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郡的伍氏兄弟灭亡,军队全军覆灭,消息传开,震动了周围其他三郡,淮安郡刺史卢祖尚宣布效忠晋王,淯阳郡也一千地方守军也发生兵变,刺史王超率领士兵们杀死了主将和几名将领,献了淯阳郡。
占据淅阳郡的朱灿也率三千军参加屠城,并在淅阳郡抢掠杀戮,无恶不作,甚至还以吃人为乐。
他自知罪孽深重,听说五千军被斩杀的消息后,他当即率领三千军向北仓惶逃窜,跑去投奔了王世充。
这就是连带效应,只要拿下最关键的南阳郡,四周的三个郡都自己解决了,根本不需要隋军动手。
拿下邓州四郡后,江南道的势力便成一片,孙雷率领三万军驻扎南阳,向北威胁洛阳王世充,向西更是兵临武城下。
江都,萧夏收到了周法明从巴县发来的鸽信。
官房内,几名高官已经赶到,一起躬身行礼道:“参见殿下!“
萧夏摆摆手,“有一件重要之事,需要和大家一起参详,请到沙盘这边!”
众人来到沙盘前,萧夏拾起木杆道:“刚刚接到周法明的鸽信,辗转多次才到我手中,他给我提了一个战略建议,我觉得非常有价值,想和大家商量一下。”
刘文静笑问道:“不知周将军提了什么建议?”
“他建议我把大量水军派到巴蜀,利用水军优势控制巴蜀内的各条大江,基本上就能把唐王军压缩在西川一线,整个东川都是我们的地盘,包括我梦寐以求的老君山矿区。”
众人连忙细看沙盘,萧夏继续道:“一旦我们控制了水路,唐军就无法通过水路运输军粮物资,很容易被我们切断,不管是长江、渠水、涪水、西汉水还是绵水,只要我们战船游弋在这些大江上,敌军的驻军就废了,周法明深有体会,他派六千人进驻涪陵县,面对五万大军前来进攻,结果我们战船从水路拦截了对方的粮草船,李孝恭的五万大军不战而退,撤回到涪水以西,同样,如果我们战船在绵水上巡航,那么绵水以东,唐王军就不敢去了。“
裴文安沉吟道:“如果走陆路,用大车来运载粮草呢?”
“大车运载它们也要过河,只要过河就在我们的控制之下,哪怕他们军队是在本地取得税负粮食,但一旦被我们切断后路,军队就很快会崩溃,会被我们一个个拔掉,各位,只要我们控制了绵水,老君矿区就完全归属我们了。”
刘文静笑道:“光凭我们一群书生,脑袋想破了也不知道行不行,殿下不如试一试。“
萧夏当即作出了决定,他命令水师副统领来渊率领一千艘中型战船以及两万水军赶往巴郡,同时派货船向巴县大量运输粮食物资,。
这一增兵,使巴蜀的江南隋军总兵力达到九万人。
十月,洛阳发生了一件大事,王世充成立内卫,兵力一万人,由他侄子王仁则统领,王仁则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清查资产,将关陇贵族的店铺田产全部清查出来,没收为王家所有。
这一举动无意是和关陇贵族彻底决裂,但其他人的资产都没有动,也包括晋王萧夏在洛阳的产业。
王仁则做的第二件事,便开始造舆论,十月十三日,洛水渔民声称,他们亲眼看见一只巨龟驮出一块百斤重的玉石碑,巨龟消失,但玉碑被渔民们捞到,献给官府,上书四个大字,‘王氏将兴’。
这件事轰动了洛阳,据说很多人都亲眼看见巨龟出现在水面上。
老百姓们看热闹、说八卦,但很多资深大臣都开始焦虑起来,他们明白王世充想干什么?
这时,恰逢瓦岗军攻下了虎牢关,二十万大军向洛口仓挺进,洛口仓守军告急,王世充亲自率领十万大军前往洛口迎战瓦岗军。
王世充不在洛阳,这就让部分朝官看到了希望。
这天晚上,元文都、卢楚、赵长文、韦津、段达、郭文懿六人在元府秘密碰头,商议发动兵变,拿下洛阳。
这次聚会是由元文都发起,元文都是奉家主之令策划除掉王世充。
王世充这次没收关陇贵族的店铺田产,彻底得罪了关陇贵族,他们便决定不惜代价刺杀王世充,为李渊大军攻打洛阳做准备。
元文都沉声道:“大家也不用担心,武侯卫将军庞玉和霍举是我们的人,我们也有八千军队,只要我们干掉王仁则,拿下内卫一万军队,长安大军很快就过来支援,把王世充困在洛口,联合瓦岗军一并将他歼灭。”
之前大家对长安唐王军还有点抵触,但现在居然出现‘王氏将兴’的瑞兆,大家便知道,王世充要篡位了,焦虑之下,李渊的大军他们也不抵触了。
卢楚沉思片刻道:“我听说王仁则明日要带内卫去准备嵩山祭坛,他带的兵力必然不多,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一举把王仁则除掉,然后收缴他的军队,再招募百姓支持,我们成功的可能性很大。”
韦津问道:“请问元尚书,李渊大军已经出来了吗?”
