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的棋局 第98节

  王隆听说是去考察党项人,这才理解使者一行为什么要走九曲回大隋,他连忙派人去取了一千担草料和三百石粮食,并派二十辆大车运粮草跟随,萧夏谢绝了大车,他直接让士兵把粮草驮在马匹上,队伍没有停留,随即告辞离开河津县,继续东行。

  走出十几里,李望不解低声问道:“公子怎么不在河津县休息一夜再走?”

  萧夏冷笑一声道:“这个王隆面相十分不善,典型的三白眼,印堂狭窄,脸生横肉,而且眼神十分多疑,一直在盯着我们的马匹和行李包,我的金牌只能暂时把他镇住,他不敢乱来。

  可如果被他发现战马腿上的印记,他肯定会生疑,尤其我们带有大量财富,被他发现了,他极有可能会见财起意,杀人灭口,所以我们绝不能久呆,必须立刻离开,我找他要粮草也是为了分他的心,不给他时间多想。”

  李望竖起大拇指赞道:“公子睿智,懂得回避风险,若被他发现我们的秘密,确实风险太大。”

  萧夏淡淡道:“我们好不容易从吐谷浑那里逃出来,可不想最后栽在自己人手中。”

  萧夏又问王小平道:“我想过黄河去对岸,有没有路?”

  “有!前面就是滴水崖渡口,黄河对岸就属于西平郡了。”

  萧夏随即下令加快速度,并让向导王小平带他们走另一条路。

  事实上,萧夏的担心一点都不多余,王隆回到军衙,越想越不对劲,那些马匹参差不齐,有的像军马,有的又像牧民的普通马,完全不像献给天子的马匹,而且赶马的马夫都是浇河郡的羌民,按理应该是党项人才对。

  王隆开始起了疑心,他强烈地感觉到对方一定有什么事情瞒着他。

  王隆为人好色贪婪,性格凶残,他已经隐隐猜到那些马匹并不是献给天子,一匹马卖一百多贯,也就是两万贯钱,他们一定还携带了不少财富,如果就让他们这样走掉,简直太便宜他们了。

  王隆心中动了杀机,他立刻派心腹将领周虎率领五百骑兵去追赶萧夏一行,一定把他们‘请’回来问清楚情况。

  周虎率领五百骑兵一路疾奔追赶,一口气追出三十多里,并没有发现对方踪迹,地上也没有发现马蹄印,难道他们插翅飞了不成?

  一名校尉道:“将军,他们对不对去黄河对岸了!”

  一句话提醒了周虎,现在才三月份,正是枯水期,完全可以渡河去对岸。

  “去滴水崖渡口!”

  周虎调转马头带着手下向之前的滴水崖渡口奔去,实际上他们走过十几里,来回多走了三十里的冤枉路。

  滴水崖的黄河边上全是密集的马蹄印,对方确实过河了。

  周虎有点犹豫了,对岸是西平郡,不是他们的防御地盘,如果他们擅自过河,会有大麻烦,但回去又没法向主将交代?

  踌躇良久,周虎咬牙道:“过黄河!”

  黄河岸边一般不会有西平郡的守军巡逻,西平郡的主力都在赤岭一带,只要不超过五十里,基本上不会被发现。

  周虎一马当先,率领五百骑兵踏着水花向对岸奔去,距离岸边还有数十步,忽然一支狼牙箭嗖地从一块大石背后射出,箭力十分强劲,周虎躲闪不及,一箭正中他的肩窝,痛入骨髓,周虎大叫一声,翻身落马,骑兵们吓得纷纷勒住战马,救助周虎。

  这时,萧夏骑马从大石后闪身而出,高举金牌厉声大喊道:“这是天子金牌,我乃天子委派的使者,你们这帮混蛋想造反吗?”

  众人面面相觑,都不敢再追了,他们的家眷都在关中,如果天子认为他们造反,他们父母妻儿怎么办?

  为首校尉躬身道:“是王隆下令追赶,我们不知发生了什么事,使者有令,我们就此回去!”

  萧夏冷冷道:“既然如此,为何还不退去?”

  校尉见已将周虎扶上马,便一挥手,“撤退!”

