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淞沪从抽到警察局到拥兵百万 第110节

  一群昭和少壮派参谋原本还在乐呵呵地看海军笑话,互相传阅着海军发布那份“畅通无阻”的声明,嗤笑不已。

  “海军那帮马鹿,就知道吹牛,这下被戳破牛皮了吧?”

  “真是丢尽了帝国的脸面。”

  坐在上首的朝香宫鸠彦王,本来也在微微颔首,享受着陆军对海军的传统优越感。

  但突然,他像是想到了什么,脸色猛地一变,一拍大腿:

  参谋们的笑声戛然而止,纷纷看向他。

  “亲王殿下,怎么了?”

  朝香宫鸠彦王脸色变得很难看:

  “诸君,如果支那的空军,并非像我们之前判断的那样已经全军覆没,反而还保有不俗的战力,甚至能主动出击歼灭我海军分舰队……”

  他顿了顿,声音沉重起来:

  “那么,目前正在金陵上游试图渡江,执行迂回包抄任务的国琦支队……他们的处境,岂不是很危险?”

  指挥部里的空气瞬间凝固了。

  所有人的笑容都僵在了脸上。

  光顾着嘲笑海军了,忘了自家陆军的迂回部队,此刻正暴露在空旷的江面上、

  长江南岸,太平渡附近的某处江湾。

  鬼子国崎支队正在紧张地准备渡江,进行大纵深迂回,占领浦口,从北面封锁金陵守军的退路,企图完成对金陵的合围。

  这支部队来自凶名赫赫的第五师团(坂垣师团),37年9月底淞沪会战吃紧时被抽调出来紧急增援。

  其主要作战单位包括第九旅团,下属步兵第四十一联队、步兵第十一联队以及配属的炮兵、工兵等部队,总兵力近万人。

  支队长国崎登少将,此刻正拿着一本线装书,装模作样地站在江边一块大石头上,远眺江景。

  他手里拿的不是兵书,而是《三国演义》,正翻到“赤壁之战”那段。

  仿佛这样就能彰显他熟读兵法、深谙水战之妙似的。

  一个参谋快步跑来,立正报告:

  “支队长阁下,渡江准备完毕,征集到的船只已集结完毕,请指示。”

  丝毫不知道自己部队的行踪已经暴露的国崎登合上书卷,做出一副儒将风范。

  仿佛自己就是那神机妙算的诸葛孔明,微微颔首:

  “嗯,命令步兵第四十一联队,作为先头部队,即刻登船渡江。务必迅速抢占对岸滩头,建立稳固桥头堡。”

第181章 达则火力覆盖,炸炸炸(9.14加更)

  长江江面上,十几条征调来的木船、小火轮,正突突突地冒着黑烟,周围还有更多的小船,正满载着鬼子步兵第四十一联队的士兵,艰难地向北岸驶去。

  船上的鬼子兵挤得像沙丁鱼罐头,抱着步枪,神色紧张地望着越来越近的江北岸。

  支队长国崎登少将站在南岸临时搭建的指挥所前,用望远镜观察着渡江进程,脸上甚至还带着一丝模仿古之名将的从容。

  然而,这份从容很快就被天际边传来的一阵低沉嗡鸣声打破了。

  声音起初细微,但迅速变得震耳欲聋,如同滚雷般从东北面天空压了过来。

  “飞机,大批飞机。”

  国崎登猛地抬起望远镜,只见西面的天空中,出现了密密麻麻的黑点,正以极快的速度逼近!

  来的正是方默派出的第69军独立航空队,依旧是楚天纵带队。

  他一眼就看到了江面上那些如同活靶子般的船只,尤其是那几条冒着黑烟的小火轮。

  “各机注意,优先攻击船只。最大程度杀伤鬼子有生力量。” 楚天纵冷静的声音通过无线电传遍整个机群。

  这一次,方默几乎是倾巢而出。

  只留下4架BF-109保护燕子矶渡口,其余14架BF-109、3架P-47、16架JU-87斯图卡、11架“剑鱼”攻击机,全部挂满了炸弹,杀气腾腾地扑了过来。

  机群阵容豪华得令人窒息。

  14架BF-109,每架机腹下都挂着4颗50公斤的“小地瓜”,20mm机炮也换装了高爆弹链,专治各种步兵和轻目标。

  3架P-47“雷电”,充分展现了白鹰“大炸逼”的设计哲学,机翼下挂着2颗1000磅(约454公斤)炸弹,机腹下还有1颗500磅(约227公斤)炸弹,活脱脱三个飞行炸药库。

  16架JU-87斯图卡,机腹中心挂架上是致命的500公斤重磅炸弹,机翼下还挂着4颗50公斤炸弹,它们是点名拆舰和摧毁坚固工事的专家。

  就连那11架老旧的“剑鱼”双翼机,也老当益壮,机腹的鱼雷挂架被临时换成了炸弹挂架,各自挂上了一颗500磅炸弹,赶来凑这场毁灭的盛宴。

  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炸!炸!炸!把死亡和毁灭倾泻到鬼子头上。

  “呜——呜——呜——!!!”

  斯图卡轰炸机再次发出了那令人头皮发麻、如同恶鬼尖啸般的俯冲呼啸声。

  死神,来了!

  几架斯图卡如同发现了猎物的秃鹫,率先脱离编队,近乎垂直地向江面上最大的那条小火轮俯冲下去。

  船上的鬼子兵惊恐地抬头望去,看着那越来越大的飞机黑影和刺耳的尖啸,很多人吓得连枪都抓不稳了。

  “轰隆!!!”

