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生存指南 第68节

  他一直被关在军营里,几次整军出发也不会穿村而过,对弯津的印象还在差不多一年前,感觉当时弯津好像不是这样的,人没这么多,房子也没这么多,就连街道也只是土路,不像现在这么平整。

  单论这块区域,好像也不比热田港差多少了。

  阿七自从被绑来就一直生活在这里,天天见倒没有太大感觉,高兴地笑道:“大概是要过年了,所以大家都出来了。”

  原来是这样吗?石菩萨胡乱点了点头,也不再追问,这也不关他的事,只是跟着阿七走,一路走到了小镇临近码头的地方——弯津目前扩展的方向就是码头方向,已经快把码头和最初营地之间的地皮填满了。

  到这里小七才指着前面说道:“菩萨大哥,就是这里了,你那些同伴最喜欢来这里。”

  石菩萨放眼望去,只见那里摆满了小摊子,大多都是摆小摊卖吃喝的,这会儿哪怕天气相对寒冷,各色小吃摊也坐了个七七八八,十有八九全是短头发、穿着上衣裤子的休假士兵。

  石菩萨有些莫名其妙,营里吃饭又不要钱,想吃多少吃多少,为什么要在外面吃喝,那不是傻子吗?他很奇怪的向阿七问道:“他们喜欢来这里?为了吃饭吗?”

  “是啊,吃饭喝酒!”阿七说着还指着一个铺面说道,“那家最有名,听说是野原三郎大人亲自写的招牌,阿满大人偶尔都会去。”

  石菩萨瞬间肃然起敬,仔细看了一眼招牌,只是不认识字,没看出这家店叫什么,但能发现那家生意最兴隆,几乎坐无虚席——这家店是弯津最早的一家私人店铺,店主原本刚从苦力大队升到工坊当工人,结果意外发现商机,在夏天偷偷采摘梅子,并用工钱托人私购大米,自制酒曲,用竹筒偷偷酿酒售卖给同伴。

  因工坊工人手头都有点扣完饭费的工钱,那时弯津又没有任何花钱的地方,所有人都在吃大锅饭,所以他偷偷酿造的淡酒很受欢迎,一时畅销无比。

  然后他就被新上任的“东厂厂公”阿满抓获了,在报告里给他定了一个“怠惰成性,妨碍生产”的罪名,直接把他又打回苦力大队,回铁田玩泥巴去了,还把所有私酿酒全部没收,存放到她本人的房间亲自看管,没事就开始自己偷着小斟两“竹筒”。

  等她被阿清、弥生或明或暗举报后,原野才顺藤摸瓜发现了这名人才,赶紧把这“投机倒把”的酿酒天才又从野外拎了回来,并借给他一笔钱,再给他一张三年免税证明和一处房产的三年免费使用权,让他开了弯津第一家“酒店”,这才让弯津有了第一处娱乐场所——原野本人极不喜欢酒,但他是个成年人,不会把自己的喜恶强加给别人,所以如果有人想卖酒,只要愿意交税并保证饮用安全,他也不会在自己领地内下令严禁饮酒。

  而自从开了这个头之后,就陆陆续续有人开始申请经营餐饮业,赚工人手里的铜钱。等第一波移民被绑架回来后,弯津越发开始有活力,以这家店铺为中心,这里干脆发展成了一个小小的餐饮聚集地,卖酱油馄饨的、卖酱油荞麦面的、卖烤鱼烤贝壳的、卖年糕酸饭的,乱七八糟什么都有,大部分弯津人想改善一下伙食,或是想喝口小酒放松一下,都会到这里来,已经渐渐成为一种生活习惯。

  只是大部分营业者不敢背债,哪怕原野不要利息他们也不肯背债,目前多是路边摊的形式,发展的还很原始,一时半会儿想买个正经的铺面搬进去还很难,估计要再憋一阵子这儿才能搞出餐饮一条街。

  当然,也有人走歪门斜道,眼见原野放松了人身管制,允许做小生意了,竟然有人发现弯津单身汉群体庞大,某种需求前景广阔,必然能赚大钱,打算诱惑一批新移民女性开始某种营业,声称只要肯牺牲,躺着就能发大财。

