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林黛玉已经打算认下这门亲事,那他自然就是把林黛玉当成了他的人。
那么,就有一件关乎林黛玉的大事,是始终绕不过去的。
那就是林如海的去世。
前世,他看红楼梦的时候,就觉得林如海的死有些蹊跷。
穿越过来之后,通过从安朔帝那边得来的情报,更是印证了他这一猜想,那就是跟盐税有关。
可别忘记了,安朔帝手中的那十几万新军乃是他和忠顺亲王一手招募而来的。
那么这个军费、军饷从何而来?
大景朝每一年,每一地的税收可都是有用处的,常常是还没到安朔帝的手上,就被张元直几个瓜分了,安朔帝不可能轻易挪用。
很显然,这组建新军的费用,就是从林如海那边上交的盐税里抠出来的。
从安朔帝口中透露的,自林如海担任扬州城的巡盐御史以来,上缴朝廷的盐税是一年比一年高,也证明了此事。
按照原著书中此时的节点来看,这会的林如海已经是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候。
那么他少不了要去往扬州城一趟。
这般想着,赵驹却是不免有些发愁。
林如海作为扬州城的巡盐御史,专门负责朝廷的盐政事务,手上可是有一支专门打击贩卖私盐、保障朝廷盐税收入的“盐军”的。
可这等情况下,原著的林如海仍是死在了扬州城,可见那边的水有多深。
虽说他自己的身体已经被强化到无人能及的地步,可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
赵驹再怎么勇猛,面对大军围剿,终究还是会有体力透支的那一天。
若是想要救林如海的性命,那自己去的时候,怎么说也得带上一支军队才行。
他现在手上能调动的人手主要有三个地方。
分别是疾字旗、金吾卫和破锋军。
可疾字旗作为他一手训练出来的精锐之师,在朝廷中备受瞩目,稍微有个动静就会被人知道了去。
金武卫那边平常时负责维护顺天府的治安秩序都有些吃力,哪里还有人手来给他调用?
至于破锋军那边就更不用说了,他的虎符已经上交给安朔帝,若是想要调动,还得去问了安朔帝的意见才行。
虽说这三方的人手都是绝对忠于赵驹,且还是不用任何虎符、调令就能调动的那种。
可赵驹却是不太想暴露他这个能力。
那他要以什么理由才能说服安朔帝允许自己带着军队南下?
直接跟他说林如海可能会死在扬州城,他带着军队南下扬州,是为了救人家性命?
怕不是会被安朔帝当做神经病给赶出来。
赵驹正思索着该怎么解决此事,却是猛地想起了神机营。
眼下神机营有两个火铳小队,每个小队一百人,且这会儿也已经训练了数月时间,若是带上足够多的火铳与火药,想来应当能发挥出不小的战斗力。
而且,神机营的火铳队眼下正在金吾卫衙门那边训练,若是自己带着这批人手下扬州,也不太会引人注目。
心中做好了打算之后,赵驹回过神来,转头看向身后的香菱,问道:“侯爷我过段时间要去一趟扬州城,你可要跟着一起?”
他带着香菱去扬州城,自然是为了看一下能不能找到甄士隐和封氏夫妇。
上次他拜托了贾政去信给贾雨村之后,却是没能得到香菱父母的消息,他自己派去的人也是铩羽而归。
左右他都是要南下,倒还不如带着香菱一起,等解决了林如海那边的事情之后,再顺道去姑苏那边找一找。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林黛玉的祖籍好像就是姑苏,到时候看看能不能叫林家人帮忙打听下消息。
香菱闻言,显然也是想到了赵驹的用意,当下便是眼前一亮,而后马上跪倒在地,“咚咚咚”地给他磕了几个响头:“侯爷,奴婢想去!”
赵驹一把将她扶起,有些哭笑不得。
这丫鬟倒是憨得紧,卯足了劲往地上磕,就不怕脑子磕出个好歹来?
第302章 刘姥姥
王熙凤自赵驹那里得知事情始末后,便是回到了林黛玉屋里,将其中个情况讲给她听了。
看着林黛玉面色平静,眉眼间波澜不惊,显然是接受了这门婚事,王熙凤心中也不觉得奇怪。
如今这世道,父母直接给子女定下婚约,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就如她和贾琏,虽是青梅竹马,可若没有两家长辈的默许与成全,又怎能结为夫妻?
