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这字我自己慢慢学着就是了,日子久了也总能认得一些的。”
姚弘旭微微点头,稍稍沉默。
我只是不识字罢了,他怎么倒还心疼起我来了?
这烦人精似乎竟比琏二还关心我一些?
既然这样的话......
凤姐美目轻闪,眼波流转,偷偷抿了抿唇角笑意,大大方方地就问姚弘旭道:
“我上回听说姨妈说起,你如今托了宝丫头在打理生意......不知道是什么生意,能不能让我也入上一股呢?”
麻将生意的收益回头是可以计入明账的,而且前期都是宝钗在尽心操持,现如今要见着钱了却白白分出去一股,只怕她也不大乐意。
姚弘旭心中稍稍思量过,便只能婉拒了凤姐的要求,只说下次四轮马车的生意可以让她入上一股。
兴泰帝对上次所献的四轮马车倒也还满意,已交给了内务府去仿造出豪华版的来,准备试乘之后再决定要不要修改《大虞会典》。
如今,在王贞仪的努力之下,木质外壳、熟铁滚珠的滚动轴承已经制造出来并安装了上去,给马儿减负了不少,马车的速度也显著提升。
但悬架的话,受限于冶金技术,类似于前世那种独立悬挂还无望实现,好在王贞仪根据自己所画的西式马车形制,想到了使用皮带进行悬挂。
同时也让姚弘旭回想起来,前世工业革命之前的西方马车似乎也就是这个悬挂方式。
等到试验之后,还真得到了很不错的减震效果,比两轮马车的舒适度还要好上一大截,足够制造出来商用了。
只是无法应用于帝王象辂这种豪华车型。
而单独只加装板簧的情况下,四轮马车的颠簸还在两轮车之上,并不能保证让兴泰帝满意,从而推动修改《大虞会典》,消除四轮马车的违“礼”风险,更不好说能免了王者辅和她大伯的流刑。
第265章 积金累玉求田问舍(下)
所以王贞仪便采买了大批杜仲的果实、树皮、树叶之类,甚至还专门在租赁的院落中移植了杜仲树,一门心思在研究杜仲。
可是杜仲不比三叶橡胶树会流汁,单粗胶的提取就是个大难题。
好在姚弘旭前世在知道杜仲的神奇之处后,曾专门去查过一些资料,也还记得些“研磨浮选”、“溶剂抽提”、“碱液浸洗”之类的方法名称。
在发现了研磨之后根本没法用人工提取胶丝,就果断选择了试试那个听名字还有希望的“碱液浸洗法”(碳酸氢钠)。
而在此世,文科生的他只知道草木灰(碳酸钾)和土碱(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等)这两种称得上碱的东西,也只知道顾名思义地去做实验——碱液浸泡后用水冲洗。
在易得的草木灰不出意料地完全失败之后,只得又忐忑地去让人大前门杂货一条街买到了些土碱。
万幸的是,将杜仲果、叶、皮之类的粉末/浸泡进/去除杂质的土碱溶液之后,虽然反应不是很剧烈,却也总算有了反应,更在漫长的等待后得到了一堆滤渣。
然后又反复用凉开水冲洗杂质,再晒开水分之后,还真的就得到了弹子大小的灰黄色的杜仲粗胶。
只是有一个小小的问题。
——那东西硬梆梆的像是塑料,仿佛没有一丝半点的弹性。
不过姚弘旭只当它还缺少了“硫化”的步骤,也早顾名思义地让人买了些天然硫磺回来。
在大前日(5.2)下班路过的时候交给了王贞仪去实验,并细细叮嘱了王贞仪他所知道的所有注意事项,比如阴凉保存,远离火种,在通风处操作,做个面罩和手套戴上之类。
——以少女这些时日内表现出的天赋和悟性,只要那“硫化”确实是用硫磺的话,大约这两日也就该有喜讯传来了。
到时候所有马车对畜力和路况的要求都将会极大降低,速度、舒适度乃至载重量则会有极大提升。
于公可以利国利民,于私非但更增圣眷,也能财源滚滚。
——只这一门轮胎生意的收益,就该能媲美敦王府的总收入了,足够他开府别居,金屋藏娇的。
不过,他答应凤姐的只是那附带的四轮马车生意,所以也就不必多提橡胶轮胎的事情了。
而凤姐听到了四轮马车之后,也想起了昨日在王府听到的零星消息,知道这是兴泰帝都喜爱不已的东西。
一时只当姚弘旭待她格外上心,自然眉眼弯弯地连连颔首应下,又投桃报李地悄问道:
“都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你如今既有些积蓄,又得了官爵俸禄,也该早置些产业才好的。
可巧上月缮国公诰命亡故,一场风光大葬靡费不小,估计外头还欠上了不少,如今她那承爵的嫡孙儿正在变卖当年受赐的五千亩上等水田补贴家计。
因两家的情分,先就托人问到了府上,统共作价九万两,倒比市价还低了一成的。
可他家只要现银结账,公中一时又拿不出许多,因而我正准备拿些嫁妆银子出来,和二姑妈一道买上百来亩吃租子,你要不要一齐置办些?”
