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描淡写的语气,惊得狄虎以及身后的众骑目瞪口呆。
狄虎更是张大了嘴,愕然惊问:“乌桓大王难楼.死了?”
刘备又指赵云介绍道:“诛杀难楼者,便是我麾下骑营都督,赵云赵子龙。难楼的四个儿子,也是子龙所杀。”
狄虎等人更是惊骇。
看着挺和善的一个人,竟然是个将乌桓大王难楼一家五口都杀了的凶神?
感谢大佬们的月票支持,只差9张了,第3更奉上。我每日5更以报。
第123章 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刘备喜得田畴
怀着对刘备一行的敬畏,狄虎策马返回田畴住处,将刘备来访及难楼授首诸事一一禀告。
“此话当真?”
田畴闻言,惊中带喜。
在得到狄虎的肯定回答后,田畴又戒令门客迅速召集部曲,并整备武器、粮草、车马,做好行军准备。
听得狄虎一阵惊愕:“昔日袁绍屡次送礼征召,先生皆不为所动;如今左将军初次造访,先生何以急切至斯?况且左将军此行仅为拜访,尚未言明相邀。先生召集部曲随行,是否过于……”
田畴朗声大笑:“此中深意,你暂且难明。速传我令,莫让左将军久候!”
狄虎不知道的是:田畴对乌桓人恨之入骨,无一日不想讨伐乌桓,只因实力不济而不得不忍耐,故而在得知刘备要讨伐乌桓且还将难楼一家五口都宰了后,田畴便待不住了。
值此讨伐乌桓的天赐良机,田畴又怎会不急?
刘备虽然没说要邀请田畴同行,但田畴却不管那么多,带上部曲直接跟着刘备走,难道刘备还会撵人?
见往日里极少言笑的田畴今日笑声不止,狄虎心头虽然疑惑但也不再多问。
在徐无山经营七八年,田畴亦有部曲八百。
平日里,田畴便是靠着八百部曲保护徐无山的五千余户士民不受乌桓掳掠,虽然称不上战无不胜但也是不可小觑的精锐。
刘备见狄虎许久不回,也没有不耐烦,反而来到田间与百姓交谈。
百姓们虽不知其身份,但见刘备谦和温厚,如沐春风,也无惧意,纷纷向其热情介绍徐无山的民生风俗。
赵云见状,低声询问诸葛亮:“军师,莫非那田畴今日不在?还是田畴不愿来见刘使君?”
诸葛亮羽扇轻摇,笑道:“赵都督莫急。田畴乃是此地大贤,其门客都通晓礼仪,主人又岂会失礼?没有速至,或是在给将军准备大礼。”
见刘备与百姓相谈,诸葛亮悠然赏景,皆是镇定自若,赵云虽然疑惑但也不再询问。
约莫半个时辰。
“田”字大旗忽从山路显现,伴随整齐划一的人马脚步声由远及近,赵云脸色骤变,急向田间高呼:“使君!”
刘备也注意到了前方动静,身旁百姓亦在惑然低语:“未曾听闻乌桓人来犯,田先生为何引兵下山?”
正疑惑间。
但见“田”字大旗在百步外定住,其麾下人马也随之立定,停步声响彻山谷。
随即,两骑出列,在刘备十步外勒马。左边正是田畴,右边便是其门客狄虎。狄虎向田畴低语几句后,两人一同下马。
田畴大步上前,于三步外郑重向刘备行礼:“幽州前从事田畴,闻知左将军兴兵讨伐蹋顿,特率麾下八百健儿前来助阵!”
这下轮到赵云惊愕了。
我们第一次来,田畴就率众健儿相助?
这便是军师说的大礼?
赵云又看向诸葛亮,却见诸葛亮面色平静如常,仿若一切尽在预料之中。
刘备初时也是一愣,随后便反应过来,连忙趋前扶起田畴,回礼道:“久闻田先生高义,今日得以相见,实乃三生有幸。忆昔董卓焚劫洛阳,挟持天子,社稷倾颓,贼臣纷起,大司马欲遣义士出使长安以尽人臣忠节。田先生以弱冠之年,冒险出阴山,越朔方,间道入长安,不负所托。此等节义,古之贤人亦难企及!”
田畴惊讶而问:“左将军竟也知我旧事?”
