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大昌,四夷伏诛”这八个字,甚至都不需要去做过多的宣传,就会以一个极快的速度传遍京城,然后再慢慢向着全国辐射。
同样的。
它们也会让民众心中的那颗种子,进一步扎根发芽。
与此同时。
京郊。
在免征辽饷的刺激下,农户们都有了更多的农余时间。
诸如现在,就仍然还有许多大人聚在破落的庭院里闲聊。
武清侯被灭族、异族被凌迟
今天刚刚发生的这些大事,可以让大家聊到半夜都舍不得睡。
孩童们则也是难得有机会聚在一起放肆、开心的玩耍。
一边聊着天,一群人自然也是注意到了天空中星星的不同。
“你们看东边那颗星星,可真亮,还有旁边那四个忽闪忽闪的,好像马上就要灭了样。”
“嘿嘿.好些年没遇见过这样亮的星星了,肯定是新皇登基的好兆头。”
“嚯!老李你还懂天上的事?”
“别管我懂不懂,咱们种地的日子好过了,那它就是好兆头!”
京城之内。
一众在夜晚没有太多娱乐项目,只得闲聊或者数星星玩的平民百姓,皆是注意到了东方天空中高悬的那五颗星星。
也不知是怎么回事。
随着越来越多人的注视,居中的那颗星星开始变得越来越亮。
而在它四方的那四颗原本就忽闪个不停的星星,竟在众人的注视中慢慢变淡,直至消失。
……
PS:本书明天开始就进入新的推荐了,恳请喜欢本书的各位读者老爷们帮忙多多追读下。
希望能在下周顺利PK上三江甚至小喇叭
给各位磕一个,砰砰砰!or2
第48章 好日子还在后头哩
翌日。
天空中刚出现一抹鱼肚白时,京郊的农户们便扛着农具下地耕种了。
起的比鸡早,睡的比狗稍微早些,是他们已经适应了数十年的生活。
虽然新皇为他们免去了辽饷,大大减轻了他们的生活压力。
但为了填饱肚子,他们还是要努力耕种才行。
不过今天村民们在结伴下田时,都在村口被两个陌生的面孔给吸引了注意力。
“昨天晚上那奇怪的星相你看到了吧?我听说这星相可不简单,它应了一句谶言!”
“谶言?!什么谶言?”
听到谶言这两个字,村民们纷纷放慢脚步,竖起耳朵。
谶言二字本就足够吸引人了,更何况还跟昨天晚上的反常星相有关。
“天朝大昌,四夷伏诛!”
“这是啥意思?”
“害!这你都不懂?我问你,昨天是不是居中的那颗星星最亮?那就代表了天朝,也就是咱大明朝。”
“然后旁边的四颗星星是不是忽闪忽闪的最后完全暗淡下去?那就代表了四方蛮夷。”
“连起来不就是天朝大昌,四夷伏诛了?”
“原来是这么回事,那肯定是新皇登基,上来就砍了那么多贪官污吏,老天爷眷顾咱大明朝,所以才弄了这么个天地异象出来!”
“那是自然,你就等着吧,好日子还在后头哩!”
尽管这两人的表演有些夸张。
但“天朝大昌,四夷伏诛”这句谶语,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刻入了众人心中。
下地干活时,众人都在讨论着这句朗朗上口的谶语。
京城之内。
张维贤在去上朝的途中,也是听到了街道两旁的早点摊那里传出的谶语。
初听到那八个字时,张维贤整个人都有些错愕。
还能这么解释的?!
不过在短暂的错愕之后,张维贤便立马反应过来。
有了这句谶语影响,届时来京营主动投军的良家子必然又会大幅增加。
同时。
日后在操训京营兵力时,只要以这句谶语作为练兵口号,便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张维贤深吸一口气,大踏步朝皇宫之内走去。
奉天殿内。
在一系列繁琐礼节过后。
今日的朝会正式开始。
文官集团们由于已经提前猜到,皇帝会同意他们起复袁崇焕的胁迫。
所以也是第一次在朝会上出现了期待皇帝开口的情绪。
果不其然。
早朝刚刚开始,众人就听到龙椅上传来皇帝淡淡的声音。
“即日起任命袁崇焕为钦差宁远便宜行事总兵官,总理宁远城一切事务。”
话音落下,朝野中响起窃窃私语声。
而文官集团中策划此事的那些人,则是面无表情的看了黄立极一眼。
袁崇焕之前的官职是宁前道兼辽东巡抚。
现在的官职虽然加上了钦差和便宜行事等看起来唬人的字眼。
但实际含权量却是被削弱了很多,直接从州牧砍成县令了那种。
虽然这个职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让他们达成了目的。
但皇帝这种玩文字游戏的态度,让他们不爽。
黄立极轻轻眯了眯眼,没有发作。
众人见状,也随即保持了沉默。
因此袁崇焕之事便并未在朝中引起太大震动。
接着。
便是赈灾、军饷、边事老三样。
等到各项琐事结束后。
张维贤深吸一口气,表情肃穆的从人群之中站了出来。
随着张维贤的出列。
那些昨日被通知要求参加朝会的,隶属于文官集团的京营将领们心中便是一凛。
他们不傻,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但他们昨天在收到消息时便已向上级汇报,当时得到的答复是:我们已经和皇帝达成交易,明日朝会你们不会有事。
可现在,分明不是这样!
其中几人当场便想跳出来自救,在朝堂之上试着为自己搏一线生机。
但是来自于自己上级凌厉的眼神,却生生将他们这个想法给打散。
那眼神的意思很明确:现在跳出来皇上也不会放过你们,多想想你们的家人吧。
就在这种情况下,张维贤开口了。
今日口中所说的一切,不过是昨夜早就打好的腹稿。
身为京营提督的张维贤,直接将京营中的大半将领全都弹劾了一遍。
自然的,弹劾的都是听话的那些人。
随着他话音落下,除了朝中一些早已知道内幕的官员外,其余人等也是全都摒住了呼吸。
皇上终于对京营下手了。
“下入诏狱审理。”龙椅上的朱由检淡淡开口道。
话音落下,立马便有侍卫站出来将这些面如死灰的将领全部押下朝堂。
对此。
文官集团们只是象征性的出来说了几句话,继而便继续默契的保持沉默。
短暂的朝会就在这些将领们的求饶声中,仓促结束了。
散朝之后。
张维贤马不停蹄的赶回五军都督府中,接着便立即张贴出京营招兵告示,并令手下士卒骑马到京郊各村庄中高声宣示。
仅仅半天时间。
五军都督府门前便排起了长长的队伍,队伍中多为十几岁的少年。
如今。
京营中明面上的人数足有十几万之巨,但事实上不足两万。
再把其中的一些老弱病残发笔饷银后裁撤出去,那么堪战人数便只剩几千了。
好在有了这些主动投军之人,京营人数终可恢复过万。
看着这些少年,张维贤压下心中澎湃思绪,坐于府内亲自挑选可被纳入京营的人选。
藏于人群中准备离京的毛文龙。
在经过五军都督府时也看到了这一幕。
他不动声色的看了那些朝气蓬勃的少年一眼,随即坐上马车,跟那些运送银两的马车一起秘密分批出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