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道规不禁对这个儿子刮目相看起来,他常年留在彭城,长于妇人之手,本以为他会有妇人之仁,没想到却无半点心慈手软。
这年头一个合格的君主,绝不能有妇人之仁。
就算一个平常人,在这年头心慈手软也活不下去!
而且此策颇为高明。
青州胡多晋少,自段龛以来,不知迁入了多少匈奴、乌桓、鲜卑、杂胡,当地晋人早就南下了。
胡人太多,便是祸乱之源,现在是被刘道规打服了,一旦他们人口增多,或者有朝一日,己方虚弱,这些人必然反叛。
汉末三国战乱瘟疫,人口大降,魏武帝施行以胡补汉之策,以氐、羌填充关中,以匈奴填并州,以乌桓填幽州。
虽然快速恢复国力,却也为后来的五华乱胡埋下伏笔。
遇上司马家的八王之乱,华夏元气大伤,这些胡人立即化身虎狼……
刘道规一阵欣慰,曹思霏不愧是贤内助,不声不响的培养出如此合适的继承人。
不过脸上还是不动声色,“这些是从何处学来的?”
“儿前些时日正好读到江统的徙戎论,颇有所感,《春秋》之义,内诸夏而外夷狄,戎狄性气贪婪,凶悍不仁,不可以晋民待之。”
说出些话,说明他真将书读进去了。
殷仲文的那句“勤奋好学”,看来并非奉承之语。
刘道规常年征战在外,刘穆之留在建康,内政上正好缺少一个总揽全局之人。
老刘家的资质其实都不错,都能文能武,只要不娇生惯养,都是栋梁之才。
“从今日起,我升你为骠骑左长史,军政庶务,你可参议之。”
“儿领命。”
他今年十二岁,在这时代已经不算孩童了,而且继承了老刘家的身高优势,十二岁就健壮的如同十四五岁的少年一般。
乱世之人成熟的也快,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子嗣都是强大助力。
“文韬当以武略济之,我彭城刘氏以武立宗,武事亦不可荒废。”
刘义兴略有些懊恼:“儿虽苦练,却始终不及兄长。”
长子刘义武,出自沈月菡,吴兴沈氏的人一个比一个能打,近的有沈庆之,远的有沈田子、沈林子。
刘义武自幼被沈氏姐妹教导,在厮杀上颇有天赋。
不过五个儿子中,也就这两个儿子有出息,其他三个都是中人之姿。
“武艺会就行,不必精通,将来也用不着你冲锋陷阵。”
“是。”
刘义兴在刘道规面前恭敬的有些疏远。
不过父子两人常年不在一起,有些生疏在所难免。
这时候军吏快步赶来,“将军,建康战报!”
“快快呈来。”刘道规等的就是这个。
西面的谯蜀和桓氏有王镇恶挡住,问题不大,北面的姚兴现在自顾不暇,那一万步骑只是虚张声势。
威胁最大的是妖贼,十四万人马水陆并进,何无忌战死,刘毅接连失守豫州、寻阳、桑落洲,妖贼顺江而下,直扑建康。
这道战报跌宕起伏,刘裕迎战妖贼并非一帆风顺。
卢循先以舰船二十余艘,猛攻石头栅,刘裕命北府精锐以“神弩”射之,烧毁一半舰船,贼军不得入。
攻栅失败后,卢循在秦淮河南岸设伏,命两万老弱登舟驶向北面白石垒,佯作进攻之态。
这么大一股兵力,刘裕不知虚实,引一千精锐北上迎战,命参军徐赤特、沈林子坚守南岸。
刘裕一走,徐道覆与荀林便率一万精锐猛攻南岸,进兵张侯桥。
徐赤特轻敌,引兵出垒,中了徐道覆的埋伏,五百精锐死伤殆尽,徐赤特一人杀出重围,逃回石头栅。
妖贼火烧查浦垒。
幸亏沈林子死战,朱超石、朱龄石兄弟出兵迎接,沈田子和孟龙符的三千骑兵及时赶到,方才合力击退妖贼。
刘裕回军,立斩徐赤特,随后又处斩魏咏之之弟淮南太守魏顺之,罢免魏咏之青州刺史、散骑常侍之之职。
一时间三军肃然,内外震慑,建康诸军莫不敢用命。
整体上打的有来有回,沈田子和孟龙符的骑兵加入,形势逐渐对刘裕有利。
不过妖贼控制长江,有制水权,刘裕只能被动防守,无法彻底击败这支妖贼。
卢循攻打建康失利,转道劫掠南面的丹阳郡。
战局进入对峙状态。
“可以出兵了。”刘道规感觉火候差不多了,便召集众将,商议出兵讨贼之事。
封恺道:“妖贼倾巢而出,可派精锐自长沙而下,攻占广州,断妖贼巢穴!”