  对这种人原野也没客气,第一时间就指使阿满把他抓了起来,送去铁田玩泥巴重新接受升级再教育,顺便熬夜编了一本《市场管理条例》,把生意粗略划分清楚,哪些必须官营,哪些支持私营,哪些碰了就会死,以免再出现类此的屁事。

  原野为了促进流通,回收货币,减轻安置压力,以及增加政府未来收入所操的这些心,石菩萨当然不知道,知道也不会理解,只是有心想去“野原三郎大人”亲自认证过的名店捧捧场,却不想花钱买酒喝,于是只能算了,而阿七见他不想喝酒,想了想又带他去了隔壁一条街。

  这里人少一些,但也有不少摊位,甚至有些人一看打扮就不是弯津人——弯津人刚来时99%都是穷鬼,有些人的衣服只能勉强糊住屁股,所以衣服都是原野发的,无论男女全是上下两件套的上衣和裤子,还建议男性都把头发剪短,愿意剪的再送一个大裤衩,所以现在弯津人和外地人一眼就能分辨出来。

  这些外地人多是些行商,来售卖一些弯津还不能自己生产的小物件,毕竟现在家庭多了,各家需要的东西有些很稀奇古怪,根本管不过来,只能让个人依需自行采购,只是这些行商都被圈着,只能在这里卖,不能走街穿巷,不怎么方便,而且所有行商都需要报备身份,由阿满批给营业许可证——很是抓到了些莫明其妙的奸细,但无所谓,重要地点这些人根本靠近不了。

  同时很多岛民也来了,经过长久打交道,他们没有任何人被弯津抓起来当苦力,有些胆子大的已经开始跑到这里来零售各种新鲜鱼获,以便获取更多收入,也会在这里来自行采购一些针头线脑,享有和弯津人同等权利,不会被抢劫盘剥,被行商坑了骗了甚至可以去投诉。

  弯津的官方“杂货铺”也设在这里,从米、麦、布匹到灯油、木桶、陶器什么都卖,但现在运力主要还是供工坊使用,除了粮食以外,大多数杂货暂时只能起到一个稳定物价的作用,时不时就要缺货,让购买者等一等,凑齐一大批再一次性采购。

  阿七年纪很小,就很喜欢这里卖的一些小饰品,眼见石菩萨只是张望也不一一细看,便积极向他建议道:“菩萨大哥,你的有些同伴也喜欢到这里来,会给家里添些东西,你要不要也去挑一挑?”

  石菩萨马上摇了摇头,憨憨一笑:“我全家早就死光了。”

  阿七也不意外,石菩萨明显是血统纯正的老弯津人,老弯津人大部分都是光棍一条,这很正常,而她又想了想,又热心建议道:“那不行我们再去镇子北边吧,北边有很多杂耍艺人、傀儡师和杂剧艺人,听说是从热田港来的,问野原三郎大人借了一块场地,要一直表演到年后才走。”

  石菩萨摇了摇头,他对杂耍什么的也不感兴趣,那些人表演完了会问人要钱,或者要收钱才给看表演,他不喜欢那些人,但这么闲逛下去也不是个事儿,他想了想说道:“我们去吃碗荞麦面吧,我好久没吃过荞麦面了。”

  这时代通常过年才会吃荞麦面,那现在他也算出来过年了,觉得能吃碗荞麦面也算没白出来一趟。

  “荞麦面吗?”阿七犹豫了一下,看看天色,对他说道,“菩萨大哥,要不要去我家吃,我阿姆会做荞麦面,她以前还说想谢谢你呢,你去了她肯定高兴!”

  “你阿姆吗?”石菩萨立刻来了兴趣,“好,那咱们马上过去!”

第135章 作客吃饭

  石菩萨跟着阿七一路又去了她家,而阿七的母亲阿迟并不在家。他也不在意,随便找了个地方就坐下了,又打量了一下这幢简陋的小木屋,估摸着这该是苦力队的作品,他刚来弯津的时候也盖过一段时间这种简易房子——只有基本的安置功能,要想过更好的生活,需要自己以功绩或钱财申请地皮,自己盖新居。

  阿七给石菩萨找水喝,解释道:“阿姆上工去了,应该快回来了,菩萨大哥等一等。”

  “好!”石菩萨接过水就开始喝,又顺嘴问道,“你阿姆现在在哪个工坊?”

