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什么康乾盛世 第88节

第138章 夺关

  翌日。

  汉军把界亭驿打下,没有在原地停留,而是带足了干粮,还有新加入的民兵青壮,迅速上山埋伏,准备围点打援。

  反正他们有界亭驿的乡民做后勤,给他们通风报信,清军肯定是憋不住的。要么被前后夹击等死,要么就派兵回防界亭驿,回防的兵力多了,辰龙关会失守,少了那就得被他们吃掉。

  “军爷,我们在山下官道上发现了好多官兵。”散出去的民兵哨突然跑上山来报告。

  “别叫我军爷,叫我把总。”

  吴把总纠正了一句,而后立刻登上山丘察看,果然见到山下官道有好几百的清兵,人人手里都有斩获。有的清兵还推着小车,车上堆满了钱粮财货。

  那位杨千总是真的聪明,他觉得杨芳就是智障,居然给他五百兵,就指望他能把界亭驿夺回来,真当他吕布在世啊!

  打界亭驿,他是不会去的,打不过不说,还会得罪汉军,但又不能没有斩获,那就随便找几处村庄劫掠,差不多够交差就行了。

  至于后面?等着杨芳撑不住,或者巡抚带兵来救,自己要么倒戈从贼,要么就当剿贼功臣,怎么样都不亏的。

  开始那几天,他被杨芳削了兵权,再加上八旗在外头劝降,这家伙真想过要投降。可后头又想到,这湘西还有朝廷的十万大军,不到万不得已,还是先等等再说。

  “千总大人,我们这么回去,要是杨守备发现了问题,怪罪下来……”

  “呵呵,怕什么?那杨芳不过一个贵州来的客将,没有巡抚大人的命令,他杨芳在爷爷面前算个屁。”

  “千总大人高见!”

  “那是……”

  “嘟嘟嘟嘟呜呜呜呜~~~~~”

  “嘟嘟嘟嘟呜呜呜呜~~~~~”

  “杀!”

  这位杨千总与自己副将还没把牛皮吹完,忽然听到山上传来了吹号的声音,接着便是人山人海的喊杀。

  一百多汉兵,身后领着成百上千的民兵青壮,拿着诸如羊叉、柴刀、锅盖在内的各式兵器,后面还有个旗手不停挥舞。

  杨千总麾下的五百清兵压根没有防备,见到排头冲锋的汉兵,甚至忘了自己兵力优势更大,全都吓到惊慌逃窜。

  吴把总冲的最快,觉得唐刀不好使,干脆手里拎着杆长枪,上前连续捅死好几个逃窜的清兵。

  刘志鸿作为读书人,却是带着乡民杀过地主,造过反的读书人,血性胆子都不输汉兵。

  他的手里握着昊把总借他的唐刀,先一刀砍死一个躲闪不急的清兵,接着又与另一个迎上来的清兵对刀砍起来。

  一刀对砍,刘志鸿险些摔倒,而那清兵的铁刀应声折断。

  没有包钢的腰刀,对上不锈钢唐刀,连豁口的机会都没有。

  趁着那清兵愣神功夫,旁边一个汉兵一脚给人踹翻,又上去麻利补刀:“呵,你这读书人,胆子还挺大,算个好汉子。”

  “嘿嘿!”

  五百多人的官兵,愣是被一百多汉兵,还有数百人的民兵青壮,给追杀死伤过半,余部仓皇逃窜回了辰龙关。

  刚刚抢来的粮食财货,统统都被丢弃在了官道上。

  汉兵把粮食带走,接着派民兵去周边村庄打听,看哪个村子被劫掠了,让那村长带人过来领粮。

  如此一天下来,汉兵手里的粮食没少多少,反而还又增加了几十号新兵。全是地主乡民主动捐赠,甚至还相互邀约,谁再碰上了清兵,便立刻给汉军报信。

  “混账!”

  杨芳看着匆忙逃回来的杨千总,真想怒之下,把人给拖出去砍了。

  战败了他能理解,打不过汉军的话,他也不会真的怪罪,可问题是你不仅败了,还连怎么败的都不清楚?

  遇到多少汉兵?不知道!

