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京:冰海霸主 第126节

  “阁下,带弟兄们再冲一次吧!”

  感受到船员们的热情与躁动,哈达瓦点头答应,返回阳光岛之后找到伯爵,正式讨论攻打鲨鱼岛的计划。

  “太冒险了。”

  赫尔吉态度保守,但他早已经辞去海政大臣的职务,无权约束这些战意旺盛的船员。

  休整一日,维京船队再度出动,等鲨鱼岛的海盗反应过来时,八艘维京帆船已经抵达海湾入口。

  为争取活命的机会,海盗驾驶剩余的二十艘三角帆船发起突围,遭到维京人的迎头痛击。

  经历多次战斗,维京人逐渐掌握诀窍,刻意让弩砲轰击船艉的艉舵,让三角帆船失去操控性。

  下一步,军舰调整方向,全速撞击这些三角帆船的侧舷,然后居高临下投掷石灰罐、用弩箭清剿甲板上的敌人。

  就这样,三艘军舰仗着灵活性与坚固性在敌船之间横冲直撞,海盗的三角帆船毫无还手之力,即使他们抛掷钩索,试图发动跳帮战,也无法应付每艘军舰标配的二十名带甲陆战队。

  后方,五艘武装商船组成第二梯队,由加洛斯男爵率领,负责收割残敌。

  商船的灵活性较差,而且水手的素质不如海军,不慎放跑了三艘海盗船,导致哈达瓦这些海军疯狂发旗语,痛骂这些不中用的友军。

  一个小时过去,海盗方面惨败,两艘侥幸逃离,三艘被撞沉,七艘投降,剩余船只仓皇冲滩,幸存的海盗逃回岸上营地,携带食物钻进内陆山谷,很快看不见任何踪影。

  “这下麻烦了。”加洛斯趴着船舷,眺望海滩上空无一人的海盗营地。

  以他的了解,海军不会冒险上岸追击,也不会守在这里耽误时间。等到船队散去,海盗们钻出藏身的山洞,在同伴的接应下撤离岛屿,后续仍可能侵扰阳光岛的贸易。

  不久,旗舰红隼号发布旗语,让各船派人接管岸上营地,加洛斯与船员们翻找许久,没发现任何有价值的物品。

  无视船长们失望的情绪,哈达瓦宣布撤退,临走前,他烧毁了海盗营地和受损严重的三角帆船,带领剩余船只返回阳光岛。

  七月,消息传回本土,引起伦底纽姆的震动,蔗糖和甘蔗酒的价格暴涨。下午,内阁召开紧急会议,讨论该用什么方式处理这场危机。

  了解大致的事发经过,维格做出决断:

  “让舰队主力前往里斯本,吓唬摩尔人,优先利用谈判解决问题,一旦谈不拢,沿着海岸线自北向南扫一遍,直到对面主动找我们求和。”

  受到指令,海军部减缓了从丹麦输送移民的力度,把运输任务全部甩给民间的柯克船。

  历经两个星期的筹备,海军部凑出一支由二十艘战舰,八艘武装商船组成的庞大舰队,杀气腾腾开往南方。

  起初,法兰克人以为作战目标是自己,佛兰德斯、诺曼底、布列塔尼等地乱作一团,贵族们强令民众放下农活,前往城堡集结待命。

  无视这群受到惊吓的敌人,舰队绕过布列塔尼的西北角,公然沿着海岸线南下,直至伊比利亚北部的希洪港。补充淡水和新鲜食物,他们在当地人幸灾乐祸的心情中启程。

  八月,王家海军的主力抵达里斯本。

  目睹这些高大坚固的船只,以及飘扬在桅杆高处的黑色龙旗,码头陷入混乱,居民不顾一切往城门狂奔。城墙上,守军操纵四台配重式抛石机,朝着海面投掷巨石,与其说是警告,更像是在给自己壮胆。

  山丘之上的堡垒,总督来到二楼阳台,眺望西侧海面的舰队,大致明白这群北欧蛮子的来意。

  “都怪那些胆大妄为的商人,全是他们惹出来的乱子!”

