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不服周 第184节

  他刚刚说完,荀顗就站出来反驳道:

  “裴季彦(裴秀表字)此言差矣,你这就是活人被尿憋死了。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活人怎么能被死规矩捆着呢?

  双亲健在,便是要尽孝。司马攸对晋王和晋王妃尽子女之孝道,这是天经地义的。

  若是以过继为由,连亲生父母都不孝顺了,那与禽兽何异?

  再者,景王已经过世了,司马攸即便是想尽孝,也无能为力。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让其归宗呢?

  晋王也就两子而已,子嗣何其单薄!

  安世(司马炎)虽然从小就孝顺父母,但他也就一人而已!

  荀某窃以为,让司马攸归宗之事,刻不容缓。”

  荀顗虽然已经年近六旬,但说话掷地有声,中气十足。

  “真要如此,我兄长岂不绝嗣?”

  司马昭面色不善的反问道。

  “司马伷有四子,司马亮有五子,选一贤良过继给景王,又不是不行。

  晋王只有二子,还要过继一个出去,让王妃情何以堪?”

  荀顗理直气壮说道,站队站得稳稳当当,让一旁看戏的石守信都忍不住要为他竖起大拇指来了。

  他这话说得明明白白:你就两个儿子,还要过继一个出去,你兄弟那么多儿子,等改朝换代你当皇帝以后,就不想想将来会发生什么事么?

  石守信看了远处的司马攸一眼,这倒霉孩子就好像在研修闭口禅一样,宾客们争论得热火朝天,他却始终一言不发。

  其实他这样也是无可厚非,因为站在司马攸的角度,他说什么都不妥。

  司马攸开口说不同意归宗,还是想当司马师的儿子,那就是放着生父生母不管的不孝子,怎么都说不过去。

  司马攸若是开口说想要归宗,然而改朝换代在即,这样有争夺太子之位的意图,显得趋炎附势,更加不妥。

  既然里外不是人,那干脆什么都别说了。

  “好了好了!此事以后再议,现在是宴会,怎么能说这样的事情!”

  司马昭气得拍桌子,大堂内的争论才停下来。

  裴秀还要再说,看到司马昭要发怒,这才停下来闭口不言。

  “晋王,不如让舞女们入场助兴。”

  一直没说话的杜预开口建议道。

  司马昭自觉目的已经达到,便不再纠结,下令让舞女们入场助兴。宴会嘛,不让舞女们进来跳个艳舞,始终都觉得缺了点什么。

  不一会,晋王府大堂内便有花蝴蝶一般的舞女在翩翩起舞,刚才的紧张气氛一扫而空。

  司马昭看向石守信询问道:“这些貌美的舞女都是从蜀地而来,石司马见过她们吗?”

  这种小场面,老子根本不稀罕好吧!

  石守信心中吐槽了一句,却是对司马昭作揖行礼道:“军务繁忙,未曾有歌舞助兴。”

  一旁的羊琇,用所有人都听得到的声音“嘀咕”道:“那可不是太忙了嘛,刘禅之女的肚皮都被他玩大了,石司马在床榻上可忙得很呢!”

  羊琇一向跟石守信不对付,在场众人多多少少都是了解的,听到这话,也只是脸上露出暧昧之色,不可能真的把这种事情拿到台面上说。

  “石司马,不如你给荀尚书他们说说制服钟会的事情,我们都是从密信中得知此事,还有很多内情并不知晓。

  钟会向来足智多谋,你能制服他,想来这里面有不少曲折。”

  司马昭话风一转,看向石守信问道。司马昭又不关心石守信搞大了多少女人的肚皮,他只想知道跟钟会有关的事情!

  “回晋王,那下官就简单说一说了。”

  石守信把所有的事情,都一五一十说了出来。包括他是怎么假意依附于钟会,悄悄部署军队,关键时刻少量军队快速兵变,快速反杀姜维的援兵,再攻打皇宫把局面做好。然后再拿着钟会的人头,去稳住其他没有参与兵变的军队等等,一笔都没有漏掉。

  其中不方便说的细节就一笔带过,可以说的地方就大说特说。

  听到石守信的描述,在场众人都是倒吸了一口凉气!

  如果从力量对比上说,不管石守信也好,卫瓘也罢,哪怕是胡烈等人,掀翻钟会都是轻而易举。因为军中士卒的家眷都在洛阳长安与陇右,不可能跟着钟会瞎胡闹。

  再怎么玩,十多万魏军在那摆着。

  但知道力量对比是一回事,发动兵变的具体过程,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高平陵之变的时候,曹爽明面上难道就没有一点还手的余地吗?禁军兵马难道就真的打不过司马师豢养的那三千死士吗?

