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说怎么办?”
“再等等,看看情况,我看这汉军来这么多人,不打下辰龙关是不会罢休的。”
“……”
辰龙关里暗流涌动,而辰龙关外,汉军正在忙着赈济义军。
“白指挥使,又来了一支义军投奔,说是从马鞍关来的。”
白楠有些无奈,出营接收所谓“义军”。
果然,都是叫花子打扮,名为义军,实为灾民,倒是领头的像个读书人,只是很狼狈。
清军太出生了,湖南巡抚姜晟更是出生中的出生,这家伙把手下军队放到辰龙关,但偏偏又不为其提供粮草。
那么粮草在哪里来呢?
很简单,尔等丘八不是会劫掠吗?自己去劫掠不就好了,反正辰龙关周边有的是百姓村镇。
没错,这就是姜晟给的命令,他也确实掏不出银子了,算上募兵练军的花费,还有自己贪的部分,再加上送给朝廷和万岁爷的,剩下来哪还有半分银子能给辰龙关的清军。
要钱要粮那就自己抢,抚台大人权当没看见。
但找抚台大人要?对不起,没有,有也不能给。
包括辰龙关在内,辰州、常德边境的百姓,全都被清军反复折腾够呛,就连许多小地主、自耕农都快混不下去。
见到白楠出来,那马鞍义军领头的读书人,连忙拱手说道:“马鞍刘家村刘志鸿,见过将军。清军倒行逆施,横征暴敛,在下实在受不住,便杀了村中恶绅地主起事。听闻汉军在此围关,特来襄助追随汉军。”
白楠看着这读书人带过来的义军,心下有些无奈,但没有表现出来,当下高兴道:“诸位义军兄弟来投,自然都是好事,快快请进!”
好歹这马鞍义军,看着都是叫花子,但也是自带了“兵器”,去掉老弱,里面还能凑出来几百号人,吃饱了做个临时民兵,壮大声势还好。
那读书人刘志鸿却没有立刻跟着进去,而是抱拳说道:“这位将军,我观汉军已在辰龙关围困许久,是不是苦于无法破关?”
“嗯?你有办法?”白楠一愣。
刘志鸿说道:“在下年少时游学路过此地,跟着山民走过一条小道,可以绕过这雄关。”
“果真!”
白楠大惊,而后大喜。
好家伙,围关快有半个多月了,自己这边一筹莫展,连大将军都已经发电报到了常德。
却不想,今天来了意外之喜。
“刘先生可能现在画出地图来?”
“自然,举手之劳而已!”
第137章 绕后偷家
辰龙关确实挺难打的,因为这东西是建在山谷上的,全长能有数十米。而且非常狭窄盘曲,几乎不可能从外面翻越,用大炮强攻都勉强。
得辰龙关则得大西南,这话也并不全是在吹牛。
辰龙关的险峻难攻,当年三藩时期清军几十万,打了两三年都打不下来,自然不会是浪得虚名。
不过,辰龙关也有致命弱点,外部易守难攻是不假,可要是敌军从内部发动,那就完蛋了。
吴军死守辰龙关,本来没啥大问题,奈何吴军在关内横征暴敛,搅得关里百姓民怨沸腾,而后有乡民向梦熊实在受不了,便出关给清军做起了带路党。
“吴把总,前面再绕一圈,咱们就能穿过辰龙关了。”
刘志鸿踩着山路崎岖,伸手一指山下说道。
这马鞍读书人刘志鸿确实是个狠人,先是带领乡民杀地主造反,接着投奔汉军,给汉军画地图不算,还亲自过来当起了带路党。
刘志鸿领着白楠派给他的奇袭汉军,已经在山里头绕路好几天。
一路走的全是小路,最窄的地方,只能容纳一人穿过。
难怪这山路一直没被清军发现,就这破路发现了,清军怕是也不敢走,没本地人带路,一不小心就得迷路困死,找都找不着。
汉军花了半天,又绕过一座大山,总算看到了官道。
“居嬲滴(他妈的),在山里走了好几天了,总算看到大路了。”带队的吴把总嘴里叼着根狗尾巴草说道。
刘志鸿点头:“没错,这里就是辰龙关后面的界亭驿道,从这里往北走,可以进到辰龙关,往南走连通界亭,那里也是辰龙关的粮草后勤储备。”
“啧,”吴把总感觉有些牙疼,挡在他们上万大军前头,看着都难打的山城关塞,就这么几天给他们绕过去了,“那就快杀过去,把辰龙关打下来吧!”
