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楚嘱咐妹妹两句,小丫头一溜烟跑去厨房了。
萧夏拎着兵器向后宅走去,阿楚拎着袋子跟在身后。
走进后宅,萧夏眼前一亮,原本光秃秃的泥地,现在绿草茵茵,这就是萧夏给她们母女三人的任务,替他种草种花,正好是春天,草籽和花籽撒下去,都长出了嫩绿的小草。
而且种得很密实,基本上看不到泥地了,而且靠墙边还种了一排竹子,绿色养眼,颇有雅趣。
“很不错!”萧夏由衷赞道。
见主人夸张,阿楚心中十分开心,有点不好意思道:“娘说在墙角造一座梅花亭,配上周围的竹子,会更雅致一些。”
萧夏欣然道:“过几天吧!我买座现成的亭子直接装上。”
萧夏把兵器、弓箭都放在空房内,这才回到自己书房,房间里打扫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
他转身脱去盔甲,阿楚连忙跑上来,“我来帮公子解带子!”
萧夏的盔甲比士兵的盔甲复杂一些,带子都系在身后,需要有人帮忙穿上脱下。
脱去盔甲,换上一件长袍,一下子浑身都松畅了。
萧夏坐下,阿楚又去打热水给萧夏洗脸洗手,阿楚父亲躺在病床上整整一年,都是她里里外外伺候父亲,动作十分麻利。
这时,妹妹可儿拎着一只食盒小心翼翼走进来,“公子,面来了!”
“我来!”
阿楚连忙接过食盒放在桌上,打开食盒,上面是一大碗面,不是面片,是拉成长条,颇像现在新疆的拉条子,还有两个荷包蛋和一大勺肉末,洒了一层小葱,看起来非常美味。
下面是两碟小菜,居然还有一小壶酒,酒还是温热的。
萧夏拾起筷子大口吃了起来,可儿眨在大眼睛,站在一旁,她忽然想到什么,连忙从口袋掏出一张叠好的手帕递给萧夏,“公子,这是干净的,我还没有用过。”
“谢谢你了!”
萧夏擦了一下嘴,笑眯眯问道:“喜欢这里吗?”
“喜欢!”小丫头鸡啄米一样地点点头。
“平时没事做什么呢?”
“娘教我们读书写字,还教我们缝衣服,我的袜子上次破一个小洞,都是我自己缝好的。”
“不错!不错!可儿很能干,你去玩吧!回头你姐姐会把碗拿过去。”
“那我走了?”
“去吧!”
小娘子蹦蹦跳跳跑了,萧夏很喜欢这个小娘子,长得乖巧,才三岁,却很懂事了。
吃完饭,阿楚端了一壶热茶过来,“公子,喝茶!”
萧夏点点头,“去把你母亲请来,我和她说两句话。”
不多时,母亲陈氏走来,行一礼,“公子找我吗?”
萧夏点点头,“我和你签一份雇佣契约吧!”
陈氏低下头小声道:“我们愿卖身给公子!”
她早就看出主人是善良宽容的人,卖身为奴会更有保障,否则契约到期了她去哪里?
萧夏明白她的心思,她想带个两个女儿长期呆在这里,萧夏笑了笑道:“可以先签一个长期契约,比如十年,阿楚和可儿长大后要嫁人,如果女婿不错,你可能就想和女儿女婿一起住了,你是知书达理之人,相信你也不愿意自己和孩子成为别人的家奴。”
陈氏又问道:“如果十年期满,我是不是就要离开?”
萧夏笑了笑道:“你若想自己做个小买卖,可以离开,如果你不想走,也可以留下,那时就可以签个终身契约。”
“阿楚呢?她想给公子做侍女。”
刚才阿楚忙里忙外,给自己端茶送水,估计就有这个心思了。
“可以,我确实也需要一个侍女,这样吧!我给你算大工,一个月五贯钱,阿楚一个月三贯,另外赏她的不算,可儿太小了,不用做事,但我也给她一个月一贯钱,衣食都是府上的,有什么要求现在提,有的事情我想不到。”
陈氏低声道:“感谢公子的厚爱,能不能让我们住在西三房?”
