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南郑县就能避免染疫病?”王隆问道。
张恺苦笑道:“启禀相国,一般感染疫病后会有一段时间潜伏,身体不好的人,潜伏期可能只有一天,身体强壮的人潜伏时间就会长一些,潜伏期内根本看不出异常,然后突然发病,三天就完了,吃药预防也好,治疗也好,都只有一半的可能性治好,关键还是看每个人的体质情况。
不过陛下也不用担心,只要及时洗手,喝烧开的水,不要和外面接触,再天天喝汤药防治,一般也不会感染疫病。”
杨广稍稍放下心,他现在急于离开汉中,连忙对王隆道:“就按照张医正说得办法防治疫病,传朕旨意,移驾回长安。”
第674章 虎毒噬君
三万大军开始起拔,向长安进发,但正如医师所言,疫病有潜伏期,一路之上,陆陆续续有侍卫倒下,开始有官员也倒下了。
大军抵达西城郡石泉县时,忽然传来消息,皇幼子赵王杨杲病倒,这个消息如晴天霹雳,赵王杨杲是杨广最小的儿子,年仅十岁,被杨广视若珍宝,杨广迟迟不立皇太孙,实际就在考虑将来立杨杲为太子。
不过杨杲毕竟也不是嫡子,杨广也顾忌萧皇后和晋王的感受,便暂时不提此事。
杨广连忙赶去探望儿子,只见幼子杨杲躺在病榻上,面如金纸,双目紧闭,已经奄奄一息。
杨广心如刀绞,眼泪都流下来了,这是他最心爱的儿子,竟然也染疫病了。
医正张恺连忙低声劝道:“陛下,赵王殿下正是传染极强之时,这里不安全。”
杨广只得走出房间,伤心问道:“朕的皇儿能救活吗?”
“病情发现得及时,或许还有希望,微臣会尽全力救治,但赵王殿下不能再走了,会恶化他的病情,把他留在石泉县静养吧!”
杨广万般无奈,只得点点头,转身回去了。
队伍继续出发,这天开始进入子午谷,不料刚进子午谷仅数十里,天子杨广也发病了。
这个消息让百官都惊呆了,虞世基、王隆和樊子盖三人紧急商议。
“天子好好的怎么会感染疫病?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樊子盖不解问道。
王隆沉声道:“我问过张医正,张医正说,是天子身边的两名宦官感染疫病,他们二人曾经几次替天子去探望赵王的病情,应该是那时被感染,他们二人发病后隐瞒了病情,便把天子也感染了。”
樊子盖咬牙道:“发病了还隐瞒病情,真是该死!”
虞世基忧心忡忡道:“我担心的是天子救不活怎么办?赵王在石泉县生死不明,要么就拥立洛阳皇长孙,或者拥立晋王?”
王隆摇摇头,“现在不能考虑那么多,先全力救治天子吧!”
队伍在子午谷内的一片宽阔处停下,王隆找到了医正张恺,将一袋药递给他,“加大剂量,今晚就要见分晓!”
张恺接过药,匆匆走了
入夜,天子杨广虚弱地坐在帐内流泪,他已得到消息,最心爱的幼子已经病亡,只是下面人不敢告诉自己。
此时杨广几乎崩溃了,他现在无比思念妻子萧氏,恨不得插翅飞回洛阳,虽然还有十几万大军在剑阁以北的义成郡和巴西郡,但他已经不放在心上了。
“陛下,该吃药了!”
天子杨广最信任的司宫魏氏出现在身后,手中端着浓浓的一碗药。
“朕已经不再腹泻,这药就不用再喝了吧!”
“陛下,疫病哪有这么容易好的,很容易反复,这个时候更要加大药量。”
杨广点点头,“你说得对,需要斩尽杀绝才不会反复,朕就是心太软,不过这药太难喝了。”
“陛下,我放了陛下最喜欢的蜂蜜,应该好喝很多。”
杨广尝了尝,果然有蜂蜜,是他喜欢的滋味,他便在司宫魏氏的精心服侍下,喝下了一大碗汤药。
但很快杨广便腹痛如刀割,腹泻不止,最后拉出血也停不住,一更时分,天子杨广因为失血太多,最终不治,不幸溘然长逝。
魏氏急忙派人通知宇文化及,宇文化及当即命令心腹手下裴虔通、薛世良二人封锁王帐,并以救治不力为借口,杀掉了所有御医,包括医正张恺和司宫魏氏也被裴虔通砍掉了脑袋,这两人的一场富贵梦嘎然而止。
宇文化及又命令虎贲郎将司马德戡、赵行枢二人各率一万军队前后封锁子午谷,防止消息泄露,只有独孤怀恩和李孝常二人被准许骑马北上。
百官听说天子染病不治,已经在半夜去世,都伏地大哭。
近百名大臣都聚集在大帐内商议,大隋不可一日无君,天子既然病亡,大家就要考虑立新君了。
但意见都不一致,有人的主张立洛阳皇长孙,有的主张立长安的皇三孙,但也有不少主张拥立晋王。
就在这时,宇文化及率领数百披甲侍卫冲了进来,宇文化及提槊厉声道:“南面还有十几万大军,你们就不管他们的死活吗?”