既然已经过来了,那当然是立刻里应外合,直接强行冲关了。
刘志鸿连忙拦住,说道:“吴把总,我们这趟来到,总共也就这么一百多人。汉兵再是如何精锐,那辰龙关有几千清军,怕是也难顶得住。换言之,辰龙关清军兵力雄厚,那么后方界亭必然空虚,若是我们能奇袭破了界亭,绝其粮草后勤,那么关中清军必然不战自溃。”
“界亭……哦,这我知道,三国里头,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嘛!”吴把总一拍脑门说道。
刘志鸿有些尴尬:“吴把总,此界亭非彼街亭,街亭是在陇右,便是陕甘,离我们这里远得很。”
吴把总也不在意,咧嘴笑道:“呵呵,白指挥使让我出来时,多多听你这读书人的话。你是这里本地人,又能带着乡里杀地主造反,是个好样的,你说哪里好打,那咱就往哪里打。”
就这样,刘志鸿领着一百多人的汉兵,神不知鬼不觉走小道,来到了辰龙关后方。
从界亭到辰龙关,中间就那么一条绵长驿道,理论上应该重兵把守才对。
可实际就是,清军兵力不足,而且杨芳这主将战场经验也不够,压根没打过守城战,更不清楚本地情况,觉得辰龙关险要,守住关塞就能行了。
后面那么长条的官道,这谁能想到?
能想到的几个清军千总、把总,他们已经被杨芳边缘化,同时也不认为汉军能一下子飞到他们后面。
毕竟,这得有本地乡民带路,上一个这么绕路的还是清军,而且都快一百多年了,哪还能有什么记录留下,有记录也得是我大清天下无敌,强行攻破辰龙关,灭了伪周叛逆吴军。
界亭驿依托辰龙关,所以两地离得很近,不过数里远。
一百多汉兵,只带了几日的干粮,正好也快没粮了,那就轻装急进。
不到半个时辰,汉兵便杀到界亭驿。
界亭驿里也有留守的清兵,但兵力不多,只有二百余人,由一个把总带队驻守。
二百清军绿营,对付普通桑梓百姓,自然绰绰有余。
“把总大人,不好了!”
“啪!”
正在休息的清军把总,一个耳光扇了过去:“什么不好了,你家把总这不是好好的吗?”
“不,不是,是外面不好,是外面不好了,外面,外面来了就好多兵。”报信的清兵满脸惊恐。
那把总起身:“上头又来要粮了?居嬲的,天天来要粮,我是百姓我也得反啊!”
清兵摇头:“不是上头,是一群穿红衣的兵,他们自称什么汉军,让我们立刻投降。”
“汉军,汉军是个……什么?汉军来了?”
驻守界亭驿的清军把总,这下总算反应了过来。
可惜,已经来不及了,就在他刚准备出去看看情况,外头突然传来了阵阵喊杀喧哗,还带着乱兵的逃窜叫喊。
“快跑!”
“反贼杀来了!”
好了,这下不用确定了,汉兵确实过来了,而且他手下的弟兄已经被杀溃了。
那就,风紧扯呼,跑呗!
这把总的反应挺快,当下甩开亲兵,骑上自己唯一的那匹宝马,连财货也没带,一溜烟就逃。
没了把总坐镇,清军瞬间兵败如山倒,二百多清兵,愣是被一百多汉兵杀崩。
界亭驿不费吹灰之力被汉军拿下,驻防的清兵被斩杀三十多人,汉兵伤亡几乎没有,就一个前锋追杀太急,不小心栽了个跟头。
清兵俘虏就有一百多人,另有二十多人的清兵,分开逃散,汉兵实在抽不出兵力,也没去多追。
搞定了界亭驿的清军,汉兵立刻接管界亭仓库,清点里面的钱粮储备后,开仓放粮。
“乡亲们,我们是关外的汉军,清狗已经被我们赶跑。现在清狗抢来的粮食财货,都堆放在这里,谁家要是被抢了,就自己过来领。不用害怕!”
