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朱由检现在只能从毛文龙口中,来了解朝鲜的具体情况。
毛文龙听见陛下问起朝鲜之事,也是赶忙回答道:“回禀陛下,丁卯战役中,朝鲜全国上下被金人屠民十数万,同时掠走大批辎重粮草。”
“因此朝鲜虽与金人签订和约,但实则心中对金人大为怨恨,迫于金人实力只得表面与之欢合。”
“暗地里,朝鲜还像往常一样对东江镇行援助之事,并允许我大明船只临时靠岸休整补给。”
“只是.”
犹豫片刻后,毛文龙最终选择将事实全盘托出:
“只是朝鲜朝廷之中有一部分人对臣已多有不满,若是放在以往,恐怕要不了多久便会生出变故。”
“但现在依仗陛下所拨饷银,便可大大缓解此急。”
“臣打算从这些饷银里抽出一部分去贿赂朝鲜官员,如此一来,必将使朝鲜再向我大明多靠拢几分。”
听着毛文龙的回答,朱由检在心中迅速思索。
朝鲜和大明是宗藩关系,即朝鲜是大明的附属国。
附属国被侵略,宗主国帮不上一点忙。
而朝鲜还依然对大明行援助之事,并未彻底倒向金人,已经可以称得上忠心了。
作为政治家,朱由检清楚你不能要求他们在这种情况下,还完全效忠于大明。
那不是政治,是癔症。
政治家唯一需要思考的,便是如何将本国利益最大化。
朱由检毫不犹豫,继续开口道:“朕再额外拨给你二十万两银子,另有一批古董字画、奇珍异宝。”
“你用这些东西,务必去处理好与朝鲜的关系。”
“陛下.”毛文龙喉咙又是一哽。
这种信任,让本就生出效死之心的毛文龙又多了几分狂热。
朱由检摆摆手,打断了毛文龙的话。
用人不疑,疑人皆杀。
对于他来说,既然选择了用毛文龙,那就没有再怀疑的道理。
“记住,务必要让朝鲜向大明靠拢,朕留朝鲜日后还有大用。”
毛文龙跪伏于地,郑重道:“臣领旨!必不负陛下重托!”
“日后东江镇诸项事宜你仍旧便宜行事,无需事事上报请示,自行决断即可。”
毛文龙心神激动:“臣领旨!东江镇日后不论大事小事,臣皆会每十五日发密报向陛下禀报!”
接着。
朱由检与毛文龙又闲谈了几句后,便让人将其送出宫门,继而又立即对王承恩吩咐道:
“去带张维贤来。”
袁崇焕身为蓟辽总督,身处抗金最前线,从朝廷要了近千万两银子的军饷。
然后金人直接绕过防线直达京城,一路之上竟没遇到任何阻拦。
踢没踢假球,都对得起这个结果了。
第47章 谶言:天朝大昌,四夷伏诛!
英国公府中。
虽然天色已完全黑去,但张维贤仍在庭院之中来回踱步,并时不时举头望向天空。
陛下今天下令明日全体京营将领参加早朝的消息,他早已听说。
不过陛下直到现在还没给他传新的旨意,这让他很是焦急。
而且今天的星相也稍微有那么点奇怪。
这也是他为何一直踱步并抬头望天的原因之一。
平日里。
晚上抬头便可望见的漫天繁星,今夜不知为何全都显得黯淡了许多。
反而在东方,有一颗星星亮的反常。
在这颗最为明亮之星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又刚好拱卫着四颗晦暗不明的星星。
一般来说。
反常、奇异的星相,自古以来都往往代表着可能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
不过对此。
张维贤并未多想,只是踱步时出于好奇时不时看上几眼。
一方面。
就如同右眼跳一定是没睡好,但左眼跳肯定是要走好运了一样。
张维贤不可能闲着没事给自己添堵。
而且今晚这样的星相虽然奇异罕见,但还不至于大规模引起人心震动。
另一方面。
他心中急迫难耐,一直在思索明日朝会之事,哪还有心思去多想这些乱七八糟的?