  “我阿姆现在在帮干藻工坊看池塘,还不算进了工坊。”阿七说着话还跑去拿过一碗深绿里带点棕的干藻粉,热情问道,“咸咸的,可好吃了,菩萨大哥要吃吗?”

  石菩萨一眼就认出这是什么了,这倒霉玩意儿他在军营里隔三岔五就要吃一顿,外出拉练时更是会当成一种必带的随身口粮,被迫天天吃,早就失去兴趣——这东西是用来补充蛋白质的,以这时代的养殖技术,几百号天天操练的士兵用不了一个月就能把弯津的牲口吃绝种,原野供应不了那么多肉食,也花不起那个钱,但不给他们补充蛋白质又不行,那么高的训练强度,会把人练尿血的。

  所以,他只好绞尽脑汁,四处搜罗能补充蛋白质的东西,还要贼便宜,以免日后有太大的军费压力,最后三琢磨五寻思,就把主意打到了地球远古霸主藻类身上去了。

  藻类是自然界中蛋白质的天然聚集者,无论河藻、海藻都是,像是比较知名的螺旋藻,蛋白质最高含量可以达到50%,而藻类在这时代根本不值钱,收集起来也方便,海里随便捞,陆地上挖个小池塘,投入在野外捞取的、可食用的藻种,它自己就能长,根本不用多管它。

  就是靠着这些加工后的藻类,再加上从岛民那里大量购买便宜鱼获,再加上一部分豆类制品,弯津新军才能有足够蛋白质支撑高训练强度,不会出现这时代军队普遍存在的那种操练一天就要休七八天的情况。

  现在阿七的母亲阿迟就负责看池塘捞河藻,这种工作不需要太大的力气,只要耐心够好便可以,正适合女性,仅就是待遇一般般,只能保证基本生活。

  石菩萨对干藻粉已经彻底吃腻了,主要这玩意吃起来像吃药一样,味道极差,在他眼里根本不算食物,他不喜欢,谢绝了口味奇特的小七,就默默坐在那里等,而等了一会儿,看到地面上有一处凹陷,顺着往上一瞧,怀疑雨天这里会漏雨,便招呼过小七来问了问,挽挽袖子就修补屋顶去了——苦力队批量建造的安置房,质量难免有瑕疵,多少都会有点小问题。

  他之前也建过房子,是熟练工,没多久就把屋顶补好,而刚下来,又听到外面有人叫喊着卖柴火,赶紧去看了一眼柴堆,发现柴火根本没多少,便马上出门叫住卖柴火的家伙,问了问柴火价格,发现劈好的较贵,大块的木疙瘩倒很便宜——都是苦力队大规模伐木烧炭剩下的杂木料,正好给居民充当燃料,顺便回收货币。

  当然,有居民想烧木炭也可以,只是价格非常贵,这段时间木炭主要还是供应军用,炼铁炼钢和打造军械。

  石菩萨日常看起来有些呆憨,好像小时候烧坏了脑子,但实际上很会过日子,仔细一算之后,不想苦力队挣他劈柴的钱,直接就要了一大堆木疙瘩,然后自己出门去杂货店买了把斧头回来,往手心啐了口唾沫,咔咔就在小院里劈起柴来。

  他在新军里吃出了一副好身板,以前又经常被锅碗瓢盆和宪兵混合双打,干机械性工作很在行,专心致志,劈来劈去,木渣飞溅,很快就用柴火垒起了一堵小墙,然后又感觉柴火这么放置不太好,应该再搭个竹棚子。

  他也没多想,就开始折腾着扎竹棚子,而阿迟已经巡视完负责的池塘,送交了收集到的藻类,回来要看看女儿,结果一回来就看到一个陌生男子正在自家小院内折腾,直接吓了一跳,差点直接去找宪兵——寡妇很怕被骚扰,她放在村姑里也算相貌出色,刚来时就遇到过类似的事,有男人硬赖在她这里不走,各种叽叽歪歪,幸好弯津非常重视秩序,很快就有巡视的宪兵被惊动,随后那家伙就被宪兵两棍子放倒,直接拖走。

  现在她已经养成了有危险的苗头就赶紧去街上找宪兵的习惯,而她刚准备去叫人,阿七抱着一大束稻草从外面跑回来了,见到她就高兴道:“阿姆,菩萨大哥来了!”