  汉兵军备怎么样?也不知道。

  问逃回来的清兵,不是说没看清,就是说千总大人跑了,他们才也跟着跑了。

  再看杨千总,除了有些狼狈,头盔掉了一个,身上全须全尾,连血都没沾上一点。

  “杨守备,我军中了反贼埋伏,仓促迎战下,才五百兵力,实在寡不敌众,能逃回这些人已经算是万幸了呀!”

  杨千总跪在地上,姿态看似摆的很低,但却句句都带着有恃无恐。

  杨芳很生气,恨不得立刻把人拖出去砍了,可他又确实不敢,也不能真的这样做。

  因为他是贵州人,是外省来的客将,客将诛杀本地主将,也不是不行,但得你的级别足够高,显然杨芳还没到那个级别。

  再加上,杨芳也需要这几个酒囊饭袋帮他稳定军心,他用撒钱给酒肉的方式,只能笼络士卒们一时,口音永远是他没法逾越的隔阂。

  好比你会跟一个方言不通,口音很重的外地领导,对方也才刚调过来,不知道能留几天,你会跟他真的交心做事吗?

  杨芳深思熟虑了半天,终究还是不敢把人砍了,只是当场卸了兵权,之后便开始思量起来到底该怎么办?

  能怎么办?

  要么分兵回去灭掉这股后方的汉军,还不能分的太少,五百都打不过,那起码得分一两千人才行。

  两千人的兵力分出去,先不说辰龙关军心能不能稳得住,一旦汉军这时突然攻打关塞,那基本就可以真的不用打了。

  而且,就算能灭掉后方的这股汉军,汉军怎么出来的,他们到现在也还没摸清楚。

  按照他在贵州的经验,再加上此方山峦地形,必然是有山民在做带路党。如此复杂崎岖的万山丛林,有未被发现可以绕过关城的小道很正常。

  该怎么办?到底该怎么办?

  杨芳感觉头都快炸了,这并非完全是他的错觉,箭头在伤口化脓,已经开始让他发起了低烧。

  当晚。

  杨芳因为发烧睡得很早,应该说已经有些烧到昏厥的迹象,他的亲兵大惊,想要出去呼喊叫大夫。

  才刚出门,就被人一刀捅腹杀死,却是白天被卸了兵权的杨千总。在杨千总的背后,还跟了吴、刘另外两位千总,以及一个李姓把总。

  他们已经忍不住了,杨千总白天在官道被汉军埋伏,损失惨重,要不是跑的快,可能人都回不来了。

  后方界亭驿被汉军夺了,辰龙关早晚得断粮,打又打不过汉军,等也等不来援兵,那就索性直接反了吧!

  至于汉军之后能不能打赢湘西的十万朝廷大军,那都是之后的事情,现在不做决断,他们还能不能活到后头两军决战都不好说。

  不是谁都能不怕死,能为子嗣富贵战死铺路,多的是为了独活,舍弃家族妻子的降将降官。

  要不然,这反清还反个锤子的清,个个都为大清尽忠效死,吴三桂、白莲教、太平天国这已能撑住一个月不被灭,都算他们厉害了。

  杀了几个守门的贵州乡兵,几人闯进杨芳屋子,就见杨芳并无警觉,反而躺在床上满头大汗。

  吴千总上前一摸脑袋:“好烫!这厮发烧了,那正好,省得我们还要费力,让我给他……”

  杨千总一把拦住:“先别,能抓活的,肯定比死的功劳大,发烧好歹还没死。”

  “好!”

  几人当即上去把人架了起来,接着直接出了城楼,带着手下百来号清兵大喊:“贼将杨芳已经被我们活捉,识相的就给我立刻投降,打开城门!”

  “守备大人被抓了!都快投降汉军吧!”

  “打开城门!打开城门!”

  一下子,原本还算安静的辰龙关,瞬间如同炸开了的油锅一般,到处都是火把在攒动。

  在动的火把,多数来源于贵州乡兵,那些贵州乡兵不愿意投降,想要把他们的守备抢回来。

  可其他清兵不这么想,眼看主将被几位千总给抓了,几位千总也都准备投了,那他们还抵抗干嘛?