外宅的西三房是套间,有里外两间,还有一个很小的院子,属于管家房,这样的管家房外宅一共有三套,老田头夫妇住了紧靠大门的一套,方便看门。
萧夏点点头道:“你可以住在西三房,不过我丑话说在前面,我的府宅不能有外人进来,如果你想嫁人,属于特殊情况,可以随时解约离开,但我这人比较保守,绝不允许我府中有任何丑闻发生。”
陈氏脸一红,连忙点头,“请公子放心,我只想抚养孩子长大,别的我不考虑!”
“那就行,等会儿我写份契约,然后阿楚白天在我这里,晚上回去,当然,她若想住在内宅也可以,我不勉强,你们母女自己考虑。”
“我知道了,感谢公子!”
萧夏取出五十两银子,递给她道:“九两银子是预付你们的一个月工钱,剩下的你买米买菜,用完了再问我要。”
“够了!够了!我会按时给公子报帐。”
陈氏接过银子,千恩万谢走了。
第153章 候补武士
次日上午,一辆奇特的马车停在萧夏的家门口,说它奇怪,主要是它颜色漆黑,式样古朴,车壁上描金绘制着一只飞腾的麒麟,颇有几分汉风古韵。
一名使者向萧夏出示了一块天子金牌,便带着他坐上了马车,使者严肃不苟,惜言如金,坐上车后甚至不再看萧夏一眼,萧夏也没有多问,他知道问也没有用。
马车从光华门驶出了长安城,继续向西北而行,大约走了十里左右,来到了长安故城,也就是汉长安城。
二十年前,这里还是隋朝的都城,虽然朝廷和权贵们都搬去了新城,但长安故城并没有废弃,还有数十万低层百姓生活在这里,大街上熙熙攘攘,人潮如织,各种叫卖声此起彼伏,相比长安城,这里更有烟火气息,更加接地气,只是城池稍微破旧了一点,倒象后世一个大号的县城。
但马车没有停驻,而是继续向西而行,渐渐驶入一片宫殿区域,马车的风格顿时和这片宫殿区域相得益彰了,萧夏看见了未央两个篆字,他才明白过来,这里是未央宫了,由汉朝宰相萧何修建,整体呈黑色,和马车的风格完全一致。
原来这辆马车是未央宫的马车,难怪和长安城有点格格不入。
西汉以后,未央宫仍是新莽、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等多个朝代的理政之地,隋朝建立的前几年,这里也是大隋王朝的皇宫,直到新长安城和太极宫建成后,天子才搬去太极宫,迄今还不到二十年时间。
马车驶入未央宫,不知转了多少弯,最后在一座高耸的塔阁前缓缓停下,使者这才平静道:“萧郡公,请下车吧!”
萧夏在咸阳便被正式册封为西海郡公,实际上,西海郡还没有成立,还在大隋的远景图纸上,要击败吐谷浑,才能夺取西海,建立西海郡。
所以天子封萧夏为西海郡公,这里面隐隐有一种暗示,希望他能为国夺取西海,建立西海郡的意思。
这时,走上来两名身穿黑袍,头戴纱帽的侍者,每个人端一个铜盘,盘子是一领黑袍和一顶纱帽。
“萧郡公,请更衣吧!”
使者一摆手,萧夏有点不解,怎么在广场上换衣服,他也懒得脱衣,直接穿上了黑袍,戴上纱帽。
稍微整理一下衣服,他便跟着两名黑衣人向台阶上走去。
阁楼很高,光青石砌成的地基就有三丈高,他顺着台阶向上走去,走到平台上,整个平台都是由花岗岩砌成,地面平整,四周有栏杆,正中矗立着一座巨大的黑红相间的木阁楼,足有四层楼高。
萧夏终于看清了木阁楼上的牌匾,金边黑底,三个描金大字,‘凌烟阁’。
萧夏顿时吃了一惊,凌烟阁不是在太极宫吗?怎么未央宫也有。
萧夏心念一转,顿时明白过来了,太极宫很多建筑的名字都是从未央宫直接搬过去,太极宫有凌烟阁,未央宫也有,父亲说的凌烟阁武士,指的是未央宫的凌烟阁,天子杨坚在刚建立隋朝时,就开始筹建凌烟阁武士了,
这时,从阁楼里走出一名身材高大年轻男子,丰神俊朗,目光却如利刃,正是之前见到的宇文成都。
宇文成都抱拳微微笑道:“萧公子,好久不见了!”
