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拯救贾敏开始 第152节

  傅恒二叔马齐那儿倒也很好说话,承爵的消息传开之后,自己不过让傅恒转交了垂垂老矣的萧长裕亲书的申请,以及两淮盐政衙门的公函,他便“公事公办”地签发下一纸公文,将内务府档案中堂商萧家在籍的掌门人“依制”改换成了“萧雨涵”,且同步照会户部、吏部并发函地方,顺利地完成了皇商“长裕号”的世职传承。

  其次是薛蟠的案子。

  虽说在贾政的疏通之下,顺天府已经发函金陵,要将薛蟠提审到京,放在京城坐监,但刑部那一关却出现了问题。

  ——以贾家的人脉,在薛蟠案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刑部赎罪处自然不会为难,轻易就将薛蟠的名字给报了上去,只是还未呈至陛前,就又被上面给拿掉了。

  原以为是刑部尚书刘统勋在吹毛求疵,但多方打听之下才知道竟是该管刑部的二皇子授意刑部左侍郎所为。

  在弄不清二皇子意图的情况下,姚弘旭一时也不好轻举妄动,因此便将这事暂且搁置了下来。

  好在薛蟠如今还未到京,薛姨妈那儿倒还能再瞒上一阵。

  下剩的,诸如帮毕沅等人预定几个内阁中书的实习岗位之类......唔,暂且不提。

第227章 论婚姻内眷八卦

  话休絮烦,年妃等人日日忙乱,展眼已是五月初二。

  宗人府和礼部的官员按制登门,在王府典仪的配合下,仔细检查了敦王府的准备情况,又彩排过明日册礼的全套流程,最后验收合格,满袖而归。

  于是各处监管都交清账目,各人职责都明白记下,何时完礼,何时进客,何处开宴,何处退息......种种仪注俱已安排停妥。

  如此诸事全备,再无错漏,年妃也终于松了一口气,拉着同样累软的白氏,就在安福堂内对榻而坐,偷闲取乐。

  因都想将姚弘旭的册封典礼办得尽善尽美,两人这五六日间也算摒弃前嫌,携手互助,虽然过程中难免还会存些口角,但较往日却已然亲近了不少,最起码可以同处一室而不相看两厌了。

  尤其是面对着姚弘旭突如其来的被赐婚,惊诧又无奈的两人竟隐隐结成了统一战线,这几日各施手段之下,早一齐把林如海一家翻了个底掉,一时都对这桩婚姻不大满意。

  口内都只说林家人丁单薄,难以为姚弘旭日后臂助;林家女儿太小,日后庶长嫡幼,恐家中不宁等语。

  但心中芥蒂的,除了婆媳间天然的矛盾外,或许还有那亲家贾敏高贵的出身,昭著的才名,以及在姚家姊妹和香菱口中几乎倾国倾城的容貌。

  因此等今儿好容易得了闲,便不约而同地想找姚弘旭过来好好说道说道。

  ——就算改变不了赐婚的结果,也要让他不可“娶了媳妇忘了娘”。

  只是年妃、白氏左等右等,等到北面钟鼓齐鸣,定更(19:00)报时,也没见着这几天从来都是准时归家的姚弘旭。

  只等到了高泰飞奔回来报信,说姚弘旭因“红玉骢”窜稀,而延误在了城西,又因宵禁的缘故而只得寻了个客栈过宿。

  年妃、白氏不疑有他,只是满心担忧不住,就想打发人顶着宵禁送了吴青樱或高晞月过去伺候,趁便再带上家中的被褥、器具,生怕姚弘旭在外受了委屈,也免得他身边没个得力的丫鬟服侍,明儿不小心误了受册的时辰。

  好在一旁的姚晴忙曲言劝住了两人,说姚弘旭并不娇气,而且明天亮更(4:00)之后打发人过去服侍也完全来得及,且不好在这时候犯禁,坏了好兆头。

  再加上大咧咧的敦郡王知道此事后也只说无妨,年妃、白氏便只好作罢,命人传来晚点(晚上点心那一餐),大家一起用过,又闲叙一回,方才各自散了。

  ——这几日两人一齐忙乱下来,年妃也懒待计较什么大厨房、小厨房了,饭点不在一处也就算了,若正在一处就一块儿吃些,如此而已。

  而姚晴和姚春请安后便一起回去后罩楼。

  一路上姚春抿唇不悦,不发一言,等上了二楼,也不像往常那样缠着姚晴留下说话顽耍,每每要等到看妈来劝才肯去洗漱就寝,反而甫一进屋便气呼呼地往卧房内去,一面还催着让关门。

  姚晴已猜到了其中缘由,自然不好就走,一面笑着和尴尬的纤云、飞星打过招呼,一面忙碎步跟上了姚春,小意哄着她道:

  “大姐姐别生气啦,其实哥哥并不是有意瞒你的,只是怕大姐姐回来取笑他呢。”

  “怕我取笑他?”

