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拯救贾敏开始 第87节

  此人悭吝好色喜奢华,平生最慕其曾祖冒辟疆的风流韵事,如今收有姬妾数十,其中不乏南北名妓,但其老妻亡故之后,正室之位久久未得其人——

  因他要一心要挑个知书达礼,貌美而贤的女子来主持家务,管理姬妾,和睦子孙,而能养出这般女儿的家庭却又瞧他不上,因此就耽搁了下来。

  直到归乡之后,听说了甄封氏守志八载的故事,又趁其去冒家绸庄交货之时,观其举止言谈,窥其容颜情性,竟无不深合心意。

  尤其是她既为寡妇,于聘礼上还能再省下一大笔,于是便和急于嫁女的封肃一拍即合。

  随意写上一封名帖递进府衙,便将甄封氏身上的礼法枷锁破去,且比炮制休书更无后患。

  不料他正于家中水绘园内带领姬妾赏景听戏、怡然自乐时,却又被封肃找上了门来。

  好容易耐住性子将他接见了,可等听过他小意转达的甄封氏的条件,冒绪光登时就被气黑了脸,一径拂袖而去:

  “想要老夫帮她找女儿倒也罢了,但还得准许她们母女相认......

  这般陇望蜀,贪得无厌,果然‘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老夫的话放这儿了,找女儿好说,认女儿绝不行!

  封丈人且再回去好生劝劝,令千金要么接着去守寡,要么就嫁给老夫做继室......

  须知道老夫的‘继封’可还未请过的,只要她好生打理家业,等哪日老夫高兴了,‘夫人’的诰命也只是小事嘛。”

  二品的夫人诰命?!

  神天菩萨,竟还有这等大好事?!

  封肃大喜过望,忙不迭地应了,又朝着冒绪光的背影行礼不绝,等彻底见不着了,才躬身碎步,小心倒退着出去,倒像是在自己老丈人跟前一样——

  虽说冒绪光确实比他还大一二十岁就是了。

  而后便忙忙赶回家中,千方百计地又去解劝甄封氏。

  不在话下。

  却说冒绪光才回戏台前坐稳,刚吃了口爱妾纤指剥来的鲜果,便又听到家人匆匆来报,说府里太爷带着一陌生男子来登门拜访。

  毕竟人走茶凉,又兼县官不如现管,冒绪光再是人老懒动,也只得先命人将他们让去得全堂,自己回房更衣之后再去接待。

  得全堂广有六楹,为冒宅正厅。

  前有庞大栝树凌空盘曲,后有明末名妓董小宛手植之海棠,枋间高悬董其昌手题堂名匾额,厅内铺水磨金砖,列紫檀茶案,四周散置着紫檀大理石桌、太师椅和兰花瓷墩,以备客座。

  等冒绪光哈哈大笑着踱进堂内,本地知府鄂尔泰已离座相迎,口称“少宗伯”(礼部侍郎尊称),而后没有过多寒暄,就径直指着旁边那明明从未见过,却似乎有些眼熟的青年问道:

  “此人与其手下行迹可疑,被府中百姓告于衙前,下官原要命人围捕,他却说其是林盐政之侄,有给少宗伯的书信为凭,因此特来请少宗伯稍作分辩。”

  说着便递过了一封书信来。

  “好说,好说。”

  冒绪光随口应了,顺手接过一瞧,见果然是自己之前那位简在帝心的同乡后辈之笔迹,称呼、落款也全然无差,便笑着说明了情况。

  “既如此,本官便去让他们松开包围,只是尔等切不可聚众闹事,为非作歹,不然休怪本官不顾情面。”

  鄂尔泰倒也干脆利落,只肃容警告了那青年一句便要告辞离去。

  冒绪光笑着拦了一拦:“今日之事有劳毅庵了,如今天色将黑,毅庵何不留下吃个便饭再走?”

