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都是我的! 第195节

  林黛玉闻言嗔怪道:“表哥能叫我们帮忙管打理铺子,老祖宗感谢表哥还来不及,怎么还会怪罪?”

  说着,就是叹了一口气:“就是总觉得,咱们几个丢下大嫂子一个人留在荣国府那边有些不太好。”

  原本承担教养迎春等几位尚未出阁姑娘的任务,是由大嫂子李纨负责。

  这会秦可卿和元春横插一脚,李纨便是面临失业的风险。

  赵驹听到林黛玉突然提到李纨,脑海中更是浮现那张充满知性美的俏脸,笑了笑:“你们家大嫂子怕不是巴不得把你们几个丢到我府里来,这样她自己也能过的轻松些。”

  虽说贾环去了国子监,但每次他从那边休学回来之后都会带上贾琮和贾兰一起玩。

  而每次贾环找上赵驹,一张嘴都是叭叭个不停,恨不得把自己经历的事情都讲给他听。

  如此一来,赵驹虽直接未与贾兰相处,却也借贾环之口,对其近况有所了解。

  贾兰虽然这会儿还在贾家族学那边读书上课,但贾代儒什么水平,李纨也是心知肚明。

  加上贾代儒年纪越发大了,精力是一天不如一天,待在族学那边的时间自然是越来越少。

  因此,每天贾兰下了学仍还是要李纨帮忙辅导功课。

  好在李纨出身书香门第,父亲还是上一任的国子监祭酒,倒也识了许多字。

  加上当年贾珠留下来的那么些个书籍笔记还在,倒也勉强能应付过去。

  虽说贾家族学这边,贾代儒已叫贾敬另聘几位教书先生。

  奈何秋闱渐近,那么些个读书人都忙着闭门苦读备考,这教书先生一时半刻哪里有这么容易找得到?

  贾敬纵使满心无奈,也只能暂且搁置此事。

  此后但凡得了闲暇,便亲自坐镇族学那边。

  几人正聊着天,却见晴雯从外面走进来,对着赵驹说道:“侯爷,隔壁荣国府老太太派了马车来,接几位姑娘回去呢。”

  小惜春抬头看了看天色,听这会儿天色还早,顿时撅着嘴说:“老祖宗这么早就把我们叫回去做什么?

  宝二哥这会儿还没下学呢。”

  平常,贾母都是等贾宝玉快从学堂那边下学了,才让人把他们接回来。

  省得贾宝玉回府的时候见不到迎春他们几个闹起来。

  说来倒也有趣。

  贾母见迎春姊妹几个常往勇毅侯府走动,竟动了在荣国府与勇毅侯府间修个垂花门的念头。

  只是这提议甫一出口,便被赵驹直言回绝。

  贾史氏那点心思,他又如何瞧不明白?

  一旦建起这垂花门,两家便成了“通家之好”,往后往来便没了界限。

  迎春几个平常时来勇毅侯府这边都是坐着马车,他自己也不一定非得要省那几步。

  甚至他还可以抄近道。

  那么这垂花门自然是用处不大,甚至还容易引起某些心怀不轨之人,想要来他府上的心思。

  迎春几个虽然纳闷为何贾母这会儿就叫他们回去,但赵驹却是心中一动,知晓可能是薛家人到了。

  果不其然,就听见晴雯解释道:“隔壁老太太派来传话的婆子说,荣国府的姨太太带了一家子人来了荣国府,叫几位姑娘回去招待客人呢。”

  迎春几个这才恍然,当下便是起身跟赵驹行礼告辞

  赵驹却是眯了眯眼,对着正欲起身送客的元春问道:“你可要跟着他们几个一起去?

  我听着好像是你母亲那边的亲戚。”

  元春被他这么一说,显然是有些心动,但还是犹豫的看着赵驹:“那夫君你和可卿妹妹回秦家?”

  每次贾环和秦钟从国子监那边下学,秦可卿要么就是把秦钟接回勇毅侯府叙旧,要么就是跟着赵驹回了秦家。

  赵驹摆了摆手:“刚好有段时间没见环哥儿,我跟你一起回去,至于可卿这边…”

  他话还没说完,一旁的秦可卿便很是善解人意地回道:“夫君尽管去就是,等会儿我叫了府上的亲兵回家一趟,把鲸卿接过来。”

第282章 薛家人进京

  一行人商定好之后,迎春几人便是踏上了回荣国府的马车。

  虽然贾母遣来的翠幄青紬车宽敞华贵,即便添上赵驹、元春二人也不显拥挤。

  且迎春等人皆不避嫌,不介意与赵驹同车而行。

  但元春和赵驹两个等会儿还要回家,自然不能跟着蹭迎春几人的马车。

  赵驹索性便是充当了马夫的角色,驾着勇毅侯府的马车带着元春走在前边。

  荣国府门口的门子远远瞧见是赵驹在赶车,吓得三步并作两步跑过来。

  他转头就把先前派去接人的几个马夫骂了一顿:“你们这差事是这么干的?长没长眼睛?能让侯爷亲自赶车?”

  几个马夫苦着脸直喊冤:“是侯爷非不让我们赶......”

  赵驹决定了的事情,哪轮得到他们几个当下人的多嘴?

  赵驹挥了挥手说:“行了,把门打开,让我们进去。

  听说家里有客人要来,到了没?”

