不重,打人更疼,小夫子力气不足,用特意炮制过的藤条更顺手。还让我闺女儿子亲自送给人家,哎呦,我这张老脸可是丢了个一干二净。”
听到这里小队长的脸色才好看了许多,如今亲王殿下给他们这么多翻身的机会,若是饭都递到嘴边儿了,还不知道咽下去,这样的人活该穷一辈子!没看到整个京城如今连个乞丐都少见吗?但凡能动的都被安排的妥妥当当,哪怕身有残疾也能找到能干的工作。像他们这种官家人员,不仅每月的俸禄涨了许多,还有了以前从未有过的福利。
这去夜校读书识字也是其中一项。
“对了,我家里有姐姐给的新式口脂,最滋润不过,这几日天气干燥,你寻个时机送给那位小夫子。听我妹妹说,她年纪不大,也不怎么会照顾自己。这口脂也不是什么贵重东西,就当是个心意,给人家赔礼道歉。”
“哎呦,老大。你怎么知道我这心里想什么呢?我这几日正琢磨这事儿呢,你说要是太贵重的东西,小夫子肯定不要,但市面上那些寻常物件又拿不出手。口脂好呀,这玩意儿可是紧俏货,如果不是咱们大姐在口脂三厂上班,还没有这福利吧?”
“叫谁大姐呢?别贫了,赶紧巡逻去。这几日来京城的外邦人越来越多,他们人生地不熟的,许多人语言也不通。殿下可是说了,像这些人,往往都是他们本国第一批吃螃蟹的。若是能在大景生意顺利,回去之后多多宣扬一番,岂不是有更多商人和好东西流入大景?”
第472章 玉米
几人闲话几句,然后又去巡逻了,如今来京城的外地人越来越多,他们巡城军的任务也越发繁重,然而没有一个人抱怨的,毕竟他们的报酬和福利都是一等一的。他们从心底里希望来京城的人越来越多才好呢,这样自己才有用武之地呀。
谷丰顺着方才那几个巡城卫的指引来到了四海司。一进门,就看见了四海司大厅内陈列的各国货物。
而且以谷丰的眼力,一眼就看出这些都是珍品。忍不住到处转悠,一边欣赏其他国家的特产,一边琢磨自己带回来的货物能卖到什么价格。
不过他看的太过投入了,在转身的时候不小心碰到了一个人。还未睁眼看清楚对方的样貌,谷丰心里就是一沉,因为他的鼻子先他的眼睛一步嗅到了一股悠悠的香味儿。
这可是高级沉香,要想达到这样悠远又绵绵不绝的地步,随身所穿的衣服配饰必然都得经过长时间的熏蒸。而能做到这样的人家,想来不会是平民小户。
这下还有什么好说的?根本就不用交谈,谷丰直接连声道歉。
“对不住,真是对不住,刚才是我没看清冲撞了您,还请恕罪……”
只希望这位贵人不要跟他一般见识,否则他在大景的经商路势必不会顺畅。就在他紧张的等待命运审判的时候,却听到对方传来一声轻笑。很神奇的,对方此刻还没说一个字,但谷丰却不由自主的放松了下来。
等他抬眼看向对方的时候,谷丰才彻彻底底的愣住了,这世上就是有一种人,只是站在那里连一句话都没说,可你看到她的第一眼就知晓,这样的人跟自己不在一个社会层面上。她好像就应该高高在上的,可很奇异的,对面这人虽然穿衣打扮乃至气质都有一种高高在上的贵人感,可她的眼神却是平等的,她平等的注视着每一个生命,就好像在看自己的子民一样。
对面的女子其实长得并没有格外貌美,眉眼也并不锋利,身上穿的衣服也没有明晃晃的昭示着出身富贵。如果非说有什么特殊的话,那就是她比寻常女子高了许多。脸上未施粉黛,嘴角勾着一抹细微的弧度,并没有被人无故碰撞的愤怒,只是笑盈盈的看着自己。倒是她身后站着的两个护卫,看样子应该是对龙凤胎,格外美貌出众,就是眼神冷冰冰的,看的自己一阵发冷。