  她叫完了,还小嘴叭叭的,飞快把怎么遇到石菩萨,怎么请他到家里来吃饭,他怎么在家里帮忙的事都说了一遍,阿迟这才仔细瞧了瞧陌生男子,发现还真是当初帮过她们的那个少年士兵,只是长高了不少,再加上脸上的疤痕,气质褪去了青涩,已经是个成年男子了。

  石菩萨这会儿也发现她来了,呆呆看了她片刻,发现她也和以前不一样了,头发梳得很整齐,脸上也有血色了,看起来比以前要年轻了好几岁,但容貌变化倒不算大。

  他看了一眼后就憨憨一笑,又低头继续打绳结,扎他的竹棚子,而阿迟犹豫一下,也没过去说话,直接进了屋子去做荞麦面。

  两个人各忙各的,阿七倒是非常兴奋,屋里帮会儿忙,屋外再帮会儿忙,而一直等到饭做好了,阿迟才露面说了第一句话:“那个……大人,请用饭吧!”

  石菩萨赶紧摆手,一脸腼腆道:“我不是大人,我不是,我现在连士官都不是!”

  阿迟愣了愣,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上次遇到石菩萨时,石菩萨看起来还像个少年,她当时又觉得自己未来命运悲惨,大概是要被捉走卖掉了,哭了个昏头涨脑,好几次想半路逃走,带着女儿一起被打死算了,都没怎么和帮助她的少年说过话,实际并不熟。

  直到到了弯津定居后,才发现自己想多了,在弯津又安全又能吃饱饭,比留在村子里强一百倍,这才开始感激当初把她们母女送上船的石菩萨,开始感激多次拦着她去寻死的少年,开始惦记着再遇到就当面感谢一下,结果女儿直接把人领到家里来了……

  两个人一时相对无言,倒是阿七奇怪起来,左右瞧了瞧,一把拉住石菩萨说道:“菩萨大哥,你不是说想吃荞麦面吗?阿姆做好了,你快去吃吧!”

  “好,好!”石菩萨马上跟着阿七进了屋,坐到了火塘旁。

  阿迟赶紧跟进去,给他盛了一碗面,而石菩萨腼腆的说了一声多谢后,就开始往嘴里扒面条,两口一碗面就没了。

  阿迟赶紧继续帮他盛面,顺便让女儿也吃。

  石菩萨闷头一连吃了四碗才稍稍放缓了速度,习惯性抬头左右看,想看看同伴碗里有没有什么一时不舍得吃的好东西能夹一筷子,而这时阿迟犹豫一下,低声说道:“那个……衣服我重新帮你缝一下吧!”

  石菩萨抬起右臂看了看腋下,之前那里训练时被挣开了一个大口子,还是锅太郎这副小旗帮他又缝起来了,只是锅太郎也长得矮笨粗傻,手一伸像长了五根萝卜,自然讲究不了什么针脚细密,缝了个歪歪扭扭,只求能应付过检查就行,没想到他一直藏着,还是被阿迟看到了。

  不过既然被看到了就无所谓了,他犹豫一下就把上衣脱下来递给阿迟,只是他壮得很,冬天就穿了这一件厚外套,一脱了就光了膀子,露出一身腱子肉。

  阿迟脸上微微一红,不过农村没那么多讲究,有很多人一身衣服都要父子相传,勤快点的就打打补丁,懒的就露着肉,真要事事避嫌,那女人就别出门了。

  她只是把火塘里的火捅旺一点,免得石菩萨着凉,然后就去取了针线来,开始拆了线重新帮他仔细缝补衣服。

  阿七对吃荞麦面没什么兴趣,她已经不是大半年前那个天天饥饿的干巴小女孩了,不再见到食物就两眼发红,而是开始缠着石菩萨问军营里的事,语气有些羡慕,毕竟那是弯津目前升级体系的顶点,只有最聪明最强壮的人才能被遴选进去,一进营门月俸就是普通人的三倍,她日常听人说过好多次了,难免也受些影响,准备好好打听一下军营的事,回头遇到一起玩耍的小伙伴可以吹吹牛。

