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生存指南 第69节

  “没办法一步到位,就是只能如此了,别的地方更不合适,至少这里土质比较好,也有面积较大的滩涂可以利用,而且防守起来也比较有利。”原野说完了又沉吟道,“今川家不可能长期和我们消耗,等他们拿我们没办法了,想修岩砦把我们困住时,我们可以尝试反推一波,逼他们把岩砦修远一些,再逼两翼的邻居搬搬家,应该能多争取一块空间出来。到时我们也修上岩砦,这样面积暂时应该够用了,能种种地什么的,等将来……”

  将来等桶狭间之后,今川家一蹶不振,只要能抓住时机,那扩张起来会非常容易,到时知多半岛当地豪族全都要滚蛋,他可以去半岛根部修一道防线,把知多半岛彻底变成他的后花园。

  只是这些暂时不方便明说,只能留待日后见机行事,主要是他没想起桶狭间是哪年的事,而阿满想法倒没他那么长远,只是盯着地图看了一会儿,豆豆眉趴趴着问道:“但现在那里什么也没有,咱们要过去修那么多东西,时间来得及吗?当地豪族还好说,先把他们打跑就行了,但要是今川家来得比较快,城还没修好,到时怎么办?”

  按原计划,有现成的最好。比如某家豪族已经占了一块易守难攻的宝地,已经筑起了城,那原野去偷袭一把,把他赶走,原地修修补补一番就开始和今川家对耗,这样最省力最安全,但现在没有那种理想的防御地点,要自己建一条防线的话,确实是个难题……

  原野也没想到这么大一个知多半岛,海边一个修城池的也没有,还要自己现去修,沉吟片刻后说道:“是有点难,但这事关系到我们的未来,总是要试一试的!”

  顿了顿,他的目光坚定起来,轻声道:“都走到这一步了,拼尽全力试一试吧,一夜筑城并非不可能!”

  阿满在大事上已经很信赖他了,眼见他已经下了决断,也不再质疑,马上用力点头:“是,主公!”

  原野负责想办法做计划,她负责去监督去执行,到时谁敢不好好执行,敢坏了大事,她就去扒了谁的皮,这样才能不负她野原家家老之名!

第137章 全家老小一波流

  一夜筑城在演义小说中有许多经典战例,比如夜间浇水铸冰为城,又比如木下藤吉郎将圆木扎成木筏顺流而下,一夜之间筑起墨俣城,但这些战例不是民间故事就是演义小说,在历史上是不是真发生过,实在难说。

  像是木下藤吉郎一夜筑起墨俣城八成就是编的,这故事起源自《绘本太阁记》,然后又被抄进了《武功夜话》,而前者是江户时期的话本小说,后者在现代已经被大部分学者判定为伪史,很多地方都是瞎鸡儿乱编的,和各种考古证据根本对不起来。

  最重要的是,原野以前日常闲聊时问过阿满,发现墨俣城早就有了,她爷爷年轻时就去过好几次,现在那座城仍然在,是斋藤家防御织田家的重要前哨基地。

  所以,一夜筑城基本是在吹牛逼,是演义故事里的噱头,在现实世界几乎没有任何可操作性,更别提原野去实地勘察了一下,发现自己需要在山上建一座堡垒,在河边修两处小型堡垒,以及在山和河之间筑起一座城做为防御核心,最好再有一些小型堡垒用来弥补空隙,以确保港口的绝对安全。

  简单来说,他需要修筑一小段“长城”,才有资本和今川家这个庞然大物狠狠干上一架,才有资本护住港口,不会被敌人围困而死。

  这工程量放在古代简直吓死人,原野在实地勘探过几次后,回来后像拉磨的驴一样转了半天,然后就带上一大队苦力搭船出海。这次一路往西,跑到了海西郡才又挑了个荒凉地方上岸,又一头扎进伊势山脉之中。

