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詹光和单聘仁二人,一见贾宝玉,立刻热情地迎了上来。
詹光快步上前,拉住贾宝玉的手,笑着说道:“哥儿,今日怎么有空来老爷这儿?”
贾宝玉自然认得贾政身边的这些清客相公,当下笑着回应:“我带了两位同窗来拜见老爷,老爷可在书房?”
说着,便朝身后示意了一下。
詹光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只见两个娇柔的身影,身着红绿衣裳,在一众小厮的衬托下,显得格外惹眼。
他平常时在贾政跟前奉承,惯会说一些讨好人的话,自然也有一副好眼力,哪里还不明白几人的关系?
詹光嘴角微微一抽,旋即不动声色地松开了抓着贾宝玉的手,面露遗憾之色,说道:“哥儿,您来得不巧,老爷今日不在书房。”
单聘仁起初心中纳闷,贾政此刻分明正在书房与赵姨娘说话,詹光为何要说他不在?
可看到香怜和玉爱二人,几乎瞬间就是明白了詹光的意图,也连忙附和道:“是啊,是啊,老爷刚出去不久,说是要出门办事。”
贾宝玉带同窗拜见贾政的计划落空,心中虽有不甘,但还是招呼众人往外走。
一行人浩浩荡荡,难免发出些许声响。
许是外面的动静惊扰了屋内的贾政,他走出房门,想要看看是谁在他的梦坡斋如此喧闹。
却是只瞧见贾宝玉一行人正往外走,贾政顿时黑着脸怒声喝道:“孽障!你来这儿做甚?”
贾宝玉听到贾政那熟悉的斥责声,顿时缩了缩脖子,心中纳闷不已。
贾政明明在书房,为何两位清客相公要说他出门了?
然而,见到贾政,贾宝玉刚刚放弃的计划又被他提了上来:“老……老爷,儿子的两位同窗来府上做客,我便想着带他们来拜见您。”
说着,便侧身让开,好让贾政看清香怜和玉爱二人。
听闻贾宝玉提及面前之人乃是贾政,二人瞬间泛起娇羞之态,平日里的作派更是展露无遗。
贾政听闻贾宝玉带着同窗来府上,脸色顿时缓和了许多。
他素来喜爱读书人,当下便满怀期待地看向贾宝玉身后。
然而,在人群中,除了一众身着小厮服饰的人外,唯有两个打扮得略显花枝招展之人。
贾政原本缓和的脸色瞬间一僵。
若不是仔细辨认,他还以为是哪个院子里的丫鬟呢。
平日里贾宝玉在族学结交的,竟是这般货色?
想起之前贾环从国子监带回的秦钟,生得眉清目秀不说,一身气质更是与他心中读书人的形象完美契合。
也不知为何,贾政对贾宝玉带来的这两个柔柔弱弱的同窗,莫名地感到厌恶。
思索片刻,贾政才惊觉,这两人竟同贾宝玉一样,脸上涂着厚厚的一层胭脂水粉。
难怪自己一见到他们,便心生厌恶。
堂堂七尺男儿,脸上涂这么多女子用的东西,成何体统?
他心中虽极为恼怒,但念及这是贾宝玉的同窗,只好强忍着怒火。
他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向香怜和玉爱问道:“你们便是宝玉在族学的同窗吧?四书五经可曾读完?”
若这两人读书出众,即便装扮如此,他倒也能勉强接受。
香怜和玉爱虽初次踏入荣国府,却也知道荣国府的二老爷最爱读书人。
只是,他们平日里虽也听贾代儒讲过些课,但大多时候都与贾宝玉混在一起,学问自然有限。
二人只得讪笑道:“平常只是跟着老太爷听讲,四书五经尚未学完。”
贾政只当这是二人自谦之词,脸色顿时又缓和了几分。
贾政有心考较一下平日里与贾宝玉相处之人的学问,便向二人问道:“‘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下一句是什么?”