  总督让军官组织防御,他本人来到港口城墙,近距离观察维京人的战舰:全部是双桅帆船,相比当年,船只的风帆系统略有调整,提升了逆风性能和操纵性,而且安装了船艏撞角,适合撞击体型较小的船只。

  更麻烦的是,每艘船只配备重型弩砲,远程火力超过己方的桨帆战舰。

  事实上,摩尔人的技术水平较高,足以复原古籍记载的扭力弩砲,但是桨帆战舰的船体狭窄,两侧密集排列的划桨手占用了大量空间,难以安装重型弩砲的基座。

  除非仿照罗马人的大型多桡舰(如五桡舰),尚可容纳甲板弩砲,然而多桡舰的平底和低干舷在横浪中极易倾覆,且船体横向强度弱,连续受力可能导致解体,因此不适合海况恶劣的大西洋。

  对比两国的实力,总督遗憾地得出结论,至少在大西洋沿岸,己方不占据海上优势。

  “派使者,找他们的舰队指挥官谈判!”

  经过半天时间的讨价还价,约伦乘坐小艇前往港口,与同样乘坐小艇的总督当面交流。

  形势所迫,总督自称与这起袭击事件无关,科尔多瓦的宫廷事先同样不知情。为了安抚这群愤怒的维京人,他答应交出相关人员,避免这场冲突干扰即将发动的北方战争。

第288章 混乱的币制

  傍晚,约伦与总督达成和平协议,毕竟双方没有根本利益上的冲突,没必要为了这点破事发动一场全面战争。

  此后,舰队主力停泊在里斯本近海,等待对方交出相关人员。八艘武装商船趁机销售商品,他们早料到这场战争不会爆发,因此携带了大量的毛皮、鲸油、纺织品。

  随着纺织和印染技术的提升,商人携带的纺织品意外地受到广泛欢迎,这些染色布的色泽均匀、质地柔软,即使缴纳高额的税收,仍然让他们大赚一笔。

  又过了一段时间,阳光岛挑选部分俘虏,操纵被俘获的三角帆船前来售卖,维京人不擅长操纵这类船型,只能重新卖给摩尔人。

  九月,约伦如愿获得五十多名相关人员,带回伦底纽姆的海事法庭审判。

  按照事先的约定,阳光岛的酋长恰瓦图被赫尔吉册封为男爵,他需要前往伦底纽姆的纹章院登记个人和家族信息,正式成为受王国认可的贵族。

  临别前,赫尔吉向他叮嘱:“尽管拥有一千多名被俘海盗,然而岛屿的劳动力缺口仍然很大,册封仪式结束后,你记得劝说陛下,让他多发配点劳动力过来。”

  “遵命。”

  第一次出远门,恰瓦图震惊于沿途见到的种种景色,尤其是繁华富庶的里斯本、以及停泊在外海的庞大舰队,彻底击碎他过往岁月养成的傲慢与矜持。

  携带采购的货物,船队启程回国,中途再度停靠希洪港。

  听说维京人与摩尔人的冲突平息,当地民众失望至极。而且外界隐约流传风声,摩尔人急着妥协,是为了积蓄力量,伺机再次攻打阿斯图里亚斯,肃清整个伊比利亚半岛的抵抗。

  当地贵族找到约伦,请求采购更多装备,得到的只是敷衍。

  原因很简单,之前在里斯本达成的协定中,明确规定维京人不得批量售卖军械,否则失去在里斯本贸易和停泊的权力。

  经过权衡,约伦很明智地偏向摩尔人一方,因为他们能提供更多的商业价值。

  至于阿斯图里亚斯,王国位于伊比利亚西北的山脉,地势崎岖、物产贫瘠,据说全国人口不超过十五万,境内仅有零星的铁矿,连北欧海盗都懒得光顾,不具备商业价值。

  约伦注视着连绵起伏的山脉,以及山坡分布的零星羊群,内心满是嫌弃,“简直比北欧还穷,至少北欧出产毛皮、琥珀。”

