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罗马帝国 第574节

第866章 阴谋论

  1889年是非常特殊的一年,吃瓜群众们看足了热闹。

  从最初的中亚战争、阿富汗战争,到公使案爆发,紧接着英俄两国又开启了精彩绝伦的撕逼大战。

  然而这只是开始,本来说好的只是英俄撕逼,结果不守规则的英国人,率先祭出了拖人下水大法。

  从下半年开始,欧洲各大殖民帝国的黑历史,都不断被曝光了出来。

  奥地利也没有能够例外,搞得弗朗茨这个吃瓜群众,都不能好好吃瓜了。

  这个时候,要是还不知道这是英国人的阴谋,他就白当这么多年皇帝了。

  什么“中亚屠杀案”、“各国黑历史”,都是为了转移国际舆论,才搞出来的。

  俄国公使在伦敦被人大庭广众之下给弄死了,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英国政府根本就说不清楚。

  国际社会根本就不认可英国人给出的说法,各国纷纷督促英国政府尽快破案,给公使案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最近这些年,英国政府拉了不少仇恨,各国联合施压除了要打击这种破坏游戏规则的行为外,同样也有借题发挥的意思。

  理由充分,又是欧洲各国一起上的,英国人事后想要报复,也找不到借口报复。

  当然报复是次要问题,带头逼宫的是俄奥两国,根本就不怕被报复。

  其他国家只是来凑数的,这个时候站出来,主要是了为了刷一下自己的存在感。

  对小国来说,要是长时间不在国际上冒泡,被人给遗忘了,那也是一场灾难。

  “公使案”伦敦政府是既不想查,也查不下去。在这种背景下,当然要想办法转移公众注意力了。

  然后“俄国人在中亚屠城事件”就上线了,经过一番炒作过后,大家的关注重点就转移到各大殖民帝国的黑历史上。

  作为受害者之一,弗朗茨现在也忙着善后消除影响,根本就顾不上寻英国人的晦气。

  没有办法,按照英国媒体的说法,奥地利就是人类史上最大的奴隶贩子团伙,比葡萄牙、英格兰都要牛逼。

  对英国人的说法,弗朗茨是一万个不认可。

  开什么玩笑,奥地利要是成了奴隶贩子团伙,他这个皇帝不就成了最大的奴隶商人?

  在这个问题上,弗朗茨是敢对上帝发誓的,自己从来都没有从事过奴隶贸易。

  奥地利政府同样也没有从事过奴隶贸易,甚至奥地利政府还是最早打击奴隶贸易的国家之一。

  从开辟殖民帝国开始,奥地利政府就没有从奴隶贸易中抽取一丝一毫利润,干净的不能再干净了。

  维也纳宫

  看着抨击奥地利从事奴隶贸易的新闻,弗朗茨皱着眉头问道:“舆论上质疑我们的声音不断,宣传部有什么计划?”

  嘴长在别人身上,人家硬是要说,奥地利也没有办法把嘴给人家堵上。

  因为背后有国际势力操纵的缘故,就连之前的金元大法也不怎么好使了。就算是能够收买,这些报纸的要价也太高,奥地利又不是冤大头什么钱都会出。

  宣传大臣路易·冯·拉瓦雷:“鉴于目前复杂的国际局势,我们除了被动解释之外,最好的办法还是把责任推出去。

  早在三十年前,我们就废除了奴隶制,禁止任何奴隶贸易,这是人尽皆知的事情。

  当年美洲各国劳动力严重不足,制约了国家经济的发展,为了帮助美洲各国发展经济,我们才将奥属非洲过剩的劳动力输送出去的。

  本身就是为了互利共赢。为了保障移民们的正常生活,我们甚至还给他们发放了补助金。

  移民在抵达美洲之前都是自由民,签订的合同上也约定了自由民身份,后面怎么变成了奴隶,这就要问当事国了。”

  理由虽然有些牵强,弗朗茨还是选择了相信。

  奥地利这些年陆续向美洲、波斯共计输送了上千万移民,真的就是为了帮助美洲各国发展经济,要是不信有合同为证。

  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维也纳政府都是有存档的。奥地利是应各国政府的请求,才答应输出国内多余的劳动力。

  为了帮助大家共同富裕,维也纳政府是出钱出力,在劳动力输出过程中还赔了几千万神盾的巨款。

  后面发生的事情,那完全是资本家们太贪婪了,才将一帮自由民变成奴隶的。

  要追究责任,那也是当事国的法律不完善,要不然根本就没有后面的烂事,和奥地利没有丝毫的关系。

  指责奥地利是奴隶贩子的人,都是一帮居心叵测之徒,谁见过倒贴钱给奴隶的奴隶贩子?

