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事后诸葛亮,三兴大汉 第84节

  若只对付蹋顿一人的势力,田畴是有自信的。

  可要同时对付蹋顿、苏仆延、乌延、能臣抵之等步骑三万余,就超出田畴的智力计算范围了。

  不论怎么计算,田畴都想不到该如何以寡敌众去打十倍于己的乌桓骑兵。

  话音刚落,便听得关羽冷哼一声:“不过是土鸡瓦犬罢了,有何可惧?我愿引本部五百校刀手为前部先锋,先挫乌桓骑兵锐气!”

  立在田畴身后的门客狄虎,下意识的吞了口唾沫:只带五百人当先锋还要挫乌桓骑兵锐气?这是要将乌桓骑兵当菜砍吗?这便是熊虎之士的用兵风格?

  刘备没有答应关羽的请命,而是依旧将剑印交给了诸葛亮,道:“此战便由军师发号施令,我当亲率诸将陷阵杀敌。”

  狄虎更惊:左将军竟将指挥大权交给诸葛军师?莫非军师更擅调兵遣将?等等,左将军竟要亲身冲锋陷阵?

  再看左右,竟无人劝刘备不要犯险,这令狄虎不由又多了猜测:左将军如此面善,莫非也是个熊虎之士?

  诸葛亮剑印在手,整个人的气势变得威严凛然,帐中的空气仿佛都凝滞了几分。

  感谢大家的支持!5更奉上。

第125章 诸葛亮的妙计诱敌,赵云百骑劫乌桓

  “敌众我寡,需挫敌锐气,而后诱敌深入,方可再战!亮欲挑选一百精骑为前部先锋,谁敢率众前往?”诸葛亮威目一扫,众皆凛然。

  话音刚落。

  关羽、赵云、黄忠齐齐出列。

  “我等愿往!”

  这下不仅是狄虎惊了,田畴也惊了。

  方才田畴还以为关羽只是在战略上蔑视敌人以壮众将士气,没想到关羽是真的敢上!

  不仅关羽敢上,赵云和黄忠也敢上,三人脸上没有任何的迟疑和惊惧,仿佛本该如此一般!

  而更令田畴惊讶的是,诸葛亮竟然还真下达“挫敌锐气”的军令!

  关羽说要五百人,诸葛亮只给一百骑?

  这是一个比一个疯啊!

  诸葛亮扫了一眼三人,目光又落在赵云身上,道:“便由赵都督引百骑出阵。”

  关羽和黄忠见状,便退回了行列,也亏得张飞不在,否则又得来一声“军师你好偏心啊!”

  诸葛亮随后取令与赵云,道:“观蹋顿行军路线,乃是沿滨海水道经土垠直趋蓟城,此道地势平坦,利于骑兵疾行,亦是通往蓟城的最快通道。再观乌桓的行军速度,三日内便会抵达土垠,亮要你在一昼夜内抵达土垠,而后藏兵谷中,择机劫营,挫其锐气,再故意泄露左将军在无终城的行踪,将乌桓骑兵引至无终城。营中骁士战马任由你挑选,营中酒肉也可尽取,可敢奉令?”

  赵云慨然奉令:“军师放心,我定不辱使命!”

  随后。

  诸葛亮便不再遣将,只令诸将吏在无终城整军备战,又多派斥候打探消息。

  众将校虽有疑惑,但也没多问,依令各自回营整顿兵马,激励士气。

  赵云当即取了酒肉,回到骑兵营,精心挑选了数十骁骑,与三十余义从骁骑凑了百人。

  将酒肉分发给众人携带,便率队直奔土垠。

  奔袭一昼夜后,在土垠附近山谷中藏匿下来。

  众人不知来土垠的军务,只知来了后不是喝酒吃肉便是在谷中休憩酣睡。

  直到乌桓大军出现在土垠,赵云才将军务告知众人:“我奉令来土垠劫营,要挫乌桓三万余骑锐气,诸位当奋勇向前。”

  众人闻言,面面相觑。

  百骑对三万余骑?

