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京:冰海霸主 第72节

  “公主殿下?”

  尼尔斯屏退喋喋不休的随从,给伊芙倒了杯蜜酒,听后者讲述近期的遭遇时,表情格外淡漠。

  哈,没想到胖子也有这份胆色,是我看错他了。

  了解小埃里克夺位的全过程,他若有所思,叫进来两个侍女,“您一路奔波,身虚体乏,请暂且下去歇息。”

  没别的事情?我觉得我俩之间有很多话题可谈。伊芙错愕之余带着一丝慌张,在侍女的催促下离开领主大厅。

  之后的十余天,她被限制在一间狭窄卧室,侍女定期送来饮食、清水,仿佛圈禁。

  直到某天,侍女告知伊芙,说领主大人要见她。

  领主?看来尼尔斯仍在纠结自己的头衔,既不敢称王,也不甘心担任公爵。

  伊芙揣测着这家伙的心思,打算提些建议证明自己的价值。

  换了套体面的服饰,精心梳洗一番,她不紧不慢来到领主大厅。尼尔斯仍然是一副疲倦烦闷的愁容,反复打量一张羊皮卷地图,身侧环绕着三个喋喋不休的骑士,听口音,似乎有两个是盎格鲁人。

  “请稍等,容我先给骑士们裁决领地纠纷。”这段时间,尼尔斯被这群手下吵得心力憔悴。

  除了受封者的功勋、才能,他还得考虑内部平衡:维京劫掠者、盎格鲁民兵、水手,以及投降的本土贵族,切记不能让任何一方过度膨胀,影响到自身的权威。

第162章 斩断过往

  化解三人的纠纷,领主大厅再度走进一人,穿着短袖束腰长衫,自称是波美拉尼亚某部落的使者,请求划分两地边界。

  “请在隔壁房间等候。”

  打发走使者,尼尔斯告诉伊芙公主一个坏消息,“小埃里克听说你在这里,特意写信过来,让我送你回去。”

  信中,小埃里克给出的理由是老国王思念女儿,尼尔斯没有相信这番胡扯。

  更可能的情况是,小埃里克担心妹妹伊芙与尼尔斯联姻,生下来的子嗣同样具备挪威王冠的继承权,而且伊芙热衷于追求名利和权势,说不准哪天就煽动尼尔斯进攻奥斯陆,危及自身的统治。

  为了劝说尼尔斯送还伊芙,小埃里克在信中隐晦提到,声称一旦妹妹顺利回家,他会撤走西兰岛上的驻军,交出当地的控制权。

  “西兰。”

  按照之前的协议,西兰岛被划给投降贵族法韦尔。这人近来缠着尼尔斯,几乎每天都在讨要自己的封地,吵着剩余的本地贵族人心浮动,怀疑尼尔斯是否真心接受投降。

  不能再拖了,要尽快把这只喋喋不休的渡鸦打发走!

  下定决心,尼尔斯招进来一个亲卫,“挑一艘坚固耐用的长船,护送公主返回奥斯陆。”

  转过头,他看着神色慌张的伊芙,“放心,弑亲行为受到众神唾弃,小埃里克不会杀你,而是送你进入神庙担任萨满。呼,一辈子不愁吃穿,远离厮杀和繁重的劳作,这可是底层民众求而不得的好日子。”

  “不,我不要在脸上描绘那些乱七八糟的图案,不想吃致幻蘑菇”伊芙扑到尼尔斯身前,攥着他的衣角涕泗横流,“你还记得当年说过的话吗?”

  “当然,我的心里确实有过你,但这只是一个可怜农民的痴心妄想,已经随着漫长的时光消散了。”

  说着,尼尔斯扯开女人的手臂,示意亲卫送她回家,“现在我俩都是有身份的贵族,冷静些,别在公开场合纠缠不清,让底下人看了笑话。”

  事情无法挽回,伊芙精神陡然垮了下来,怔怔往后退了两步,眼泪止不住地滴落,“也对,怪我自己,是我看错了人。”

