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郎 第3节

  “唉,昨晚我问了大哥一宿,他都不说为啥。”程秀才叹了口气:“肯定是那小子干了伤天害理的事儿,我大哥说出来都怕造口业。”

  “他该死!”程家大爷忽然抻着脖子吼了一声。

  “听听,这是何等的愤懑?”程秀才扼腕道:“简直是杜鹃泣血、肝肠寸断啊!”

  “有马,你到底干了啥缺德事,把人家气成这样?”周百户又问苏录小叔。

  “百户你莫问喽,打死我也不说……”小叔小声道。

  “唉,搞啥子名堂嘛?”周百户无奈叹气道:“一个二个都不吭气,叫老子如何断案嘛?”

  “那就跳过这一轱辘,直接讲数吧。”一旁的试百户提议道。

  “也好,那就干脆点。”周百户从善如流,对程秀才道:“程相公开个价,好多钱才能掀篇嘛?”

  “二十两。”程秀才毫不犹豫道:“我大哥一条腿远不止这个价,只是再多,谅他家也掏不出来。”

  “是是是……”周百户又看向苏录大伯。

  “没得!”只听大伯斩钉截铁道。

  这年月银子金贵得很,他全家不吃不喝,一年都挣不到二十两。

  “那你最多能出多少?”周百户问道。

  “一两。”大伯伸出一根手指。

  “不谈了!”程秀才勃然大怒,朝周百户抱拳道:“不劳百户操心了,我们去县里递状子,让老父母明断!”

  “莫燃起来,你当他放屁噻。他家是军户,县太爷到头来,还是得交给卫所处置。”周百户忙拉住作势要走的程秀才,转头瞪着苏录大伯:

  “妈卖批,你搞啥子名堂?多整点噻!”

  “真没得,卖了婆娘都没得……”大伯苦着脸道。

  “还卖婆娘,想得美咧!”周百户没好气道:“老子给你做主了,十两!”

  “十两也没得……”

  “闭嘴!”周百户狠狠瞪一眼大伯,转头又对程秀才和颜悦色道:“来来,程相公入内用茶,咱们再好好聊聊。”

  “哼。”程秀才这才不情不愿进了厅堂。

  苏录大伯也想跟着进去,却被周百户喝住:“你站下,先等我们讲完喽!”

  “哦……”大伯只好站在门口,长吁短叹。这下指定不会少于十两银子了,让他怎么跟老婆交代?

  其他人也分作两边,候在廊下。程家人窃窃私语间,皆老神在在,一副吃定苏家的架势。

  苏家这边气氛就凝重多了。苏有才好歹读了那么多年书,对周百户和程秀才的想法门儿清……反正又不是周百户赔钱,他当然想内部解决,以免被上峰怪罪了。

  程秀才就抓住他这个心理,胁迫着周百户一起逼他大哥就范。他大哥还是周百户的下级,到最后怕是嘴巴再硬都得松口……

  苏录小叔则在一边反复喃喃道:“都怨我,都怨我……”

  苏录却一直用余光,偷偷瞥着程家大爷的那条伤腿。

  “打一开始你就看他的腿,有啥好看的?”苏泰终于忍不住小声问道:“因为白吗?”

  “嘘。”苏录打个噤声的手势,招手示意二哥跟自己出去一趟。

  哥俩无关紧要,程家人也不在意,任由他们离开了。

  ~~

  好半晌,周百户和程秀才从所厅出来。

  周百户便对苏录大伯笑道:“程相公善啊。你家实在掏不出银子,人家就不要了。”

  “那要啥?”苏录大伯还没幼稚到,以为对方会放过自家。

  “你家挨着程家的十亩高粱地。”周百户咳嗽一声道:“就转给人家酿酒吧。”

  “那怎么行?!”大伯一听就急眼了。“那是我爷爷带着我老汉儿,一锄一锄开出来的!二郎滩最好的高粱田!”

  “那也不值几个钱!”周百户把脸一拉道:“这事儿就这么定了,明天带好地契,去县里过户!”