  察觉约伦的不耐烦,当地贵族无可奈何,他不敢与维京人撕破脸,假设往来的维京商船放弃在希洪港停靠,他将损失七成以上的年收入。

  补足淡水,船队继续启程,畅通无阻返回伦底纽姆。

  随着船只在码头停靠,这趟航程宣告结束,恰瓦图趴着船舷,凝视着往来不绝的人流,询问阿德里恩,“这个定居点有多少人?”

  “我被流放的时候,大概只有五千人,根据船员的说法,现在至少有一万五千。”

  谈论片刻,酋长让阿德里恩出售蔗糖,这些蔗糖不属于赫尔吉,是部落自行种植的产品,酋长打算用这笔钱购买物资,开拓自己的新领地。

  “明白,我一定卖出一个好价钱。”

  阿德里恩接过命令,带着货单前往码头不远处的繁忙街道。

  记忆中,这条贝克街是大宗商品交易的场所,望着道路两侧竖立的招牌,阿德里恩恍如隔世,似乎又回到了几年前的时光。

  行走数十步,他进入蔗糖交易所,进门之后是一座大厅,左侧墙壁作为公告栏,张贴着许多货单,例如某地的商行求购二百磅蔗糖,中等品质,期望价格.

  阿德里恩拿出笔记本,记录各家商会的蔗糖收购价,判断当前市场的大致价格,然后书写一张售货单张贴在公告栏,声称自己有大批蔗糖可供出售。

  半小时过去,阿德里恩谈妥一位客户,对方来自多佛,开价很大方,要求立即交割。

  在公证人的监督下,两人达成书面协议,随后前往码头仓库。

  撬开一个密封完好的木桶,阿德里恩示意买家和公证人验货,这些糖块的颜色呈红褐色,甜度适中,残留的甘蔗杂质较少,属于中等品质。

  公证人仔细检查过后,示意买家付款,交易即将完成之时,他忽然开口叫停。

  阿德里恩:“怎么回事?”

  公证人摇了摇头,拿起一枚银币走出仓库,在阳光的照耀下端详许久,遗憾说道:“蔗糖没有问题,但是买家给的银币属于劣质品。”

  买家高声叫屈,“嘿,看仔细点,这是西法兰克的德涅尔银币。”

  公证人瞥了他一眼,“我知道这是德涅尔,”他示意随从打开木箱,取出一枚德涅尔银币进行比对,两者的形状一致,但是成色明显不同,买家的银币含银量明显少了一些。

  面对无可辩驳的事实,买家仍在小声嘀咕,“这确实是西法兰克新发行的银币。”

  公证人检查剩余的“劣质”德涅尔,发现成色、规格一致,绝不可能是民间伪造,他火速把消息汇报给上面,最后惊动国王。

  综合各方面的信息,维格得出结论。

  与中法兰克和东法兰克的纠缠中,秃头查理耗资巨大:战争开销、收买实权贵族、战后建设新的城堡,几乎耗干了他的国库。

  因此,查理主动破坏爷爷(查理曼)留下来的规矩,故意削减货币含银量,从而铸造更多的银币满足开销。

  在查理曼统治时期,他规定铸币权由王室垄断,货币换算规则如下:

  1磅白银=20索里达(solidi)=240德涅尔/第纳尔(denier),1枚德涅尔含银1.7克。(注:法兰克人的1磅重达408g,与盎格鲁人的磅规格不同。)

  “德涅尔的含银量削减了一成多,哈哈,看来秃头查理的日子很不好过。”

