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不知道在现如今这种情况下,自己还能撑多久。
传宗接代的思想深深禁锢在他的脑海中,他自己也不想一直到死都还没碰过女人。
最重要的是。
韩家跟他说,如果自己娶了韩金儿,那他们就会给自己一些粮食。
有了这些粮食,撑过今年冬天肯定是没问题了。
李自成很饿。
他饿的连晚上觉都睡不着。
但他却不敢吃今天自己磕头才讨回来的,那本就属于自己的粟米。
因为再过些日子天就要凉了,他怕自己抗不过这个冬天。
想到这里,再加上身体传来的强烈饥饿感。
李自成恨不得明天天一亮,就去城里找韩家答应那门婚事。
但没来由的。
他忽地又回忆起前段时间那触及灵魂的天人感应,不由得叹了口气。
还是再等几天吧.
毕竟还没到真正活不下去的时候。
可若是真活不下去了,自己又会怎么样.
李自成还没认真想过这个问题。
有卧龙的地方,必然就有凤雏。
当李自成正饿的往外冒酸水的时候。
张献忠正在米脂县外无人的荒郊野地里嗯炫烤肉。
至于肉是怎么来的,又具体是什么肉
懂的都懂。
……
PS:没想到竟然爬到新书榜第三了,有些惶恐。
恳请读者老爷们多帮忙追读稳稳排名,顺便麻烦多帮忙投投月票or2
还有很多读者老爷们关注的更新问题,新书期由于推荐问题,每天是两章四千字左右。
上架后会爆更的,尽量往日万靠!
再次拜谢or2
前面章节说过,通过两人的人生经历来看,李自成是桂南+老实人被逼急了黑化
张献忠则是纯粹的法外狂徒
PS:仅代表个人观点
第65章 天生万物以养人
张献忠盘腿坐在地上,腿上放着一把横刀。
他手中握着一把短刃,正从身前的火堆一片片的割下肉来塞入口中咀嚼。
扑闪扑闪的火光将他的脸映照得晦涩不明。
但即使是在这种情况下,也仍能看到他那令人胆寒、充满仇恨的眼神。
前几天。
他又去了一趟西安府。
在那里,他看到了从延安府逃过去的流民。
流民们成片的跪在地上只是想进城讨口饭吃,可守城的士兵却连一点活路都不给这些人,将他们赶杀出去。
光是如此也就算了。
张献忠偏偏又在府城里,看到了大明朝秦王殿下那想必要比传说中的皇宫,还更要阔气几分的府邸。
那里走出来的仆人光鲜的衣着及其高傲的神色,和城外瘦骨嶙峋的流民形成了再扎眼不过的对比。
不患寡而患不均。
这一对比,给心灵本就不太健康的张献忠,又一次带来了沉痛打击。
这已经不是均不均的问题了,这纯粹是人不人的问题。
为什么同样都是人。
有的人可以生下来就一辈子什么都不用干,还享尽荣华富贵?
有的人每日面朝黄土背朝天,在地里劳碌了一辈子最后还要被活活饿死?
为什么有些人已经富到家里的粮食都堆积成山了。
却还不愿意拿出来一点点施舍给穷人,救活他们的命?
为什么?!
张献忠想不明白,他只觉得心里没来由的冒出一句话。
天生万物以养人,人无一德以报天!!
同时。
带着这种仇恨,张献忠又找到王二并和其聊了一夜。
王二告诉他,自己已经暗中集结起了一批人。
再过些日子便准备直接率众冲入县衙,杀官造反!
算算日子。
快则十天、短则五天,王二那边恐怕便要动手了。
而目前的局势下,只要有一个人动手,那整个陕北都会跟着接二连三的出现起义。
对此,张献忠很是兴奋。
等各地乱起来后,他就趁乱去袭杀城中的那些士绅大户和官吏。
他要扒那些人的皮、喝那些人的血
把那些人全部杀光,才能解他的心头之恨。
心中带着这种仇恨,张献忠割肉的动作又跟着狠厉了几分。
杀杀杀杀杀杀杀!!!
与此同时。
潼关县县城中。
虽然已是深夜,但朱由检并未睡去,仍在处理政事。
不多时。
一名锦衣卫躬身进入房间汇报道:“回禀陛下,城中那些士绅大户及官府中的现有存粮已经全部统计完毕。”
“在现如今这种情况下,这些存粮大约可够城中百姓吃三月,若是省着点吃的话,可够半年甚至更久些。”
听着汇报,朱由检淡淡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
今天傍晚时分。
他曾在侍卫的簇拥下亲自去看了看郊外的农田,并且回来后细细翻阅了周边县城这几年的县志和农业事迹。
从这些事情和对自然规律的认知里。
朱由检敏锐的察觉出这场席卷了整个陕西的旱灾,并不会在短期内结束。
也许可能会再持续数年,甚至更久。
但目前的陕西却没有一点抗风险能力。
潼关这种交通咽喉受灾最轻的地方所有存粮才只够吃三个月而已,那其他地方就更可想而知了。
所以仅凭把整个陕西的官吏士绅全部清洗一遍的话,还远远救不了陕西。
因为朱由检没办法凭空变出来那么多粮食。
想到这里,朱由检慢慢把目光放在了陕西全省的边防图册上。
看了片刻后,朱由检出声吩咐道:
“明日全体休整一日,同时派人传令并监督周边诸县官府给予那些流民七日满额口粮,让那些流民休整一日后立即动身返回原籍。”
“奴婢领旨。”
一名太监恭声应道,随即立马去操办此事。
吩咐完这些,朱由检方才终于合上眼睛慢慢睡去。
翌日。
京城。
陕西布政使司从上到下正忙的不可开交,京城中却又一次陷入了诡异的平静。
不过这份诡异的平静很快就要被打破了。
自从皇帝离开之后,京中各项政事还是要处理,至少表面上也得装个在处理的样子出来。
所以大家也是在一番讨论之后达成共识,每五日举行一次朝会。
这样对哪一方都有利。
今日,便是又到了五日一次的朝会时间。
之所以说京中那份诡异的平静即将被打破。
是因为今日位于朝堂之上的每一个人,都能感受的到朝堂之上的暗潮涌动。
前几次朝会。
文官集团和皇党们明面上皆是处于一个相安无事的状态。
但现在,双方中似乎有一方要开始发难了。
对于文官集团和皇党外的许多官员来说。
这场朝堂之上的斗争,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因为并非所有官员都隶属于文官集团或是皇党,还有很大一部分人属于暂时的中间派。
所有人都清楚,这是一场皇权和世家豪族之间你死我活的斗争。
因此除了极少一部分人外,剩下的所有人都必须要选择一方站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