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升、宋濂、詹同等人也连忙追上鲁锦,宋濂更是追着问道,“殿下,我们真能从空气中提炼肥料和硝石?”
“当然,不过这很难,需要人工制冷,而且不是普通的制冷,是深度制冷,这么说吧,你们都觉得漠北苦寒,可漠北冬季最冷时也不过零下四五十度,说一句滴水成冰也不过分,可即便如此寒冷的环境,空气仍然还是气体,这就说明自然界中根本不存在液态空气。
“想要把空气冷凝液化,至少需要零下二百度左右的超低温,只有人工制冷才能做得到。”
朱升这时也疑惑道,“可是自然中都没有如此寒冷的环境,人能做到吗?”
鲁锦反问道,“自然界除了火山内部,也很少有能将铁矿石融化的高温,人工建造的炼铁炉,不是一样能把铁矿石烧成铁水?
“公输氏的科学,就是要学习天地自然运行的原理,也即真正的天理,然后掌握它,利用它,假天地之力,行鬼神之能,逆变阴阳冷热,盛夏也能变成寒冬,这就是科学!”
朱升和宋濂闻言都呆呆的看着鲁锦的背影,他们此时终于理解了‘假天地之力,行鬼神之能’是什么意思。
同行的詹同和最年轻的罗贯中,他们听了鲁锦的这堂物理课,不仅大长见识,知道了雨雪形成的原因,更是体会到了科学的魅力,有点被科学圈粉了的感觉。
罗贯中见鲁锦已经带着侍卫走远了,更是连忙追了上去问道,“殿下,那该怎么人工制造超低温呢。”
“课上不是都教了吗,蒸发吸热,冷凝放热,循环进行就能给物体降温。”
“可是,这要如何做的到?”罗贯中还是十分不解。
“自己去想,什么都直接告诉你了,你自己还要脑子干什么?还有,你追着问这个干什么,你不是去参观上课,准备帮忙编教材的吗,一会孟智方的数学课就开始了,你不去听课了?”
“.”罗贯中看着鲁锦的背影,顿时有些懊恼,自己当初怎么就想起让老师推荐自己做官,当什么翰林编修啊,当初就应该直接拜殿下为师去学科学!
第458章 吹钢法和胶州湾
当天下午,鲁锦又叫上侍卫和方揽月,从家里搬了一堆教学用的实验器材过来,大到装鱼用的透明塑料水箱,这是之前钓鱼用的,小到蜡烛、芦苇管、清洗过的羊肠软管这些东西,甚至还有个装黄桃的透明玻璃罐头,嗯,东北特色,不可不尝
还有生石灰,电石,食盐,以及那个用电动充气泵改的手摇发电机和蓄电池,铁丝和竹筒做成的试管,煮茶用的红泥小碳炉,茶壶,一盏电石灯。
甚至还有个极其简陋的袖珍蒸汽机模型,可谓准备的十分充分,但其实还有很多基础的实验器材都没有,鲁锦也只能尽自己所能来教了,实在做不了的实验,就只能画图加口述。
另外蒸汽机也必须要造了,不然接下来很多事情都做不了,动力已经成了卡住他很多想法的桎梏.
等到下午上课时,虽然是下午两点,人最容易犯困的时候,可下面的学生却一个个精神百倍,大家都很兴奋,上午鲁锦的物理课就已经挑起了他们的兴趣,那下午的化学课就更感兴趣了。
鲁锦先是在黑板上写出化学两字,又写出墨子的名句,然后才转过身说道。
“化学这门学科,原本起源于春秋时墨子的墨经天志一篇,墨子在天志中说,‘非半弗斫,则不动,说在端’,意思就是说,将一种物体不停的分成两半,当分无可分,无法继续分为两半时,这种组成该物体最小的微粒,称为‘端’。
“当然这种说法是不对的,我只是说一下化学的由来,用这句话当个引子,你们听一下就好,先祖公输般说墨子的理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便是这个道理,墨子只是总结了一些自然现象,却不探究其真正的原理,这是不对的,你们不要学他。”
在场众人都点了点头,鲁锦则是继续说道。
“由这句话为引,公输氏的前辈又学习了先秦时炼药的方士,秦汉之后炼丹的道士,还有海外波斯的炼金术士,又融合了公输氏的物理,最终形成了一门以探究世间万物所含成分,以万物生化万物,让世间万物为人所用的学问,便是化学。
“当然,这里面虽然有跟丹道和方士学来的东西,可我却不是来教你们炼长生丹和不死药的,你们记住,这个世上根本就没什么长生不死药。
“就拿丹道的开山祖师,著有《抱朴子》的葛洪来说,葛洪是东晋时的人物,而东晋是一个人们喜欢吃乱七八糟的毒药,如五石散,吃完便会使人发癫发狂,还会让人产生幻觉,史载脱衣疾走,登高狂歌,喜欢裸奔的毒药。”
众人闻言全都低声窃笑起来,鲁锦则是继续道。
“历朝史书中,尤其是晋书,更是被人戏称为魔法晋书,因为里面多记载了些神神鬼鬼的神怪之事,儒家说子不语怪力乱神,公输氏更是视鬼神如无物,所以你们也不必信什么鬼神。
“还是拿葛洪来说,葛洪在抱朴子中的观点就一个,既然人吃五谷都能活百岁,那吃金银铅汞这种万年不化的金属,不就能长生了吗?这是多么扯淡的想法.