  “不是,怎么能定了呢?”大伯口干舌燥道。

  “那让你兄弟侄子去坐牢啊?!”周百户没好气道。

  “坐牢就坐牢,大哥不能答应!”苏有才大声道。

  “哼,我说吧!”程秀才从旁煽风点火道:“百户大人的好心,都被当成了驴肝肺!”

  “你们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周百户果然被撩起了火气,指着大伯的鼻子道:“老子治不了别人,还治不了你们?!”

  “……”苏家兄弟登时气短。县官不如现管,百户管着所辖军户的方方面面,确实能把他家拿捏的死死的。

  看到苏家人被逼到了墙角,程家人一个个幸灾乐祸,就连程家大爷都忘记了哼哼,伸长了脖子看热闹。

  忽然,他只觉脖子一凉,下意识伸手一摸,便抓住了一条滑腻腻的活物。

  程家大爷还没反应过来,便觉手腕一痛。忙低头一看,只见一条通体翠绿的小蛇,一口咬在了自己的腕子上。

  他登时吓得一蹦三尺高,惊恐万状地大叫道:“蛇!是竹叶青!老子被竹叶青咬了!老子要死喽!”

  旁边的程家子弟全都吓坏了,没一个敢上前帮忙的。

  还是去而复返的苏录,一把抓住那条青蛇,笑道:“放心,不是竹叶青,是无毒的翠青蛇,我兄弟专门抓来,给你老人家治腿的。”

  “哇,这法子神了,一下就治好了!”苏泰跟在后头,拍掌赞叹。

  原来是虚惊一场,程家众人这才松了口气,然后就只剩尴尬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程家大爷身上,只见他两腿着地站在那里,哪有一点大腿骨折的迹象?

  程家大爷的脸更红了,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手足无措之际,他居然来了个金鸡独立。

  “行了,别演了!”周百户调转矛头,朝他怒喝道:“程相公的脸都让你丢尽了!”

第4章 我也要读书

  程秀才的反应也很迅速,立马就坡下驴,呵斥起自家大哥来:“搞啥子名堂嘛?你咋还骗我噻?”

  他自恃身份,一直是说官话的,情急之下,这会儿也带出了川音。

  “不是你……”在他恶狠狠地瞪视下,程家大爷后半截话硬生生憋了回去,颓然道:“是老子鬼迷了心窍,想要龟儿子好看。”

  “糊涂呀,大哥!”程秀才痛心疾首道:“你这样让我的脸往哪搁?”

  “唉……”程家大爷垂头丧气道:“我昨天腿疼得很,以为断了嘛。”

  “你以为?就让我陪你来丢人现眼!”程秀才哆哆嗦嗦指着他,气不打一处来的样子。“此乃陷我于不义!”

  “好了好了,说两句就行了。”周百户看了会儿表演,这才和稀泥道:“程老弟腿没断总是好事。”

  “是啊,是大好事!原来是虚惊一场。”一旁的试百户也松口气道:“这下可以各回各家咯。”

  “那怎么行?他们诬告我们!”苏有才刚才就憋了一肚子气,这下哪能善罢甘休?

  “我们也要告到县里,看看县太爷怎么说?!”苏录大伯也大声嚷嚷道。

  “行了行了,别瞎起哄,这事儿跟程相公没关系。”周百户却拉住苏家兄弟,朝程秀才沉声道:

  “此事到此为止,以后谁也不许再提,更不能再生事端!”

  他目光严厉地缓缓扫过程苏两家人,提高声调道:“不然新账旧账一起算!”

  这还是周百户第一次说硬话,震得廊檐都簌簌落灰。

  “百户大人发话了,在下自然无所不从。”程秀才则是头一回说了句软话:“今日见笑了,改日本人再置酒赔罪。”

  “好说好说。”周百户点点头,对试百户道:“帮本官送送程相公。”

  “告辞!”程秀才拱拱手,也不坐滑竿了,转身就走。

  程家众人赶紧灰溜溜的尾随离去。

  “就让他们这么走了?”大伯还在那气不打一处来。

  “你还想怎么着?人家再无良也是秀才,真告到县里你也讨不着便宜。”周百户叹了口气。

  “那可不一定,《大明律》载有明文,诬告罪加三等……”苏有才谙熟律法,张口就来。

  “别掉书袋了。”周百户无奈道:“大明朝的是非黑白都是老爷相公们说了算,你个老童生律条背得再熟有个屁用?”