刘备手指田间百姓:“方才与诸位乡亲交谈,故而得知先生昔日壮举。”
田畴更加动容。刘备初来徐无山,竟能与田间百姓融洽交谈如故交?
念及此,田畴对今日抉择益发坚定,慨然道:“方才听门下所言,左将军月余之间已定代郡、上谷、渔阳、广阳四郡,更诛难楼父子五口!左将军抵达幽州不过月余,便能令四郡归服,今又不辞辛劳亲讨蹋顿!幽州能有左将军,何其幸也!”
一番互表敬重,令双方距离瞬间拉近。
田畴也是个奇人。
好读书,善击剑,尤重恩义。
昔日仅因刘虞厚礼相聘,便率族人与慕名壮士二十余人,毅然穿越居庸关,出塞循阴山险路直抵朔方,终走通小路完成使命。
后闻刘虞与公孙瓒交恶,田畴不惜辞谢三公府同时征召的锦绣前程,星夜返回幽州。
及至刘虞遇害,更是悲愤立誓:若不能雪仇,誓不立于人世!
其秉性如此,正应那句古话:“自古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
刘备又向田畴引荐诸葛亮和赵云。
闻知诸葛亮年不及弱冠,却已通晓军政大略,更以神算鬼谋之智,助刘备从仅有百人的流离之将,跃升为威震幽州、统御数千兵马、已平四郡的雄主,田畴深受震撼!
而当田畴惊叹赵云单杀难楼父子五人的神威时,诸葛亮又适时补充道:“似赵都督这等熊虎之士,左将军麾下尚有三位!”
此言一出,田畴欣喜更甚。
震撼于诸葛亮的旷世奇才,欣喜于熊虎之将助力灭贼!
有奇才运筹帷幄,虎将陷阵杀敌,何愁乌桓不灭?
此刻。
田畴身后的狄虎已呆若木鸡。
本以为田畴已非常人,岂知又冒出才智更胜一筹的诸葛亮。
那句“似赵都督这等熊虎之士,左将军麾下尚有三位!”,更听得狄虎心中只剩翻涌的惊骇。
交谈片刻。
刘备见田畴将部曲、武器、粮草、车马都带上了,恨不得立即奔赴战场与乌桓人厮杀,遂邀田畴同往无终城。
田畴也不推辞,让狄虎回去统兵,然后便与刘备策马同行,仿佛不是与刘备第一次见而是与刘备是相识多年的故友一般。
刘备更为惊奇。
到了无终城外,刘备又唤关羽、黄忠等人与田畴见礼。
见诸葛亮口中与赵云一般的熊虎之士竟然又来了两位,田畴只感觉身体的血液仿佛都要燃起来了。
对乌桓人的仇恨有多深,田畴此刻的血液就有多燃。
而此时。
紧临右北平郡的辽西郡令支城,数万乌桓骑兵也如潮涌而至。
感谢读者的月票,够1000抽奖了,第4更奉上
第124章 敌十倍于我?土鸡瓦犬,又有何可惧
“阎柔见过大王!”
一个略显狼狈又故作镇定的身影被带到中军大帐,正是自蓟城连夜奔逃至此的阎柔。
阎柔强压着心中的屈辱和狂喜,对眼前的乌桓大王蹋顿,恭敬的行礼。
蹋顿居高临下的俯视着阎柔,鼻翼间发出一声重重的冷哼:“阎柔,你近几年跟难楼走得很近啊。”
虽然都是乌桓的王,但难楼与蹋顿并不和睦。
见阎柔跟难楼走得太近,蹋顿心头自然不满意。
“难楼大王死了。”
阎柔没有辩解,只是静静的陈述。
“死了?”蹋顿放声大笑:“难楼那老鳖早该入土了,难楼的位置现在是归了谁?是昆犀顿还是鹘厉?”
阎柔叹了口气:“昆犀顿和鹘厉也死了。”
蹋顿微微眯眼:“昆犀顿和鹘厉也是两个废物啊,最后是贺林延还是沙力鲁继承了难楼的王位?”
阎柔再次叹气:“贺林延和沙力鲁也死了。”
“嗯?”蹋顿面色变得不悦:“阎柔,你今日是特来消遣我的?”