“先不说铅汞这种剧毒之物,就说无毒的金银,你吃进去什么样,屙出来还是什么样,既然无法被人体吸收,那吃了有个屁用,反而吃多了会使五脏下坠位移,最终惨死,因此又有吞金自杀之说。
“吃铅汞更是无稽之谈,你给人灌一碗水银入腹,那人当场就死给你看,如此剧毒之物,怎么能吃呢?
“所以如果有人跟你们说,他有一种吃了能让人长生不死药的灵丹妙药,那你就让他自己吃下去,看他死不死就完了。”
“哈哈哈哈.”在场的学生闻言顿时就笑了起来,陶广义则是偷偷咧了咧嘴,暗道鲁锦这是在笑话他以前炼丹呢。
后排的朱升和宋濂等人也暗暗点头,看来这公输秘典确有可取之处,不是真的将自己视为鬼神的疯癫之学。
“好了,引子说完了,我们现在正式开始学习化学,翻开你们化学书后面的那张元素周期表。”
众人闻言顿时翻开课本,却看到里面许多从来没见过的生僻字,有的连念都不会念,只有金银铜铁还比较熟悉。
鲁锦这时在黑板上边写边说道。
“墨子说物体分无可分时的最小微粒,称为端,这是不对的,为什么不对,因为他没分过,他当然不知道。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了物体的三种形态,我们这次还是以水为例,无论是液态水,水蒸气,还是冰,本质上都是水,即便是成为水汽,飘到天上变成云,当你将它放大到肉眼可以观察的时候也还是水滴,那么这种极其微小的水滴,可以称为水的端吗?当然不能。
“墨子说分无可分才称为端,那么有没有一种可能,水分到最小还可以继续分解,只是再分解出来的东西,就不是水了,而是出现了两种,甚至多种其他的物质,也就是组成水的东西。”
众人闻言顿时面面相觑,鲁锦则是在黑板上写道。
“因此,公输氏对这种,能够保持物质的原本化学性质,且能够独立存在,并且具有可再分性,组成物体的最小单元,称为分子,最小最小,无法继续分解成水的小水滴,就称为水分子。
“那么水分子是水吗,它还是水,它能够独立存在,且能够保持水的形态和性质,一样能够冻结、蒸发,具有和水相同的特性,只是再分解下去,就不是水了,那么这种大小的颗粒,就是分子。
“那水分子还能继续分吗?当然可以,因为分子具有可再分性,继续分下去,一个水分子,就变成了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
“什么是原子,由单一元素构成,能够保持化学性质,构成物质的基本最小单元,且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再分的基本粒子,就是原子。
“把这两句定义一字不差的抄下来,要背下来,将来要考的。”
众人连忙翻开笔记本开始记录,他们顿时感觉这化学课比上午的物理课可要难理解多了。
不过鲁锦也没办法,从分子、原子、原子核、电子,这些微观粒子概念都是化学的根基,如果不先记住这些概念,那后面的化学也很难精通,所以就算死记硬背也要背下来。
好在学完这些基础概念之后,鲁锦就给他们展示了他们感兴趣的实验,这样也好辅助他们理解,从上午留的引子,空气的成分开始,先是给他们展示了蜡烛缺氧实验,再加上口述小鼠缺氧实验,从而解释了空气中的氧气。
接着又用玻璃瓶和水箱,使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了二氧化碳,给众人展示二氧化碳的密度和‘灭火’的特性,看的学生们大呼神奇。
当然重头戏还是电解食盐水,收集氧气和氢气的实验,在见到氢气可以被点燃,发出轻微的爆鸣,烧红的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变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时,下面坐着的学生顿时发出一阵大呼小叫,就连后排听课宋濂、朱升等人也直呼不可思议。
接着鲁锦又给他们做了碳化钙和水反应释放乙炔气体的实验,这个实验庐州铁厂来的学生倒是一看就懂,因为他们铁厂里就在使用电石灯照明,反倒是炮术班来的学生看的比较惊讶。
鲁锦这时在前面说道,“现在我们知道,炭是可以燃烧的,氢气也是可以燃烧的,那么我们只要想办法将两者结合,就能制造出一种燃烧更猛烈烃基化合物,什么是烃,就是取炭的火字,氢气的坙字,组成一个新字,这个字念听,也就是碳氢化合物这一种类的总称。
“这东西有什么用处?铁厂来的同学可能已经要举手了,既然能燃烧,那当然可以用来点火照明,没错,这东西可以用来做灯,和油灯蜡烛不同,它只需要煤炭和石灰,再加上清水就可以燃烧,这可比油灯和蜡烛便宜多了。”
就在这时,上节课发言的庐州铁厂的工匠子弟叶辰再次举起了手。
“叶辰你说。”
“老师,铁厂用的灯好像和这个不太一样,虽然是烧乙炔气体作为燃料,但是灯嘴前面还放了块石灰,名字也被叫做钙光灯,而不是电石灯,这是为什么?那块石灰又起到什么作用?”
