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面对那未知的赏赐,伏子厚只能祈求别出什么岔子,千万不能去边陲面对突厥,或者是南下去江都。
“倒也是!”
刘老听到伏子厚的话,想到北边,还有东边,甚至不远处的高鸡泊,都有反贼,也无奈的叹口气。
年轻的时候,总觉得自己一身武艺,无处可用。
但如今真正看到乱世的时候,刘老才知道,年少时自己所看到的,根本算不上乱世。
最关键的是,还碰上一个不顾百姓的朝廷,一个吝啬赏赐的皇帝。
李家府邸大门外。
由于李少植、李立言都有官职在身,假期不足,若是去请行,一来一往都浪费不少时间。
故而李家众人都决定,由李家二郎李靖节,带着伏子厚去鄠县。
“这一次有伏子厚陪同前去,无需再担心你父亲不给你好脸色!”
李老夫人看到伏子厚与刘老走来,便对着李靖节说道。
李靖节闻言,尴尬的笑了笑,眼神看向不远处走来的伏子厚,心中满是复杂。
岳父一家的仇,这辈子基本没希望讨要,就算女儿成为郡望世家子弟的妻子,也不例外。
故而在经历清河县一事,还有听到窦公的那些话,以及杀害三弟的仇人谢彦,被伏子厚带到李府后,在李靖节心里,最好的女婿,莫过于伏子厚。
奈何昔日,自己与妻子,看不上伏子厚的出身!
如今,让伏子厚成为五弟的女婿。
想到这里,李靖节不由得看向妻子周氏一眼,发现妻子周氏眼里的后悔,不比自己少多少。
这一个如此俊美、懂事、有勇有谋,还有胆识、信恩义的女婿,怎么就让给其他人,当真是教了一辈子的弟子,结果却在女婿一事上瞎了眼。
“子厚第一次出远门,沿途多告诉子厚一些事情!”
李老夫人作为李靖节的母亲,看到李靖节、周氏的模样,哪里还猜不到夫妇二人心中所想。
但这时候老夫人也只会在心里说一句。
晚了!
昔日伏家刚刚来到蓨县,来到李府的时候,她原本是想恢复与李琼的婚约。
结果一个两个不情不愿,这下可好!让姹儿捡到一个好夫婿!
看着儿子儿媳隐约有些后悔的摸样,李老夫人不由得看向孙女李琼一眼,发现李琼丝毫没有后悔的样子,双眸之中的眼神依旧清冷高傲。
回想昔日在伏子厚身上,看到自己丈夫李纲年轻时的影子,想起这段时间与伏子厚有关的事情,不知为何,李老夫人有预感,日后李琼一定会后悔。
但这个念头,李老夫人不会说出来,也知道说出来没有用,还不如等日后看看,是自己多虑,还是预感没错。
李府大门外。
伏子厚来到李老夫人面前,分别与李老夫人,伯父、伯母、叔父叔母等人打招呼,随后便看向李承智等人行礼。
礼毕后,伏子厚不由得看向李姹,看着李姹担心的眼神,以及递过来的玉佩。
看着李姹摆摆手,伏子厚没有看向长孙叔母,询问李姹是什么意思,而是认真的看着李姹的动作,自己判断。
“缺钱的时候,用它换钱?”
伏子厚说道,看到李姹点点头,有些哭笑不得。
这李姹第一次送自己东西,就是准备让自己没钱的时候拿去质押。
“我去去就回!”
伏子厚看着李姹的目光,轻声说道,让李姹不用担心。
随后拿起手里的佩剑,在李姹的目光下,指了指剑身,昔日李姹在上面缠绕的布,已经重新绑过,并且有明显割断的地方。
伏子厚的举动也是在告诉李姹,不管这把剑如何,她都要好好活着!
随后,在李府众人的注视中,伏子厚带着刘老,跟着伯父李靖节一同乘坐上马车,缓缓离开李府。
李安静、李安仁看着二伯父的马车离开,随后看向李乐。
“听父亲说,按照以往的赏赐,恐怕等六姐夫回来,可能就会是鹰扬府的旅帅,到时候就是带兵的将领了!”
“对啊!到时候我们一起跟六姐夫学剑,听父亲说,四姐的武艺都是花拳绣腿,跟六姐夫的没法……啊!”
李安静捂着头,当看到四姐李琼面色冰冷的盯着自己,意识到什么,连忙闭上嘴巴。
“笨蛋!”
李兆恬望着马车从远处街道拐角离开,随即看向李安静。
有时候李兆恬感觉李安静的脑瓜子太过耿直,就是一根筋,哪有当着四姐的面,说四姐武艺不好的。
……………………
次日。
当观音婢、长孙无忌,终于抽开身,来到李府拜访。
当从长孙弄珪口中,得知伏子厚已经离开,无论是观音婢,还是长孙无忌,都有些意外。
得知李姹的夫婿,也就是兄两人的表侄女婿回来,兄妹二人都想见一见,接触一番。
没想到李家那么着急带着伏子厚去见李老,让兄妹二人都没料到。
不过听到长孙弄珪说等接到李老,伏子厚就会回来,二人都松口气。
“小妹!既然确定由于大伯的关系,窦建德那里不会招揽伏子厚,我们倒也不用那么着急!如今在蓨县,身边都是大伯的人,我们兄妹二人便在蓨县等一等!待伏子厚回来,我们再亲自试探一番,若是有志向,便引荐给世民!”