阎柔摇了摇头,语气苦涩:“我哪敢消遣大王!不仅难楼及其四子死了,渔阳太守王松也死了,鲜于辅又归附了刘备,也就我侥幸逃得了性命。代郡、上谷郡、广阳郡和渔阳郡,如今全都落入了左将军刘备手中。刘备此贼野心勃勃,誓要讨平六郡不臣,右北平郡和辽西郡,恐怕也要落入其手。”
“刘备?”蹋顿低头想了一阵,完全没有印象。
见蹋顿疑惑,阎柔又补充道:“此人乃是涿郡人,曾与公孙瓒一同拜入北中郎将卢植门下,当年公孙瓒未与刘虞相攻时,刘备便在公孙瓒麾下,先任别部司马,后又试守平原。听说还在徐州当了州牧,后又被吕布偷袭成了丧家之犬,不知何故又被袁绍任命为涿郡太守,一上任便要讨伐六郡不臣,着实可恨啊!”
“原来是他!”蹋顿语气转恶,“当年那个在辽西郡诱拐走千余骑的贩履小儿,竟还敢出现!”
自刘虞在当了幽州牧后,便开始执行怀柔乌桓的政策。
由于公孙瓒到处截杀辽西郡乌桓各部族派去与刘虞沟通的使者,乌桓各部族只能让使者绕道去寻刘虞。
时值刘备刚投公孙瓒,苦无兵马可用,于是刘备便打着刘虞的旗号在辽西郡各部族“招募义从”,且只要各部族中善骑射的汉人奴仆。
由于刘备也姓刘,一部分被忽悠的部族以为刘备是刘虞的亲族子侄,便献上了部族中善骑射的汉人奴仆,竟真让刘备募得义从千余人。
而蹋顿当时奉丘力居的命令绕道去见刘虞,恰好在中途遇上了刘备,也被刘备忽悠走了几个善射的汉人奴仆。
事后蹋顿才知道刘备压根就不是刘虞的亲族子侄,为此蹋顿还被丘力居臭骂了一顿。
(注:野史记载,真假待定)。
不过这事儿蹋顿是不能给阎柔讲的。
如今的蹋顿已经是乌桓大王,旧事的丢脸事得烂在肚子,但这也勾起了蹋顿对刘备的愤怒:“这次我带了万余骁骑南下,苏仆延、乌延、能臣抵之也各带了数千骁骑,加起来有三万余骑,量那刘备,如何能挡?”
有三万余骁骑在手,蹋顿根本不怕讨平了四郡的刘备。
在蹋顿看来:刘备不过是侥幸打败了年迈的难楼,以及一个在渔阳的废物王松,然后将无胆鼠辈鲜于辅吓得归附;至于阎柔,兵微将寡,输了也是正常。
阎柔不由暗喜,奉承道:“刘备新定四郡,民心未附,大王若此时挥师攻打,我在广阳的旧部、渔阳王松与上谷难楼的余众必会倒戈响应!届时大王可轻易夺回四郡。那并州刺史高干乃袁绍之甥,尚可为刺史;大王娶袁绍族女,未尝不可领幽州?”
蹋顿被奉承得心满意足,抚髯笑道:“幽州刺史已是袁熙,我怎好相争?吞并难楼旧部足矣。你若有意,我可助你为幽州刺史!”
阎柔顿喜:“若真能如此,我定与大王共治幽州,日后必竭力满足大王所需!”
“好!阎柔,我就欣赏你这爽快劲儿!”蹋顿大笑,随即传令苏仆延、乌延、能臣抵之向右北平进兵。
乌桓骑兵来势汹汹,几乎不加掩饰,行踪很快便被刘备的斥候所探得。
“竟有三万余骑?蹋顿这是将苏仆延、乌延、能臣抵之等部的骑兵也带来了?”田畴语气中有惊讶。
常年在徐无山的田畴,对乌桓各部颇为了解。
仅以蹋顿一人的势力,是凑不齐骁骑三万余的。
随后,田畴的语气又多了凝重:“我本以为只需对付蹋顿一军,眼下多了苏仆延、乌延、能臣抵之等部,敌我兵力过于悬殊了。”
刘备自蓟城带了两千步骑,赵云、黄忠自渔阳带了六百骁骑,田畴自徐无山带了八百部曲,加起来也才步骑三千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