  几天后,他拉回了小半船火山灰、火山渣,以及少量混在里面的凝灰岩、多孔岩。

  以这时代的筑城技术,凿石筑基,垒土为墙,伐木建楼,真想要把城建起来,没有三五个月就别想了,花一两年都不稀奇,而这么长的筑城时间,足够今川家把他赶下海三五次。

  所以,古典筑城法肯定不行,他觉得还是直接浇铸成形比较好,只有这样才有希望在今川家赶到前,他勉强能有一个可以依托的、能经受住严厉考验的阵地。

  那如果想浇铸建筑,就需要用到混凝土,而想用混凝土,就要有水泥,而想在这时代生产水泥,大概只有火山灰水泥一条路可以走。

  这玩意不是什么新鲜东西,公元前就有了。

  比较知名的建筑物,比如建造于公元前27-25年的罗马万神庙(公元120年重建),就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无钢筋混凝土圆顶,直径43.3米,其材料为浮石、多孔火山岩、火山灰、石灰混合而制成的“罗马混凝土”,轻便又坚固,历两千年仍然完好,是现代罗马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像是著名的罗马斗兽场,同样用到了混凝土,地基采用致密混凝土,由火山灰水泥和石灰石制成,能够承受斗兽场巨大的重量;拱门和圆顶则采用轻质混凝土,如轻质浮石混凝土,也就是以火山灰水泥为基础,添加了浮石等轻质骨料的混凝土,在保证结构稳定的同时减轻了整体重量。

  这建筑物现代也在,虽然塌了一多半了,但那和建筑材料没多大关系,仍能说一声历两千年不倒,非常坚固。

  此外像是庞贝古城、古罗马大浴场、延绵数十公里的古罗马高架引水渠等建筑物,都大量使用过火山灰水泥以及火山灰混凝土,历史已经证明过这种建筑材料的可靠性和便捷性。

  至少中学课本上是这么说的。

  原野感觉自己可以学习一下罗马人,也用用火山灰水泥,这样至少不用去开采石头或是一层一层垒土了,能节省大量时间,建造速度也会快很多——垒土为墙不简单的,土很讲究,要多种土混合在一起,里面还要添加各种乱七八糟的黏合材料,更是需要一层一层捶打,不然根本立不起来,或是不够坚固,建造起来非常花时间。

  总之,现在只有火山灰水泥一条路可以走了,原野带人去偷了大半船火山灰回来,然后就开始尝试配制火山灰水泥,而这玩意公元前就在大规模使用了,配方非常简单——将火山灰和石灰混合在一起就行了,根据火山灰的成分不同,比例大概3:1或2:1。

  等混合好后,就是原始的火山灰水泥了,再把水泥混合合适的石子,比如同样由火山喷出来的、海绵状的多孔岩,或是干脆加入河砂、鹅卵石,混凝土也就算有了。

  接下来便是以竹木框架约束,加水灌入,在其成形期间以湿麻布覆盖,降温免其涨裂,静待一周左右,最终就可以得到符合心意的“预制件”。

  整体过程非常简单,几乎称不上有任何技术含量,而“预制件”出来后,原野亲自拿铁锤捶了十几下,才勉强使其破损,确认中学课本比曰本史书靠谱,没在忽悠人,这确实是一种相当不错的建筑材料,唯一的缺点是比较怕冷——在严寒地区这种水泥用不了,会变得非常脆,但不要紧,知多半岛比那古野这里还暖和,冬天最低气温也难以到达零下,水都不结冰的,水泥不可能冻坏。

  建筑材料有了,还是放在这时代比较优秀的建筑材料,原野心里有了底,而这时农历新年也过完了,他毫不犹豫就在弯津进行了全体动员,宣布要在弯津筑城,开始建造大量石灰窑,疯狂烧石灰,并开始四处搜寻好挖掘的火山灰层,找到就挖,挖了就整船整船往弯津运,运力不够就掏钱诱惑岛民,让他们用渔船帮忙运。

  尾张下四郡的豪族们也没干涉他,以前他救治了那么多伤员,多少攒下了些人情,只是从豪族领地上挖些没用的土罢了,那里又种不了粮食,不是什么大事,根本没人在意过,而且有的豪族,像是前田家这些还很配合,反正冬天闲着也是闲着,都愿意发动领民帮他挖土运上船,从里面赚点小钱。

  织田信长第一时间就知道了,但他也没管。原野愿意转化为尾张的在地豪族是他乐意看到的,那想当在地豪族当然要筑城,这时代整个曰本一向如此,大大小小有一万五千以上的“城主”呢,原野的行为合情合理,他听了一耳朵根本没往心里去,直接置之不理。

