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 第130节

  然而蒋钦对此却不以为然的摆了摆手,甚至大大咧咧将一块黄巾递到赵云脸上。

  “云公子一会蒙住面目,切记谨言慎行,看我眼色行事。

  这徐州吕布还想着要跟主公联姻呢,可绝不能让他知晓,这事是我们干的。”

  赵云:“???”

  “切记,接下来叫我海公将军张海,乃张角之四弟也!

  至于云公子你嘛,既然字子龙,那若要报上名号,就自称龙公将军张龙,乃张角之遗腹子!”

  赵云:“!!!”

  没等赵云反应,某“海公将军”已经下令停船靠岸,随即乌泱泱一万水军开始把船上的大型攻城器械搬下来三分之一。

  随即在海公将军与龙公将军的带领下,乌泱泱一万水军,有如神兵天降一般杀向东海郡沿海的朐县和赣榆县以及祝其县。

  “海公既现,领大道而立黄天。”

  “龙公在此,载厚德以驱魍魉!”

  “联九州黎庶,撼一家之王庭。”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当时是,惊闻一群面缚黄巾之人杀来,东海郡沿海三县无不惊骇欲绝!

第178章 黄巾军死灰复燃?

  “天公虽死,英魂不散,海公当替天行道!”

  “国祚将亡,天下分崩,龙公请大汉赴死。”

  “汝辈食民脂、靡民膏,可知有今日乎?”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朐县之外,随着一声声喊得震天响的口号,县衙之中,县令早已面如死灰。

  这一刻他仿佛又一次回忆起了,数年之前,那场动荡了整座天下,使大汉一十三州,八州皆反的恐怖变局。

  “黄黄巾!”

  这个生涩而久违的名字,自他口中发出,“黄巾杀来了?”

  他瘫软在座椅上,脸色一片煞白。

  这位可怜的县令他.他不明白啊!

  这都过去多少年了?大贤良师张角的尸体都腐烂了,怎么还能有黄巾贼死而不僵,杀官造反?

  眼看县令李平一副无能之态,县尉陈参不以为然,挺身上前。

  “不过些许黄巾蛾贼,县君何惧之有?

  我麾下尚有县兵五百,据城而守,足以敌之。”

  闻听有此自信之言,县令眼底泛起一抹希望,“陈县尉果有此把握?我听闻蛾贼势众,足有万人,区区五百人只怕.”

  “县君有所不知。”

  没等县令说完,陈参便大手一挥打断了他。

  “上万蛾贼,那也是蛾贼。

  我早听闻当年黄巾之乱,蛾贼虽众,然不过裹挟乱民之乌合,莫说军心一触即溃,便是兵甲器具尚且不足。

  今我虽只五百之众,然据城而守,拥数丈高之城墙,居高临下。

  一群拿着镰刀、锄头的黄巾蛾贼,望着城墙又徒呼奈何呢?

  不说黄巾蛾贼是否会制作攻城器械,便是等他们打造出来,吕将军的精锐只怕也早就赶来支援。

  县君且安心稍坐,待我守上三五日,支撑到吕将军来援,你我便是大功一件。”

  县令听他如此安慰,心中稍安,重重握住陈参的手,“如此一切便仰赖陈县尉了,我在此静候佳音。”

  “放心,区区黄巾蛾贼算的什么?指不定陈某待会阵斩敌将,叫敌军不攻自破呢?”

  陈参朗声而笑,傲然挺胸,领着他麾下五百县兵赶赴城墙驻守。

  他本是陈家旁系,因地位低微,得不到家族太多扶持,只在这东海郡的偏僻小县得一区区县尉。

  可他自幼熟读兵书,精练武艺,自觉满腹韬略,不比陈元龙差,一身本事足以当上将之名。

  只恨血脉旁支,无有展示才华,名扬天下之日。

  今日听闻有黄巾蛾贼来犯,与那六神无主的书生县令不同,他陈参心底不惊反喜,只道是时机已至,合该他大显身手,立不世之功。

  别看来犯黄巾贼足有万众,可那些农夫农夫以为头上缠块黄巾,拿上锄头镰刀的就能攻城?

  别太天真了!

  只需他陈县尉把四门一闭,这些衣甲不齐的乌合之众,别说攻城了,他们面对数丈高的城墙就得望洋兴叹。

  届时他只需命士卒放箭,丢下滚木礌石,就足以吓退这上万蛾贼,名震徐州。

  陈参心头计较已定,信心满满上了城上,然后

  他竟然看见这群黄巾蛾贼,乌泱泱近万人刀枪剑戟,甲胄俱全,推着云梯、冲车、投石车就来了。

  最让他绝望的是他竟然还看见了一辆比他家城墙还高的吕公车?

  天杀的县令你坑我?

  你丫的管这玩意叫黄巾贼?