  石菩萨也不会说话,翻来覆去就是吃的好,睡的好,发衣服,发月俸这些平常事,但阿七也听不腻,一直在问,还打听弯津军里的知名人物,想弄点内幕消息出来。

  等饭吃完了,衣服也补好了,他把衣服穿上又出门修竹棚去了,一直干到了下午,竹棚子才彻底搭好。他再看看天色觉得该回去了,也没犹豫,掏出一把铜钱就塞到阿迟手里,憨憨说道:“我要回去了,阿……呃,这些钱给你。”

  阿迟连忙把钱推回去,连声道:“不用不用,那个……面是请你吃的,谢谢你上次帮了我们……”

  “我那是奉令行事,这也不是面钱,我看家里缺好多东西,你回头去买一买。”石菩萨又憨憨说了一句,转身就走了。

  阿迟握着手里的钱呆愣了片刻,等他都出门了才反应过来,连忙追上去喊了一声,只是越喊声音越小,“那个,那下次你休假再过来吃饭……”

  石菩萨回头憨厚一笑,也没再说什么,沿着路就走了。

第136章 一夜筑城并非不可能!

  石菩萨一路顺利赶回营房,只见锅碗瓢盆四人组刚刚训练归来,正各忙各的事儿,等着吃晚饭。

  锅太郎见他现在就回来了,有些奇怪地问道:“怎么这么早,不是还没吹归营哨吗?”

  石菩萨憨憨一笑,答得简明扼要:“回来吃饭。”

  “省钱是好事。”锅太郎很理解,他之前轮班休假,也没舍得在外面多花钱,要攒着将来买块地安身立命,马上赞同道,“早回来也好,免得迟到了要去拉粪车。”

  碗次郎却不是个爱攒钱的,在旁边洗衣服边插言道:“好个屁,好不容易能出去玩一趟,省这种钱没意思。”

  他之前倒是出去好好消费了一把,军营里只管饱根本不管味道,什么东西吃起来都像猪食一样,他出去换着花样好好吃了两顿,还弄了一壶好酒解了解乏,才算舒服了一点——再多喝就不敢了,万一喝醉没有按时归营,要被罚去掏粪坑拉粪车,干整个营地最倒霉的活儿。

  他表达完自己的意见,还又关心的向石菩萨问道:“今天你都干什么去了?有没有看到什么稀罕东西?”

  锅瓢盆也立刻投来关切的目光,想听听有没有什么好玩的,以便下次自己轮休时也去体验体验。

  石菩萨也没隐瞒,老老实实把今天出门的事说了个一清二楚,让锅碗瓢盆愣了好半天,他们已经快把阿迟母女给忘了。

  半晌后盆四郎脸上露出鄙夷的冷笑,嘴皮轻动,八成是在无声说石菩萨是个傻子,而瓢三郎也难以置信道:“你出去干了大半天活,吃了一碗面条就回来了?”

  石菩萨呵呵一笑:“是啊!”

  碗次郎若有所思,过了一会儿狠狠一拍大腿,后悔不已,连忙抓住石菩萨的肩膀用力摇了两下,痛苦道:“你怎么不早说,其实我也可以去干活啊,我当初盖房子也是一把好手!那个寡妇住哪,我下次轮休也去找她!”

  锅太郎一脚踹在他屁股上,骂道:“滚开,你这个色胚,不想活了你就去!”接着他又转头对石菩萨严肃提醒道,“你为什么要替她干活?别惹出了麻烦,白棍子可不是好惹的。”

  他倒真是一番好意,毕竟石菩萨休假犯错也连累不到他,完全和他无关,只是五个人这么长时间同吃同住,一起挨打受罚,上了战场又一起并肩冲锋,自然而然就有一份友情在里面,他也不想哪天看到石菩萨的脑袋被传阅示众。

  石菩萨倒没他想的那么多,老老实实道:“她有些像我阿姆。”

  锅碗瓢盆齐齐一愣:“像你阿姆?”