  于是,一船一船的火山灰、火山渣、凝灰岩、多孔岩、浮石被拉到弯津,或是细筛,或是运进磨坊细细研磨,或是人力粗粗捣碎,最后再配制成一袋一袋的火山灰水泥以及混凝土,渐渐填满弯津的仓库,逼近原野计算出来的土方量。

  甚至他还真在弯津小规模修了一个小堡垒试了试,让内政系的官员们体验了一把当“包工头”的感觉,提前解决了一些乱七八糟的小问题,以确保真干起活来,多少能顺利一些。

  远藤千代、前岛十一郎等内政系官员也很配合,弯津现在人口都四五千了,也算一方豪强,他们早就想提议筑城,结果现在原野不用他们建议就已经开始干了,他们自然十分积极,努力做着筑城的一切准备,按原野的要求编组人力,确立指挥体系以及各层级负责人,并开始努力囤积木材、竹料、杂粮,顺便四处寻找木匠,按原野要求制作模具,以及浇铸一小部分预制件。

  於大也在努力扩充船队,并且积极和已经初步建立信赖关系的岛民们接洽,雇佣他们编成了一支临时的海上运输队。

  从冬末到初春这段时间,除了工坊里必要的生产人员,整个弯津都动了起来,所有人都被原野指挥得团团转,忙了个四脚朝天,也就是他这里完全没有农业生产,不然人力还真无法这么集中使用,干活的人也不会这么专心致志。

  当然,新军也没耽误了训练,这是重中之重,不需要他们干活,甚至就算在这段人力又开始紧缺的时间,新兵也没断了入营,为接下来的长期战斗做好了准备。

  这是原野为了自由自在,为了独立自主,为了自己真正的领地要进行拼死一搏了,他为此已经耐心经营了一年多,甚至为了人力,连脸都不要了,直接跑出去抢劫,就是为了此时此刻。

  哪怕元气大伤,哪怕死掉一半人,他也要在知多半岛站住脚,逼迫今川家容忍他的存在,让他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小大名!

  只是为了提高成功率,现在还缺一个动手的时机,织田信长多少有点神经质,万一他全家老小一波流冲进知多半岛,织田信长突然神经质一下反应过来了,掏他菊花就不好了。

  所以他把一切都准备好了也没急着动手,一方面等天气再暖和一点,毕竟是纯野外施工,现在这天气还多少有些寒冷,容易引起大范围伤病,另一方面就是等着织田信长先有所行动——去年织田信长没能打下清州城,肯定不甘心,一直在备战,他感觉织田信长也差不多该再次动手了。

  只要织田信长去打清州城,一时半会儿抽不出手来掏他老窝,他就带着全家老小去知多半岛筑城。

  他很耐心的又等了十几天,终于得到阿满的紧急通报,织田信长连动员尾张下四郡豪族都没有,只率领直属力量就扑向了清州城,似乎是一次极为隐秘的行动。

  原野也没犹豫,哪怕来不及搞清织田信长打算去干什么,还是一声令下,命令船队扬帆起航,直扑知多半岛!

  他要在半月之内,筑起长城,让今川家在城下碰个头破血流!

第138章 基本算是白死了!

  中条平次郎和丸桥五门站在船舷边,愕然看着长长一片乌黑色的滩涂,以及远处的荒野,人都惊呆了。

  他们二人被请上了船,出了海,才被告知筑城地点更改了,野原家要搬到知多半岛上去住,以后就不留在弯津了。他们一时难以置信,很怀疑阿清转述错误,但现在地方都到了,而且这里还有一处简易栈桥,能供临时卸货,想来原野谋划已久,早早就派小分队潜入,做好了快速登陆的准备,绝对不是突发奇想,他们想不信都不行了。

  不过,这近乎叛乱了吧?

  没有大名判书就私自迁移领地,跑到别的地方筑城,企图脱离控制,这绝对算叛乱了,至少以他俩的认知,织田信长绝不可能认同这样的事,绝不可能同意原野把“制硝工厂”搬离织田弹正忠家的势力范围。

  但真说叛乱似乎又不太对,原野并不是弹正忠家的家臣,本身自由度很高,真跑了一时倒真不好指责他是背叛,只是弯津好不容易都建好了,他又不要了吗?