刘道规摇头:“士卒本就疲惫,自襄阳南下入广州,长途跋涉,进入岭南,战力降低一半,而且这个季节,岭南湿热,必生疫病,我军大部是北人,不习岭南水土。”
这时代的岭南穷山恶水,流放过去的罪人,往往九死一生。
仗不是这么打的,如果走海路还可以考虑一二,走陆路,风险太大。
段宏道:“我军直接东下,只要攻破寻阳,便可截断贼军后路。”
傅弘之也赞许道:“不错,何必舍近求远,先攻占寻阳,妖贼必定大乱。”
其实妖贼最擅长的是流窜,攻破了寻阳对他们影响也不大。
大不了他们重新从丹阳郡流窜到三吴八郡。
刘道规想的是如何一战灭掉妖贼。
自孙恩起兵以来,妖贼祸乱天下将近十年,屡战屡败,却又屡败屡战,几次死灰复燃,每一次卷土重来,江左都要经受一次兵灾。
如果窜入三吴八郡,这两年的土断成果就将付之东流。
这时孟干之在堂外道:“报,车骑将军信至。”
刘道规令人取来,打开一看,竟然是让自己不要出兵东下……
第377章 弑
如果攻占寻阳,截断妖贼退路,妖贼就会窜入三吴八郡,破坏两年以来的土断成果。
而现在妖贼被阻挡在建康周围,正合其意。
信的最后,信心满满的让刘道规做好准备,妖贼很可能会转向攻打荆襄。
在军事上,刘裕的谋略几乎没有错过,他说妖贼攻不破建康,就一定攻不破,说妖贼会转向攻打荆襄,就一定会转向。
普天之下,对妖贼习性的了解,几乎没人能超过他。
当年的蒜山之战,只是击溃妖贼,其后,刘裕凭借三四千人马一路追袭,从京口杀到吴郡,从吴郡杀到会稽,逼的孙恩投海自尽……
既然他有把握守住建康,刘道规也就罢了支援建康之念,下令士卒轮番休沐。
南面的桓谦和谯道福见刘道规回来,也老老实实的退回白帝城。
荆襄重新恢复安宁。
不过这种安宁是针对士卒和百姓的,豪强没有这么好的运气。
有暗通桓氏的密信在,荆襄三州的豪强大姓一个都跑不了。
刘道规也颇为失望,以前对他们还多有照顾,为了维持荆襄的稳定,土断并不彻底,对他们藏匿的户口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没想到桓氏以来,这些人丝毫不念旧情。
“习、蔡、黄三家暗蓄家奴,私藏铁甲五十一领,弩机七十九副,蛊惑乡野愚民,还与蛮人勾结,当杀一儆百。”
刘义兴递上名录。
每一家有多少人在当地任职,有多少钱粮和部曲,与哪一家联姻,都标准的清清楚楚。
这段时日,他没少下功夫。
“眼下正值交战之际,不妨等大战之后,再行此事,必能事半功倍。”殷仲文脸皮颤了颤,其中蔡家与他是联姻。
而殷家也是荆州豪族之一。
土断的难点便在有没有对自己人动手的魄力。
“阿兴以为如何?”刘道规心如明镜,却不动声色。
“儿以为,正因大战在即,才更应肃清内部,不然妖贼与谯蜀东西夹击,与豪族里应外合,不知将有多少将士战死沙场,有多少百姓死于妖贼刀下,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儿愿主使此事!”
刘义兴当仁不让。
年纪越轻,越是有干劲。
刘道规却摇头,“你年纪尚轻,不宜锋芒太露,殷主簿熟悉荆襄人事,可交由他,殷主簿意下如何?”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虽然这些地头蛇实力大不如前,但仍不可小觑,孙策扫平江东,号为猛虎,却死在许贡的几个门客手上。
殷仲文也是个非常识相之人,不然也不会活到现在,立即拱手一礼,“属下定竭心尽力……”
刘道规叮嘱道:“土断利国利民,这一次一定要彻底。”
“领命。”殷仲文脸皮一颤,拱手而去。
“土断之事,你不要参与,旁观即可。”
“多谢父亲爱护。”刘义兴瞬间就明白其中深意……
平城,天按殿。
拓跋珪自从无功而返后,脾气越发暴躁,动辄以小错残杀身边宦官和宫女。
这一次进军中原失败,意味着刘道规势力已经膨胀到了能与魏国分庭抗礼的地步。
而若是他拿下江左,实力稳稳超过魏国。
魏国虽雄踞北国,但定都平城,周围耕种土地有限,整个代郡承载的人口也就一百多万,而刘道规经营淮泗,吞并荆襄,灭亡南燕,手上掌握的人口至少在四百万左右。
北府西府两支精锐战力,绝不比魏军差。
虎牢关和伊阙,区区两三千人就挡住了他数万步骑的进攻。
这一次进军中原失利,影响并未过去,西部大人茂鲜叛,勾结柔然,劫掠云中、硕方诸郡。
幽州胡僧白佛奴反,纠集四千信众,到处烧杀掳掠。
南燕虽然灭了,北燕却还坚挺着,慕容熙在位时为政暴虐,卫中郎将冯跋发动政变,推翻慕容熙,拥立其养子慕容云为天王。
大权落入冯跋手中,振顿朝政,肃清吏治,劝课农桑,省徭薄赋,设立太学,外结柔然、契丹,竟然让奄奄一息的北燕重新焕发生机。
趁拓跋珪南下争锋中原时,攻破了北平郡,数次侵入幽州。
自拓跋珪立国以来,内外大小叛乱将近三十起,连堂兄拓跋仪都联合宜都公穆崇作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