投资买地,做个地主?
听起来有点low,但......好像也不是不行啊。
姚弘旭略作犹豫,骨子里置业的本能还是占据了上风,便也悄笑问道:
“不知凤姐姐说的这些地位于何处,每年能收上来多少租子?”
“就在京城西北面,离着圆明园不远,至于地租嘛......”
凤姐柳眉微扬,得意地抿嘴一笑:
“府上在那儿也有八千亩的地,我也早就问过了,一年连东西带银子,一亩的租能合到一两往上,比关外的庄子都不差了!”
一两往上的地租,二十两不到的地价,这就是最少5分的年息了,比我票号里3厘的月息还要高不少的。
正好如今票号也吸纳了不少储蓄,存贷业务早已正常起来,我那四万两存款就算全部抽走也不会影响经营状况了。
姚弘旭只稍作思考,便笑着点头答应了下来:
“那我也就买上一些吧,不知如今还剩下了多少亩?”
凤姐偏了偏头,微微沉吟着:
“府上只准备买2000亩,我和姑妈加一块儿能有个300亩,下剩的再除掉我婆婆那儿和东府那边,大约还剩下1500亩左右。”
正说着话,外头就有丫鬟回说,“平儿姐姐领人回来了,赖妈妈也来了。”
凤姐先习惯性地往外回了一声,“快请赖妈妈进来罢。”
又忙回头悄声叮嘱姚弘旭道:
“你可别说是我告诉的,只让人拿着银子登门去问,石家必不敢拂你的面子,现又急着用钱,说不好能比九折还低些呢。”
姚弘旭当即从善如流地答应了下来,又见凤姐惊觉失言,掩口歉然,便顺手握了握她温滑如玉、细腻似绸的手背以作宽慰。
见凤姐“唰”地收了回去,还咬着牙就要上来打他,竟丝毫不因为有外人要进来而“忍气吞声”,失策的他只得讪笑着拱手告饶,“落荒而逃”地坐去了主位。
不一时,平儿和一个同样穿金戴银的中年媳妇相让着进来,先后与姚弘旭、凤姐见礼。
——原来却是大管家赖大的媳妇。
后头跟着的三双母女也纷纷上来磕头。
——其中两对白白净净,衣裳也周全,看着都还算体面,下剩的母女二人却都是黑黑瘦瘦的模样,身上的破袄旧裙更早洗得发白。
姚弘旭随口让她们起来,刚准备问平儿为何多了人,那赖大家的已经极有眼力地小意陪笑道:
“奴婢听王长子姑爷传人,一分也不敢耽搁,忙忙就将她们找了过来,只是春燕这小丫头久在外头野惯了的,不知府里的规矩,加上年岁又小,恐怕会冲突了姑太太和表姑娘;
五儿这丫头,虽出落得极标致,人也极乖巧,只是她素来有些弱疾,做不得重活,恐怕也服侍不好表姑娘呢。
奴婢恐王长子姑爷不知道这些,又担心院里人手不够,所以先就匆忙找了个伶俐些的来听王长子姑爷的使唤。”
第266章 大家婢颜色皎皎
赖大家的话音刚落,旁边那个尖颌窄脸高颧骨,一双杏核眼滴溜溜乱转,精明十分外显的中年妇人,脸上早堆满了谄媚笑意,忙把身边齐肩高的细挑女孩重重一推:
“四丫头,还不快给姑爷大人磕头!”