  “不,这不算看错人,只是挑错了时间。放在当初,年轻的劫掠者尼尔斯愿意为你付出一切,十余年一晃而过,如今的丹麦领主尼尔斯早已成家,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最后看了一眼这位公主,尼尔斯内心再无半点情愫,反倒觉得一阵后悔,当年的自己何等愚蠢,竟然在这种琐事浪费大量精力。

  “沉湎感情,这是我不如伊瓦尔、维格、贡纳尔的原因,还是他们三人够狠,一门心思扩充实力,成为权势煊赫的公爵。相比之下,当初的我简直比猪还蠢,真想狠狠给那时的自己两个耳光。”

  斩断过往,尼尔斯得到满意的回报——西兰岛,立即催促法韦尔滚去就封,免得他在石勒苏益格扰动人心。

  八月,丹麦局势仍未平定,尼尔斯忙于处理大大小小的叛乱,整个人焦头烂额。尤其是部分维京农民,发现自家领主竟然是盎格鲁人,抵触情绪陡然上升。

  “放在往常,都是维京人劫掠不列颠的盎格鲁人,如今却让盎格鲁人在上面作威作福,这是什么意思?反了!”

  对此,尼尔斯的态度是坚决镇压。他从诺丁汉带过来一千五百盎格鲁民兵,如今还剩一千二百余人,十几个头目成为伯爵和男爵,剩余人成为骑士、雇从以及小地主,属于尼尔斯的核心班底。

  在他看来,这群盎格鲁民兵身处异域,唯一能依靠的就是自己,忠诚度远超那些劫掠者和水手。

  “这群该死的维京蛮子,表面上反对盎格鲁领主,实则把矛头对准我,必须出重拳,给他们一个印象深刻的教训!”

  尼尔斯翻看账本,忙于筹备物资的时候,一个禁卫军部下找了过来,“将军,总算见到您了,看在往日的情分上,赶紧拉兄弟一把,我们的粮食不多了。”

  啥?

  我凭借两千多个民兵征服丹麦。你们拥有一千五百甲士,以及诺斯之剑的数百狂战士,这都能输?

  尼尔斯极其无语,让老部下介绍他们的处境。

  “.哥德堡失陷,我们无路可走,强行攻破卡尔马的寨墙,只可惜守军逃跑时带走所有船只,众人只能从头开始造船,造好一艘之后立即送我过来求援。”

  好吧,他被这群蠢货的无能吓到了,换做是一千五百头裹着铁甲的野猪,估计也能一路拱穿整个瑞典。

  靠着椅背,尼尔斯思索许久,决定帮助这支禁卫军,象征性给拉格纳一个交待。

  取出所剩不多的存粮,尼尔斯带领五百人乘船北上,贴着海岸线抵达阔别多年的家乡——他和拉格纳、贡纳尔曾经是卡尔马地区的乡下农民。

  再次见面,看着长船装载的粮食,“白发”奥列格换回原来的称呼,“将军阁下,您可算来了。”

  “不然呢?坐视禁卫军集体覆灭,一千五百套铁甲落入联军手中?”

  尼尔斯的眼神扫了一遍中层军官,率先走向那栋高耸的领主长屋,众人紧随其后,默认他重新掌控指挥权。

  进屋之后,他花半小时了解情况,盘算敌我实力对比,干脆放弃收复哥德堡,而是率军直扑北方的斯德哥尔摩。

  尼尔斯给出如下原因:

  “粮食。丹麦遭受战乱,库房找不到太多粮食。哥德堡、卡尔马两地沦为战场,同样无法供养这支军队。为今之计,只能北上攻打斯德哥尔摩,沿途搜集粮食,万一打不下来,大不了裹挟粮食返回丹麦,最起码可以撑过今年。”

  这项提议得到禁卫军一致通过。哈夫丹近期遭到众人有意无意的排挤,话语权近乎为零,默默服从命令。

  次日,两千五百士兵携带所有存粮离开卡尔马,沿着瑞典东海岸北上,沿途搜刮粮食和牲畜,一路走走停停,赶在八月下旬抵达斯德哥尔摩。

第163章 临时停战

  察觉这支突如其来的敌军,斯德哥尔摩的民众吓坏了,自发涌上寨墙准备作战。

  在挪威方面的资助下,联军不仅得到大量的军械、粮食,还获得一群技艺娴熟的工匠。工匠们指导各城镇改进防御设施,寨墙、箭塔、深壕应有尽有,防御能力因此大幅提升。

  “仔细看,斯德哥尔摩、卡尔马两地的寨墙形制和壕沟宽度简直一模一样,想必有人暗中搞鬼。”