  骑兵们纷纷掉头撤退回南岸,他们不敢停留,直接返回了河津县。

  萧夏见他们走远,这才加快速度,追赶队伍。

  由于萧夏绕了远路,多走了十几天,长孙晟一行反而先一步返回了长安。

  长安御书房,长孙晟恭恭敬敬将与吐谷浑王签署的维持现状协议交给了天子。

  杨坚满意地点点头,又笑问道:“干得不错,步迦可汗情况如何?对方可愿意把他交给大隋?”

  长孙晟躬身道:“回禀陛下,步迦可汗已经死了!”

  杨坚顿时又惊又喜,“达头死了?”

  长孙晟点了点头,杨坚按耐住心中的喜悦,不解问道:“步迦可汗不是他们的贵宾吗?他怎么死的?”

  旁边两位相国高颎和杨素对望一眼,眼中都十分不解。

  长孙晟又取出报告给天子道:“陛下,这次出使第一大功不是微臣,而是萧夏,是他救了微臣和使团,也是他斩杀了步迦可汗,导致吐谷浑王彻底死心,只能和微臣签署协议,尤其令人赞叹是,他只率五十名大隋骑兵,杀进突厥大营,斩杀步迦可汗,数千名突厥士兵溃败,被他们斩杀一千余人,五十人不死不伤一人。”

  高颎也忍不住赞叹道:“陛下之孙堪称大隋的班超也!

  杨坚大喜,连声赞道:“果然没有辜负朕的期望,表现得竟如此出色,他现在人在哪里?”

  “回禀陛下,他缴获很多战马,还有步迦可汗的首级,他们走另一条路返回大隋,会比我们晚几天回长安。”

  杨坚点点头,“朕期待他们凯旋归来!”

第151章 天命武士

  萧夏一行在咸阳县停了下来,根据天子的指示,由晋王杨广、相国杨素和长孙晟三人负责处理此事。

  一千九百七十匹战马已由太仆寺官员接手,朝廷在咸阳南城门附近包下了一座大客栈,安排萧夏和他的手下休息。

  几乎所有的士兵都到城内的柜坊存钱去了,客栈内显得格外冷清,萧夏坐在房内书写备忘录,这是他在三萧斗武后养成的一个习惯,每次重大事件他都要记录下来。

  对经历的事件进行复盘,简单说就是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只有在彻底复盘时,他才会以第三者的视角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

  这时,外面传来了敲门声,萧夏连忙起身去开门,打开门,却愣住了,外面站着自己的父亲杨广。

  杨广微微笑道:“出去走走吧!”

  “我披一件外袍!”

  萧夏回房收起写了一半的备忘录,又披上一件外袍,这才跟随父亲走出客栈。

  客栈紧靠城门,旁边就是上城甬道,杨广指着上城甬道笑道:“我们上城头走走!”

  萧夏点点头,父子二人一前一后向城头走去。

  站在南城头上眺望城外,不远处便是渭水,而渭水对岸有两座城池,近一点的便是旧长安,也就是汉长安城,北周的都城,也是隋朝刚建立时的都城。

  再远一点,隐约可见的城池便是大兴城,正是现在的都城,新长安城。

  杨广微微笑道:“你可能很奇怪,为什么让你们停留在咸阳,而不让你们去长安,接受天子召见的荣耀?”

  “是和步迦可汗有关吗?”

  杨广点了点头,“步迦可汗是吐谷浑人邀请去的贵客,我们却冲进别人家里,把人家的贵客杀了,不管是谁都说不过这个理,虽然谈判时大家心知肚明,但长孙晟坚决否认步迦是隋军所杀。

  朝廷后来也出了正式声明,步迦可汗在吐谷浑被刺杀和隋朝无关,所以天子不可能公开接见你,更不能让你们大张旗鼓赶着突厥人的战马进京城,那等于向天下宣布步迦可汗是你杀的,天子和朝廷都不能打自己的脸。”

  萧夏笑了笑问道:“步迦可汗的人头,皇祖父看到了吗?”

