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 第150节

  眼下时间紧迫,事不宜迟,长沙已显风雨欲来之势,左近尚有那逆贼刘表的大将黄忠窥伺在侧。

  你们即刻换一身行头,扮作我府上小厮,我这便带你们去见张羡太守。”

  诸葛瑾孙权:“.”

  二人茫然对视一眼,眼底皆有古怪之色。

  到底你是袁氏忠良,还是我们是袁氏忠良?

  怎么积极性这么高,感觉你比我们还着急呢?

  正常的流程不应该是我们来说服你,然后告诉你接下来应该做什么吗?这怎么还反客为主,给我们安排上了?

  不过他二人来见桓阶,本就是为了能方便见到太守张羡,眼下桓阶主动帮忙,虽然仓促了些,可也没有拒绝之理,自然应下。

  未几,诸葛瑾与孙权扮作小厮,很快便在行色匆匆的桓阶引领之下来之太守府。

  当真正见到那位他们此行风尘仆仆而来,只为寻觅的太守张羡之时,二人皆心下一惊。

  盖因此时在他们眼前的张羡,目眦黧黑,神色憔悴,已现形容枯槁之相。

  见到桓阶过来,张羡才像是提起了些许精神,无奈谓之曰:

  “桓公又来催我?莫急,莫急,他们已有动摇之意,再给我些许时间”

  他说着惊见桓阶来与他商量大事之时,竟未曾屏退左右,居然带着两名小厮就径直而来。

  张羡大惊失色,这一刻在他的脑海中不知泛起了多少念头,神色骤然阴沉。

  “桓公这是何意?”

  不料桓阶朗声而笑,“府君,您今日忧思操劳,已生了心病,阶带药方来医你。”

  “故弄玄虚,我若出事,你也.”

  没等张羡说完,桓阶便轻笑着打断了他,“此非谈事之所,府君请往当日暗室一行。”

  张羡神色一怔,似乎也没觉得桓阶带两个文弱小厮就能威胁到他,反而想看看桓阶今日葫芦里的到底卖的什么药。

  略一沉吟,他微微颔首,“如此也好。”

  待一行人起身往暗室行去之时,张羡见桓阶居然还把这两个小厮带在身侧,没有丝毫避讳之意。

  心底疑窦丛生,打量三人的眼神越发古怪起来。

  待到暗室大门关上,此地烛火昏黄,张羡再忍不住发问。

  “桓公,你今日此举,究竟为何?”

  桓阶只轻笑间,将他方才领了得天子诏递还给诸葛瑾,俯身下拜长跪。

  “府君,既见天使,还不行礼?

  奉诏讨贼,就在今日!”

  张羡:“???”

  天使?就这个小厮?

  哪有天使驾临要搞的这么神神秘秘的?

  还奉诏讨贼?洛阳的天子诏都给刘表去了,哪轮得到我这小小太守?

第194章 孙权:人怎么能闯下这么大的祸?

  【今以眇身,嗣守神器,夙兴夜寐,惟念黎元。

  荆州牧刘表,包藏祸心,僭越不臣,罪恶昭彰,天人共愤,其罪不诛,天理难容!

  诏书至日,即刻起兵,万勿相负!】

  当听诸葛瑾将诏书读罢,张羡哪还不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

  不过包藏祸心,僭越不臣,天人共愤,天理难容?

  袁大将军,您确定你这诏书里写的不是你自己吗?

  尽管心中腹诽吐槽,然而表面上张羡的动作却极为熟练,都没等诸葛瑾反应过来呢,已经五体投地跪伏在地,仿佛一个虔诚多年的袁氏忠良一般,双手将诏书捧过头顶,朗声曰:

  “臣,长沙太守张羡,谨遵陛下诏命,诚奉大将军之令,即日起兵,奉诏讨贼,剿除刘表,以匡大义!”

  言罢,张羡起身,那双密布血丝的眼睛盯着诸葛瑾,如获珍宝一般,紧紧握住他的双手。

  “先生放心,羡久慕大将军威名,恨不得侍奉左右,今得此诏,必不使大将军失望。”

  诸葛瑾孙权:“.”

  如此一幕又是让他二人好一阵无言!

  与赋闲在家的桓阶不同,张羡可是大汉的实权太守,久治荆南,深得人心。

  这样一位荆南大人物,居然也久慕袁公威名,闻听诏命,纳头便拜?

  袁公王霸之气,恐怖如斯?

  这让打算用自身三寸不烂之舌,挑拨游说的诸葛瑾,深感无奈。

  这趟过来他还以为自己身负重任呢,结果现在碰见一个人,一个人就纳头便拜,奉诏讨贼。

  这样根本显不出他的能耐啊!

  到时候就算大事办成了,他诸葛瑾和天子身侧负责传旨的黄门郎有什么区别?这活随便派个宦官来都能干。

  而孙权呢,便是对袁公威势越发惊惧了。

  连长沙太守都是袁术的仰慕者,直接纳头便拜了,他还能在长沙搞什么事呀?

  总不能直接倒戈投靠刘表吧?