  他们一时稀里糊涂,脑子里一团浆糊,搞不清原野到底想干什么,为什么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又要跑到这里来折腾,但也清楚原野绝对没在干好事,不然不会这么防备他俩,第一时间就把他俩送到了这里,明显是在担心他俩跑去那古野城通风报信,给他搞出意料之外的麻烦。

  他俩看了一会儿登陆点,又面面相觑,脸上齐齐露出苦涩之意,毕竟原野也没防备错,他们身上真有随时通报弯津近况的任务,原野想在弯津筑城就是他俩第一时间报告给那古野城的,结果现在原野把他们运到了这里,他们想通报也没了可能,至少短时间内是不可能了——他俩上船前,就听说弯津已经全面军管,任何未曾得到授权的人,只要敢跨出规定区域,第一时间就会被击毙,想来等下一批船队过来了,他们就能看到自己的直属手下。

  想通风报信,那是不可能了,现在甚至还要开始担心自己的性命。万一再出点什么小误会,原野翻脸不认人,直接把他们噶了扔海里也很正常。

  他们一脸苦涩,而他们不远处的远藤千代、前岛十一郎以及内政系的工头们也没比他俩好多少,都是一脸懵逼。

  他们仅就比中条平次郎和丸桥五门早一点点知道要在知多半岛筑城的消息,同样不清楚原野为什么要这么干,弄不清为什么他不肯老老实实在弹正忠家旗下当个在地豪族,毕竟一年几千斤硝也就万把贯钱,对他又不算什么,他又不是交不起。

  至于说制硝太赚钱会惹人眼红,不是已经有五六百郎党了吗?用来保护弯津足够了,一般人绝对打不下来。

  但事已至此,他们也没办法,人都被原野送到……这连名字都没起的倒霉地方了,他们除了做好自己份内的事也别无他法。

  远藤千代最先反应过来,拿起刚刚的会议记录翻了翻,转身叹道:“诸位,等军队登陆完毕,我们就下船开工吧!按计划来,两天内要再建起三条栈桥,并建起营地,然后集结人力,按个人任务该去建什么就去建什么!”

  “呃,是,千代小姐。”前岛十一郎等内政系的官员反应过来了,稀稀拉拉应声,听起来没什么力气。他们倒不是心里没底,筑城筹备好几个月了,物资充足,各类图纸都有,连过程都反复讨论过,所有人心里都有数,就是……地点换的太突然了,他们一时有些不适应。

  远藤千代也没忘了中条平次郎和丸桥五门两位年轻与力武士,转头又冲他们说道:“中条大人,丸桥大人,我们这段时间人手不足,你们也来帮忙吧!”

  之前在船上开完会后,她小心打探过原野的心意,哪怕新领地成功拿到手,原野也没有和弹正忠家翻脸的打算,所以这两个人还可以用,甚至可以适当缓和一下他们的心情,免得他们胡思乱想,脑袋一热,硬要曲曲折折、孤身穿越百多里敌占区和白川口防线回去报信。

  万一死在路上,这笔账八成要记到野原家头上,所以还是给他们找点事做吧!

  中条平次郎和丸桥五门倒没那么铁血,没打算拼死也要完成任务,毕竟原野跑到敌人的地盘上来筑城,对弹正忠家没有任何损害,暂时没必要做出极端反应,一切留待将来再说吧!

  他们对视一眼后就齐齐点头,凑到远藤千代身边,听从她的安排去做点事,也算褪去监军身份,真干起了与力武士的活儿。

  …………

  内政系官员各种懵逼,一时有些无所适从,这是正常现象,原野也不在乎,反正他只需要他们能执行计划便可,不需要他们多动脑子,懵不懵无关紧要。

  他第一时间就亲自带队上了岸,确认这处临时登陆点未曾被发现后,立刻吩咐阿清亲自带人出发建立警戒前哨,有误入此处的平民就先捉起来,碰到当地豪族来巡视的郎党就直接干掉。

  总之,尽一切可能延缓被发现的时间,哪怕回头这里大兴土木,只要当地豪族没瞎,总有发现的那一天,但能多瞒一刻也是好的。

  弯津那边也一样,已经开始严格管控,争取把弯津所有人员、物资运过来之前,让人注意不到弯津的异常,不会受到那古野城的干涉——这次他要掏出全部家底了,不成功便成仁,弯津凡是能喘气的,不管男女老幼,胳膊腿是否都在,一概要过来增加筑城速度,连工坊都暂时停了工。