  维格向情报系统索要西法兰克近些年的物价,对比各项数据,谷物普遍涨价了2~3成,随着货币贬值,谷物价格还会继续上涨。

第289章 银行

  伴随德涅尔的贬值,市面上的交易活动肯定受到影响,维格思索许久,决定创办不列颠银行,负责承兑外国货币,兑换成同等含银量的银便士,方便境内的商业活动。

  事实上,货币兑换是中世纪早期最普遍的“银行业务”,兑换商在集市或者码头区域摆放一张长桌,评估钱币的价值,兑换成不同货币,从中抽取手续费。

  此外,兑换商还从事贵重物品保管业务,因为他们拥有坚固的库房,提供保管服务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既然替客人保管大笔金钱,少数兑换商顺势涉足利润更高的放贷业务。

  虽然教会明令禁止放贷,但头脑灵活的商人们通过复杂的契约安排规避禁令:将利息伪装成赠礼或感谢费。

  到了中世纪盛期,金融业迅速发展,尤其是圣殿骑士团,他们的据点遍布欧洲,便于发展存款业务,库房累积了庞大的资金,骑士团开始为国王和贵族提供贷款和跨国汇款服务。

  由于这方面的业务大获成功,骑士团累积富可敌国的资金,最终招致法王腓力四世的觊觎。

  1307年,法王以从事高利贷等罪名为借口,下令逮捕境内的所有骑士团成员,并当众烧死最后一任大团长,骑士团因此消亡。

  作为不列颠国王,维格无需在意教会的啰嗦,可以尽情开展放贷业务,但他并没有这样做。因为放贷的名声确实太差,假设下级封臣还不起债务,维格强行催缴,容易削弱贵族群体对他的忠诚度。

  “算了,暂时让银行从事货币承兑、财务保管、长途汇票。放贷业务由民间自行发展,一旦惹出乱子,至少不会波及到我的身上。”

  “汇票”实质上和明清时期的银票类似,商人在某地钱庄存入大笔白银,获得一张纸质凭证,然后在另一个地点的钱庄取出白银。

  维格计划在多佛、伦底纽姆、约克、泰恩镇、都菲林等地开设银行,搭建一个全国范围的金融网络,为境内的商业活动提供便利。

  花费两天时间,他拟定一份组建方案,然后让内阁选派人员负责此事。

  银行的筹备步入正轨,维格终于腾出精力,召见来自加纳利的恰瓦图男爵。

  初次见面,这个男人四十来岁,肤色较暗,与伊比利亚半岛居民的长相类似。维格没有刁难这个头脑灵活、眼界开阔的原住民,听说他即将开拓另一座岛屿,热心地援助他许多药物,以及派驻一位萨满提供医疗服务。

  “感谢您的慷慨,陛下。”

  恰瓦图按照宫廷侍从的教导,单膝下跪,用生硬的维京语念诵一段颂词,发誓永远不会与王室为敌——这个誓言适用于王国的所有贵族,虽然恰瓦图是赫尔吉的直属封臣,但他同样有义务拥护泰恩堡家族的王权。

  仪式结束,恰瓦图沿着原路离开王宫,前往隔壁街道的纹章院。

  走进大厅,他找到一个正在柜台打瞌睡的年轻人,要求设计家族纹章。

  接过册封诏书,年轻人反复打量这个南欧长相的男性,而后捧出一摞厚实的图册,向这位新晋男爵介绍:

  “大人,纹章是贵族血统与地位的象征.”

  之后的几分钟,纹章官语速流利地背出一大段注意事项,再由阿德里恩翻译给恰瓦图,庞大的信息量涌入男爵老爷的脑海,让他短时间内难以招架。

  说完,纹章官翻开一本图册,让男爵观看已有的贵族纹章,恰瓦图看得眼花缭乱,根本不明白这东西如何设计。

  呆滞很长时间,他拿出一小袋银币求纹章官帮忙,吓得对方面色发白。

  “这是免费服务,不收钱,您别害我!”

  纹章官只想尽快摆脱这个不守规矩的海岛蛮子,问清楚他的喜好,快速设计一套符合标准的纹章。

首节 上一节 126/1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