“宇文兄怎么在这里?”萧夏不解问道。
宇文成都笑了笑道:“我是你的举荐人之一,当然得在场,请跟我来!”
宇文成都和自己没有多少交集,他怎么会举荐自己?不用说,一定是天子安排的。
萧夏走进阁楼,光线顿时暗下来,萧夏来到一楼的后堂,这里四面都是书卷,倒像座图书馆。
宇文成都指指堂上笑道:“萧公子请过去吧!前面是接引区,我不能进去,等会儿我会送公子回大兴城。”
搞得像唐僧取经一样,还有接引区。
萧夏走进后堂,只见桌案前站着一名三十余岁的男子,笑眯眯望着自己。
“在下杨恭仁,兼任凌烟阁主事,凌烟阁的日常事务就由我负责!”
杨恭仁是安德王杨雄的长子,目前出任宗正寺少卿。
唐朝建立后,他最早效忠唐朝,成为唐朝开国宰相,但他此时却是肩负大隋社稷的凌烟阁武士的管事,还真是一个莫大的讽刺。
萧夏抱拳行一礼,“让杨兄费心了!”
“请坐吧!”
萧夏在他对面坐下,杨恭仁将一份文书推到萧夏面前,“请先签字画押!”
“是一份缄默保证书,萧公子这里听到的一切,看到的一切,都要保持沉默,不能告诉任何人。”
萧夏点点头,直接签字画押。
杨恭仁收起保证书,微微笑道:“凌烟阁武士诞生于开皇三年,最初不叫凌烟阁武士,而叫凌烟阁开国大将,有九名功勋大臣,开皇九年灭陈后,才改名为凌烟阁武士,目前有十六名成员,高颎、杨素和杨雄三人为首席武士,同时也为守门人。”
“什么叫守门人?”
之前萧夏听父亲杨广提到过守门人,但他不知道守门人是什么意思?
“守门人其实就是考评人,你虽然是天子提名,但必须经过他们三人一致考评通过,才能正式成为凌烟阁武士。”
“我现在还不是?”
杨恭仁笑了笑道:“你现在只是候补,你是由天子提名,宇文成都和长孙晟的推荐,这是规则,天子有提名权,然后由两名成员推荐,再经过为期一到两年的观察,最后进行考评,三人一致考评通过,才能正式成为凌烟阁武士。”
萧夏沉吟一下问道:“如果这一年我什么都不做,能通过考评吗?”
杨恭仁摇摇头,“如果什么都不做,肯定考评不过,你必须要做事,要经过至少三关考验,然后才有资格进行考评,之前你出使吐谷浑,算是第一关考验,你已经成功通过考评,然后你还有两关,由我来给你安排,当然,我不会告诉你是什么任务,更不会告诉你该怎么做?由你自己选择。”
“现在就我一个候补?”
杨恭仁还是摇摇头,“除你之外,还有一人。”
杨恭仁取出一叠文书,推给萧夏,“这是你的各种申请书,请如实填写,建议你不要谦虚、也不要夸张,更不要无中生有,忠诚是对凌烟阁武士的第一大要求。”
萧夏乘坐宇文成都的马车返回新长安城,宇文成都笑道:“贤弟是第一次来长安故城吧!”
萧夏点点头,“我还以为这里都荒废了!”
“怎么会荒废?长安最底层的百姓基本上都住在这里,你看得很多卖艺的,卖小吃的,还有很多店铺的伙计,他们住哪里?其实都住在这里。”
“但长安城关城门那么早,他们来得及出城吗?”
“其实天子考虑到他们的难处,一般由店铺作保,去万年县或者长安县申请通行牌,可以在光化门和故城西安门之间夜里进出,也可以出坊门,但最晚光化门不能超过一更,西安门不能超过两更,如果出事,店铺要承担责任。”
萧夏点点头,这个变通倒是很不错。
马车出了长安故城,向十里外的新城光化门驶去。
这时,宇文成都微微笑道:“如果我没有猜错,你的内功来自袁守诚天师吧!”
第154章 五雷轰顶
萧夏笑问道:“莫非宇文兄也和袁天师有渊源?”
宇文成都点点头,“我也是从青城山出来的,多次见过袁天师,对他极为敬仰,袁天师的二弟叫做袁玄通,我曾经跟他学过一些功课,收益颇深。”
“原来如此,我母亲也在青城山出家,宇文兄知道她在哪个道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