  钱也不赚了,没有一块自己的地盘,一直被人圈着,赚再多钱也没什么意思,搞不好哪天就变成了大肥肉,被别人一口吞了进补。

  他不想再变补品,心志极坚,亲自率军坐镇警戒之余,温言鼓励,严令要求一起上,花了两天不到的时间扩大了卸货区,初步完善了小港口和建起了仓储区域,并且在港口附近修筑了一些简易防御工事,顺利完成了第一阶段的登陆任务。

  接着船队就开始源源不断的向这里运送人员和物资,大量的火山灰水泥、混凝土、模具、木材、竹子、粮食被转运过来。

  他率军同步向外扩张,在预定工地之外建立防线。由于之前准备充分,计划周详,建设这一块倒没什么问题,各施工队已经开始修建简易道路,开挖地基,但想完全隔绝当地人的窥探却很难,他刚离开小海湾区域才一天,就被当地豪族发现了——阿清努力了,但区域太大,防不胜防,遇到对方登高望远,远远就瞧见这里突然有人开始活动,看一眼转身就跑,她也没招。

  首先发现弯津军的是原野的老朋友御屋家,之前被原野抢走了50%以上人口的老仇人,原野挑的这块地方就在御屋家的南边,往北依次就是他的三家老仇人御屋家、竹田家和海老名家,至于再往南的新邻居则是大社家和宝官家,实力和三家老仇人差不多——知多半岛除了根部,这些年战事很少,这些土著豪族实力都很一般。

  御屋家发现他又来了,第一时间就吓尿了,去年他们三打一都没打过,这次远远瞧上去,原野带来的人更多了,根本没有半点和他交战的意思,立刻开始收拢领民,把人都暂时挪到御屋城里去住,希望原野转一圈发现没油水可捞,自动自觉去抢别人。

  反正他们是服了,只要别抢他们就好。

  但他们在城里躲了两天,就开始觉得事情不对劲了,以前原野一般是当天来抢当天走,只有极少数因为运力不足,才会在海边扎营过夜,结果这次原野带着这么多人跑过来,竟然一直没走,就在荒野里蹲着,这十分反常。

  他们也不是傻子,对附近的地形更是比原野熟悉,通过种种方法没多久就弄清了真相,原野身后已经有一千多人在疯狂刨地,大量物资和人员还在不断通过海上运过来,这不要脸的家伙看起来是想在这里筑城不走了。

  御屋家家主当场就裂开了,原野简直是史诗级的恶邻,要是让他在这里站住了脚,就不是抢点人口的问题了,回头八成连地皮也要姓了原,绝不可能给他们留下一点活路。

  他赶紧派人告知姻亲兼盟友竹田家、海老名家、大社家和宝官家,但上次三家想斩杀原野以便一劳永逸却大失败,实力折损严重,现在根本没恢复,现在就算加上大社家和宝官家,也就只能凑出和上次差不多的兵力,根本不敢去找原野的麻烦——野战再输一次,再被杀上几百人,他们连守城的本钱都没了,那原野在不在此长住根本无所谓,他们反正已经完了。

  但这种恶邻必须处理,他们马上由家主亲自出面,赶去白川口一线拜见今川家、山口家和松平家的重要人物,通知他们这个噩耗:

  完了,全完了,织田大傻瓜派遣手下第一强力豪族野原家,带着织田铁炮队这种精兵,通过海路奇袭知多郡,极有可能是想达到前后夹击白川口防线,消灭山口家,击退今川家和松平家,重新恢复对知多郡统治的邪恶目的,请大人们速速出兵消灭他们,至少也要把他们赶下海!

  他们自己不敢和原野打,直接叫爸爸去了,原野对此也不意外,干脆竖起灯塔,白天黑夜抢运人员物资,并加紧催促远藤千代等人,不管用什么办法,哪怕饮鸠止渴强行加速,也要在计划时间内完工,能在敌人来之前,有一块最基本的防御阵地。

  眼下这是第二坏的情况了,早早就被敌人发现,没能达到最好预期,能隐蔽着先修上个十天八天的,但他一般做计划都先往坏处想,对这情况也能接受——还行吧,至少不是最坏的情况,刚上岸就被敌人发现,而且敌人还又聪明又不怕死,一边派人去叫爸爸一边不顾伤亡拼命骚扰他,让他连安心筑城都做不到。

  不是最坏的情况,就算顺利!

