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里,永宁帝就是无尽的懊悔。
如果前面不冲动罢免首辅,拖到现在这种时候,不需要他出手,万俊辉就会自己请罪去职。
既不用伤君臣和气,更不会有首辅被杀案。
遗憾的是现实没有后悔药,一步踏错满盘皆输。
局势发展到现在这一步,想找背锅侠都不容易。
按照惯例,最佳背锅侠就是丞相,其次是三公。
大虞朝没有丞相,首辅相当于弱化版的丞相。
首辅处于空缺状态,让其他内阁成员出来背锅,明显差一层意思。
三公层次的官员,他倒是加封的有,问题是这些人都在地方上任职。
消息传递过去,最快都要十天半个月。
纵使人家愿意站出来替他背锅,时间上也来不及。
……
在永宁帝陷入纠结时,京中百官也陷入惶恐中。
本来朝中的局势就够复杂了,又发生这档子事,无疑会让局势进一步恶化。
除了少数野心家,大多数官员对接下来的局势,都感到了焦虑。
徐府。
“派人出去查看一下,城中百姓的情况怎么样。”
管家汇报损失后,徐文岳缓缓说道。
倒不是他爱民如子,主要在于现在是冬天。
对普通百姓来说,这本就是一年中最难熬的季节,倘若再损毁了房屋,那就更没法过了。
日子过不下去,就会生出乱子来。
天子脚下闹出了乱子,打的是大虞君臣的脸。
“老爷,您不用太过担心。
面对其他天灾,百姓们或许会活不下去,可是冰雹不一样。
遇上冰雹雨,茅草屋顶比瓦房更能扛。”
管家信誓旦旦的保证道。
理论上是没错,可实践操作中,总是充斥着各种意外。
经过历代王朝的开发,京师附近早就没了树木。
建造房屋的木料,都是从外地运输过来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
百姓兜里没钱,建造房屋的用料,可想而知。
许多房屋都是祖辈传承下来的,早就破败不堪,靠修修补补勉强凑合着用。
每年冬天,京中都有大量房屋被风雪压垮。
何况与冰雹相伴的,还有强降雨。
屋顶只要受损,就会出现漏水。
这个冬天,许多百姓的日子都不好过了。
“嗯!”
“拿老夫的名帖去顺天府和五城兵马司,让他们务必稳住京中局势。”
徐文岳点了点头说道。
在这个问题上,他能够做的也不多。
指望官府出力救灾,这是不可能的。
维修房屋,也是先维修官老爷的。
等大人物家的活儿忙完了,才轮的到普通百姓。
徐文岳是在地方上待过的,非常清楚下面的胥吏有多可恶。
真要是安排这些人去救灾,对百姓来说,将是一场更大的灾难。
以大虞朝的组织能力,工作量大的苦差事,能不往下安排,最好就别往下安排。
甭管是善政,还是恶政,到了下面都是恶政。
……
蜀地。
望着窗外哗啦啦的大雨,李原眉宇间的愁容又浓了几分。
新政推广看似顺利,实际上却是隐患深埋。
地方士绅迫于压力,暂时选择了退让。
一旦他这位强势总督离开,必定会掀起反扑。
想起现在的改革成果,在未来会化为乌有,他就开心不起来。
“侯爷,路巡抚和李布政使求见。”
管家的声音,打破了李原的思绪。
“带他们到客厅好生招待,我稍后就到。”
大虞朝的职权划分,巡抚和布政使就是一对互相制衡的冤家。
见面不吵架,那都是有涵养的。
在这个点儿,组队过来一准没好事。
“总督大人,受暴雨影响,川西地区发生泥石流。
黄河沿岸,深受其害。
当地土司,向朝廷求援。”
路俊良沉声说道。
前面围剿叛军的时候,川西土司也是出了大力的。
如果不是这些人加入,官军根本守不住成都府。
战争结束后,徐阁老卸任了总督之位,连带着他的承诺也一并化为乌有。
李原继任总督后,直接否定了此前的一系列丧权协议,让川西土司很是不满。
迫于李大总督的兵威,川西土司只能憋着。
现在遇上天灾,倘若朝廷再不出手救援,逼到绝路上的土司会干什么,谁也说不准。
倘若处理不善,好不容易才安定下来的蜀地,搞不好又会狼烟再起。
这种要命的事,巡抚和布政使承担不起。
“巡抚衙门调拨一批赈灾粮给他们,帮他们渡过难关。
你们亲自抓一下,不要让下面的人乱来。
此事老夫会上奏陛下,说明情况。”
李原想了想说道。
前面否决那些协议,那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不允许出现诸侯割据。
现在出手救助,同样是为了维护国家稳定。
大虞朝的土司政策,虽然对发展经济没多少帮助,但对稳定地方有着重要意义。
偏远山区朝廷直接管辖,统治成本高不说,还容易盗匪猖獗。
土司的存在,恰好能解决这些弊端。
不过这种国中之国的自治,也不是无限度的。
为了地方稳定,在允许土司存在的同时,朝廷也在逐步改土归流。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广西,一场白莲教叛乱,把当地土司全部送下了地狱。
蜀地这边情况特殊,当地土司是站朝廷这边的,自然不能粗暴的全杀了。
当然,如果土司不领情要掀起叛乱,李原也不会手软。
从目前来看,土司叛乱的概率非常低。
湖广五镇被他划了两个过来,又从蜀地官军中筛选青壮,整编出了三镇之兵。
大军建成之后,被李原拉着部队,到川西晃悠了一圈。
一众土司都被吓得瑟瑟发抖,全部变成了乖孩子。
“总督大人,这场雨来的不正常,现在蜀地已经多地发生灾情。
据说湖广、陕西也在降雨,长江黄河流域的中下游各省,怕是会发生洪涝。
本该是枯水季节,发生讯情,各地怕是没有防备。”
布政使李永良忧心忡忡的说道。
永宁六年的天气,完全不讲道理。
雨季的时候干旱,旱季的暴雨连连。
反常的气候,分明是不想让人活。
“嗯!”
“这些确实是一个问题,派人快马加鞭,向各地发布预警。
能不能赶上,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
李原一脸苦涩的说道。
他可是读过史书的,历史上但凡发生这种反常气候,那都预示天下大乱。
短暂的失神后,他很快从伤神中走了出来。
天下大乱,大虞朝刚经历了一次。
白莲教之乱,动摇了大虞的统治根基。
现在看起来天下太平,那是朝廷任命的几位总督,全都是杀伐果决之辈。
靠着武力强行压制住了地方势力,这才没有闹出乱子。
可武将担任总督,这只能临时为之。
或许等不到任期结束,就会被朝廷召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