  “……”苏有才被戳到了肺管子,登时不说话了。大伯犹自愤愤道:“最起码告到县学,扒了他那身皮!”

  “不可能的,他又没正式写状子,你拿啥子告他?”周百户却摇头道:“再说天下文官都是秀才出身,他们怎么可能允许卫所,在自己的地盘上撒野呢?那不倒反天罡了吗?”

  “唉……”大伯也知道周百户说的没错,只是咽不下那口气。愤懑道:“大人,他差点就逼得我们倾家荡产了!”

  “我知道。”周百户拍拍他的肩膀,叹气道:“人家不是都说吗?‘当今天子重文章,粗鄙的丘八不如狗’。这世道如此,咱又有什么办法?”

  顿一下,周百户又期许道:“你要想出这口气,就让你家春哥儿也考上秀才。到时候老子一定让程家知道知道,什么叫秉公办案!”

  春哥儿是苏家的长房长孙,出生在春天,大号叫苏满,正在当地有名的太平书院读书,一个月只回家一次。

  “哎……”大伯点点头,脸上有了点笑模样道:“春哥儿念书是好样的,但愿明年能给咱们军户争口气。”

  “盼着呢!”周百户挥挥手道:“快带他们回去吃口饭,别耽误了地里的活。”

  “哎,那我们先回去了。”大伯也只好招呼家人,离开了百户所。

  ~~

  百户所外是狭窄的石板路,石阶起起落落,蜿蜒通向赤水河畔。道路两旁黑黢黢的吊脚楼,几乎要抄起手来,苏录抬头只能看到一线天。

  这也是没办法的,整个二郎滩便是一片临河的山坡,民居只能依着山势而建,自然十分紧凑。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酸溜溜、糊了吧唧的味道,那是无处不在的酒糟味儿。因为这一带水土特别适合酿酒,不大的镇子上开了好几家酒坊、糟房,山民们几乎家家赖以为生。

  苏录初来时,很受不了这种味道,但时间一久,也就习惯了……

  这会儿日头刚出来不久,镇上人都下地抢收去了,路上除了光屁股玩耍的小孩,见不到几个人影。

  苏录和二哥默默跟在父辈身后,听大伯同老爹在那儿发牢骚。

  “唉,可憋死老子了,凭什么白白放过他们?”苏有才黑着脸道。

  “谁说不是呢?等春哥儿考中了秀才,老子一定要狠狠出口恶气!”大伯重重一捶小叔的肩膀:“长点儿心吧,老三!”

  “哎……”小叔垂头丧气,乖的像鹌鹑。

  “这回好在秋哥儿机灵,让咱家逃过一劫。”大伯说着摸出两个铜板,在街边高驼子食铺给哥俩买了叶儿粑,作为奖励。

  又问苏录道:“秋哥儿,你咋个看穿他们的嘛?”

  苏录一边吃着软糯清香的高粱粑粑,一边道:“我记得很清楚,二哥就是没踩到那老混蛋的腿。”

  他又言简意赅的描述了一下昨日的情形,把当时每个人说了什么做了什么,都回忆得分毫不差。

  “你娃儿记性那么好了?”大伯吃惊道。

  苏录点点头,他重生之后确实记性很好。

  这很正常,十三四岁正是男孩子记忆力最好的时候,只是不容易集中注意力。他现在融合了十三岁和三十岁的优点,脑力强得可怕。

  还有一点他没说,就是人在骨折第二天,会进入肿胀高峰期,一动不动都会持续的疼痛,稍稍动一下更是疼得要命。

  他仔细观察程家大爷的那条腿,只是被勒得发白,并没有出现肿胀,更没有淤血导致的青紫。

首节 上一节 3/8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