像他们这般婚前就两情相悦且又得了长辈认可的姻缘,终究只是少数。
林黛玉能在大婚之前,就对赵驹的像貌、性情等有所了解,已然算得上是幸运至极。
毕竟,大多数夫妻,都要等到大婚当日,洞房花烛之时,才能一睹对方真容。
林黛玉此前本就与赵驹多有往来,且这门亲事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林如海自己定下的,所以她心中并未生出多少抵触的情绪。
待王熙凤离去后,林黛玉从腰间荷包中轻轻取出赵驹赠予她的那块玉弥勒,怔怔地凝视着,思绪飘远。
平心而论,她对赵驹并无男女之间的倾慕之情,只是将他当作一位可亲可敬的兄长。
赵驹此前,分明只是把她当作与迎春、探春她们一般的表妹看待。
那么林黛玉自然也就是将其视为跟自己血脉相连的表兄。
却是未曾料到,自己会有跟赵驹这个表兄缔结良缘的一天。
-----------------
宁荣街,背靠着荣国府的一处院子里。
由于周瑞负责在荣国府中管理春秋两季的地租,其中个油水自然是丰厚无比。
因此,他们一家早早的就在荣国府外面安置了一处院子,是荣国府众多下人中少数几个能回自己家里住的。
住在府外面,消息自然是比里面要灵通许多。
赵去和林黛玉订了婚约这事,就是周瑞家的传进荣国府里面去的。
目的嘛,自然是为了给王夫人找麻烦。
她是王夫人的陪房,可以说是跟王夫人一起长大的。
要在年轻时,王夫人犯了什么错,推她出来顶锅,那倒也没什么。
毕竟身强体壮的,挨上几顿打也无所谓。
可现在却是不行。
周瑞家的比王夫人还要大个几岁,已经有了春秋,身体自然是没以前那般健壮。
别说是挨上一顿毒打了,平常时稍微忙活的久了些就容易累着。
上次周瑞家的被王夫人推出来顶锅,打了十几板子,就险些去掉她半条命。
周瑞家的因此就记恨上了王夫人,满心想要找她的麻烦。
贾宝玉对林黛玉什么想法,在府中可谓是人尽皆知。
这几天,金玉良缘这个说法在荣国府疯狂传开,稍微带点脑子的,就知道是薛家人看上了贾宝玉,想要把那位宝姑娘说给贾宝玉。
原本周瑞家的是想借此机会叫林黛玉和薛宝钗两个人对上,贾宝玉被夹在中间,必定会被为难。
到时候闹腾起来,还怕没个好戏看?
只可惜她还没来得及打算谋划,就是猛地听到林黛玉已然和赵驹定下了婚约。
原本还想着利用下林黛玉,这会却是不成了。
什么人能惹,什么人不能惹,周瑞家的还是分得清的。
林黛玉不能惹,但其他的都还是可以利用一下。
将林黛玉和赵驹的婚事捅出去,也够贾宝玉那厮难受一阵子了。
不过,由于贾母严厉禁止府里的下人谈及此事,想要在不暴露的前提下将消息透露给贾宝玉,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正烦恼着该如何行事,外面却是有一孩童的声音传了进来:“周大妈,有个老奶奶来找你呢!”
周瑞家的闻言,心中顿时有些纳闷。
她这一家子,除了周瑞夫妇两个,剩下就只有女儿女婿,其他的亲戚不是死了就是没了往来。
这会儿怎么还有人找上门?
她刚出院门,就是见到门口有一个头发灰白,面庞黧黑圆阔,双颊带风霜之色的大娘正看着她。
这大娘头戴荆钗布裙,发髻简单挽起,未见珠翠头面,仅用粗布帕裹头,衣裳虽简陋但却是洗得发白,给人一种清爽之感。
旁边还带着一个几岁大的小孩。
这小孩同样穿着粗布衣裳,且面色黝黑,身形矮小,一身乡下孩子的打扮,显得土气而稚拙。
周瑞家的瞧了老半天,也没认出这两人是谁,直到那大娘叫了她一声“周嫂子”,她这才笑道:“原来是刘姥姥!倒是有几年时间没见了!”
说着,便是将刘姥姥请进了屋里。
两人寒暄半天,周瑞家的便是问道:“刘姥姥来找我,可是有什么要紧事?”
刘姥姥笑了笑:“原是来见过周嫂子的,不过想着来都来了,干脆便先去请了姑太太的安,若是能带我去见一见也好。
若是不能,还得请了周嫂子帮我去讲一讲,请个安。”
这刘姥姥跟王夫人倒也有几分渊源。
她有个女婿叫做王狗儿,祖上曾在顺天府做官,因为贪图王家的权势,便是跟王家连了宗,以子侄自称。
可以说是八竿子都打不着的亲戚。
那王狗儿娶了刘姥姥的女儿刘氏,生有一儿一女,分别叫做青儿和板儿。
平常时王狗儿和刘氏要忙活生计,青儿和板儿姐弟两个没人看管,王狗儿便是叫了刘姥姥跟他们一同生活,顺便帮他们看孩子。
眼下快要入冬了,可由于先前朝廷各处都在打仗,使得他们多少受了些影响,竟是连过冬的物资都没集齐。
一家人正为该如何度过这个冬天而发愁,却是想起了家里还有这么门亲戚,便是叫刘姥姥带着板儿找上了门来。
周瑞家的闻言,便是知晓刘姥姥向王夫人请安是假,想要上门打秋风才是真。
不过她倒也没有拒绝。
一来,几年前周瑞在顺天府跟人争买地,多亏了刘姥姥的女婿王狗儿的帮忙,这才将事情办好。
二来,则是想借此机会彰显自己的体面,顺便给王夫人难堪。
作为从小跟王夫人一起长大的周瑞家的,岂能不知道王夫人的性格?
表面上吃斋念佛,一副慈悲相,实际上最是心狠手辣,且好面子。
虽然周瑞家的并没有瞧不起刘姥姥的意思,但她却是知道,有这么一门穷亲戚找上门来,定能叫王夫人心里不痛快。
想到能叫王夫人在府里丢一回面子,且还不能拿她怎么办,周瑞家的这会儿嘴角都快咧到后脑勺去了。
但见刘姥姥和板儿两个正呆呆地看着她,周瑞家的面色一正,而后笑道:“姥姥放心就是,一年到头都不容易,怎么会叫你这么大老远白跑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