  石菩萨笑呵呵道:“是啊,很像我阿姆,要是把阿七换成小子,就和以前我阿姆带着我一样。我想给她干点活,让她活的好一点。”

  锅碗瓢盆一时面面相觑,他们都知道石菩萨的母亲早早就病饿而死了,然后再联想一下自己也是孤家寡人一个,家人或死或不知所踪,顿时也神情黯然起来。

  片刻后还是碗次郎先开了口,叹道:“刚才的话就当我放屁吧,你有脏衣服么,我正好顺手一起洗了。”

  盆四郎立马去打开石菩萨的柜子,胡乱扯出两件衣服,偷偷和自己的脏衣服卷在一起扔给碗次郎,而碗次郎把他的衣服挑出来直接扔地上了,骂道:“滚你X的,你当我傻啊,你自己洗去!”

  他们两个吵起来了,瓢三郎则在一边默默叹气,他是美浓人,是被抓到尾张又被转卖到了弯津,这会儿也在想自己老娘怎么样了,一时神魂不属,而锅太郎拍了拍石菩萨的肩膀,叹着气说了一声:“菩萨,你好自为之吧!”

  他是五人里年龄最大的,大概二十八九岁,经的事情多一些,相信石菩萨和碗次郎不一样,没什么歹心邪念,只是想圆圆儿时的梦,或是可怜那对母女,但那寡妇却不一定是好人,只是这种事他也不好劝,只能这么说上一句了。

  希望将来没事吧!

  …………

  原野也没想到自己想刺激一下经济,让新来的移民赚点小钱好过年,竟然有手下没去大吃大喝,直接钻进平民家里去了。他这会儿还在公事房研究自己未来的领地该安置在哪里,皱着眉头看着阿满递交上来的报告,半晌后叹道:“没有一个地方合适?你确定所有地方都认真找过了?”

  “当然认真找过了!”阿满很不乐意自己的能力受到质疑,不满道,“你要的那种奇葩地方知多郡根本没有,没有的东西让我怎么找?反正我尽力了,没有就是没有!”

  原野又叹了口气,也不在乎阿满不耐烦的态度。要一个地方靠近大海,能修码头、造船厂的同时也要有滩涂,能修晒盐厂,附近还要有两条以上的河流,有森林资源,土地肥沃适合大规模种植粮食,还要易守难攻,最好单面向敌,这确实有点难,找不到也怪不到她头上。

  这事是他贪心了,想一步到位,为未来发展打下最好的基础,但现实就是现实,没这种神仙地方,那也就只能缩减条件,尽量挑一个相对好一些的地点了。

  知多半岛东侧就先不考虑了,哪怕那边有一块小平原和不少河流,很适合种田,但那边离志摩半岛太近,英虞湾、矢湾等小海湾里又有太多的岛屿,至少六十以上,上面生活着大量无法无天的岛民,是未来志摩水军的一份子,现在让他去知多半岛东侧生活,他不可能拿到制海权,连安全运输都未必能保证。

  最少最少,也要频繁受到各路水贼的骚扰,会有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那只论半岛西侧的话,从阿满派人过去溜达了半年才弄回来的情报看,半岛最南端也不合适,大部分都是山地,海边环境也不好,半岛的顶端像是翘起来了一样,海岸线大多是悬崖峭壁,不好建码头不说,海边还有大量暗礁,出入都不方便。

  原野拿着阿满整理出来的情报,顺着地图一个一个地点核对,一直核对到了知多半岛根部也没找到一个相对满意的地方,又再减少条件倒回头去捋,最后被逼无奈,手指只能停在了知多半岛中段靠南的地方,叹道:“只能是这里了。”

  阿满瞧了一眼地图,又拿过她总结出来的“知多郡详情”翻了翻,奇怪道:“这里没有城,林地很少,河也只有一条。”

  “但这里很好防守。”原野指着地图说道,“这里有个小海湾,建港口很方便,和弯津的联系不会成问题,而且北边有一座小山,只要在山上修建砦垒,就可以轻松控制北面。南边是一条河,也有一座小土丘,河边修垒,在土丘上修砦,轻易就能阻止敌人渡河,南面也没问题。

  整体而言,勉强也算单面对敌,防守起来压力会小很多。”

  顿了顿,他又把手指往东挪了挪,“至于东面的话,压力肯定会很大,我们可以在这里筑城筑墙,连接南北,背靠大海,把敌人挡住,应该能和敌人消耗很久。”

  “但这样占到的地盘也太少了,根本干不了什么。”

首节 上一节 68/1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