  “看到了,皇祖父很高兴,夸赞你是大隋的班超,尤其你们能赶两千匹战马平安归来,更令人惊叹,皇祖父决定升你为西海郡公,再封你第五等勋官上开府仪同三司。”

  萧夏沉默片刻道:“我无所谓封官封爵,但我的五十一名手下,希望朝廷善待。”

  杨广微微笑道:“我替你争取了一下,李望升中郎将,五十名士兵都升为旅帅和校尉,每人再重赏五十段彩帛,应该不错了吧!”

  萧夏躬身行一礼:“多谢父亲为我争取!”

  杨广点点头又道:“在公开层面,你皇祖父不能大张旗鼓宣扬你的功绩,也无法给你更多的封赏,但私底下,你或许会得到一个让无数人想都不敢想的荣耀。”

  “是什么?”

  “凌烟阁武士,又叫天命武士,他们是支撑大隋王朝的柱梁,一共有十八人,我只知道韩擒虎和虞庆则去世后,凌烟阁武士只剩下十六人,如果你被吸收加入凌烟阁,那就是十七人,具体我也不知道是谁,但可以猜到一些,像高颎、杨素、杨雄、杨达、贺若弼、宇文述、史万岁、鱼俱罗、卫文升这些人肯定都是,其他我就不知道了,太子也不知道,只有天子一个人知晓。”

  萧夏迟疑一下道:“大隋有朝廷、有军队、有天下郡县,我不明白为什么还要设立这样一个组织?”

  杨广摇摇头,“有些话我绝不能随便说,但因为你是我儿子,我才能对你坦率说几句,大隋的社稷并不是从战场上浴血得来,而是政变的结果,必然有各种妥协,你皇祖父才能最终上位,这就导致大隋的根基很不稳定,可以说危机四伏。

  内部的关陇贵族们都想如法炮制,取代大隋,外部北齐余孽势力、南方势力,还有突厥势力、东胡势力,都在暗中蛰伏,等待机会卷土而来,你皇祖父居安思危,他需要一批在危急关头保护大隋王朝生存下去的忠义之臣,这就是凌烟阁武士的由来,你皇祖父一手创办这个秘密武士集团,希望他们能成为大隋的柱梁,在隋朝危难之时,支撑起大隋社稷不会坍塌。”

  “为什么我会被选中?”

  萧夏不解道:“我只是一个不入流的小字辈也,怎么会得到挂名凌烟阁的殊荣?”

  “凌烟阁武士都老了,需要不断补充年轻血液,尤其你皇祖父一直想在皇族子弟中找一个后辈成为凌烟阁武士,但他一直找不到,直到你出现,他便开始关注你了,上次上元节聚会他给我提了一下,我以为他只是说说而已,但这次他安排你去吐谷浑,我才知道,他是真的想让你加入凌烟阁。”

  萧夏愣住了,半晌问道:“是皇祖父安排我去吐谷浑?”

  杨广笑道:“那当然,你还真以为是长孙晟自作主张带你的?”

  萧夏默然无语,原来让自己去吐谷浑是皇祖父的安排,难怪长孙晟能把天子金牌交给自己,这么浅显的事情自己居然没有想到。

  杨广又缓缓道:“凌烟阁武士这件事非常隐秘,除了太子和我,另外三个兄弟都不知道它的存在,更不要说普通大臣,甚至凌烟阁武士内部也彼此不清楚成员到底有谁,除了高颎、杨素和杨雄三个首席武士,他们三人是凌烟阁武士的守门人,我知道的就这么多。”

  萧夏点点头,“多谢父亲告之,这次我从步迦可汗手中缴获了一批金器和宝石,包括可汗金印,我打算献给皇祖父,烦请父亲替我转交一下吧!”

  杨广欣然道:“你给我,我下午要进宫,直接替你献给皇祖父!”