长孙无忌对着小妹说道。
“嗯!”
观音婢点点头,眼下母亲还想在故乡多住一些时日,也刚好在这里等一等。
这时候,坐在亭子下的观音婢,看到李姹走过来,脸上露出笑容。
原本作为表姑的她,担心李姹不识字,而伏子厚又是一个有能力的男子,便想要教李姹识字。
结果她发现,李姹不仅仅识字,还会其他很多女艺手工,接触下来,她愈发喜欢李姹。
唐武则天天授二年(公元691年)十月,[3]来俊臣告发李安静——曾拒绝参加“易世革命”。下狱后,李安静惨叫道:
“老夫是唐朝老臣,生乃唐臣,死乃唐鬼。要剐要杀,随你们的便!”
“若问谋反,实在无可奉告。”
从他身上没有榨出多少油水,来俊臣便奏请武则天处以死刑,斩于闹市。
第68章 来到荥阳,大隋的封赏
荥阳城。
伏子厚乘坐马车,跟着李靖节来到这座城内。
起初伏子厚还以为与沿途一样,都会去开间小舍居住,不曾想马车一路行驶到一栋府邸大门前。
“郑氏!”
走下马车,伏子厚便看到府邸大门上,挂着一块精致的牌匾。
看着伯父李靖节上前,与府邸仆人说了什么,仆人急匆匆的去禀报,伏子厚没想到伯父李靖节,居然与郑氏的人认识,而且看样子关系还不错,至少沿途其他城邑,都不见李靖节去拜访何人。
没多久。
正当伏子厚与刘老在等候之时,就看到大门内,一个与李靖节差不多大的中年男子,身穿士服,急匆匆来到李靖节面前。
李靖节与男子寒暄过后,便示意伏子厚过去。
“子厚,这是郑家伯父!这是侄儿子厚,伏家后人……”
李靖节率先给伏子厚介绍道,随后便是刘老,不过比起刘老,听到伏子厚的名字,名叫郑善嘉的中年男子,有些意外。
“伏子厚?此前可是贤侄在宛丘城,仅一人便察觉贼人已经入城,并推断贼首,乃是卢明月?”
郑善嘉看向伏子厚问道。
“小子拙见,不过碰巧猜中,一时侥幸!”
伏子厚抬起手,一边行礼,一边轻声应道。
“好!好!好!”
郑善国看着伏子厚谦虚的模样,连连点头,说道三个好字。
李靖节站在一旁看到昔日好友的模样,脸上笑容格外灿烂,自己所带来之人,能得到好友如此表赞,令李靖节神情中更是有一抹自豪。
不过笑着笑着,突然想到伏子厚不是自己女婿,李靖节笑容瞬间有些僵硬。
“请!”
看到郑善嘉邀请入府,李靖节连忙抬手回礼,随即带着伏子厚与刘老进入郑氏府邸内。
比起蓨县李府,郑氏府邸的风景可能不如,但其面积,却要大很多,像个迷宫一样。
在一个个前院、偏院、佐院、小院中,若是没有人带,伏子厚感觉都找不到大门。
郑氏府邸内,也有专门存书的阁楼。
这几乎是每一个郡望的标配,阁楼不仅仅用于教导族中子弟,更是象征着一个家族的底蕴文化。
在阁楼内,伏子厚终于弄明白,原来在郑氏之中,郑善嘉的作用与李靖节一样,都是负责教育后人,对于官场之类的事情,并不参与。
没多久。
似乎知道李靖节到来。
郑善嘉的叔父,六十多岁的郑诠,以及堂兄郑元瑞、郑善果、郑元璹、郑元琮、郑元珣等一众郑家中年男子,也都来到阁楼。
瞬间阁楼内,好不热闹,伏子厚看着仅仅与李靖节一个辈分的郑氏族人,就有十二人,而与李凌川一辈的郑家男子就有二十多人。
这还是郑家之中老夫人、妇人、子女都没来,不然估计阁楼都站不下。
不仅仅伏子厚与刘老有些懵,就连李靖节也没想到,年关过去不少时日,郑家那么多人,居然都在荥阳老宅。
李靖节与一众人寒暄过后,原本正准备给众人介绍伏子厚,但还不等李靖节开口,郑善嘉便主动给郑家众人介绍。
当得知面前这个年纪轻轻的少年,便是当日在宛丘城,推测出卢明月要攻打宛丘的伏子厚,别说郑家一个个年轻子弟,就是郑元璹、郑元琮那些中年男子,也是一脸意外。
而后在郑善嘉的介绍中。
伏子厚也分别认识这些郑家长辈,终于体会到,阁楼内这些郑氏族人的分量有多重。
六十多岁的郑诠是蜀地郡主簿。
四十多岁的郑元璹是莘国公、右武候大将军,兼文城郡一郡太守。
四十多岁的郑善果是右光禄大夫。
四十多岁的郑元理是归昌县公,其余郑家中年男子,无一例外,全都身怀爵位,亦或者是官职。
更让伏子厚感叹的是,如今就在这府邸里,单是兰陵萧氏的老夫人,便有两位,清河崔氏有一位,元氏一位,卢氏一位,这还不算郑元璹、郑善国他们的妻子,也是王氏、李氏等郡望族女,这郑家的人脉暴露出来后,当真令人惊叹。
阁楼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