  姚春只是微微一愣,便不觉丽眸骤亮,柳眉悄扬,唇角梨涡轻绽,面上冰霜早化,忙拉起姚晴快步进了里间,在炕沿一块儿挨着坐了。

  先就俯在姚晴肩头格格笑个不住,边笑还边催姚晴道:

  “好妹妹,你快说说,你那孝顺的好哥哥是不是偷偷去找你的小嫂嫂了?”

  因年妃近来总拿姚弘旭说教,话里话外嗔着她这个亲女儿还不如人家孝顺,姚春舍不得自己养得极好的漂亮指甲,只得笑嘻嘻地撒娇痴缠,勉强糊弄了过去,暗地里却早把“不讲武德”的姚弘旭恨得牙根痒痒,只愁拿不到他的短处。

  因此在知道了姚弘旭的未婚妻——那位林家姑娘的年岁后,姚春每次见面必要好好取笑他一阵,故而便有此问。

  姚晴却抿着笑儿摇了摇手:“林家姑娘现住在荣国府里,哥哥哪里就好轻易见到她的......今儿他见的却是另一位姐姐呢。”

  “还有‘另一个’?好呀,他果然是个花心的小混蛋!”

  姚春听得秀眉紧蹙,登时低声啐了一口,又拉着目光悄亮的姚晴咬起了耳朵:

  “我跟你说,我上次便瞧见他和吴青樱在偷偷媇媇,后来还瞧见他和高晞月竟也在没人的时候媇媇。

  哼,就这还只是他院里住西厢房的两个,东厢房的那三个也是一个比一个水灵,且又是他一路从江南带回来的,肯定也早都和他媇过嘴了——”

  “原来五个姐姐都和哥哥肌肤相亲了吗?那她们往后岂不是都要做哥哥的姨娘了?!”

  姚晴微微瞪圆了眼睛,有些担忧地咬了咬唇:

  “可这样一来,九谦堂岂不是就住不下了?那哥哥会不会去找内务府领了府邸,然后搬出去住呢?”

  “他敢!”

  姚春柳眉一扬,皱鼻哼道:

  “父王可还在呢!就算......就算父王不管这事,娘和姨娘也一定不会容许他开府别居的!

  再说了,姚弘时考爵之后便搬了出去,如今名声可很是不好的!

  他为了让娘夸他孝顺,连给娘洗脚都乐颠颠的,生怕旁人抢了去,哪里就肯背个不孝的名声了?”

  姚晴这才稍稍放了心,忽又明眸忽闪着好奇问道:

  “不知大姐姐是何时瞧见的呢?我也常去哥哥的院里,可从来也撞见过哎——”

  “这——”

  姚春神色一僵,眼神乱飘,口内支吾着回道:

  “唔,其实我也是偶尔撞见的啦,时间......时间也就这几日罢。”

  “哥哥回来也才几日工夫,大姐姐能瞧见肯定也是这几日呀。”

  姚晴有些奇怪地瞧她一眼,一时微微沉吟:

  “我记得大姐姐刚才说,青樱姐姐和晞月姐姐都是在西厢房被瞧见的。

  可巧哥哥的院子也在咱们的西面,从窗户里正好能瞧见他那儿的西厢房,只是距离太远了些......

  不过,大姐姐似乎有个千里镜来着......”

  “嗐,我那千里镜都坏了好几日了,正准备送到造办处去修呢。”

  姚春两颊微热,忙笑着打断了姚晴,又随意摆了摆手:

  “好啦,且不说这个了,妹妹可还没说那‘另一个’到底是哪家的女儿呢?”

第228章 悲际遇幼君空垂泪

  其实姚晴虽然得了姚弘旭的嘱咐,让她帮着在年妃和白氏跟前打打掩护,但在她撒着娇地偷偷探问之下,姚弘旭仍神神秘秘地不肯说明究竟,只说她日后自然会知道的,因此眼下也只得摇头。

  直让姚春越发好奇不住,心头更添嗔恼,拉着姚晴就说起了姚弘旭幼时的糗事。

  比如学字的时候太笨,总被先生打手心;学骑马的时候不敢上马,一被放上马背就死命挣扎着要往下跳/之类。

  都是些她童年记忆中,和那个不听话的弟弟为数不多的交集,此刻道来仍然如数家珍,分明历历在目。

  姚晴听得也是兴致盎然,抿着嘴偷偷直笑,直到房里看妈来催,方才恋恋地散了。

  暂且不提。

  至于姚弘旭此时去了何处,须得从敦王府的请帖说起。

  敦王府虽有三落五进院,但到底不能容纳所有宾客同时来观礼与宴,故而非得遴选不可。

  门第不够的不行,关系不近的不行,礼物太俭的不行,品级太低的不行......