  沉思了片刻功夫后,弗朗茨摇了摇头:“这些还不够,在洗白我们的同时,还需要有反面例子来衬托。

  欧洲从事过奴隶贸易的国家可不少,尽量把话题往他们身上带,尤其是英国人需要重点照顾。

  他们才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奴隶贩子兼毒品贩子,这些都是对人类文明的亵渎,我们必须要揭露英国人的阴谋,让更多的人了解真相。”

  你坑我,我坑你。这才是列强之间的相处之道,英国人敢四处煽风点火,弗朗茨就不介意把英国人架在火上烤。

  若论黑历史,奥地利只是一个小弟弟。尤其是在同行们的衬托下,更是完全不值得一提。

  “是,陛下!”

  回答完后,作为宣传大臣路易·冯·拉瓦雷就头疼了起来。

  揭露英国人的黑历史容易,反正他们浑身上下都是黑的,根本洗不干净。

  可是要用在阴谋论上,就要好好研究了。不是因为阴谋太少,反而是英国人的阴谋太多了,多到超乎常人想象的地步。

  具体可以参考奥地利总参谋部制定的那几屋子计划,里面不乏有奇思妙想,稳健的可以苟到底,激进的马上就要当球长。

  看出了宣传大臣的烦恼,弗朗茨补充道:“阴谋论的重点放在毒品上。

  英国人四处贩卖鸦片,除了谋取暴利之外,还有想要通过鸦片毒害全世界,弱化各国的实力,为他们称霸世界做准备。

  宣传部可以找一帮专家学者出面痛斥英国人的险恶用心,号召全世界一起禁止吸食鸦片。

  可以让外交部配合你们,必要的时候可以用政府的名义召开一次全球禁毒会议。”

  禁毒的事情,弗朗茨早就想干了。遗憾是在此之前,大家还没有意识到鸦片的危害性,很多人都把鸦片当万能药使用。

  所以禁毒的事情,就只能奥地利关起门来自己干了。国际上依然是鸦片泛滥,在某些地区鸦片还成了通硬货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鸦片的危害性,社会上主张禁止鸦片流通呼声越来越高。

  号召全世界禁毒的基本条件已经勉强具备了,恰好英国人又这个时候送上门来了,弗朗茨没有道理不打掉他们这笔财源。

  不需要所有的国家一起参与,只要几个主要强国参与,就能够形成国际法。

  就算是不能禁绝鸦片,那也可以好好恶心一下英国人,打击他们的国际形象。

  路易·冯·拉瓦雷提醒道:“陛下,英国人自己也是吸食鸦片的,本土和殖民地均有大量的鸦片流通,指责他们借助鸦片削弱各国的实力,这个理由恐怕有些牵强。”

  不得不承认鸦片商人厉害,在国际上坑害全世界的同时,也没有忘了回去坑自家的同胞。

  毕竟是为了赚钱,赚谁的都一样。

  弗朗茨微微一笑:“没有关系,这个罪名向国际上宣布就行了。在不列颠换一套说辞就行了,比如说:资本家企图利用鸦片控制不列颠。

  重点强调一下吸食鸦片上瘾,一旦染上毒瘾就再也离不开鸦片,然后只能任由幕后的资本家摆布。”

  胡说八道也无所谓,反正总会有人信的。就算是鸦片商人没有敢这么干,可是谁也不能保证他们没有想过。

  英国政府禁止鸦片的法案,一直都没有通过,只有一部《毒品药店法案》,约等于没有限制。

第867章 洗不清

  “《论鸦片的危害性》,这都写的是什么玩意儿,该死的怎么能这些内容上报呢!