  一枚500公斤炸弹精准地命中了小火轮的船身中部。

  剧烈的爆炸瞬间将整条船撕成两截,火光冲天而起,无数的木屑、钢铁碎片和鬼子残肢断臂被抛向空中,然后又像下雨一样噼里啪啦地砸进江里。

  仅仅一击,一条船和上面百多名鬼子就彻底消失了。

  其他的斯图卡和剑鱼们也纷纷找到了自己的目标。

  轰!轰!轰!

  接二连三的爆炸在江面上响起。

  木船根本不堪一击,直接被炸成碎片。

  稍微大点的铁壳小火轮,挨上一枚重磅炸弹也是瞬间解体或燃起熊熊大火,迅速倾覆。

  长江瞬间变成了沸腾的屠宰场。

  BF-109们则如同灵活的猎鹰,在低空盘旋掠袭。

  它们用机炮和机枪,对着那些在江水中挣扎扑腾、或者试图在岸边组织防空的鬼子步兵猛烈扫射。

  20mm高爆炮弹打在人群里,一炸就是一片血雾。

  7.92mm机枪子弹如同死神的鞭子,抽打到哪里,哪里就人仰马翻。

  少量匆忙架起来的九八式20mm高射炮和九三式13mm高射机枪慌乱地开火了。

  砰砰砰!哒哒哒!

  零星的炮弹和子弹在空中划出稀疏的弹幕。

  但根本没用。

  飞机的速度太快,火力太猛。

  更有一些疯狂的鬼子兵,眼看高射火力不足,竟然三五成群,用人肉当支架,扛起歪把子轻机枪甚至九二式重机枪,对着天空疯狂射击。

  “板载!天皇陛下板载!”

  他们嚎叫着,试图用血肉之躯对抗钢铁巨鸟。

  然而无论歪把子还是九二式,作为鬼子武器,片面追求精准度,忽视射速,在防空方面并不好用。

  一架刚刚投完炸弹的P-47很快发现了地面这处“勇敢”的火力点。

  驾驶舱内,飞行员看着地面上那喷吐着火舌、却显得无比渺小和徒劳的景象,嘴角勾起一丝冷酷的笑容。

  “哦?非但不逃跑躲避,反而向我开火吗?”

  他猛地一推操纵杆,这架沉重的战斗机对着地面直扑下去。

  叮叮当当…零星子弹打在P-47坚固的防弹座舱盖上,溅起几点火花,却根本无法造成实质伤害。

  飞行员冷静地瞄准,拇指重重按下操纵杆上的射击按钮。

  “突突突突突突——!!!”

  机翼上的八挺12.7mm勃朗宁重机枪同时喷出半米长的炽热火舌。

  如同八条狂暴的火鞭,瞬间抽打在那群鬼子兵所在的位置。

  地面上,泥土、碎石、残肢断臂以及破碎的机枪零件猛地炸开,混合着浓重的血雾冲天而起。

  仅仅一个短暂的扫射,那个“勇敢”的防空点连同上面的鬼子兵,就被彻底从地面上抹去了。

  江面上,落水的鬼子兵在冰冷的江水中拼命扑腾,发出绝望的呼救声。

  “救命!救救我!”

  “我不想死!”

  但更多的鬼子是旱鸭子,穿着沉重的军装和装备,落水后连扑腾几下都做不到,就咕咚咕咚地冒着泡,一声不吭地跟着破碎的船体一起沉入江底,去给长江里的鱼虾和扬子鳄加餐了。

  屠杀持续了不到二十分钟。

  当最后一架斯图卡将炸弹扔进一艘试图靠岸的小船后,整个江面已经看不到任何还能漂浮的鬼子船只了。

  江面上漂浮着无数的木板、碎片、油污、尸体,以及零星还在挣扎的落水者。

  南岸的出发阵地也是一片狼藉,被炸弹和机枪犁过一遍,到处是弹坑和鬼子兵的尸体。

  国崎登少将早被几个参谋死死地压着趴在一个弹坑里,满头满脸都是泥土,狼狈不堪。

  他那本用来装点门面的《三国演义》,被爆炸的气浪掀飞,正好落在他面前的泥土上。

  书页散开,被江风吹得哗哗作响,恰好停留在“赤壁之战”,曹操水军被周瑜火烧连营,全军覆没的那一段。

  国崎登呆呆地看着那几行字,又抬头望了望一片狼藉、烟火弥漫的江面,以及正在远去的机群。

  他原本幻想自己是神机妙算的诸葛孔明,运筹帷幄,奇兵渡江。

  “原来……我不是孔明……我原来是曹孟德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国崎登仿佛一下子被抽走了所有的精气神,继而像是无法接受这巨大的反差和失败,竟像个疯子一样,趴在地上歇斯底里地大笑起来,笑声中充满了绝望和癫狂。

  远处,电台处,一个通讯兵拿着话筒,里面还隐约传来华中派遣军司令部焦急的、迟来的明码呼叫:

  “各部队注意……各部队注意……支那空军活动频繁……务必加强防空……务必……”

  一切都晚了。

  楚天纵率领着完成任务的机群,在空中编好队形,向着西面的机场返航。

  身后,只留下一条被鲜血染红的长江,和南岸那个彻底崩溃的鬼子少将。

第182章 鬼子海陆两军的空军报复

  时间来到12月4日,天气越发寒冷。

首节 上一节 110/11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