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老六一脸慌乱的说道。
对刘念安这位军师,他是一点儿好感都没有。
尽爱玩一些阴谋算计,一点儿都不直爽,稍不留神就会被坑了。
“崔将军,你这是在质疑王爷的决定么?”
刘念安当即质问道。
能够以一介书生的身份,在义军中立足,他是靠脑子吃饭的。
玩儿这种辩论游戏,十个崔老六也不会是他的对手。
略加出手,就把矛盾转移了出去。
质疑他这军事没关系,可若是质疑威武王的决断,那就是要命的事情。
能够在众多义军中脱颖而出,威武王也是一位狠人,在军中一直都是说一不二,最讨厌的就是下属质疑。
“你……”
发现自己被架了起来,崔老六被气的说不出话来。
“行了老六,你心里那点儿小算盘,本王一清二楚。
不就是担心陷入众矢之的么?
实话告诉你,老子也怕!
所以这次行动,不能打我们的旗号。
义军中就数太平王的声势最大,这次的锅就让他背了。
从现在开始,把老子的旗帜降下来,换成太平王那老小子的。
此役之后,本王不信那老小子,还能继续风光下去!”
威武王愤愤不平的说道。
死道友不死贫道。
为了反虞大业,拜过把子的兄弟,他一样能祭献。
……
“总兵大人,我们都是步足,追击叛军肯定赶不上骑兵。
堵截敌军的任务,上面既然交给了辽东骑兵,我们就不用去凑热闹了吧!”
听到下属的劝说,秦天瑞眉头一皱。
为了复兴家业,他都快要魔怔。
可惜现在文武之争正处于微妙时刻,文官集团不会让勋贵系,再增加一巨头。
除非像李牧那种,战场上立下了大功,朝廷不得不封,才有可能恢复他的家族爵位。
事实上,文官们也不是铁了心,要拿掉兴国公的爵位。
看到秦天瑞有崛起的迹象,礼部就提出了方案,挑选血脉近支袭爵。
想要快刀斩乱麻,尽快挑选出继承人,断了秦天瑞的念想。
不过在这个问题上,文官只有建议权,决策权在皇帝手中。
在李牧远封安南的情况下,秦天瑞如果能继承兴国公的爵位,很有可能成为勋贵系下一代的核心。
若是再立下几次大功,勋贵系中又会增加一名巨头。
皮球踢到皇帝跟前,永宁帝表现的非常犹豫。
一方面他想选出贤才为己用,另一方面又担心勋贵系进一步做大。
左右为难之下,事情暂时搁置了下来。
在这种背景下,空置的爵位,就成了秦天瑞奋斗的最大动力。
只要军功足够大,早晚都会有压不住的一天。
“叛军数量那么多,光那一万辽东兵,又能够拦住多少。
从叛军的逃窜路径来看,基本上都是冲着河南去的,我们直接绕到前面堵路即可。
等辽东兵击溃了叛军,我们正好抓逃窜的反王。
朝廷不在乎普通反贼的死活,抓住一名反王的功劳,更胜过击败十万叛军!”
秦天瑞果断拒绝道。
剿灭完这些叛军,关内的战争就结束了。
再想立下军功,那就只能和北虏硬碰。
济南之战的时候,他就和北虏交过手,非常清楚敌人有多可怕。
当时率领的是百战精锐,正面和敌军交锋,也可以不落下风。
现在情况不一样了,他麾下的部队都是扩编来的。
虽然战斗力超过一般虞军,但同北虏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
“总兵大人,大事不好!”
“前方出现大洪水,疑似黄河决堤了!”
伴随着探马的呼喊,滚滚黄河水,也向着大军位置呼啸而来。
“传令下去,抛弃一切辎重,全军立即向北面高地转移!”
尽管不知道为何黄河水在枯水季节决堤,秦天瑞还是第一时间下达命令转移。
在洪峰面前,个人力量是脆弱的。
大军刚离开不久,营地就被大水所吞噬。
幸好这个季节水位不高,且他们距离黄河有一段距离,给了他们逃生的机会。
成功撤离到高地后,秦天瑞脸色阴沉的可怕。
不到半个时辰的功夫,就有上千士卒失去联系,比围剿叛军的损失都大。
更糟糕的是失踪士卒,多是身着铁甲的精锐。
甲胄的重量,影响了他们的逃命速度。
营地中被大水吞噬的各项物资,更是不计其数。
第406章 祸不单行
倒霉的不光是秦天瑞所部,大水展开无差别攻击,黄河沿岸的良田全部被淹没。
在这一区域活动的官军和叛军,一起沦为受害者。
不同于以往的战斗,面对滔滔洪水,越是精锐之师损失越惨重。
笨重的铠甲,成了铁棺材。
……
京师。
围绕着万首辅案,展开的政治斗争,变得越发激烈。
“轰隆隆……”
突如其来的惊雷,划破了寂静的夜。
“什么声音?”
睡梦中惊醒的永宁帝,本能的询问道。
“陛下,外面打雷了。”
执夜的侍女,急忙上前回答道。
这个答案,让永宁帝的心凉了半截。
“冬日惊雷”,一直都被视为不祥之兆。
在现在这种节骨眼上发生,必然有人拿着此事大做文章,指责他这位皇帝失德。
“更衣!”
永宁帝冷漠的下令道。
衣服尚未换上,外面就响起了噼里啪啦的声音。
久旱逢甘霖,本该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情。
可惜这波甘霖来的太过沉重,雨水中夹杂着冰雹,在这个冬天给了饥寒交迫的百姓沉重一击。
望着室外的冰雹雨,永宁帝脸色阴沉的可怕。
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从继位到现在,大虞朝就没有太平过。
首辅遇匪案,尚未出结果,天灾又给找上了门。
幸好冰雹雨来的快,去的也快,持续时间不到一炷香就结束了。
“陛下,大事不好!”
“永和宫因为年久失修,在冰雹雨中塌了!
凤翔宫、太和殿、仁寿宫……也遭遇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失,另有十三名宫人不幸遇难……”
苏浩宇快步跑来汇报道。
天灾是无差别覆盖,不会因为皇宫,就网开一面。
永宁帝继位开始,大虞财政就迅速亏空,连天元帝的陵墓中途都几度停工,更不用说拨款维修宫殿。
少了日常检修,遇到极端天气,恶果就体现出来。
“哎!”
“做好死者的抚恤安置,让御医给受伤宫人救治。
宫殿损毁之事,明日拿到朝堂上,让户部拨款修缮。
传旨,令顺天府发布安民告示,务必保障京师的稳定。
……”
来不及伤感,永宁帝迅速发布了一系列的命令。
相比经济上的损失,政治上的打击更加严重。
在这个信奉天命的时代,天灾和君主失德是强绑定的。
参考历代王朝的处理方式,基本上都是推出有份量的替罪羊背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