鲁锦点点头当即解释道,“你观察的很仔细,不过铁厂的钙光灯和电石灯区别不大,只是在灯口前面加了块石灰,放在火苗上炙烤,便可以发出更亮、更耀眼的白光,即便是黑夜也能亮如白昼,这只是利用了石灰的白炽现象而已。
“白炽,即为物体受热会产生可见光的现象,很多物体都有这种性质,这里用石灰,只是因为它便宜,容易获取,再加上耐烧。”
“老师我明白了,谢谢老师。”
“嗯,你坐。”鲁锦这时继续说道,“那么乙炔气除了拿来点灯照明,还有别的用处吗?”
众人顿时蹙眉沉思起来,鲁锦也不等他们回答,就主动说道,“乙炔气体在空气中燃烧时,可以达到2100度左右的高温火焰,我们经过之前的实验,还知道了氧气可以助燃,那么如果将乙炔和纯氧混合燃烧时,会发生什么呢?”
众人眼前一亮,立刻有人举起了手。
“胡光耀,你说。”
被点到名的胡光耀立刻起身说道,“会更加剧烈的燃烧,甚至可能会发生爆炸,可以用来制作更厉害的火器。”
“想法不错,坐吧,但是相比于制作武器,这种乙炔氧气火焰,在生产中的作用可能更大。
“我们之前就已经知道,铁的熔点只有1538℃,而炔氧焰的温度能高达3100到3500度的高温,是钢铁熔点的两倍还多,换言之,这种火焰可以瞬间将钢铁熔化,乃至烧穿,能轻易的将一门重达数千斤的铁炮切成两节,也可以将铁条熔成铁水,嵌在两块钢板的缝隙中间,将两块钢板焊接成浑然一体。
“因为炔氧火焰这种能够焊接和切割钢铁的强大性能,故而又被公输氏戏称为工业法器,它对生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谁来说说,这种东西和我上节课讲的人工制冷有什么关系?”
在场学生顿时苦思冥想起来,没过片刻便有人举起了手,鲁锦点了一名上午就很积极的同学,“茅新,你说。”
“老师上午说,人工制冷要把空气装到一个密不透风的铁罐子里,在罐子里加压制冷,将空气液化,寻常的容器肯定难以做到,而用钢铁制作容器,又不能漏水漏气,铸造也不容易,如果我们能够将钢板完美的焊接成一个整体,那就能做出这种耐压耐低温的钢铁容器了。”
“说的很好,请坐。”鲁锦挥手让茅新坐下,然后才说道。
“所以气焊技术,也是人工制冷的前置技术,如果不先搞定这个技术,你连密闭的耐压容器都造不出来,又空谈什么人工制冷呢?”
