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理由有点牵强,不太能说服军中上下一心。
既然人心不齐,那主动出击的话,打起来胜算也就不高。既然胜算都不高了,那为什么要主动出击呢?
对于这些,钟会想得很明白。
至于他今天为什么没有叫石守信来身边办事,其实也是体恤石守信前些时日忙前忙后。
现在军中将领都入涪城居住了,石守信刚刚收了个年轻又美艳的蜀国公主,正是抱在怀里舍不得放的时候。
钟会当然不会在这个时候,去打扰石守信的性趣。
“伯约啊,若是邓艾冥顽不灵,此战你为先锋如何?”
钟会不动声色问道。
用降兵?
姜维心中一惊,脸上却是面色平静,略显疑惑问道:“大都督麾下十多万人,猛将如云,精兵如雨。不是姜某灭自己威风,实在是无法想象此事会轮到我头上。”
在姜维看来,钟会的说法非常奇怪,按道理说,无论怎么玩,这件事也轮不到姜维去做。
已经投降的蜀军真的万一“收复”成都,万一有了别样心思,反叛了怎么办?
“邓艾毕竟是覆灭蜀国之人,与邓艾和他麾下部曲交战的话,伯约麾下部曲,应该会士气高昂。”
钟会轻笑一声,显然并不在意这件事,或者也可以叫随口一说。
听到这话,姜维沉默了。
很显然,钟会只是在开玩笑,但也不能真的排除这个可能性。
事实上,姜维麾下将领对钟会并无恶感,可是对邓艾就不一样了。若是没有邓艾偷渡阴平,蜀国何以会亡国?
钟会麾下兵马虽然多,可成都不是他攻下来的。
现在有机会收拾邓艾,姜维相信他麾下众将,都会非常乐意出把力的。
“邓艾跳梁小丑而已,不足为虑。只是不知道除掉邓艾之后,大都督有何打算呢?”
姜维若无其事的问道,换了个自己想说的话题。
钟会哈哈大笑道:“大丈夫生平所学,便是要扫平天下。如今天下未平,而钟某还未到不惑之年,那自然是要施展才华,完成夙愿才是。”
姜维也没说什么,只是微微点头,在棋盘上下了一枚白子。
“大都督生不逢时啊,若是早五十年生,这天下之大,何处去不得?
又何必看人脸色呢?
只可惜如今蜀国已灭,就剩下魏吴两家,选也没有选的。
姜某以为,大都督如今身居高位,手握重兵,又是年富力强。听闻那司马昭身体也不太好。
若是将来有个什么三长两短,大都督只怕会遭司马氏猜忌。
司马家自高平陵后上位,其手段之阴狠毒辣,大都督应该是最了解了。
姜某的话有此一说,大都督也不必放在心上,只是希望您能早做打算。若是真有大厦将倾的那一天,也有办法可以应对。”
姜维一边摇头叹息,一边摆出“我都是为你好”的姿态,每一句话,都戳中了钟会心中最敏感的部分。
钟会这个人,尴尬在什么地方呢?
姜维在心中早有判断,钟会这个人,最大的问题,就是高不成低不就。
钟会身份太高,人脉又太差,此其一。
身份高被挂起来,帮司马家干了太多黑活,得罪了太多人,以至于没朋友,人脉差得离谱。
这高身份不要也罢,多交几个朋友也是好的。
钟会年龄不高又不低,此其二。
高了,可以学陈骞之流找个闲职,在洛阳周边颐养天年。低了,可以学石守信一样,慢慢混,在下一任君主麾下当重臣。
懂的太多,又不能驾驭,此其三。
钟会从文,只是从学术官到侍从官,没有处理过一手政务,没有执掌地方的经验,没有在朝廷中枢管过具体的事情。
钟会从武,又没有直接带过兵,在武将中没有人脉,在军队里没有威望。
当然了,正因为有这些缺陷,姜维才会选择主动投靠钟会。说白了,姜维觉得,钟会不是他的对手!
更重要的是,钟会本人并不这么认为,他觉得他可以完全拿捏住姜维。
刚刚随意的气氛,伴随着姜维的“建议”,现在顿时紧张了起来。
姜维的这番话,让钟会心中不痛快,可是钟会知道姜维是说的实话。
问题也不出在姜维身上。
“人生在世不称意,干出一点大事来,何其难也。
钟某亦是感慨岁月蹉跎,想建功立业的心思,真是一刻也停不下来。”
钟会叹息说道。
司马懿和司马师也就罢了,司马昭算什么东西!
钟会打心眼里觉得司马昭不过如此而已。
司马家能够窃国,他也可以,没有什么不行的!钟家哪里比不上司马家了?