虞世基上前道:“立新君比军队更重要,孰重孰轻我们更清楚,不需要宇文将军来安排!”
“放你的狗屁!”
宇文化及一槊刺穿了虞世基的胸膛,虞世基措不及防,惨叫一声,当场毙命。
樊子盖大怒,指着宇文化及大骂道:“奸贼敢杀大臣!”
宇文化及给身后的鹰扬郎将孟秉使个眼色,孟秉挥大刀劈向樊子盖,‘噗!’樊子盖人头被劈飞,鲜血染满了大帐。
大帐内顿时鸦雀无声,所有官员都被吓坏了,王隆上前假惺惺道:“一切由宇文大将军做主!”
宇文化及冷笑一声道:“你现在才知道让我做主吗?”
他举槊以掩耳不及迅雷之势一槊刺穿了王隆的胸膛,王隆瞪大了眼睛,他手指宇文化及,“你你.”
王隆不可思议地看着宇文化及,只见宇文化及嘴角露出一丝狞笑,王隆这时终于明白了,自己与虎谋皮,最终被虎所噬,“啊!”他不甘心地惨叫一声,倒地而死,却死不瞑目。
宇文化及举起一份密旨高声道:“传天子遗旨,大将军宇文化及忠君爱国,封内史令右丞相,统领三军攻灭西隋,并领导百官重立皇嗣。”
宇文化及厉声问道:“这是天子遗旨,谁还有异议?”
众人望着惨死的三名相国,尤其被砍掉了脑袋的樊子盖尸体,更是让人胆寒,只得纷纷答应,“一切由宇文相国做主!”
宇文化及点点头,“我们要继承天子遗志,攻灭西隋叛逆,然后我再和大家商议立新君之事。”
宇文化及以染病为借口,下令将天子杨广身边的宫女宦官全部杀死,尸体放火烧成灰后深埋。
虽然百官都不愿意烧毁天子尸体,可一想到天子已经成了瘟疫源头,不烧掉大家都会倒霉,也只得认了。
宇文化及假惺惺把天子骨殖装进一口铜棺内暂时掩埋,等后来送回长安安葬,这才稍微安慰了百官,好歹天子遗骨还在。
宇文化及这才率领三万大军带着百官南下,前往义成郡。
陈棱奉命率三万大军攻打葭萌关,天子后来又给他追加了两万军队,追加的军队由虎贲郎将赵优统领,赵优原本是襄阳郡通守,他是关陇八柱国之一赵贵的后人,也是元家女婿。
在王隆的安排下,赵优和陈棱合兵一处,也顺利成章地成为陈棱的副将。
这时,陈棱也得到消息,南郑县出现了疫情,他也连忙停止攻打关隘,等待天子消息。
这天上午,一名宣旨官赶来,向陈棱宣旨,要求陈棱立刻去面圣,汇报军情,军队暂时交给副将赵优。
陈棱接下圣旨问道:“听说南郑那边爆发疫情,现在情况如何了?”
宣旨官叹口气道:“疫情确实很严重,天子已经移驾到石泉县,我是绕过南郑县过来的,南郑县现在的惨相我也不知。”
陈棱没有怀疑,便把军权暂时交给副将赵优,这才跟随宣旨官前往石泉县。
第675章 奸雄夺权
独孤怀恩和李孝常一路疾奔,第二天早上也停下马匹休息。
李孝常是李渊的侄子,代表李渊来南郑,但他刚到,什么情况都不了解,发生了什么事情也不知道,他身微言卑,也不敢多问。
直到这时,他才忍不住问道:“怀恩将军,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好好的,天子怎么会染上疫病?”
独孤怀恩叹口气道:“天子和赵王都没有染疫病,而是中毒了。”
“中毒?”
李孝常惊讶道:“怎么病情和疫病一样?”
“是王隆搞来的一种奇毒,中毒后浑身发热,内脏大出血,剧烈腹泻,拉血不止,看起来很像瘟疫,实际上是中毒,所以这种毒又叫疫毒。”
李孝常若有所悟道:“所以瘟疫是用来掩盖这种疫毒的?”
独孤怀恩点点头,“这其实是王隆策划的方案,是他和宇文化及联手实施,临洮郡的洮阳县羌人部落前年爆发了瘟疫,那里是王隆的部落,他一直在关注,去年定下方案后,他把一批染病的羌人送到武都郡,结果导致武都郡两个县疫病爆发。
等天子到来后,宇文化及把王隆从武都郡运来的十几具染病尸体扔在南郑县内,导致南郑县疫病爆发,军队也有不少人染上疫病,这就给王隆下毒创造了机会。
医正张恺和司宫魏氏都是王隆的人,所以赵王和天子先后中毒而死,大家都以为是染疫病而死,再把知情人全部杀死,王隆和宇文化及就逃过了弑君的罪名。”
李孝常不安道:“我们也参与了政变,会不会也背上弑君罪名?”