众人顿时恍然大悟,串上了,全都串上了,原来鲁锦讲的这些还是为了给人工制冷打基础。
后排坐着的宋濂和朱升等人也面面相觑,看来鲁锦是真的要搞这人工制冷啊,而且思路还很清晰,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显然他都已经有了规划。
等讲完了乙炔,鲁锦又讲起了氧化铁的还原反应,分析了铁矿石冶炼成铁的每个步骤分别是什么化学反应,然后才对学生说道。
“现在我们知道了,铁的冶炼本质上就是氧化铁和炭共热,利用炭和氧的亲和性,将氧化铁中的氧原子夺走,使其恢复成铁本身的什么反应?还原反应。
“但是这种脱氧反应,也会不可避免的在铁中掺入炭元素,因此我们日常所说的铁并非铁单质,而是铁和炭的合金,那我们平时所说的生铁、熟铁和钢又是什么东西呢?它们之间又有什么不同?其实就是铁碳合金中,碳元素占比多少的不同造成的。
“通常情况下,按照公输氏的定义,含碳量在2%到5%左右的铁碳合金,我们称为生铁;含碳量低于0.2%的称为熟铁;而钢就是含碳量在0.03%到2%的铁碳合金。
“铁厂来的同学应该知道,直接从高炉里出来的,那叫生铁,要经过锻打或炒钢、灌钢,才能造出钢,而钢的价格往往是生铁的十倍以上,那么我们现在知道了冶铁的化学原理,有没有办法,可以生产出更多更廉价,质量更好的钢呢,当然是有的。
“我们先看炒钢法与灌钢法有什么不同,炒钢便是通过翻炒生铁铁水,使铁水和空气中的氧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气体,从铁水中脱离,以此来降低生铁中的碳含量,使其变成钢的工艺。
“而灌钢法,就是将含碳高的生铁铁水,浇在含碳低的熟铁上,使碳含量得到中和,从而起到降低碳含量,将其变成钢的另一种工艺。”
在场学生都听的津津有味,后排的宋濂和朱升等人更是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原来灌钢和炒钢是这个原理。
詹同也压低声音对几人小声说道,“怪不得殿下会说墨家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总有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之感,原来竟真是如此,若非今日听了这堂化学课,恐怕我们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原来炒钢和灌钢竟是为了给铁水脱碳。”
其他几人也点了点头,有种终于知道了世界真相的感觉。
鲁锦这时还在讲道,“那么既然我们知道了,只要给生铁铁水脱碳,便可以得到钢和熟铁,那么有没有更高效的方法给生铁脱碳?谁来说一下?”
在场学生顿时踊跃举手,鲁锦又点了一个人,“王跃,你来说。”
叫王跃的学生立刻起身说道,“老师,我们可以给铁水通入氧气,空气里有八成都是氮气,氮气无法和铁水中的碳反应,所以炒钢的效率很低,如果能给铁水通入纯氧气,使铁水中的碳和氧气充分接触,就可以加快脱碳的反应,提高炼钢的效率。”
“回答的很好,你坐。”鲁锦让他坐下然后又说道,“这的确是个很好的办法,直接往铁水里吹入纯氧,使其快速脱碳,便可以提高炼钢的效率,我将这种方法称为吹钢法,以此来和之前的炒钢法和灌钢法做出区别。
“但是这种吹钢法能不能实现呢?关键你要能制备大量的纯氧,想要制备大量的纯氧,直接分离空气中的氧气是最方便,最划算,成本最低的一种方法,通过其他化学反应,从别的氧化物中分离氧气的方法,不是说不能做,而是成本太高,划不来。
“如果你提炼氧气的成本比炒钢灌钢的成本还高,就算能提高炼钢效率,那价钱还是会很贵,而想要从空气中分离出纯氧,又需要先搞定人工制冷。
“那么在人工制冷搞定之前,有没有其他办法实现吹钢法?能不能用空气直接吹入铁水中,实现脱碳反应呢?这是我给你们留的课后作业,你们之间可以互相讨论。
“明天上午继续上物理,还是讲物态变化,这节课就先上到这,下课。”
鲁锦宣布下课之后,立刻就收拾东西走人了,教室里的学生顿时叽叽喳喳的讨论起来,还有的在互相借笔记抄录。
另一边,冯国用也等在学校门口,见鲁锦下课之后立刻过来报告。
“殿下,算时间,杨将军的第三集团军应该在今日下午就在胶州湾登陆了,只是暂时还没收到消息。”
鲁锦点点头,“那有其他方向的消息吗?”
“哦,有一条,殿下之前嘱咐关注的陈友谅,前日在武昌投奔了廖永安的第一方面军,他选择带水师,如今正带着家眷乘船赶往建康。”
鲁锦闻言顿时眼睛一眯,“具体怎么回事,你仔细和我说说。”
“是。”
第459章 元廷中枢的危机
听到鲁锦的问话,冯国用立刻将陈友谅在武昌投奔的情况仔细说了一遍,主要是鲁锦当初开出来的那些条件,以及陈友谅的选择。
得知陈友谅选择带水师,张必先选择来枢密院做文官,而张定边这员猛将,准备去禁卫师当个先登团指挥的时候,鲁锦笑了笑说道。
“这样也好,如今他们兵将分离,孤身带着家眷前来,就算将来继续领兵,那也是咱们先组建好部队,再配齐训导官,只给他们指挥权,再加上家眷留在建康,量他们也翻不出什么浪花来。”
冯国用闻言点了点头,不过还是迟疑的问道,“殿下真的要用这几个人?”
鲁锦当即道,“为什么不用,他们既然敢来投我,那我就敢用,不过却不能放在一起使用。
“我听说这三人还是义结金兰的拜把子兄弟,那就偏偏不能让他们放在一起抱团,张定边扔去二方面军带兵,陈友谅掌管海军去海外,张必先就留在中枢看着,我高官厚禄养着他们,他们若是不识趣敢在我手下作乱,那到时候收拾他们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