  如此一圈筛选下来,以薛姨妈【奉宸苑郎中】之孀妇,六品安人的身份,哪怕她早早就殷勤小意地/以内务府皇商、金陵薛家的名义/给敦王府送上了价值三千两的厚礼,但直到五月初二当天,也始终没能等来那份请帖。

  因此心中便越发有些悒郁不乐,从早起开始就怏怏地没了精神。

  在认真调配了珍珠玉容散,仔细地给脸蛋做过了保养之后,便蛾眉懒画,脂粉不施,鬓乱钗横地不想动弹。

  直到王夫人打发人来请她娘俩过府说话,方才不情不愿地收拾了动身。

  一时过了府,才见得自家二嫂(王子腾夫人)和史家二媳妇(史鼐夫人)竟也都来了,正笑盈盈地和自家姐姐在一块儿商议着明儿登门的伴手礼。

  又说如今和敦王府都还不亲近,按礼各家只好带一个丫头,却不知该带哪个是好。

  ——竟全然都是一副得了敦王府请帖的模样。

  也是,她们要么是【侯夫人】,要么是【一品夫人】,先前两家又都主动给敦王府送上了贺礼,明儿能被邀去观礼原也是应该的。

  就连自家姐姐,虽只比自己浅浅高了一品,可大侄女元春入了皇贵妃娘娘的眼,指不定哪日就要被做“王妃”的,她这个“亲家母”自然会被敦王妃格外优待了。

  不过,哪怕对这些缘由心知肚明,薛姨妈仍然越想越觉委屈,只觉着自家姐姐在有意欺负人,面上却还得强颜欢笑,道喜不停。

  好在王夫人到底疼她,不一时就笑着说明了原委。

  原是她嫌探丫头太小,不急着去这种场合,倒是宝钗渐渐地大了,正可一同带去,在各家王妃、国君夫人们跟前露露脸,保不准就能喜得一桩好姻缘。

  在和姚弘旭肌肤相亲之后,薛姨妈便悄然改变了原先的想法,因此也就难免存下了几分担忧。

  尤其是上京以来,自家女儿因要帮着姚弘旭计议商务,两人常常一呆就是大半个时辰。

  哪怕她也一直在旁边作陪,并没瞧出什么不好的端倪,还是生怕这双青年儿女日久生情,最后大家落得个没下场。

  一时想趁着还未真个做过,早早抽身了断,却又舍不得那恼人的小冤家;

  一时想早点给自家女儿订门亲事,往后才好有由头让小冤家避嫌,可又担心委屈了自家女儿,白白误了她的终生。

  如今王夫人这话于宝钗有益无害——就算未得好姻缘,也可去见见世面,正可稍解她心头之忧,因此她自然满心情愿的。

  但在问明了迎春会随邢夫人过去,尤氏会带着惜春,就连丈夫不在身边的贾敏/也莫名得了份敦王府给林家的请柬,可以带着黛玉赴宴,唯独探春明儿会被留在家里后,薛姨妈还是迟疑着婉拒了此事。

  王夫人还待再劝的时候,贾敏突然打发人过来说,要请薛姨妈去说说话。

  王夫人虽不大乐意,但当着外人的面,还是不好多加阻拦。

  于是薛姨妈过去凤姐院里,说笑闲聊了一回之后,才知道贾敏原是有意带宝钗一并去敦王府,故请来她商议,言语间竟并不在乎此举的冒昧。

  薛姨妈忙小声提醒了,贾敏却只说有姚弘旭在,且不用担心这个。

  薛姨妈一想也觉有理,姚弘旭如今虽还不能当敦王府的家,决定请帖的派发,但也该不难于此才对,因而也就答应着谢过。

  又见贾敏杏眸忧颦,蛾眉愁蹙,很有些心事重重的模样,她在稍稍劝慰之后便也告辞出来。

  再往贾母跟前坐了一回,说明了此事,见贾母只笑说无妨,便把宝钗留在了贾府,自己则趁着天色尚早拜别回家,打点齐了宝钗的礼服、饰品之类,让管事媳妇送了过去。

  如此便到了掌灯时分,四面安静下来,虫儿开始啼鸣,一时间更有百倍的孤寂涌上心头。

  夫丧子离的妇人懒坐镜台之前,万般忧愁总也无计消除,不知不觉间早已清泪满面,无语凝噎。

  同贵、同喜小心劝了半日,却也难让她稍稍开颜,正急得无可不可的时候,忽就听到外面有媳妇急步来回:

  “太太,太太,六爷来了,一个人来的。”

  “快,快请他进来——”

  薛姨妈愣了一愣,忙忙起身要迎,却正瞥见镜中双眼红肿,满面妆残的自己,赶紧又唤住了那媳妇,让先领了姚弘旭到内厅小坐,一面急催着同贵、同喜为她梳洗妆扮。

  那媳妇忙答应着去了,同贵、同喜也忙打了水来,只是才刚服侍薛姨妈卸了残妆,洗过了脸,那极熟悉的轻快脚步就已经到了门前。

  薛姨妈正苦恼地凑在妆镜之前,心疼地抚摸着自己那红肿的眼周,稍稍一怔之后,眸中喜意不觉悄然盈满,脸色却也瞬间通红,忙就扬声向帘外娇嗔道:

  “别,子明,你别进来——”

首节 上一节 152/18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