元文都点点头,“世子李建成亲自率领五万大军抵达陕县了,现在就等我们消息。”
众人兴奋道:“明天只要王仁则出城,我们就立刻行动!”
第702章 秀才造反
亥时左右,段达乘坐马车回到了府中,虽然他身材高大,容貌俊美,是出了名的美髯公。
但他骨子里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软蛋,对王世充畏之如虎,王世充让他往东,他绝不会向西。
王世充也看中他胆小的性格,任命他为吏部尚书、左相国,实际上他只是一个傀儡,任何大事小事都是王世充做主。
王世充甚至把他的官印也拿走了,交给自己手下直接盖章。
段达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竟然参见一场造反议事,想到要造反杀王世充,他便吓得浑身发抖。
回到家,他立刻写了一封信,让儿子段文泰赶去向王仁则告密。
王仁则接到了段达的告密,顿时大惊失色,他立刻派人赶去向叔父报告,同时他亲自率领内卫,开始对参与造反的大臣进行抄家杀戮。
王仁则心狠手辣,他不会抓人,派军队冲进府内便杀得全府鸡犬不留,三岁小孩也不放过。
元文都全家被杀,卢楚全家被杀,赵长文全家被杀、韦津和郭文懿也全家被杀,一个活口都没有。
这时,武侯卫将军庞玉和霍举得到消息,立刻率领武侯卫士兵出营和内卫士兵激战,两支军队在洛阳天街上混战。
元文都等人忘记了北邙山还有王世充的三万驻军,由王世充兄长王世伟统领,很快,王世伟率领三万大军杀进了城内。
武侯卫军队迅速被击败,庞玉和霍举在混在中被杀死,剩下的一千多士兵跪地投降。
次日中午,刚到偃师县的王世充又率领大军杀回来了。
虽然洛口形势危急,但比起洛口,洛阳的局势更重要,洛口丢了就丢了,洛阳却不能有半点损失。
王世充杀回来,王仁则不仅把投降的武侯卫士兵全部斩杀,又继续屠户了二十几家大臣,把平时和这五人关系好的大臣也一并全家抄斩,整个洛阳城风声鹤唳,被血腥之气笼罩。
王世充也觉得侄子杀得太过份,会影响他的瑞兆,便喝令王仁则收兵回营。
一场未遂兵变,死亡者近万人。
这就是文官们的造反,轻信了一个不该相信的人,结果惨遭屠杀。
洛阳兵变震惊天下,萧夏也急派人赶往洛阳送信。
目前江南总管府的进奏院已经撤销,进奏院主管王玫调回江南道出任豫章郡长史,只留下一个副主管李德武,建立一个官方联络点。
如果王世充有什么事情找晋王萧夏,可以找到官方联络点。
李德武一早便接到了晋王萧夏写给王世充的亲笔信,他立刻找到了世子王玄应,王玄应负责对外联络,他和李德武比较熟悉。
王玄应将李德安请到贵客堂,前几天内卫和武侯卫的激战就在联络点附近爆发,当时李德武就在联络点内,士兵几次都差点冲进来,让他一夜惊魂。
李德武坐下颇有些担心道:“内卫会不会还有大规模的清算?”
王玄应笑着摆摆手道:“之前是特殊情况,有人策划叛乱,整个武侯卫也参与叛乱,所以打得很厉害,现在叛乱已彻底镇压,不会再有清算,李使君就不要担心了。”
李德安点点头,从怀中取出一封信,递给王玄应道:“这是晋王殿下给令尊的一封亲笔信,请尽快转交。”
王玄应接过信,“我今天就交给父亲,李使君还有别的事情吗?”
李德武叹口气道:“内卫天天在搜查,我们那个联络点已经被搜查两次了,每次都要敲诈我几十贯钱,如果再这样下去,我们只能关掉联络点,另外,西海商行的店铺也屡屡被敲诈,如果只是士兵的个人行为,还是希望贵方能出台一个保护制度。”
王玄应从抽屉里取出一块银牌递给李德武,“这是我父亲给的银牌,再敢有人来搜查联络点,使君出示这个块银牌,另外你说的保护制度,我和父亲商议一下。”
“多谢殿下!”李德武抱拳告辞走了。
李德武说的敲诈勒索之事王玄应也知道,已经有越演越烈之势,王玄应一直对王仁则滥杀无辜不满,可偏偏父亲却认为王仁则做事得力,仗着父亲的撑腰,王仁则也不把自己放在眼里,最好能用升官的方式把王仁则的内卫夺过来,捏在自己手中。
想到这,王玄应起身匆匆去找父亲了。
此时王世充的整个心思都在考虑如何登基上位,这是他人生的第一大事,任何事情都要为他的登基让位。
隋朝对他没有任何意义,宇文化及的登基上位强烈鼓舞着他,连宇文化及那种垃圾人都能成为天子,为什么自己不行?瑞兆已现,等洛阳稳定下来,就可以开始行禅让之礼。
这时,侍卫在堂下禀报,“启禀王爷,世子有急事求见!”