谷丰好几次张了张嘴想要说话,最后却连一个音节都没发出来,当他意识到这一点之后,脸不由得爆红。
说起来他这些年走南闯北也见过许多大场面,怎么今日就这般不堪?说到底还是这位大人让他无地自容了。是的,这几年但凡想要来大景经商的商人,就没有不知道大景的国情的。这个古老的国家蒙天之幸,竟有了一个爱民如子,英明出众的亲王。
而且这位亲王殿下还意外的很得皇帝的喜爱,这些年皇帝身子虚弱,整个大景的政务几乎都是这位亲王殿下处理的。虽是女子之身,但这位亲王殿下将整个国家上下治理的井井有条,威名已经传到外邦去了。
而且大景还是周遭众多国家中头一个不计较出身性别甚至国籍的国家。只要你自认有才华,就可以来大景走一走,这里有一套完整的选官制度。而且一旦能当上官员,哪怕是最低等的小官吏,都会有叫人羡慕到骨子里的福利待遇。
因此这两年来周遭国家还掀起了一股大景潮。总有一些人得不到上头的认可,既然如此,在本国都待不下去了,为什么不能去别国选一条生路?只要能活下来,在哪个国家生活不行呢?
而面前这位尊贵的大人,就算不是官员出身,也是世家大族,豪商巨贾精心培养出来的女子。
“不必惊慌,你只是没注意到罢了,况且我也没受伤。”
没想到这位大人张口就是一口流利的古罗语。谷丰惊讶之余又忍不住庆幸。见这位大人实在平易近人,于是忍不住攀谈。
谷丰别看长得嫩,但实际上是个老江湖了,可是在和这位大人的交谈之中却不敢有丝毫隐瞒。三言两语之间就将自家的情况都说了出来,那叫一个干干净净。
只是即便如此,他也依旧担心自己有哪里说的不够全面,生怕触怒了这位尊贵的大人。就在此刻,他发现对面的大人微微蹙眉,似乎有些不太高兴。
“你是说你们那里有一种叫金米的农作物,吃起来香甜可口?”
“是的,大人。”
“这样啊,我对外邦的情况很感兴趣,还从未见过像你所说成熟之后有小儿手臂粗细长短的农作物。不知你此次来大景是否带了?”
“带了带了。临出发之前,母亲担心我在外邦水土不服,所以特意给我带了几大箱。那些东西都在码头的仓库里,您要是需要的话,我现在就去找。”
女子微微一笑,顺水推舟的同意了这个建议。
等终于见到那放在箱子里金灿灿沉甸甸的种子时,女子长舒了口气。
这果然是玉米。
没错,这女子就是长了六岁的九阙。她如今已经二十五岁了,骨架已经完善,比起六年前更加成熟稳重。抓了一把金灿灿的玉米,仔细端详了一下,发现这玉米除了比自己常见的小上许多之外,也没什么太大的区别,暗自点头。如今大景人口激增,粮食当然够吃,但粮食这东西是不嫌多的。不把全国各地的粮仓们装满,她心里总觉得发虚。
现在有了玉米,简直如虎添翼。毕竟玉米也可以种在坡地上,简直跟白白得来的没什么区别。三言两语跟这个被大馅儿饼砸的晕乎乎的古罗人确定了三箱子玉米的交易,给了他远超市场价格的银子,九阙这才带着两个护卫离开。一路上脚步轻快,看样子心情不错。
身后那对龙凤胎护卫见状,彼此对视一眼,心里都有了谱。看来刚刚那个古罗人让殿下挺开心,不过还是得严查。方才四海司里那么多人,怎么偏偏就他那么莽撞?!
第473章 这对吗?
九阙带着人在外头闲逛了许久,看到一点点繁荣起来的京城,内心的满足无以言说。这是她努力了这么多年的结果。六年,真是漫长又短暂的六年啊……
就在她感慨不已的时候,九福公公找了过来,当发现亲王殿下还在笑眯眯的看着路过的行人时,急得都快团团转了。
“哎呦喂我的殿下,你怎么还在这儿呢?陛下都问你好几回了!您是不是忘了今儿个是什么日子?”