  “《大虞律》有载,‘夫逃亡三年不还者,听经官告给执照,别行改嫁’,下官不过依律而断,当不得少宗伯之谢,这便告辞了。”

  鄂尔泰婉言回拒,一径去了。

  冒绪光无法,稍送两步便也回来,与那面善的青年攀谈两句,得知了其名“姜子明”,为林如海之姻侄,来通州原为寻人,只是在府前街逗留过久,才不慎惊动了鄂尔泰。

  “哈哈哈,毅庵为人最是刚正严明,府中在他治下,着实当得‘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这八字了。

  不过小友既是如海爱侄,他又特意手书相托,到了大如州直接来寻老夫就好,如此自然也就免了误会。”

  也不知为何,在这面善的青年面前,冒绪光不自觉地便格外慈祥。

  不过他心里清楚,若仅仅看林如海的面子断不至如此的,因此心中便十分古怪,但也未及多想,便随口笑问道:

  “不知小友此来要寻何人?只要在这大如州内,明儿也就能有消息了。”

第127章 察身份侍郎当机立断

  这冒绪光的语气听着稀松平常,但姚弘旭深知,在这交通不便、通讯不畅的时代,哪怕所指的只是纵横几十里地的小小大如州,这句轻飘飘的话也代表着一股绝强的自信——独属于地方百年豪族的自信。

  他在有原著为凭的情况下,原有把握能寻到香菱外祖家,故而并不愿意欠下这等人情,带上林如海的信也只是以防万一。

  谁知就遇上了那认真负责的鄂尔泰,和他治下警觉异常的民众,不得不稍稍暴露了身份,又被他拉着登了冒家的门。

  如今也就只好道出了来意,言说要寻个叫封肃的男子。

  冒绪光目光微微一闪,面上稍稍沉吟:“这封家在大如州原是大姓,封肃这名字也极是普通......”

  刚不说只要一日就够了吗?

  姚弘旭不觉微微腹诽,一面心念急转之下也并未觉出不妥,便含笑回道:

  “好叫寒山(冒绪光之号)公知道,这封肃原有个苏州的女婿,后来在本州跟着道士跑了,虽说有些年头了,但知道的人应该还是不少。”

  “好,好,如此便也够了!明儿保管有信给到小友!”

  冒绪光颔首而笑,一面就命整治席面,又邀姚弘旭在家中小住,真真十分热情。

  姚弘旭只当他是在给林如海的面子,也并不觉他会有何不轨图谋,但本能的戒备之下仍是含笑婉拒,谦让再三。

  冒绪光见他去意已决,也并不十分强留,只让留下个落脚的地址,便笑呵呵地让管家送了他出去。

  等人走后,冒绪光便缓缓敛去了笑容,面色阴晴不定起来。

  一时管家送人回来,趁便低声回道:

  “老爷,奴才头里打发出去的人已问明了情况,方才来回说,那起外地人昨儿擦黑才从西南门进的城,住在城南悦来客栈,一共四男二女。

  男的个个带刀,气息精悍,两个女子一直戴着帷帽,但听声音很是年轻。

  他们今儿问了府上太爷游街的路线,问了可有人认识一个女婿跟道士跑掉的封肃。

  对了,他们还留了个人在府外远远盯着,老爷可要赶了他去?”

  带着年轻的女子来寻封肃,凭据的还是其跑了几年的女婿......

  而且从西南门进城...也正和苏州方向相合。

  所以......这姜子明莫非是带着那封氏的女儿来寻亲的?

  冒绪光心头猛然一动,渐渐冷下了目光,沉默了好一会,才冷声吩咐道:

  “暂不必管那人,只避开他把封肃一家请到城外别院去暂住,小心别走漏了风声。”

  管家连忙答应着去了。

  不管是与不是,总得等自己先娶过那封氏再说......若不然真让她先认回了女儿,那自己岂不是就要替别人养闺女了?!

  冒绪光冷哼了一声,信步就要回园,但途中犹豫了半日,还是扭头去了内书房,将下人统统屏退,亲自启开了他从京城带归的一口木箱,露出了其中满满的卷轴。

  “那姜子明虽瞧着有些眼熟,姜姓也是皇室微服常用的,但应该和皇室无关才对,不然那林如海又哪敢以侄呼之......”

  冒绪光心内微微犯着嘀咕,但素来小心谨慎的他还是弯下老腰在箱内忙碌起来。

  将他借着职务之便,趁着当年记性好偷偷绘就的诸多皇子肖像画一一打开瞧了,一面努力地回忆着刚才那姜子明的三庭五眼。

  这下子却越看越觉心惊:如何还真能有些相像的?!