  天子杨坚一边兴致盎然摆弄着萧夏献给他的金壶等金器,一边听取李望的汇报,李望的真实身份是天子左右备身,也就是贴身侍卫,可以说是天子的心腹,杨坚原意是派他去保护萧夏,没想到萧夏并不需要李望保护,反而多次救了他。

  “陛下,萧公子确实非同凡响,他不仅武艺高强,更令人赞叹是他胆识过人,把我们从山谷中救出来后,想到的不是逃命,而是带着我们五十人反杀对方五百人,几乎把对方斩尽杀绝,还有,他孤身一人潜入突厥人大帐,刺杀了步迦可汗,又点燃了营帐,几千突厥士兵从失火的大营里逃出来,他居然率领四十五名弟兄向几千突厥士兵发动进攻,这是卑职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你们被吓坏了吗?”杨坚笑眯眯问道。

  “回禀陛下,没有被吓坏,卑职后来问了其他士兵,大家的感受都出奇一致,包括卑职在内的每个人的内心都被激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勇气,那一刻都渴望能战死沙场,陛下,跟随勇猛大将冲锋陷阵,士兵们也会跟着变得勇猛。”

  杨坚完全理解李望所说的勇敢,他点点头,“继续说下去!”

  李望又把他们缴获了近两千匹战马,萧夏重赏士兵,又带着众人走九曲道,一路上的种种遭遇都详细叙述了一遍,尤其说到萧夏防备王隆,用计摆脱了王隆的贪婪。

  杨坚眯起了眼睛,心中暗暗思忖,如果李望的叙述完全属实,自己这个孙子还真是一个合格的凌烟阁武士人选。

第152章 寻找破绽

  尽管天子有意隐瞒了萧夏在吐谷浑的事迹,但这种事情瞒得过普通朝臣,却瞒不过太子杨勇。

  大隋王朝的对外事务不归太子管,都是天子亲自抓,所以这次出使吐谷浑,杨勇从头到尾都没有参与。

  但杨勇还是从副使虞仁孝那里得到了一些消息,重要的消息就两条,萧夏参与出使吐谷浑是天子安排的,其次萧夏才是这次成功出使吐谷浑的最大功臣。

  这两天杨勇着实心神不宁,他把杨广视为自己最大的竞争对手,好不容易把杨广贬黜下去,没想到五年后,他又再次崛起。

  而且复出便很强势,直接用云师泰案把大理寺卿张虢拉下马,又用国子监贪腐案把自己准备用来收拾窦彦的暗招给破了。

  这几个月,杨广已经牢牢将大隋的刑律控制在他的手中,现在杨广又有一个很厉害的儿子,深得皇祖父的喜爱,杨勇感受到了巨大的危机。

  书房内,幕僚张云秋对杨勇道:“殿下,萧夏毕竟是个私生子,他再有能力也不能和其他皇孙相提并论,卑职倒觉得殿下把他看得太重没有必要。”

  杨勇摇摇头,“那是你不了解情况,父皇的十几个孙子没有一个文武双全之人,但上元夜,萧夏箭法出神,不仅夺走了父皇三百两黄金的彩头,据说后来的写诗,还是他夺走第一,父皇才决定派他去吐谷浑,这是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的事情,下一步很可能就派他参与战争了,他如果一步步把军权拿到手,最后必将成为老二最强大的支撑。”

  张云秋眉头一皱道:“但我听说他在太学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根本没有一个读书的态度,书法也不好,他写诗能夺得第一?想想都不可能,会不会是背后有人帮他,或者是他抄袭别人的作品,殿下如果要对付萧夏,最好的办法就是找出来弄虚作假,只要证明一次他作弊,他就在太上皇心中彻底完蛋了。”

  张云秋说得确实很有道理,而且颇有可行性,确实是将萧夏扼杀在萌芽中的好办法,杨勇点了点头,“他写的诗我也没有看到,不过我可以想办法找人从宫里抄出来。”

  萧夏回到了自己府宅,他拍了拍门环,不多时,老田头开了门,见是主人,顿时又惊又喜道:“公子回来了!”

  萧夏点了点头,把马交给他笑问道:“大家还好吧!”

  “都好!都好!”

  老田头连忙把马接过去,萧夏走进宅子,正好看见两个小丫头在空地上透索,也就是跳绳。

  小的一个忽然看见萧夏,吓得连忙躲到姐姐身后。

  姐姐阿楚连忙笑着迎上前,“公子回来了,我来帮你拎包!”

  萧夏把袋子递给她,问道:“你娘呢?”

  “娘在厨房里做饭呢?公子还没有吃饭吧!”

  萧夏肚子确实有点饿,又懒得出去了,便点点头,“给我下一碗面!”

首节 上一节 98/4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