  是我们听岔了还是赵都督说歪了?

  见众人迟疑,赵云扬声而激:“我为都督,尚不惜性命,尔等皆为营中最有胆略者,为何迟疑?”

  众人本就跟着赵云先打上谷乌桓后又奔袭渔阳,皆是胆略过人且又擅长骑射的,被赵云一激,皆起身拜道:“愿效死力!”

  赵云大笑,又令众人将剩余酒肉共饮食尽,约定二更时候,又取白鹅翎一百根插于盔上为号,尽皆披甲上马,飞奔至乌桓营边。

  赵云更是亲自先登,直陷敌阵,策马高呼:“我乃常山赵子龙是也!”

  每遇敌将,必高呼名号,一枪挑于马下!

  随即在敌营中策马疾驰,所到之处,乌桓兵纷纷溃逃。

  身后百余骑紧随冲锋,左突右冲。

  黑夜中,乌桓士兵惊慌失措,不知敌军多少,只听得营中四面八方传来“我乃常山赵子龙是也!”的呐喊。

  中军帐内。

  刚入睡的蹋顿闻敌劫营,气急败坏冲出怒吼:“何方小贼,敢犯我营!我有三万余骑,何惧劫营?待我亲手擒杀此贼!”

  闻讯赶来的阎柔急忙劝阻:“大王不可大意!斩杀难楼父子五人的,正是这常山赵子龙!听说难楼四个儿子都是在单挑中被赵云所杀!”

  蹋顿自恃武勇,本想亲自去与赵云厮杀,此刻听闻赵云单挑杀了难楼四个儿子,不由心中嘀咕:彼来劫营本就坏了军威,倘若我不能擒杀此人,岂不是又坏我军威?

  念及此,蹋顿又改口下令:“贼兵必不多!传令各营不得妄动,免伤自家人。待其退走再追击不迟!””

  阎柔又生疑惑:“奇怪!那赵云怎会出现在土垠?莫非刘备不在蓟城而是也来了右北平?”

  蹋顿冷哼:“不管那刘备是在蓟城还是在右北平,我有三万余骑,又有何惧!等劫营贼子退出,我再派骁骑追杀,捉几个活口便知刘备下落!”

  赵云见乌桓各营开始收缩,便不再恋战,率众原路杀出,临行前故意高声挑衅:“若有胆子,便来无终城与左将军一战!”

  “竖子欺人太甚!”蹋顿顿时怒火中烧。

  劫营后再加嘲讽,简直是赤果果的羞辱!

  阎柔却心中一动:“大王!若刘备在无终城,则蓟城必然空虚!不如急奔蓟县,釜底抽薪,使刘备无处可归!”

  然而这个计策当场便被蹋顿呵斥:“愚蠢!此地距无终城不足百里。我若奔袭蓟城,粮草辎重如何保全?刘备若袭我粮道,我军不战自溃!你莫非暗投刘备,故意献此奸计害我?”

  阎柔被斥得满脸通红,心中又羞又愤:我乃好意,竟如此待我!

  此刻的阎柔在蹋顿眼中,早已经不是当年振臂一呼就能聚集数万汉、胡的乌桓司马了,眼下也不过是个失势的丧家之犬罢了。

  若不是看阎柔还有几分用,蹋顿早就将阎柔给砍了。

  当即。

  蹋顿便召苏仆延、乌延、能臣抵之商议,决意转道无终城直取刘备。

  苏仆延谨慎道:“刘备遣人劫营又故意暴露行踪,此必是诱敌之计,不可不防!”

  乌延笑道:““区区小计,谁人看不穿?可我军三万余骑,刘备纵有埋伏又能如何?难道还能将我全军覆灭不成?哈哈!”

  能臣抵之则是一脸凶相:““想那么多作甚!明日我打头阵,看他刘备有何能耐!”

  见乌延与能臣抵之都赞成攻打无终城,蹋顿大笑:“正合我意!杀了刘备,幽州唾手可得!我倒要看看,刘备如何抵挡我三万余骑!”