  尼尔斯感慨一阵,安排众人建设围城营地,营造一副大举攻城的迹象。

  很快,消息扩散至瑞典各地,贵族们争相派遣增援,誓要歼灭这支远征军。

  九月初,无数民兵浩浩荡荡从各方向赶来集结。战争发展到今天,瑞典贵族打算一次性解决这支远征军,俘虏三王子哈夫丹,瓜分禁卫军的铁甲提升战斗力,然后以哈夫丹为筹码和拉格纳谈判,逼迫后者妥协。

  敌众我寡,尼尔斯的应对方法是围点打援。

  尼尔斯让副将奥列格率一千五百人在围城营地充场面,他亲率千人在周边游荡,五天之内连续击败七股敌军,连贵族都砍了五个。

  “王子殿下,看来这些年您把本地人得罪狠了,惹得对面宁可耽误农作物收割也要和您搏命。”

  遭到调侃,哈夫丹没有过多反应,默默擦拭佩剑的剑刃。被嘲讽的次数多了,他的性格逐渐变得内敛,开始沉下心来观察尼尔斯的战术,指挥水平小幅度提升。

  经过这几天的战争,他总算了解行军时如何布置斥候、伏击时如何挑选地点、布阵时如何考虑地形因素

  如此种种,学的越多,哈夫丹反而越觉得心虚。某次战斗结束,趁着尼尔斯高兴,他递过去两袋缴获的蜜酒,吹捧后者的指挥能力,打算多套出点东西。

  “嗝,其实也没什么,打了十多年仗,总该悟出点想法。维格、伊瓦尔、贡纳尔也是如此,只不过他们的天赋更好,领悟到的想法更多,我稍微差一些,不过足以应付这帮乡下蛮子。”

  借着酒兴,尼尔斯转而点评哈夫丹的缺陷:

  “你经历的战争太少,先是缺席了诺森布里亚之战,后来麦西亚——威塞克斯战争爆发,你跟在拉格纳身边,整日和一帮侍卫喝酒吹牛,平白浪费这次机会。

  再后来,西法兰克之战爆发,你又缺席了,跑去威尔士山区捡漏,反而被对面打得灰头土脸。唉,你是没有见识到塞纳河畔的决战,回忆起来,我心里仍有些后怕。”

  夕阳下,草木昏黄,一群渡鸦在上空盘旋飞舞,微风裹挟着麦田的香气拂过耳畔,尼尔斯张开双臂,仿佛要把眼前的整片天地揽入怀抱。

  “整片天地到处都是人,东边是法兰克军阵,西边是我们的阵型,合计一万七千士兵。我身处阵中,只觉得眼前、身后到处都是人影,无边无沿,全然看不到尽头”

  多年来,哈夫丹听过无数次塞纳河畔之战,唯独现在版本属于尼尔斯的切身经历,没掺杂任何水分,听得他面色煞白,心底久违地生出一丝恐惧。

  假设把我放到维格、伊瓦尔、贡纳尔的位置,会是什么结果?

  哈夫丹嗓音沙哑,“如果您和维格对战,能有几成胜算。”

  “四六开,我不如他,但也不是一点机会都没有。”

  哈夫丹继续追问:“假如有我作为辅助,胜率能否再高一些?”

  此刻的尼尔斯喝得烂醉,被这番话逗得哈哈大笑,“说句心里话,狂战士的纪律性太差,擅长滋扰乡民、欺男霸女,却不适合大规模作战。算上你和那群兽皮白痴,估计我与维格之间的胜率会跌到三七开。”

  就这么看不上我?