香怜和玉爱显然没料到,贾政会当着众人的面考问他们学问,一时之间,难免有些慌张。
二人对视一眼,玉爱硬着头皮答道:“古,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听着他结结巴巴的回答,且后面明显有几处错误,贾政脸上闪过一丝失望,原本对贾宝玉生出的那几分期望,也随之淡去。
想到秦钟来府上时,面对自己的考问,不仅对答如流,甚至还能举一反三,将自己难住。
两相比较,香怜和玉爱二人便显得极为平庸。
贾政心中暗自叹息,看来终究是不用心读书,结交的人亦是这般没水准。
他对着一行人摆了摆手,对贾宝玉淡淡地说:“行了,既然人家来府上做客,你便好生招待。”
第273章 察觉到不对劲的王夫人
虽然此行并未达成贾宝玉心中所预想的目标,可他所求向来不高。
只要贾政不暴跳如雷地拿板子打他,便算是此行成功。
此刻,瞧着贾政对待自己的态度,不像往昔那般稍有差错就动辄训斥。
贾宝玉暗自得意,心中笃定,此番带香怜和玉爱回府的决定无比正确。
他浑然不知,贾政对他早已失望透顶,只是碍于家中有客,才勉强给他留了几分颜面。
从贾政的梦坡斋出来后,贾宝玉迫不及待地带着众人径直往后院走去。
跟在后面的茗烟、李贵等人,心中叫苦不迭,暗自纳闷,怎么老爷今日这般反常,竟没大发雷霆收拾宝二爷一番?
而贾宝玉身旁的香菱和玉爱,心中暗自欢喜,还以为自己两人已是蒙混过关。
这一行人各怀心思,惟有贾宝玉兴致勃勃,丝毫未察觉旁人的异样,满心欢喜地领着众人往后院赶去。
没承想,还未到贾母的院子,就被王夫人派来的人拦住了去路。
王夫人作为荣国府当家太太,在府中眼线众多。
听闻贾宝玉带了同窗上门,心中好奇不已,忙派人去传贾宝玉,让他带着同窗到自己院子里来。
贾宝玉在荣国府众人眼中,向来是“乖巧听话”的形象,听闻王夫人想见自己的同窗,想都没想便一口答应下来。
守在门口的丫鬟见贾宝玉一行人到了,急忙向里通报:“宝二爷来了!”
通报时,她还偷偷拿眼睛打量贾宝玉身边的香怜和玉爱。
只见这两人身材纤细柔弱,面色如春日桃花般娇羞,全然没有读书人的硬朗气质,看着很是不靠谱,那丫鬟心中不禁大为失望。
她本以为宝二爷带回来的同窗,是像上次环三爷带回来的秦家少爷那般风流俊俏的呢。
正在屋内耐心等候的王夫人,听到丫鬟的通报声,竟亲自迎了出来。
一见到贾宝玉等人守在门外,王夫人立刻满脸宠溺,上前一把揽住贾宝玉,说道:“我的儿啊,从族学下学啦?
你带回来的同窗呢?还在外面候着?难得带同窗回来,不必拘礼。”
王夫人年纪渐长,眼神已不如往昔那般锐利,只是大致扫了一眼贾宝玉身后。
只见人群中除了一群小厮,还有两个模样娇俏的“丫鬟”,她还以为是贾宝玉顾及礼数,不好直接带外男进内院,便让他们在院子外等候。
贾宝玉见状,拉住正探头往外看的王夫人,笑着解释:“太太,身边这两位便是我的同窗。”
王夫人闻言,顿时愣住,目光难以置信地看向香怜和玉爱,只觉眼前一黑。
她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看着正望着自己的众人,王夫人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说道:“倒是我老眼昏花,没看清楚。”
说着,便招呼贾宝玉、香怜和玉爱进了屋。
王夫人心中隐隐觉得有几分不对劲。
加之林黛玉的缘故,她本就对香怜和玉爱这等娇柔造作之人,下意识地感到厌恶,因而态度不免冷淡了许多。
只是吩咐丫鬟上了一杯茶,至于点心之类的,那是想都别想。
看着贾宝玉和香怜、玉爱几人有说有笑,王夫人心中的疑惑愈发浓重。
她想起平日里在院子里,听周瑞家的说起贾琏常找贴身小厮借“烧饼”的事,心中哪还能按捺得住。
王夫人一把将贾宝玉拉到内屋,脸色一沉,问道:“宝玉,你老实交代,你跟外面那两个人到底是什么关系?”