九阙被这一提醒也想了起来,今儿个好像是自己的生辰,父皇早就念叨着要给自己办一场生辰宴,不过她年纪轻轻的也没道理大办特办,下意识的忘了。
摸了摸鼻子,九阙难得有些不好意思,想来父皇也是念叨许久,没想到就这么个小要求,自己竟然还差点儿给忘了个一干二净。
也没什么好说的,九阙干脆带着人赶紧回宫,等回宫的时候才发现,这一路上旌旗招摇的,全都是达官贵族。看来这次来参加她生辰宴的人还真是不少。
好不容易穿过重重宫闱回到秋梧宫中,九阙就看到了急得团团转的父皇,当时心虚的走过去,只是还没来得及说话就被父皇赶到寝殿中换衣服。
九阙被催的急了,也没注意穿的是什么,被周围的宫人服侍着穿了一层又一层,最后出了一层薄汗才被放出来,还没打量自己现在的模样,就被景泰帝一把拉住手腕儿,大步流星的朝着金殿前的广场上走去。
一路上九阙还在疑惑呢,按照以往的规矩,举办生辰宴会不是应该在御花园吗?怎么跑到金殿前头的广场上来了?不过如今秋高气爽,倒是不冷也不热。在这里举办也没什么问题,九阙原本是这么想的,只是当她发现随着自己的出现,那些原本小声说话的臣子们像是被扼住喉咙般突然闭嘴,就觉得事情好像有点儿不对劲儿。
尤其是当她发现这片寂静好像还会传染似的,那些官员们大片儿大片儿的安静下来,九阙心中就只有一个念头,父皇又搞什么了?
直到她踏过地面的金砖,从那锃光瓦亮的金砖表面看见自己此刻的模样,终于恍然大悟。怪不得这些臣子们一个个像是被剪断了舌头似的静默不言,原来是父皇给她穿了一套四爪金龙袍,也……
等等!
虽然她已经是亲王,但亲王服饰与今日所穿的这身衣服还是有着细微不同的,就比如说它的颜色绝对没有这么正。这身衣服比起亲王服饰看起来更像是皇袍!
嘶,当然也可以说是太子才能穿的龙袍。
礼部尚书远远的就看见两个明黄身影走了过来,他年纪已经不小了,这会儿眯缝着眼,竟然是头一个发现那穿着明黄龙袍的人除了景泰帝之外,还有一位亲王殿下。
第一眼还以为自己看错了,只是等他揉了揉眼睛,再睁开眼去看的时候,却发现那两人离自己更近了,再仔细一瞅两人身上的衣服,礼部尚书一口气儿没吸上来,险些厥过去!他是隐隐约约能够察觉到陛下的想法,更别说这些年随着亲王殿下的功绩日渐深重,陛下的想法更是藏都不藏了。但只要陛下一日没说出口,他们这些做臣子的就可以继续装聋作哑,毕竟陛下要做的事实在是冒天下之大不韪,自古以来就没有女子称帝登基的。就这样继续下去难道不好吗?他们如今已经不纠结四皇子殿下到底被关在哪里了啊……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异常,不少人都闭上了嘴巴不敢说话,这片寂静四处蔓延,已经到了让人无法忽视的地步,等到二位此间最尊贵者落座之后,礼部尚书终于忍不住一个箭步冲上前,大声道。
“陛下,我大景向来以礼治国,今日宫宴之上怎能出现这样的纰漏?莫不是宫人马虎,拿错了衣服?还请亲王殿下速速更衣!”
九阙并没有说话,景泰帝却已经勃然大怒。
“这衣服是朕让九阙穿的,怎么?你对此有疑问?!”