  苏仆延虽然谨慎,但也没再反驳众人。

  以众敌寡,怕什么埋伏?

  翌日一早。

  能臣抵之便引数千骑为前部先锋,苏仆延和乌延则各引数千骑兵为左右翼,蹋顿亲引万余骑为众军,浩浩荡荡的往无终城而奔。

  誓要擒杀刘备!

  1号了,先来一章百骑劫营!

第126章 刘备穿插无敌,关羽万军从中斩蹋顿

  闻得赵云劫营而归且一人一骑未损,刘备不禁欢声大笑。

  如此彪炳战绩,令田畴等人也震撼不已。

  虽然早就听闻赵云单杀难楼及其四子但未曾亲见,而今赵云百骑出百骑归,让田畴等人大开眼界的同时心头也对乌桓三万余骑的忌惮也少了大半。

  刘备遂号赵云为“虎威将军”,将百骑劫营的壮举遍传三军以鼓舞士气,又犒劳全军将士,设宴欢饮至晚。

  翌日黎明。

  斥候急报:乌桓大军分三路直扑无终城。

  刘备闻言,只哂然一笑:“莽夫鼠辈,来得正好!今日定教那蹋顿有来无回!”

  百骑劫营,不只为挫敌锋芒,更是一计诱饵。

  刘备兵寡,想要以少胜多,便须牵动乌桓骑兵主力,使其三万余骑无法聚力合击。

  恰如兵法所云:“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

  随后。

  诸葛亮持剑印号令诸军出城列阵,依计于城外背水下寨。

  能臣抵之先至,见汉军背水下寨,不由冷笑:“刘备连下寨都不会,竟也能连战连胜,阎柔等人真是废物。”

  能臣抵之虽然没读过兵书,但也懂得背水下寨自古便是用兵大忌:一旦前军失利,退路断绝,士卒除溃逃投降外别无生路。

  自韩信“背水一战”之后几百年,未闻有第二人能复此险棋,能臣抵之也不信刘备有此手段。

  能臣抵之没有立即攻寨。

  倒不是能臣抵之怕了刘备,而是不想攻寨的时候折损太多而白白便宜了蹋顿、苏仆延和乌延。

  既然刘备都已经背水下寨了,自然就要等蹋顿三人齐至。

  及至蹋顿三人兵至,能臣抵之便将刘备背水下寨一事相告,这令苏仆延疑惑不已:“刘备是要效仿古之韩信?”

  能臣抵之哂笑:“刘备不是韩信,我等也不是陈馀。”

  蹋顿亦是面带不屑:“派人给刘备送战书,我要让这贩履小儿输得心服口服!”

  闻知刘备背水下寨的阎柔,再次来劝蹋顿:“刘备兵微而不据坚城,反而出城背水下寨,其中必有诡诈!大王万不可轻敌啊!”

  蹋顿不以为意:“此等伎俩,我岂会看不穿?且让你看我手段!”

  见蹋顿骄横如故,阎柔心头忧虑更甚,不禁想起蓟城旧事:刘备明着在蓟城外下寨,暗地里却先将代郡、上谷郡、渔阳郡三个方向的援兵解决,让蓟城变成了孤城后才开始攻城。

  念及此,阎柔便又是一阵心慌。

  蹋顿的战书很快得到了回应,双方会于中间开阔之地,各自列下阵势。

  望见对面刘备军阵中稀稀落落不足两千的骑兵,蹋顿、乌延、能臣抵之纷纷狂笑:

  “骑兵尚不足两千,也敢出阵?莫不是自知不敌,前来送死?”

  “靠夜色侥幸劫营得手,便妄以为能以一当十了?”

  “门旗下那必是刘备!他的人头归我了,休得争抢!”

  正笑间。

  赵云飞马出阵,高声搦战:“我乃常山赵子龙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

  蹋顿正犹豫要不要与赵云厮杀,能臣抵之则已经抢先出阵:“汉将,待我擒你!”

  交马数合,赵子龙骤一低头,竟被能臣抵之一槊削飞盔缨,顿时拨马败回本阵

首节 上一节 84/10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