  门子赶紧招呼其他伙计把门敞开,陪着笑脸回:“还没到呢!派去码头打听消息的人还没回来,估摸着还得等会儿。”

  赵驹颔首示意,也没有再说什么,当即驾御马车驶入荣国府。

  行至中门,因马车无法继续前行,遂搀扶元春下车,二人并肩朝着贾母院落方向缓行而去。

  待到了贾母的院子里,邢夫人、王夫人,宁国府尤氏,以及荣国府二房李纨、王熙凤等皆已在座。

  贾母见到元春回来,先是面上一喜,然后又看见了元春身旁的赵驹,赶忙起身招呼:“侯爷也来了,怎未遣人通传?仓促间恐有失待客之道。”

  贾母这一起身,屋内一众女眷亦随之起身。

  赵驹抬手虚扶,淡淡道:“听说家里来了客人,想着元春也挺久没回来,便接送一下。

  你们聊你们的便是,不用管我。”

  贾母先是一愣,而后一张老脸顿时乐开了花。

  赵驹这等少年侯爷,她们自然是要多多亲近,贾母巴不得元春跟赵驹两人关系亲密些。

  尽管赵驹说不用管他,可贾母自然不能没眼力见的当真把人晾在一旁。

  她提议道:“今儿环哥儿休学,不如唤他前来陪侯爷叙话?“

  一旁的邢夫人也是点了点头附和道:“琮哥儿这会也在府里,要不也把他叫了来?”

  贾母闻听此言,眸光倏然一亮。

  原本她还觉得贾赦这个续弦出身小家小户,上不得台面。

  现在见她不像老二家的那蠢妇,于明里暗里流露出对赵驹的怨怼,心中观感顿时改观。

  赵驹好不容易来一趟荣国府,他们这边自然是要好好招待。

  按理来讲,以赵驹的身份,本应由贾政等族中长辈出面招待。

  可偏生赵驹爵位虽高,却较贾敬等人低了一辈,尊卑与长幼之序相抵牾,相处之间难免尴尬。

  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叫了跟赵驹关系亲近的几个人来招待。

  贾宝玉如今也算得上是赵驹的小舅子,若不是知道两人看不对眼,她怎么说也要把贾宝玉叫出来招待。

  如此一来,赵驹的表弟贾环,以及在其门下修习武艺的贾琮,便成了接待赵驹的不二人选。

  哪曾想,赵驹听到贾母和邢夫人的提议,竟是纳闷道:“荣国府今儿不是来了客人?他们两个本来就要出来招待的吧?”

  贾母与邢夫人面上原本尚带的和煦笑意瞬时凝固,神色间难掩尴尬,唯以几声不自然的轻笑敷衍化解。

  邢夫人还好一些。

  她原本就是打算叫贾琮多在赵驹和贾母面前多露脸,自然是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可贾母就觉得有些尴尬。

  尽管贾环是赵驹的表弟,且已入国子监潜心修学,依常理而言前程自然是似锦可期。

  然而,在贾母心中,贾宝玉始终占据着无可替代的特殊地位。

  受固有观念影响,她潜意识里仍将贾环当做原来的那个小透明。

  日常晨昏定省时,贾环、贾琮二人便是常常被她遗忘,更遑论主动安排他们出面接待宾客。

  想到这里,贾母便是吩咐了鸳鸯去叫人。

  没多久,贾琮和贾环俩人便是来到了贾母的院子。

  贾琮不必多说,每天都能见着,倒也没什么好说的。

  而贾环在国子监那边读书,一般半个月才能见一面,赵驹便是询问起了他的近况。

  不多时,外面就是传来婆子的通报声:“老太太,姨太太一家人到了,这会儿刚进了府。”

  原本还在跟元春说话的贾母一愣,而后便是对着外面高声喊道:“快请了姨太太她们来这边。”

  王夫人和薛姨妈也有好几年的时间没见,这会儿听薛姨妈他们到了,哪里还能按捺得住?

  当下她便是起身对着贾母请示道:“老太太,我带着几个小一辈的去迎一迎?”

  贾母点了点头:“快些去吧,莫要怠慢了人家。”

  至于她自己,则仍是坐在原位上不动。

  薛姨妈一家人不过是王夫人家的亲戚而已,还不值得他这个老祖宗亲自出门迎接。

  至于赵驹?

  贾母表示莫要开玩笑了。

  至于赵驹跟荣国府的关系,贾母心中自然是有数,知晓两家看似亲密,实则疏远。

  可偏生有人不这样认为。

  王夫人见赵驹仍是在和贾环和贾琮两个说着话,丝毫没有起身的意思,心下不免生出几分不悦。

  怎么说如今元春也是他的房里人。

  这会元春的亲姨妈来了,他这个做晚辈的竟然也不知道出来迎一迎?

  但碍于这么多人在,王夫人也不好发作。

  她只对着贾母身边的元春喊道:“元春,你也跟着一同去吧。”

  元春自无不可,跟赵驹打了一声招呼之后,便是跟着王夫人出去了。

  没多久,待屋子里的人听到外面的动静,便是知道王夫人一行人回来了。

  贾母便是当下起身,走到了门口,假装出来迎接。

  不管怎么说,都是家里的亲戚,装装样子总还是要的。

  几人一番寒暄之后,王夫人一行人便是带着薛姨妈一家人入座。

首节 上一节 195/32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