“陛下,四爪金龙服饰只有太子才能穿,亲王殿下虽然身份尊贵,但也只是个亲王,并不是太子。这衣服殿下穿着实在不合时宜。”
礼部尚书那叫一个头铁,周围人都用看勇士一样的眼神看着他,虽说他们心中也有疑虑,但他们可是不敢就这么光明正大的说出口。
普天之下谁不知晓陛下极为疼爱亲王殿下?尤其陛下出现的时候满面笑容,显然是非常开心。敢在这个时候触陛下的霉头,礼部尚书当真是个刚正不阿之人!
于是那些不想看到眼前场景的人也忍不住出头拒绝。毕竟,大家都习惯了已有之事,突然出现一个前所未有的情况,自然会让他们恐惧。若是能维持住如今的情况,就万事大吉了。
只不过,原本以为满朝文武都会支持自己的礼部尚书等顽固派却惊讶的发现,在场还有一大半人没有恳请陛下收回这套衣服。悄悄一看,竟然都是些年轻人,不,也不绝对,换种说法更适合他们的身份。是近六年来选拔上来的官员!在这样君臣相对的情况下,那些官员却安安静静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似乎对眼前的一切视若罔闻,连做个样子都不肯!
礼部尚书突然觉得头晕目眩,眼前这个场面,这场面,难道是亲王殿下她,早有预谋?!
那他更得请陛下收回成命了!不过短短六年,他眼睁睁看着朝野上下尽数都是称颂亲王殿下的人,再这样下去,这大景,究竟是陛下的,还是宸睿亲王的?
然而,就在他准备慷慨陈词的时候,景泰帝语不惊人死不休,直接撕破了最后一层遮羞布。
“朕已经决定,封九阙为皇太女!七日之后正式册封!!”
“陛下——”
礼部尚书蓦然一声尖叫,看了看柱子的方向,就想来个以死明鉴,然而就在他有所动作的时候,旁边的兵部尚书突然一伸脚,将他拌了个仰倒,随即大惊失色的扑过去。
“您没事儿吧?来人啊,礼部尚书太过欢喜竟晕过去了!”
被死死捂住嘴巴的礼部尚书:“?”
这对吗?
第474章 尘埃落定
“唔唔唔!”
礼部尚书拼命的想要发出声音,然而对方实在捂的太紧,最后只能发出这样细弱的动静。但就算动静小,旁边的官员应该也能听得到才对,但他们集体装聋作哑。一些平日里与礼部尚书关系好的官员,此刻忍不住上前半步想要解救可怜的尚书大人,然而不知何时起,他们身边已经站了新进官员,这会儿正用力捅自己的腰眼。
这些官员也不是傻子,抬头看看怒气冲冲的陛下,神情莫测的亲王殿下,再看看被捂着嘴,摁在地上强行晕倒的尚书大人,以及周围缄默不言的同僚们,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连最顶上那位皇帝陛下都已经默认由瑞亲王做太女,他们这些人不过是给皇家打工的,说这么多做什么?而且这六年来他们旁观亲王殿下的行事作风,比起前头那四位皇子殿下好的不是一星半点儿,可以说大景朝有如今这般繁荣的景象,有一大半都离不了亲王殿下的鼎立相助!对此还有什么好说的?
于是这会儿满朝文武竟保持在了一个微妙的平衡上。唯一的受害者大概也就只有躺在地上的礼部尚书了。
景泰帝顿时龙颜大悦,抚掌大笑。
“好好好!看来我女是众望所归啊!既如此,着礼部上下准备册封大典,朕要为瑞亲王办一个热闹隆重的册封仪式,让天下神明与百姓们都看看朕挑选出来的继任者有多么出众!”
说到这里,景泰帝也有些感慨。
“朕这一辈子,前半生都在努力于乱世中活下来,好不容易登基为帝,却苦于无法为这江山社稷寻一个合适的接班人,好在上天垂怜,将瑞亲王赐给了朕,赐给了整个大景!日后大景必将会在瑞亲王的带领下蒸蒸日上,走向盛世繁华!朕百年之后,史书上也必定会因此记朕一笔,因为朕已经为这天下找到了最好的后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