贾宝玉虽与香怜和玉爱有过亲密之举,可也深知这种关系不能被家里长辈知晓。
他顿时面色微微一僵,强装镇定,打着哈哈试图糊弄过去:“就是在族学里,跟儿子平常关系比较好的玩伴。”
之前,虽然贾宝玉曾因尿裤子一事糊弄过贾府众人,但在王夫人心中,他仍是那个乖巧听话的好大儿,故而并未察觉他语气中的异样,只是心中十分不悦。
怪不得宝玉的性子越发软弱,定是成天跟外面这些人混在一起,学坏了。
这般想着,她便劝说道:“我的儿,娘瞧着外面那两个,不像是良善之人,往后莫要跟他们走得太近。”
贾宝玉本以为成功糊弄过了王夫人,正暗自欣喜,冷不丁听王夫人让自己离香怜和玉爱远些,心中哪肯愿意。
当下,他脸色一垮,语气中带着几分不悦:“太太,那可是我在族学里的同窗。”
王夫人自然察觉到了贾宝玉的情绪变化,赶忙连声安抚:“娘知道那是你的同窗,可族学里那么多人,为何偏偏与这两个交好?”
哪曾想,贾宝玉闻言,脸上竟露出几分不屑之色:“同学里那些人,整天就知道读那劳什子圣贤书,张口闭口都是子曰子曰的。
哪里能比得上香怜和玉爱两个?”
王夫人顿时傻眼。
这段时间,贾宝玉不再像之前那般抵触读书,甚至每天早早起床,兴致勃勃地去族学,她还以为是贾宝玉懂事上进了。
可此刻听贾宝玉这番话,似乎并非如此。
王夫人有心想要问个明白,却见贾宝玉面上隐隐露出不耐之色,到了嘴边的话又被咽了回去。
回到屋内,得知贾宝玉等会儿还打算带两人去见贾母,王夫人嘴角微微抽搐,思索片刻,找了个借口:“老太太年纪大了,精力不济,这会儿已经睡下了,还是下次吧。”
下次说什么也不能让这两人进府了。
贾宝玉听了,心中虽有些遗憾,但好在这并非他的主要目的。
他一心想着带香怜和玉爱去见迎春等人,到时候,一屋子都是与自己关系亲密之人,大家一起谈诗论道,聊天说笑,那该是何等畅快。
当下,他便向王夫人告辞离去。
王夫人见贾宝玉终于要走,不禁长舒一口气。
她左看右看,香怜和玉爱两人怎么都不顺眼,可偏偏这两人是贾宝玉带回来的同窗,她也不好表现出明显的厌恶,以免落人口舌,被人诟病失了礼数。
看着贾宝玉带着香怜和玉爱一边打闹嬉戏,一边往外走,王夫人心中那股怪异之感愈发强烈,方才那荒唐的想法又浮上心头。
她赶忙对周瑞家的吩咐道:“你去把茗烟和李贵两个叫来我屋里。”
周瑞家的领命,转身出了屋子,神色间带着几分古怪。
她也觉得贾宝玉与那两个“兔儿爷”关系异常,平日里与那些爱八卦的同事闲聊,也曾听闻过一些风言风语。
第274章 敏探春
“站住!”
周瑞家的正要去追贾宝玉,刚到王熙凤的院子附近,就是被人给拦了下来。
周瑞家的一怔,忙回头,只见王熙凤和平儿正瞧着她,赶忙陪着笑道:“二奶奶,您有何事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