  与诸葛瑾、孙权再一次被眼前一幕震撼到说不出话不同,此时的长沙太守张羡,紧紧握着手中诏书,那张形容枯槁的脸上都焕发了生机与神采。

  “好好好,诏书至日,即刻起兵!

  诸葛先生放心,有此天子诏在手,羡有把握一封书信,就能说服零陵、桂阳太守与我同时起兵。”

  “嗯府君说的是。”

  诸葛瑾面色古怪的微微颔首,老实说,不光张羡有把握,两次见识了这封诏书威力的他。

  眼下对此事简直信心十足,脑海里已经浮现零陵、桂阳太守闻听诏书之后,当即纳头便拜,高呼奉诏讨贼的画面了。

  “不过眼下起兵虽易,然而有一人不得不防。”

  张羡眼底浮现一抹莫测之意,谓诸葛瑾曰:

  “眼下这长沙郡中,有刘表大将名黄忠者!

  长沙万余郡兵虽听我号令,然黄忠麾下亦有三千兵马就在左近镇守,且他于军中多年,勇力过人,深得长沙军心。

  眼下又有刘表之调兵诏令,我若直接起兵,难免不被他蛊惑人心,使麾下部众倒戈来阻。

  今既奉袁公召令讨贼,合该除之,只他武艺惊人,打遍长沙未有敌手,正不知如何是好。”

  诸葛瑾:“.”

  这也太积极了吧,我还什么都没说呢,你已经在计划着甘冒风险除掉刘表大将了?

  袁氏的门生故吏都没你这么忠“君”保国的。

  然而没等诸葛瑾说话,边上的孙权似是觉得自己表现的机会到了,挺身出言!

  “此事易耳!”

  他回忆着大哥孙策曾经给自己这唯一一个能理解他心意的弟弟所讲述的那场噩梦,为之娓娓道来。

  “府君只需以应允刘荆州之政令,请黄忠入府商议调兵一事为由,将他赚入府邸。

  届时暗藏五百刀斧手,皆备弓弩,辅以烛影斧声恫吓之。

  不怕他黄忠不惧怕府君威势,倒戈来降,便是其果真忠义,也可弓弩齐发,五百刀斧手围攻,纵使他武艺通神,也得身死在场。

  届时黄忠或降或死,府君于长沙郡中还有什么好忌惮的呢?”

  孙权此言一出,在场之人无不为之一寂,这番谋划说来简单,出自一个少年之口又有不同。

  诸葛瑾是惊异孙权小小年纪,行事竟这般果决。

  桓阶则是暗自皱眉,心道孙老将军行事光明磊落,一身勇猛纵横天下,无人不服。

  不想这二子,竟是个玩弄阴谋权术的,行事如此阴诡,想来黄忠将军一世英名,到头来竟要死于小儿之计。

  而对张羡而言,这般除去黄忠的计策,他不是想不到。

  此前不这么做,只是还没有做好直接跳反,跟刘表来战的准备。

  毕竟此事一旦做下,成与不成不说,他长沙张羡在刘表面前,便再没有回旋的余地。

  而此刻由这名随天使同行而来的少年开口又有不同。

  张羡当下早从桓阶口中得知了少年身份,乃是袁公第一义子孙策之弟孙权。

  这等身份与天使同行来此,显然是代表着袁公的意志,提出这等计策,说不准就是怕他张羡阳奉阴违,领了诏书却长沙拖延时日。

  因此才暂替袁公开口,要自个拿黄忠的人头当投名状,表明即刻起兵的决心。

  然而此刻的张羡穷途末路,早恨不得给袁公自证忠心,闻听此计哪还带犹豫的?

  阴暗密室内,只见他嘴角浮现一抹森然,如亡命之徒般恶向胆边生,用力一拍桌案。

  “好!此计甚妙,我这便派人前去军营,诏黄忠入府。”

  孙权仔细思虑大哥提及这个噩梦时的细节,忽得想到当初那袁公背后可还站着纪灵这等绝世猛将,这才压的大哥孙策不敢奋死一搏。

  此时他环顾四周,张羡、桓阶、诸葛瑾,好像加起来就没一个能接黄忠一招的。

  这时候如果再调大将过来,容易让人起疑不说,联想到张羡此前那句:黄忠打遍长沙无敌手。

  孙权眸光微眯,适时开口补充。

  “府君帐下若无有能匹敌黄忠的大将,要行我这计策,还要以防万一。

  今可于黄忠所饮用之茶水中下药,以备万全。”

  诸葛瑾:“.”

  这死孩子脑子里这么多阴谋诡计到底是谁教出来的?

  桓阶:此子不类父!

  张羡却深以为然,颔首曰:“此计甚妙,今日黄忠绝走不出此城!”

  未几,城外黄忠本部军马驻扎的军营之中。

  “报!

  黄将军,张太守说他眼下已经准备好兵马交接之事,请将军入城一叙,他会将长沙郡的调兵虎符于各项事宜尽数交接。”

  然而这件拖延了许多时日的大事,终于有了结果,得到传讯的黄忠面上却无半分喜色,淡淡吩咐。

  “好,下去吧,告诉太守,我已知晓,一会便至。”

  等传令兵下去,黄忠才看向大帐屏风之后,轻笑曰:

首节 上一节 150/28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