  你家黄巾贼装备比他的县兵还好?

  然而兵凶战危,战机稍纵即逝,又哪有给他迟疑的时间?

  眼看这些“黄巾贼”架着云梯就要上来了,陈参赶紧命令士卒投掷滚石檑木,以阻敌军攻势。

  可对于不断逼近比城墙还高的吕公车,便是滚木礌石,也难以克制。

  唯有令士卒不断放箭,逼迫吕公车上之人,不敢出车来战。

  可惜箭雨刚落下,最令陈参无语的一幕发生了。

  这些黄巾贼里打头的一百来人,居然皆着重铠,箭矢难伤?

  他们就这么当着他的面,硬顶着箭雨从吕公车内跳了出来,轻易杀上了城头。

  并且为首那人枪法出神入化,城头五百县兵竟被杀得溃不成军。

  见鬼了!

  陈参拔剑怒斥之,“你你等绝不是黄巾贼,鼠辈何故藏头露尾,还不报上名来?”

  那使银枪的小将,一指自己面上黄巾,笑之曰:

  “某家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大贤良师遗腹子龙公将军张龙是也!

  小的们,给他们见识见识我等是不是黄巾。”

  这些水军在船上早被蒋钦操练多时,听闻此令当即一万人齐声高呼: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声闻于天!

  此情此景,气的陈参目眦欲裂。

  “胡言!张角九族尽灭,岂有遗腹子存世?

  况且黄巾贼哪来的汝等重甲,刀剑难伤?”

  “这”

  赵云是个老实孩子,骤然被此一问张口结舌,正不知如何作答,恰好此时蒋钦也登上了城头,见状哈哈大笑,谓之曰:

  “汝不闻大贤良师麾下,有黄巾力士,刀枪不入,水火难伤?”

  陈参:“.”

  “安敢信口雌黄,羞辱于我!欺我没读过书不成?

  贼子,着实可恨,今日定叫你晓得陈某厉害!”

  说着,他拔剑便与赵云斗做一团,然而不出一合,已怀揣着他心中的大志与野望,惨死当场。

  陈参既死,其余县兵哪还有抵抗之心,朐县一鼓儿破,县令献城投降。

  听闻黄巾贼杀进城里来了,百姓怎不惶恐难安?但令百姓们诧异的是,这些黄巾贼居然高举太平大旗,对他们秋毫无犯。

  不仅如此,他们还会询问百姓们哪些家族为富不仁,哪些官吏欺压良善,有冤的报冤,有仇的报仇。

  这哪是黄巾贼?

  这分明是黄天大老爷来了!

  当时是在海公将军的的带领下,一万黄巾呼啸各地,将那些欺压百姓的地主豪强以及县衙府库通通劫富济贫,得钱粮无数。

  能装船的装船,装不下的就地开仓放粮,朐县百姓怎么感激涕零,高呼见海公、龙公如见大贤良师。

  见百姓们感念恩德,海公将军当即大声对众民宣布:

  “万民不必感谢他,他只是在奉行黄天之道而已。

  汝等要感谢,就去感谢黄天吧!

  如果非要感谢一个人,他听闻淮南袁公,为黄天之子,可受万民香火。”

  打了土豪,报了冤仇,还领了粮食,此时此刻的百姓哪还迟疑?纷纷高呼:“苍天已死,黄天当立!淮南袁公,当为天子!!!”

  蒋钦等人赶时间,搬空、分完了钱粮后,紧赶慢赶去到下一家。

  于是赣榆县以及祝其县如法炮制,区区县兵怎敌“黄巾力士”?

  不久赣榆县以及祝其县接连告破,随即又是打作恶土豪,分发粮食,当地百姓无不欢欣鼓舞,喜迎黄巾,直呼:“黄天太平!”

  兵贵神速,在海公将军多年做贼的经验下,众“黄巾”奉行抢完了就跑的战略。

  当一众大船装得盆满钵满,飘扬而去之后,惊闻此迅的吕布才派了张辽率五千骑兵来救。

  然而他看着满目狼藉的三县,与遍地高呼黄天的百姓,又上哪里还找的见所谓的黄巾贼匪?

  只隐隐听闻贼首海公将军得张角真传,有飞天遁海的法术。

  只能徒劳望着渺无踪迹的大海,望洋兴叹。

  未几,当一无所获的张辽回来复命,听说他率骑兵急追,却连贼人的影子都见不到,只带回来些诸如:

  【海公将军,张海,张角之四弟,会法术,能飞天遁海,来去无踪,

  龙公将军,张龙,张角之遗腹子,会法术,能召黄巾力士,刀枪不入。】

  吕布听得眉头直跳,这不扯淡吗?都什么跟什么呀?

  说实话,别说吕布了,就张辽自己来汇报这些消息的时候,也是一脸苦笑,尴尬非常。

首节 上一节 130/28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