“让他进来!”
不多时,王玄应进来,行大礼参拜,“孩儿拜见父亲!”
王世充对这个长子各方面都很满意,唯一的缺点就是太老实,心肠太软,这样的人在乱世可做不了大事。
但次子和三子又比较平庸愚钝,更让王世充不喜,侄子中倒是有人才,比如王仁则,做事果断狠辣,很合王世充的脾气。
虽然王仁则不错,但毕竟不是自己儿子,自己的事业当然要由儿子来继承。
“起来说话!”
王玄应起身取出信呈给父亲,“这是晋王殿下给父亲的亲笔信,李德武刚刚转交给孩儿。”
王世充一怔,晋王给自己写信了,这还是第一次啊!他连忙打开信,信中的内容也出乎他意料,晋王在信中支持他自立门户,但希望他把杨昭父子平安交给江都,作为交换条件,萧夏承诺,将来可以保他儿子和孙子一命。
“父亲,晋王说什么?”王应玄小心翼翼问道。
“他让我把杨昭父子交给他,支持我登基,同时承诺保我子孙的性命。”
“父亲能答应吗?”
王世充瞪了儿子一眼,“这可不是养的猫狗之类,心软就可以饶过,杨昭父子身份非同寻常,是否放过他们得权衡利弊,知道吗?”
王应玄垂手而立,低头道:“孩儿明白!”
王世充又叹口气道:“我就是担心晋王的诚意,他竟然支持我登基,事出反常啊!”
他回头吩咐道:“把魏先生给我找来!”
不多时,一名中年男子匆匆走进来,躬身行礼,“参见王爷!”
男子叫做魏师杰,目前是王世充的头号军师幕僚,深得王世充信赖。
王世充把晋王的信递给他道:“这是晋王给我写来的信,你替我参详参详!”
魏师杰接过信看了一遍,笑道:“晋王提这个要求很正常,王爷觉得哪里不妥吗?”
“他居然支持我上位?我想不通啊!”
魏师杰微微一笑,“王爷站在晋王的立场上,就赫然开朗了,王爷想一想,洛阳这个隋朝皇帝让谁最难受?”
王世充隐隐有点明白了,“你是说晋王最难受?”
第703章 秋末休战
王世充负手走了几步道:“先生认为可以把杨昭父子交给晋王?”
魏师杰点点头,“行禅让礼后,杨倓就改封为安逸公,一般为了防止复辟而直接毒杀他,以绝后患,现在交给晋王也是一回事,晋王当然也不会让他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对王爷也不会有任何威胁,还赚晋王一个人情,卑职建议王爷接受。”
王世充沉思片刻道:“多谢先生建议,我再考虑一下!”
魏师杰行一礼退下去了,王玄应小声问道:“父亲觉得会有哪一天,需要晋王饶我性命?”
王世充笑了笑道:“逐鹿中原,最后的胜者只有一个,或许是晋王,也或许是我,也或许是李渊,万事皆有可能,如果是我笑到最后,我会把他们杨家杀绝,如果是晋王笑到最后,他却能饶我子孙一命,稳赚不赔的买卖,我为什么不答应?”
王世充已经等不及了,三天后,他以天子的名义下诏书,禅让皇位予郑王,他随即举行禅让仪式,接受了杨倓的让位,正式称帝,改国号为郑,立长子王玄应为太子。
两天后,王世充派军队护卫五艘大船驶往江都,船上正是杨昭父子以及他们家人,还有服侍他们的宫女。
但就在王世充登基的同一天,瓦岗军攻下了洛口仓,洛口仓储存了五百万石粮食,瓦岗军根本用不完,李密下令开仓放粮,周围百里之外,数十万百姓昼夜不停赶来运粮,浪费极其严重,周围数里之地,地上都是几寸厚的白花花大米。
瓦岗军趁机招募军队,十日之内,得新军二十万人,使瓦岗军人数达到了三十余万。
这时,徐世绩劝说李密退回荥阳,建立以管城县为中心的政权,管辖荥阳郡、东郡、颍川郡以及部分梁郡等地,为冬天进攻黎阳仓做准备。
单雄信、郝孝德、张童儿等大将也支持徐世绩的方案,虽然李密想趁机灭了王世充,但考虑到新兵战斗力较差,也没有足够的兵甲,李密最终同意了徐世绩的方案,运走了百万石粮食,大军撤回荥阳郡。
为什么要攻打黎阳仓,就是因为黎阳仓有大量兵甲,以前北齐和南陈的兵甲基本上都存放在黎阳仓。
现在李密有足够的粮食,兵甲却严重缺乏,眼看已到十一月,再过一个月黄河冰冻,就是他们北上的时机了。
瓦岗军一边训练,一边耐心等待冬天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