独孤怀恩摇摇头,“我们关陇贵族虽然是政变发起人,但政变有很多种,逼宫、谈判、罢黜、囚禁、流放都是政变,我们没想过要弑君,而且具体策划我们都没有参与,我的任务只是把王隆和宇文化及捏合在一起,具体怎么做是他们二人的事情,我们不会背上弑君罪名。”
李孝常还是觉得不安,他奉命来汉中是参与利益划分,没想到卷进了政变之中,让他回去怎么向家主交代?
李孝长无计可施,只得悻悻然跟随独孤怀恩去河东了。
宇文化及任命裴矩为左相国,带着百官一路南下。
他们绕过了南郑县,宇文化及又派人去打听疫情情况。
南郑县百姓在刺史裴扬带领下全力抗疫,他们掩埋了所有的水井,挖渠引汉水入城,城内有了活水,全城百姓严格遵行喝开水、勤洗手、不随意大小便,发病及时隔离、喝汤药预防等五大措施。
疫病便开始得到了有效控制,虽然还有疫情发生,但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都大大降低,确实很出人意料。
大军没有进城,绕过南郑城一路南下,半路上遇到了陈棱,陈棱这才得知天子已病亡,悲痛之余又无可奈何,陈棱手中没有了军队,也回不去了,只得接受宇文化及的任命,被宇文化及封为淮阳郡通守。
虽然被封为淮阳郡通守,宇文化及却不让陈棱离去,原因很简单,现在宇文化及封锁了天子驾崩的消息,借口是不能泄露机密,让西隋有了防备,实际上是宇文化及还打算挟天子以令诸侯,他不想让洛阳皇长孙杨倓得到消息后抢先登基。
宇文化及率领大军抵达义成郡的绵谷县,这里是隋军的后勤重地,这次南下的粮食、物资最初运到南郑,随后又运到绵谷县。
绵谷县的地理位置极为重要,从这里开始分成两条路,一条路去巴西郡,一条路通往剑阁县,所以绵谷县成为了隋军真正的后勤重地,目前由虎贲郎将左天成率两万军镇守。
为什么能力平庸的宇文化及被关陇贵族看重,选为这次政变的领军人物。
原因就在于这次南征的十二名虎贲郎将中,有六人是宇文化及父亲宇文述的心腹,宇文述被刺杀后,他们纷纷得以重用。
包括宇文述手下的十三太保和四大金刚,尤其是四大金刚,都是赫赫有名的隋将,攻打剑门关的西路军主将魏文通,后勤主将左天成,还有虎贲郎将尚师徒、虎贲郎将梁叔谐等等,加上现在的西路军主将赵优也听从宇文化及的指挥。
宇文化及坐镇绵谷县后,各路大军纷纷返回,将领们纷纷向宇文化及表达效忠。
这也是天子杨广重用宇文述的最终恶果,最后成全了宇文化及。
短短七天内,宇文化及便手握了十八万大军。
宇文化及的幕僚叫做王世奇,他原本是宇文化及父亲宇文述的幕僚,擅长阴谋诡计,很符合宇文化及的口味,宇文述死后,王世奇又成了宇文化及的首席谋士。
他原本叫王奇,跟随宇文化及后改名为王世奇,加了一个世字,表示追随世子的意思。
王世奇心狠手辣,宇文化及杀死虞世基、樊子盖、王隆、医正张恺、司宫魏氏、以及所有的御医、宦官、宫女,都是出自他的策划,目的就是杀人灭口,同时也是杀人立威,尤其杀了王隆后,将来可以把所有屎盆子都扣在王隆身上。
结果效果不错,把一群文官吓得战战兢兢,不敢反抗。
大帐内,王世奇对宇文化及道:“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要拿下剑门关,剑门关副都统王普是卫王杨集的人,但杨集是打算投降天子的,所以绝不能让剑门关知道天子已驾崩,而且必须速战速决!”
宇文化及自己一点办法都没有,他连忙问道:“怎么才能让剑门关的王普献关投降?”
王世奇微微笑道:“办法当然有,发一份诏书射进关城内,要求城内明天天亮前献关,王普就知道我们是什么意思了,一定会在今天半夜献关。”
宇文化及半信半疑,但他还是命令魏文通率领三万大军依计去夺取剑阁,魏文通也是一头雾水,但到了剑门关下,他还是命令几名弩手用大黄弩将一份天子诏书射上城头,订在城楼木柱上。
剑门关的守军叫段文烈,是杨庆的心腹大将之一,统领两万大军镇守剑门关,决不让东隋军逾越关城一步。
段文烈刚刚拿到诏书,王普便询问赶来了。
“将军,听说对方把东隋天子的诏书射上来了?”
段文烈点点头,“还一本正经命令我们明天天亮前投降,真是可笑之极,在我们面前摆皇帝架子,真是莫名其妙!”
王普接过诏书看了看,他立刻明白了,这其实是给自己的诏书,之前独孤开元从剑阁县发了一份情报,就是发给对方皇帝,现在回应来了,要求自己天亮之前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