  亨利给我滚过来,现在你需要给我一个合理解释……”

  正在大发雷霆的是不列颠赫赫有名的鸦片大亨乔治-格兰德,在全世界所有鸦片商中足以排进前十。

  作为既得利益者之一,和所有的鸦片贩子一样,乔治-格兰德一直坚定的认为:鸦片是一种万能的药品,贩卖鸦片是为了救赎。

  对外界抨击鸦片危害性的观点,乔治-格兰德向来都深恶痛绝。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鸦片的危害性,站出来呼吁政府禁止鸦片流通。

  为了继续通过鸦片贸易牟取暴利,鸦片商们自然要掩盖这些不同的声音。为此,他们不惜拿出大量的利润收买政府官员、报社、议员。

  看似由鸦片贩子主导的鸦片贸易,实际上却是英国官僚、议员、媒体共同参与的分赃会议。

  在利益的驱使下,既得利益者们共同发力,才勉强压下了国内禁绝鸦片的声音。

  现在看到了报纸刊登揭露鸦片危害性的文章,乔治-格兰德自然不高兴了,这意味着他又要花费更大的代价,去压制不同的声音。

  负责舆论公关的亨利,急匆匆的赶来解释道:“爵士,这次的事情非常特殊,舆论的源头不在国内。

  可能和最近的国际争端有关系,最先污蔑万能药的是奥地利报纸,国内的报纸只是转载……”

  不紧张不行,鸦片贩子都是狠人。像乔治-格兰德这样的鸦片大亨,手底下要是没有几百条人命,凭什么在这个圈子里立足?

  要是搞砸了他的事,那是要死人的。如果不是生活所迫,亨利是才不会接这份高危工作。

  作为当事人之一,没人比他更清楚,民间呼吁禁止鸦片销售的声音有多大。

  奥地利政府的推动,只是导火索之一。有报纸敢刊登这样的新闻,主要还是国内反对鸦片贸易的群体在壮大。

  被鸦片祸害的人不是一个两个,也不分贫贱富贵,很多英国权贵同样沦为了受害者。

  鸦片商的力量虽大,却没有到一手遮天的地步。舆论公关,也收买不了所有的报纸,有人敢抨击在正常不过了。

  事实上,乔治-格兰德看到的报纸已经算比较缓和的了,只是转载国外报纸上的内容,没发表自己的观点。

  很多街头小报上面的内容才真正的触目惊心,什么内容都敢往上面刊登。不等他们找上门,人家又换马甲了。

  亨利已经清晰的感受到了这背后有一股力量在推动,令他担忧不已。

  乔治-格兰德打断道:“别和我扯这些没用的,不管你用什么办法,都有把这些声音给我压下去。

  要是这些人不接受我们的善意,他们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挑选这个活跃的出来杀鸡儆猴。

  要让外界知道,我们万能药协会不是好惹的!”

  面对暴怒的乔治-格兰德,亨利实在是没有拒绝的勇气,忐忑的回答道:“是,爵士!只是奥……”

  不待话说完,乔治-格兰德就猛的一拍桌子,咒骂:“该死奥地利杂碎,当初就该废了他们的,现在居然成了气候,还敢把手……”

  早在数十年前奥地利立法禁止鸦片贸易的时候,鸦片贩子们就想要进行报复的,怎奈他们英国政府的统治者们不傻。

  不管怎么说,奥地利当时也是世界四大列强之一。为了鸦片贸易,跑去和奥地利打一仗,那是脑子进水了的表现。

  说动不了政府,仅凭鸦片贩子们自己的力量,自然不可能和奥地利政府硬碰。法律上不允许,就暗地里走私好了。

  然而,走私贸易也不好做。奥地利政府一直在严厉打压鸦片贸易,对鸦片贩子是抓住一个咔嚓一个,直接杀到大家胆寒。

  虽然没有做到完全杜绝,但大部分鸦片贩子还是被震慑住了。包括乔治-格兰德在内的大鸦片商们,这些年都不敢去奥地利。

  在别的地方合法卖鸦片不好么,何必要去奥地利送死呢?

  富贵险中求,那是一穷二白的屌丝才需要的,他们这些家大业大主,根本就没必要去冒险。

  原来可以忍,那是因为有更多的市场可以选择。现在不行了,要是英国政府跟进,那就是在断乔治-格兰德的根基。

  新仇旧恨之下,乔治-格兰德也顾不上什么贵族涵养了,尽情的开始发泄。

  这可苦了亨利,走又不敢走,劝又不敢劝,只能尴尬的站在那里,努力做出很认真倾听的表情。

  发泄完心中的怨气过后,乔治-格兰德渐渐冷静了下来,涉及到国际政治争端,本身就不是他有能力掺合的。

  属于资本的时代还没有降临,玩儿的太嗨,那是要付出代价的。

  别看他也顶着贵族头衔,但是乔治-格兰德非常清楚,买来的爵位和真正的贵族相比,这里面的水分有多大。

首节 上一节 574/81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