  他能接受现实,但很快阿满又给他送来了一个“第二坏”的消息,织田信长把清州城夺下来了,清州织田本家的当主织田信友见大势已去,无力回天,已在家宅中切腹自尽了。其一门众和家臣大多逃散,清州城周边仅余少数势力在顽抗,算是为了个人家业垂死挣扎,织田信长扫平他们用不了多久。

  原野听完这消息,一时无言以对,织田信友是尾张下四郡织田本家的当主,怎么这么不争气,经营清州城那么多年了,就这么轻易死了?就不能好好守上几个月的城吗?

  真是一点时间都没给他争取到,基本算是白死了!

第139章 这要拿多少人命去换?

  原野又等了两天,才接到阿满的新消息,弄清了织田信长这次为什么轻易就攻下了清州城——织田信长的亲三叔,守山城主织田信光是个绝世狠人。

  织田信长明显不会放过清州城,织田信友以及其麾下的家老老臣们很清楚这一点,但两次交战都输给了织田信长,在安食村真愿寺更是损失惨重,仅武士就死了三十多个,互为犄角的真愿寺更是被直接烧掉了,连守城都开始变得困难,所以清州织田家对击败织田信长已经不抱任何希望。

  于是他们想出一个歪主意,打算直接策反织田信长的重要一门众,织田信长的亲三叔,守山城城主织田信光。

  他们给出的价码很足,只要织田信光愿意配合杀死织田信长,那清州织田家就愿意支持他成为织田弹正忠家的新家督,同时愿意奉他为“尾张小守护代”,也就是把尾张下四郡再拆分一次,分出两郡之地给他,并把斯波家以前居住的清州城南橹交给他。

  这也算下了血本,能让织田信光一步登天,而织田信光似乎没能经受得了诱惑,思考了一阵子直接同意了。

  清州织田家还不放心,毕竟他们要付出的东西太多,冒的风险实在太大,便要求织田信光做出“神前盟约”,如果织田信光背弃盟约,本人及其血脉后人将永生永世受到诅咒,皆会死得凄惨无比。

  织田信光也是个爽快人,根本没拒绝,当着清州织田家的面就在神前发了誓,然后两家联合起来,准备了一套“计中计”,打算诱杀织田信长——织田信光去告知织田信长,清州织田家正在策反他,并提出自己愿意假意被策反,以便借机进入清州城,打开城门,而织田信长只需率领精锐小股部队加急赶来,趁势偷袭,便可轻松夺取这座尾张下四郡排名第一的重城。

  实际上则是,只要织田信长率领小股部队进了城,两家立刻将他围杀在城中。

  这是以清州城为诱饵,直接除去织田信长的毒计,只要尾张下四郡没了这祸害,所有人就都能松一口气了。

  织田信光很配合,依计去执行,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他这假卧底变成了真卧底,真打开了清洲城的城门,真把织田信长放了进来,还是提前偷偷放进来的,两家一起围杀了清州织田家,最后清州织田家大量家臣战死,余下的一部分逃回自己领地顽抗,一部分弃家逃去投奔今川家准备日后报仇,家督织田信友则被困在家宅之中绝望切腹自尽。

  原野看完详细情报一时都不知道说什么好,清州织田家无力对抗日益强大的织田信长,毕竟两战两败,城下町都被烧了两次了,再来一次就要完蛋,所以他们想诱杀织田信长,这他能理解,但他们用的计谋……

  也不是不行,织田信长很信赖他的三叔父,要是织田信光真愿意背叛,这计划倒真有一定成功的可能性,就是织田信光竟然对自己这么狠,连神前盟约都敢当放屁,放这时代绝对是狠人一枚——神前盟约的性质放到中国,和“指洛水为誓”差不多,要对着自家世代供奉的守护神发誓,要是背誓,立刻变成“神厌者”,家族马上失去庇护,名声也会臭到不能再臭。

  很多现代人哪怕受过高等教育,知道什么是封建迷信,依旧不敢轻易对神佛发誓,一个古代人敢这样做,还敢用后代永受诅咒来发誓,最后还敢直接背誓,心理压力绝对小不了。

首节 上一节 69/1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