  不过他眉间阔,眼窝浅,应该是个混血,所以...才瞧着才有一二分的像?

  是了,是了!人人都是两个眼睛一只鼻子,有那么一二分的像再正常不过,不像才是不对!

  冒绪光颤抖的手腕渐渐平稳下来,有些尴尬地自言自语着:

  “果然人越老,胆越小了,其实想想也知道,龙子凤孙哪里就会到这等穷......”

  话到半截,他便骤然失声,不觉将一双老眼瞪得溜圆,死死盯住了手内才展开半幅的画像,看着那张福态的胖脸上陷入了长久了沉默。

  好半日,他又不死心地亲自研墨铺纸,以曾祖擅画美人的独门秘传技法,将那张胖脸在保持五官比例的情况下画得更瘦更年轻一些。

  这下子他更加沉默了。

  等他颤抖着为这幅新出炉的肖像画上过一层颜色,看着那张和那姜子明几乎一般无二的面庞,心中的侥幸登时再无半分,稍稍定过心神,忙就朝外唤道:

  “备轿...不,快备车!去封家!”

  ------

  大槐巷,封家。

  封肃拉着甄封氏的兄嫂,个个一脸笑意,苦口婆心地劝过了她好一阵,但甄封氏始终只是淡淡的一句话:

  “只要爹爹那老女婿愿意帮我找女儿,并让我把英莲养在身边,我明儿便能嫁过去。”

  封肃又羞又气又急:“我的儿,冒家这等百年望族,是断断不肯替别人养孩子的啊!”

  “既如此爹爹就去回了他罢。”

  甄封氏敛裙一福,径直拉起巧榆回房去了,只把封肃等人气得倒仰。

  但今时不同往日,那冒家二老爷竟是真个瞧上了封氏,他们一时便也无法可想,只除了水磨工夫。

  于是几人便商议着再去轮番劝说,忽就听到大门被咚咚拍响。

  等见到是冒府管家来请他们去城外别院小住,且一应用度全都由冒家承担,几人只当是冒家二老爷有意以富贵动人,好让封氏点头,自然喜得无可不可,当即满口应了。

  而甄封氏自然不肯答应,还让巧榆拿棍赶那管家出门,众人吓得赶忙上来拦阻,一时闹得不可开交。

  直至冒绪光亲自来到,才算安定了下来。

  满心惊讶的管家忙赶上来伺候,封家众人又喜又惊,也纷纷围上来见礼。

  就连甄封氏也不觉多瞧了眼那锦衣玉带的苍髯老者。

  冒绪光先沉声将下人挥退,又冷冷扫过封家众人,让他们噤声不言,方才笑向朝那温婉美貌的中年女子颔首道:

  “夫人之品貌老夫深慕之,前番因畏闲言而不敢接纳夫人之女,思来想去终究后悔不迭。

  此来特谓夫人,若愿嫁作我冒氏宗妇,老夫愿穷冒氏之力及毕生故交,助夫人骨肉团圆,且可让令爱该为姓冒,以亲女视之!”

  众人心头巨震,面面相觑不已。

  甄封氏心中一颤,急急抬眸:“冒...冒侍郎,所言当真?”

  冒绪光竖起两指,肃容正色道:“老夫指天为誓,此言再真不过。”

  “好,民妇愿意。”

  甄封氏再不犹豫,也顾不得巧榆满脸急色地拽她袖摆,当即重重点头应下。

  冒绪光当即抚掌大笑,称赞不住:“好,好!夫人如此气概,真真合该作我冒氏宗妇!”

  等听到院门不出意外地被咚咚拍响,他面上的笑意反而愈发浓郁。

  这位来得如此之快,足见其对封氏女儿之重视!

  再加上我冒氏的门楣,保不齐老夫都能和敦郡王做个亲家公了!

  若是其他几位王爷,自己还未必就敢攀附,但敦郡王最是个人畜无害的,不论是谁登基,想来都少不了他的尊荣。

  哪怕冒家到时候未必能得多少益处,可代价也不过一是继女罢了。

  唯一可虑的是,这位王子并不是因封氏女儿而来......

首节 上一节 87/18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