  未必如此。

  拥有力量是一回事,怎么使用出来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石守信调动的力量其实很小,除了他本部人马外,剩下的就是胡烈之子胡渊带着几千人就莽了。只不过他扑灭姜维的兵马是分了两步走的。

  第一步先杀城外援兵,利用军中士卒想占便宜的心理,这时候矛头并没有指向钟会,也没有引起对方的警觉。

  第二步则是直接一刀搞定钟会,反倒是没有调动大量兵马。

  兵变嘛,是有节奏的。只要按节奏来,始终快对手一步,兵马并不是越多越好。

  “孤原以为扑杀钟会不难,没想到其中居然有如此多的波折。”

  司马昭感慨说道,心中对石守信的怨气也淡了许多。

  这位要是站出来帮钟会,现在是什么结果,那可就不好说了。

  “石司马,陈某有个疑问,一直百思不得其解,不知道你能不能为我解惑。”

  白发苍苍的陈骞微笑着,对石守信举起酒杯询问道。

  “陈公请讲。”

  石守信连忙举杯还礼。

  “当初抓捕邓艾的是你,向朝廷禀告说邓艾要反,而当时钟会并未谋反。

  后来钟会谋反了,也是你平息了兵变。

  陈某就想知道,既然钟会认为邓艾要反,他本人后面却反了,那是不是邓艾很可能是被钟会冤枉的呢?”

  陈骞笑眯眯的问道。

  语气虽然很温和,但话语里的陷阱却是藏得很深。

  钟会是反贼,钟会说邓艾是反贼,那有没有可能,邓艾其实不是反贼呢?

  “孤也有此一问,陈休渊(陈骞表字)之言,确实问到关键之处了。

  况且邓艾是你抓的,钟会是你杀的,都是经过你手,这件事只能问你了,旁人是说不上话的。”

  司马昭若有所思道,眼睛死死看着石守信。

  终于还是来了!

  “晋王,诸公,邓艾之事,朝廷自有公断,当时事急从权,就如同平息钟会兵变一般,慢一点就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先拿下邓艾,再送回洛阳受审,是非自有公论。

  再有,伐蜀大军十多万人,将领就有数百人之多。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后果不堪设想。

  下官只是凡人,没有三头六臂,紧急情况下只能以朝廷的利益为重。就算委屈了某些人,也只能事后让朝廷诸公还他们清白了。”

  石守信对司马昭作揖行礼道,态度可谓是不卑不亢。

  “你说得不错,但邓艾死在回来的路上了!我虽然是你的义父,但不能包庇嫌犯,现在邓艾之死,你的嫌疑最大。

  晋王,下官建议将石守信收监在司隶校尉的监狱,待查清案子以后再说。”

  石苞站起身来,指着石守信说道。

  他面色平静,脸上看不出任何喜怒来。

  司马炎连忙站出来替石守信求情道:“父亲,石守信若是要反,在蜀地都反了,何苦在回洛阳路上杀邓艾呢,此事一定有内情,还望父亲明察啊。”

  司马昭点点头道:“石苞啊,你把人带走吧,好好查一查案子。限你三日内查清楚。”

  说完就不再言语。

  石苞走出来对司马昭作揖行礼,随即对着门外挥挥手,两个亲兵走了进来,站在石守信所在桌案前。

  石守信对众人躬身行礼,然后跟着石苞离开了晋王府大堂。

  看到石守信走了,司马昭对身边的侍从吩咐道:“接着奏乐,接着舞啊,不要停下来。”

  丝竹管弦之音再次回荡在大堂内,只是此刻的气氛已经远不如宴会开场之时。

  在场所有人都在思索,石守信这个冉冉升起的政治新星,究竟是会绽放光彩,还是如流星一般划过夜空,坠入凡尘。

第161章 又当又立

  人生很多时候就是在做选择题,在得到好处的时候,同样也会付出代价。

  石守信不想帮司马昭杀邓艾,不想当这个刽子手,所以他也同样付出了代价。刚刚凯旋回到洛阳,就遭遇牢狱之灾。

  夜色深沉,几乎伸手不见五指。

  司隶台的某个监牢内,墙上火把的亮光,驱散了深沉的黑暗。

  石苞看着面相已然比当初成熟了许多的石守信,心中百感交集,忍不住长叹一声。

  “你去了蜀地一趟,回来已经是一年多以后了。这期间我听说了不少关于你的事情,每一件都有些令人惊异。

  只是你这毛病还是和当年一样,动不动就要蹲监牢。”

  石苞微笑说道,顺手解开了石守信身上的脚镣。做戏做全套,石守信被带出晋王府的时候,脚镣都给他套上了。

  “将来司马氏若是让我杀义父,我的回答还是跟今日一样。”

  石守信不以为意说道。听到这话,石苞沉默了。

  “唉!我最多时收了一百多义子,现在就剩下十多个了,你要多保重啊。”

  他又叹了口气,继续说道:“其实邓艾遇刺谁都知道是怎么回事。杀邓艾的,本身就是晋王府的家奴,现在去搜,定然可以搜出来。可是即便洛阳所有的官吏都知道这件事,谁也不会当面去说。”

  司马昭让石苞查案,呵呵,这案子怎么能查呢?

  万一真查出点什么,那岂不是要坏事?

  难道跟群臣说,跟朝廷上奏,说是司马昭派人处决掉邓艾的?

  石苞心中腻歪,下意识的不想去思考这些烦心事。

  “离开蜀地时,我就跟邓艾说,他必死无疑。

  到潼关的时候,他还告诉我,要对晋王当面陈述利害,说他是冤枉的。

  结果,他根本没有机会开口说话。”

  石守信脸上露出嘲讽之色。

  服务器版本已经更新,但有些玩家的思路和打法,都还是上一个版本的,那自然会被淘汰。

  邓艾没错,错的是这个时代已经容不下他了。

  “我最怕遇到你这样什么都明白,却偏偏还要去做的人。”

首节 上一节 184/18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