那丫头猝不及防之下被推了一个踉跄,不过她倒也伶俐,顺势就往前多迈了几步,将将擦着姚弘旭的鞋尖跪了下来,柔柔怯怯地叩了个头:
“四儿给姑爷大人请安。”
四儿?宝玉房里那个改了好几次名字的小丫头?
不过方才那名单上叫四儿、五儿的可有一大堆,原著中那四儿又没提姓氏,眼下还不好说是与不是......
姚弘旭稍稍来了兴致,低头多瞧了一眼,却只看到女孩儿的秀颈削肩和那两条黑油油的麻花辫,因又随口吩咐道:
“且别跪了,起来回话。”
那丫头忙听话地爬了起来,低垂着脑袋,紧握着衣角,忐忑地站在了原地。
端坐着的姚弘旭倒也瞧清了她的长相——生得大大眼睛,小小脸蛋,瞧着竟很是水秀,只比袭人、麝月她们稍逊,与秋纹、碧痕等人仿佛。
随意一个丫头就有这般颜色,似乎还真有可能就是原著中的四儿。
不过,自己早已定下了人选,而这个赖大媳妇瞧着是在上赶着献殷勤,却也未必没有些别的算计。
姚弘旭心念微动间打定了主意,便随口问了问她的名姓家庭。
——听她说叫秦蕙香,父亲秦显,母亲潘氏,上头三个姐姐,倒果真是那个“四儿”,而且和迎春身边的司棋竟还是堂姊妹。
他虽觉新奇却也并不惊讶,只朝赖大媳妇淡淡一笑:
“有劳赖妈妈费心了,不过柳五儿、何春燕这两个丫头我倒还满意,如今也就没缺再留人了。”
“这......是,是,奴婢知道了,这就带了她们回去。”
赖大媳妇还待再劝,但一迎上那清亮的眼神便忙忙住了嘴,一迭声答应着去催那轰去魂魄,垂头丧气的秦显媳妇,拉起泫然欲泣的四儿就要倒退着出去。
旁边半日未语的凤姐突然似笑非笑地开了口:
“赖妈妈如今人忙事多,之前答应着替我好好地挑两个丫头,可半月都没个消息。
如今好容易得了人,倒把这女孩子送了这儿来,难道跟我必定不好?”
赖大家的忙道不敢,一面小心地偷瞧着姚弘旭的脸色,一面与凤姐陪笑解释个不住。
“行了,虽然王长子姑爷看不上这丫头,我瞧着却还喜欢,且叫这丫头跟我去罢。”
凤姐佯作不耐地摆了摆手,“忿忿不平”地与姚弘旭福了福,便唤上平儿,领着复又欢天喜地的秦家母女去了。
只留下满脸尴尬的赖大媳妇与神色不好的姚弘旭解释了半日,方才悻悻退去。
姚弘旭猜到凤姐是在借机敲打这个轻视她的管家媳妇,也是故意弥补刚刚她越俎代庖发号施令的疏失,好将两人的亲近解释为怄气,免得被人嚼了舌根,所以也就心有灵犀地配合着故作不悦。
当下赖大家的虽走了,却也不好立马就和颜悦色起来。
因此只淡眉淡眼地随意询问了一番。
——先问了问那白胖精明的柳家媳妇,确认了她果然是在大厨房掌勺的厨役;
还有那干瘦胆怯的何婆,也问明了她现是府中三等人物,负责浆洗衣服,不过当年却是荣国公还在时的戏班正旦,正符合后来芳官干娘的情况。
如此一来,两人的女儿自然也就是原著中的柳五儿和何春燕了。
其中那柳五儿生得面薄腰纤,娇弱袅娜,有些像晴雯的稿子,姿色略逊一丝,但的确也不差于平儿、袭人、紫鹃、鸳鸯、她们了。
有如此容貌,品格又无纰漏,服侍黛玉倒也合适的。
至于另一个何春燕,虽生得那瘦瘦小小,可怜巴巴,并无十分出色之处,但原著中她善良孝顺,又能明辨事理,却是格外难得,放在黛玉身边自己也很是放心。
如此思虑既定,姚弘旭也就不再多管,只把她们交到了袭人、晴雯手里,便拍拍屁股往贾母那去了。
除了贾敏、黛玉之外,邢夫人、王夫人,还有三春姊妹以及邢岫烟也都来了。
另外赖大媳妇、林之孝媳妇这些体面人物更是站了满地。
只有李纨、凤姐妯娌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