一想到这里,钟会面色就变得有些阴沉,刚刚下棋时的儒雅,也消失不见,好似换了个人一样。
见此情形,姜维知道自己的目的已经达成了一大半,便不再开口说这些事情,只是挑着蜀地的一些趣事闲聊。
姜维还时不时说起刘备当年创业何其艰难,但最后终于成就大事。他博闻强记,言辞犀利中不乏幽默,很给钟会面子。
确实,比魏军中那些粗鄙不文的丘八要强上许多,钟会跟姜维在一起才感觉两人有共同语言。
下棋一直下到晚上,钟会心情很好,压根不让姜维离开。而后者有心用计,所以对于钟会的挽留满口答应,那叫一个毕恭毕敬。
到了亥时(晚上九点),姜维也有点累了,熬不住夜。
于是他开口建议道:“大都督,天色已晚,我看这一局下完了以后,姜某就回大营休息吧。”
姜维不敢说他有很多军务,因为作为一个降军的主将,如果“军务很多”,那钟会难免会多想。
“嗯,今日下棋很是尽兴,待下完这一局,就散了吧。”
钟会微微点头笑道,显然没有反对姜维的要求。
正在这时,丘建急急忙忙走进来,凑到钟会耳边轻声嘀咕了几句。近在咫尺的姜维,只听到“邓艾”两个字,其他的都没听清楚。
此刻钟会手里正拿着一枚棋子,听到丘建所说,整个人都呆住了,手里的棋子也掉到棋盘上,无论是钟会还是姜维,二人都没有注意到这枚棋子究竟落到了哪里。
或者也可以说,他们的心思,压根就不在棋盘上了。
“此事当真?军中无戏言!”
钟会面色肃然问道,已经拍案而起!
“回大都督,人现在就在书房门外。”
丘建一脸委屈的说道。
“那你还不将人带进来!”
钟会勃然大怒!居然当着姜维的面,直接把棋盘掀翻了!
不敢露出委屈之色的丘建,麻溜走到门口,将风尘仆仆的孟观带进书房。此刻孟观全身都被汗水打湿了,整个人都是精神萎靡不振,像是遭了很大的罪。
“石守信抓住邓艾了?怎么抓的?”
钟会也不顾忌姜维在这里,看向孟观,直接开门见山问道,语气森然。
“我们雨夜出发,第二天到成都郊外邓艾军大营。石监军孤身入营,说服了众将一齐抓捕邓艾,然后兵不血刃进城,将正在皇宫太极殿内的邓艾父子逮捕了,就是这样。”
孟观言简意赅的说道。
“这就……抓住了?”
钟会此刻脑子里就两个字:好快!
“回大都督,邓艾不得军心,我们是兵不血刃进入成都的。石监军令卑职策马飞驰回来报信,路上马都跑死了两匹。
还差一段路,是卑职靠两条腿跑来的,就是为了早点把好消息告诉大都督。
石监军说,请大都督速速来成都坐镇,迟恐生变!”
孟观一口气把话说完,整个人都是上气不接下气,几乎累得要昏厥过去。
“丘建,你带他下去好好休息。然后通知众将,现在我要点兵,就现在!速去!”
钟会看向丘建正色说道。
第136章 贼走不空手
冒着大雨奔袭两百里抓邓艾,等事情办完后,石守信累坏了,就在邓艾军大营内过了一夜,进军帐以后倒头就睡。
他胆子很大,因为邓艾的下属,理论上随时都有可能兵变。
但也正因为如此,这些人看到石守信都住在军营里了,悬着的心便放了回去,不去想其他的。
第二天一大早睡醒,整个人都神清气爽的石守信,就带着亲兵来到诸葛家的宅院,此时这里早已人去楼空,大门紧闭。
当然了,因为诸葛亮在蜀地有着别人无法比拟的崇高威望,以及他在成都的强大人脉,即便是诸葛家空着,也没有宵小之辈敢去宅院里面抢东西。
所以当石守信来到这里的时候,发现庭院内似乎还挺干净的,应该是有人定期来打扫。
不过他现在到这里,并不是来欣赏风景的,而是要跟邓艾好好谈谈。
想来,邓艾在诸葛家的宅院里过了一夜,被人晾着的体验应该不会太好。
推开某间厢房的房门,石守信就看到邓艾坐在桌案前,双目呆滞,不知道正在想些什么。按照石守信的吩咐,亲兵将邓忠与邓艾分开关押了,以防他们闲着没事“合谋”。
“是你!”
邓艾看到石守信,便是一脸的愤怒。刚刚要起身,最后却颓然坐下。石守信轻轻摆手,他身后的亲兵退出了厢房,并关好了房门。
“鄙人石守信,担任监军,假节,给钟会办事只是奉了晋公之命而已。
所以邓公也不必骂我是钟会的走狗,即便在下是走狗,也不是替钟会跑腿的。”
石守信面色冷淡说道,他说话很直接,没有拐弯抹角的。
听到这话邓艾一愣,随即似乎明白了什么,低着头沉默不语。
他原以为石守信是钟会的狗腿子,今日看来,并非如此。
“那你为什么要来抓我呢?费了这么大劲,雨夜奔袭想来不好受吧?”
邓艾满脸错愣,迷惑不解。
“还能为什么,当然了是要留邓公一张嘴啊。
若是等钟会来攻,或者邓公带兵奇袭涪城,你必死于乱军之中。到时候这蜀地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可就是钟会说什么就是什么了。
晋公就算想知道内情,也只能听信钟会一面之词。
邓公,你也不想你死后身败名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