  尤其,不少清兵已经知道,界亭驿被汉军夺了,那些逃散回来的清兵,已经跟他们说过了。还传的特别离谱,恨不得把汉军个个说成三头六臂,连汉军的兵力也被无限放大,直接就说后方有几千汉军。

  他们也才多少人,满打满算才两三千人,关内后方有几千汉军,关外前面也有上万汉军。

  就连杨守备都被汉军重伤逃了回来,那这还怎么打?

  霎时间,辰龙关陷入到了大乱,贵州乡兵想要冲上城楼,夺回他们的守备。又有不少清兵听到几位千总大人的话,纷纷聚过来打算跟着千总们从贼。更多的清兵则是觉得关城保不住了,想要麻溜开溜。

  辰龙关大乱,很快被外面扎营的汉军发觉。

  不发觉都不行了,辰龙关上面的混乱程度,配上黑夜和火把,跟特么开篝火晚会似的。

第139章 名将

  一夜乱战。

  “罪将拜见大将军!”

  辰龙关里的清军降将们已经跪了一地。

  聂宇披着半身甲胄,手里把玩着(唯一)一把线膛短火铳,目光里略带几分审视。。

  不是聂宇不搞线膛枪,而是这东西目前来说确实华而不实,需要经验极为丰富的工匠老手,手工去慢慢拉膛线,失败率高,耗时周期长,单次只能产出一把线膛枪,纯空耗人力物力。。

  有这时间,我造十把滑膛枪,玩火力覆盖不好吗?

  至少在蒸汽机足够形成产能,能替代人工勾出膛线前,线膛枪的造价成本都打不下来,也不可能大规模量产,能做一把给聂宇防身用就很不错了。

  “你们的守关主将杨芳在哪?”聂宇来回把玩半晌,终于开口问道。

  “杨芳早已移交给了汉军,罪将……罪将现在也不清楚。”

  跪在最前的杨千总,他现在很懵,本以为关外的反贼只是前锋,却不想连反贼的大将军都到了。

  怪不得,怪不得反贼能这么厉害,都能出现在他们身后,把他们前后夹住。

  嗯,这几个清军降将明显是想多了,聂宇实际也才刚到辰龙关,就连大炮都还没来及卸下船。

  杨芳啊!

  这家伙名气挺大,算是晚清名将里比较能打的,与杨遇春算半个师徒,打仗方面可能还要青出于蓝。

  如此猛将,居然能被他俘虏,关键对方似乎官职还不高,明显也是刚刚起步。

  啧!

  “先编入降兵营吧!”

  听到这个安排,下面的清军降将,虽觉失望,却也庆幸,能保住性命就好。

  他们还不知道,汉军哪来的什么降兵营,不过是现在没空处理这些人。等打完了湘西的十万清军,就该分一分,罪责重的拉去公审砍脑袋,废物利用,安抚民心。罪责轻的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一律抓去挖矿修路,干不死就往死里干。

  来到军营医帐,里头没躺太多伤兵,伤兵也全是清兵,没一个汉兵。

  辰龙关破的太仓促,还是大晚上,汉兵害怕有诈,没敢第一时间冲关,到了白天准备试探攻打。

  清军已经把关门打开,跑出来投降了。

  杨芳的衣甲被军医大夫剪开过,就见整条胳膊敞在外面,已经几乎不能看,还有一股子恶臭味道,明显拖得太久,伤口都开始感染溃烂,还有脓水伴着躺下。

  “伤势太重,这胳膊怕是很难保得住了。”军医周学霆细看片刻,当即下了定论。

  这人在历史上也算小有名气,为乾嘉时期湖湘一带名医。因为自小体弱多病,所以弃儒从医,四处游历增长见识,寻访名师参研医理。

  来到汉军帐下做军医,真就是很偶然,他看到了汉军利用大蒜素,就解决了外伤感染,仔细去闻了闻,发现居然真的就是大蒜。

  为了求学,便跑来汉军这边,聂宇给了他半册医学书籍,成功把他变成了汉军的永久军医。

  聂宇上前询问:“怎么样?还有的救没有?”

首节 上一节 88/12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