“陛下不动则已动则惊人,所以此举一定是有大动作,但为何直到现在我还没有收到新的旨意?”
“是陛下有更重要的事需要处理,还是说陛下准备等明日之后再召我进宫?”
“.”
各种猜测在张维贤心中此起彼伏,使得他踱步的速度也是越来越快。
就在此时,亲信管家快步来到他身边,低声汇报道:“宫里来人宣您进宫了。”
张维贤深吸一口气,心中大喜过望。
终于来了!
在这种心态下,今夜有些反常的星相,在张维贤看来都变成了大大的吉兆!
不多时。
张维贤便被带到乾清宫内。
见到皇上行完礼后,张维贤终于听到了那句他日思夜想无数次的话。
“明日朝会,朕会为你扫平改革京营的掣肘。”
张维贤深吸一口气,收敛心神跪地伏首道:
“臣张维贤叩谢陛下圣恩,必殚精竭虑为陛下将京营中一切事宜料理妥当!”
朱由检不做停顿,继续事无巨细吩咐道:
“明日朝会过后,朝中那些本无实权的落魄勋贵武官,其中一些胆子大的便会有意向你靠拢。”
“你可从这些人里招募将领进入京营,并从百姓良家子中选拔士卒。”
“朕过些日子要出京外巡,团结好这两方力量,便可保京城安危,粮饷自有内帑拨予。”
张维贤身体一颤、脸色巨变。
这段时间他一直深居简出,对陛下外巡之事并没听到一点动静。
所以当此刻听闻陛下亲口说出外巡二字,张维贤心中大骇。
“陛下……!”
张维贤出声劝阻,却被朱由检摆手打断。
陕西的死局,只有他能解。
“外巡之事不必多言,好好准备治理京营即可。”
张维贤咽下口中话语,含泪朗声道:“臣唯以死相报!替陛下守好京营!”
朱由检挥挥手打发走张维贤,接着独自一人慢慢走到窗边。
宦官、京营、皇党、常年被打压的武官勋贵.
这几方势力再加上一定的民心。
足够在他离开京城之后,与文官集团保持抗衡而不落下风。
不过仅仅不落下风并不是朱由检想要的。
帝国想要前进,那便不能在这种小事上浪费太多时间。
而对于他来说。
目前想要扩大优势最好也是最便捷的办法,便是进一步煽动民心。
朱由检开始仔细思考临行前,有没有必要在京城内举行一场演讲。
就在朱由检思索之时。
突然透过窗户,他注意到远方天空上的几颗星星。
顺着他的方向看去,天空中的这五颗星星极为扎眼。
一颗最亮的星星居中,四颗晦暗不明的星星在四周闪烁,仿佛随时都会熄灭。
朱由检眯了眯眼,当即捕捉到一个极难被察觉到的重大机遇。
星星亮度的高低,归根到底只是一种天文现象。
但若是将其与帝国的命运挂钩。
且这个帝国正在朝着好的方向慢慢前进呢?
宣传的力量对于帝国前进有多么重要,朱由检再清楚不过。
反正星星怎么亮,最终解释权都归朱由检所有。
他不再犹豫,唤来曹化淳直接吩咐道:“明日天不亮时,便让锦衣卫去民间散播传言。”
“说今夜的奇异星相,乃是应验了天谶。”
曹化淳一怔,随即开口询问道:“陛下,该应何谶?”
朱由检淡淡道:“谶言曰:天朝大昌,四夷伏诛!”
听着这个八个字,曹化淳只觉得一股热血涌向脑门,连回话的声音都不自觉高了几分:“奴婢领旨!”
曹化淳离去,朱由检站在屋里默默看着东方天空上的那五颗星星。
可以预料的到。
在如今的局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