  霎时,哈夫丹内心刚刚升起的好感迅速熄灭,他强作镇定附和几句,发誓往后的岁月专心钻研用兵之道,逐个击败维格、贡纳尔、尼尔斯等人,成为整个维京世界的霸主。

  随着时间流逝,各路援军始终无法做到相互配合,尼尔斯抓住机会痛打落水狗,累计抓了五个贵族、一千俘虏。

  见识到禁卫军的恐怖战力,联军高层吓坏了,他们在北面的乌普萨拉商量,决定临时停战。

  五天后,使者进入斯德哥尔摩南方的围城营地。

  “将军,凛冬将至,不如暂且罢兵,各自回家收割粮食、修补屋顶,免得在冬季冻饿至死。为了交换被俘的贵族和民兵,我方愿意退出哥德堡,交出十艘停泊在哥德堡港口的柯克船,以及被俘水手。”

  尼尔斯:“剩余的维京长船在哪?”

  “卖了,用于购买粮食和军械。十艘柯克船价值昂贵,每艘船都在伦底纽姆有过登记,商人们担心购买柯克船会触怒拉格纳,因此放弃采购。”

  对于这份停战协议,尼尔斯略有意动,他暂时屏退使者,对帐内众人说道:“之前浪费太多时间,所谓的征服行动只能等到明年了。”

  为了劝说哈夫丹同意,他额外费了一番口舌,“我能征服丹麦,最大的原因是当地贵族全无防备,没来得及征召境内民兵,结果被我一顿乱拳活活砸死。

  瑞典不同,诺斯之剑扰得各地民怨四起,拖延的时间太长,他们早就做好战争准备,还从挪威得到援助,各地的防御能力大幅提升。没办法了,只能给伦底纽姆写信,一切等待陛下定夺。”

  次日,副将奥列格作为代表,亲自前往乌普萨拉签署停战协议。

  长久以来,乌普萨拉是北欧多神教的圣地,核心区域矗立着一座高耸的木质神庙,屋顶倾斜并带有高塔,整体风格呈黑色,高度约等于七个成年人。

  “和不列颠的石砌神庙比起来,终究差点意思。”

  近年来,伦底纽姆、泰恩镇相继建造石砌神庙,参考了原来的修道院样式,少了一分狰狞,多了一分庄重肃穆,在气势上彻底压过北欧的传统圣地。

  怀揣着对本地贵族的鄙夷,奥列格昂着头走进神庙内部,在众神的见证下,双方达成临时停战协议。

  携带俘虏和搜刮到的粮食,禁卫军回到阔别已久的哥德堡。释放俘虏之后,哈夫丹从联军手中接管这座荒芜寂静的定居点。

第164章 兵变

  历时数个月的艰辛,一千多名禁卫军重回故地,发现本地房屋残破不堪,居民所剩无几,士气大幅跌落。

  领主长屋,某个队官率先开口,“接下来怎么办?没地方住,冬天会冻死人的。”

  尼尔斯打了个哈欠,“跟我回丹麦过冬,听当地人说,石勒苏益格的冬季不算特别寒冷,熬过冬天,等待陛下的后续安排。”

  没有片刻犹豫,禁卫军全体一致同意这项安排,当天中午乘船前往丹麦,俨然一刻也不想多待。

  哈夫丹没有撤离,他坚守这座十室九空的定居点,防止冬季被不守信用的联军偷家。

  深秋,战争逐渐平息,接踵而来的信件抵达伦底纽姆,让拉格纳猝不及防。信件内容彼此矛盾,写信人各有各的难处,拼命甩掉责任的同时,还不忘诋毁别人。

  小埃里克的信件:“姑父、姑姑,今年的白熊皮还喜欢吗?我的父亲身体不错,退位后精神反而好了许多,所谓的篡位纯属谣言,世上没人比我更爱他了。还有,尼尔斯攻打丹麦也和我没关系.”

  奥列格的信件:“陛下,弟兄们快要熬不住了,责任不在我,主要是哈夫丹过于鲁莽,将军(尼尔斯)自行其是,闹到现在,征服瑞典已成空谈。”

  为了取得君主的信任,奥列格的信件格外冗长,足足写了三页纸。先是禁卫军主将尼尔斯的叛变,然后是奥列格率军登陆哥德堡,大破联军。之后攻打卡尔马时,由于哈夫丹的疏忽,产生了一系列灾难性的后果

首节 上一节 72/1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