这是刘志鸿的主意,百姓战力低下,没什么大用,但同样可以拉拢,让他们协助汉兵坚守界亭,甚至于清军来了,给他们在敌后通风报信都行。
界亭驿被汉军夺下,汉军专门放了几个俘虏,回去辰龙关报信。
辰龙关的清军没有退路,一旦乱了阵脚,那关外的上万汉军,就能一举破关,瓮中捉鳖了。
汉兵初时喊话,还没有百姓敢上来领粮,直到汉兵拉着一个老农,强行塞给他几斤粮。那些被召集围观的百姓,方才幡然明悟,知道汉兵说的是真,匆忙上来争抢粮食。
有人领的多,有人拿的少,很快发生争执,甚至有几户当场打了起来。
汉兵不是干看着,见到有人斗殴打起来,立刻拔刀冲上去维持秩序。
一个地主站在外围,就这么看着汉兵引导百姓领粮,还制止百姓斗殴,不由哀叹道:“这世道,官兵抢粮,反贼放粮,官兵杀人,反贼活人……哈哈哈呜呜呜呜!”
这地主是哭是笑不用管,反正放粮才一天下来,汉兵的一百多人,就迅速膨胀到了三百多人,全是领了汉兵的粮食后,要跟着汉兵来一同当兵反清。
不反清不行了,他们活不起了。
清军把这片地方祸害得太惨,许多百姓过得连乞丐都不如,土地大面积抛荒。拿回了粮食管屁用,清军一天不走,他们种不成庄稼,还得天天被横征暴敛。
交不起粮食,那就当民夫干苦力。
饿死了就饿死了,管他们当兵的屁事?
不要以为本地兵,就一定比客军好了,都是一丘之貉而已。
界亭驿被反贼夺下,还开仓放粮,安抚民心,消息迅速传播。不少周边村子的地主,都主动跑过来给粮,不求别的,只求反贼能早点把官兵赶跑。
没错,求反贼赶跑官兵,官兵再不走,他们都得被送走了。
“守备大人,界亭驿没了!”
“什么?”
杨芳强撑着病体起来,连忙问道:“界亭驿不是在我们后面,我还给你们留了一个把总的满额兵力,你们到底是怎么没的?难不成是界亭驿有地主反了?”
回报的清兵说道:“不是,是汉兵……不,是反贼,是反贼突袭了界亭驿,把总跑了,我们实在挡不住。”
杨芳一愣:“???”
不止他愣住了,其他那些个千总、把总也愣住了。
他们还以为是下面的清兵横征暴敛,把界亭驿的地主百姓给逼反了,可结果居然是汉军把界亭驿给夺了。
这不亚于有人告诉他们,明明他们还在守三路高地,结果后面来个队友说,家里水晶快被偷了。
不是,这汉军是会飞还是咋的?
之前的那位杨千总问道:“杨守备,现在怎么办?界亭可是辰龙关后方,没了界亭,哪怕没有汉军,我们也撑不住,而且汉军现在又占了界亭,稍有不慎,就是腹背受敌。”
杨芳拖着受伤的手臂,他的气色很差。因为箭头入肉太深,辰龙关的大夫手艺不行,箭头不好取出来,已经有些化脓。
杨芳晃了晃脑袋:“杨千总,你率五百精兵,回援界亭。”
“才五百?”杨千总一怔。
杨芳沉声道:“界亭驿不大,只是战略地位重要,我也看过外面的汉军军阵,并无太大变化。不管汉军怎么绕过的,兵力不会太多,甚至可能也就一二百人,五百精兵,绰绰有余。这是军令!”
“……遵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