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他父亲接到天子的密旨,让他父亲杀了李渊和李渊的党羽,他说爹爹就是李渊的党羽。”
刘世龙瞪大了眼睛,“他是当真说得吗?”
“他喝醉了酒说的,不过今天洛阳是有人来找公公。”
刘世龙顿时紧张起来了,他确实是李渊的党羽,先后为李渊投下了几万贯钱,如果李渊被杀,自己的投资不就完蛋了吗?
刘世龙心烦意乱,他也顾不上女儿了,连忙出门去找李渊。
每个道都有三使一巡检,三使是负责安全和剿匪的安抚使、负责官吏监察的观察使、负责钱粮财政的转运使,一检则是提刑巡检使。
李渊目前是河东道安抚使,主管安全,现阶段主要是剿匪,河东道目前一共有四大土匪,一是河东道南部绛郡的柴保昌与敬盘陀,二是太原府南部的甄翟儿,三是太原府东部的太行山一带活跃的卢明月,四便是活跃在马邑郡的刘武周。
李渊率领两万军队先后平定了柴保昌和甄翟儿的造反,但刘武周和卢明月机动灵活,他始终平叛不了。
下午,李渊在书房内看书,有管家在门口道:“老爷,刘员外紧急求见!”
“请他到客堂稍座,我马上就来!”
李渊收拾一下便向客堂走去,走进客堂,刘世龙起身紧张,“高君雅要对李公下手了!”
李渊一怔,不解问道:“刘员外此话何意?”
“今天我那个恶女婿又打妻子了,他喝多了酒,就说他父亲高君雅接到天子的密旨,要高君雅杀掉李公,很可能就是明天的事情了。”
李渊的脸色顿时变得十分难看,他知道长安建立新朝后,天子不会放过自己,很可能会把自己革职,他也在等着这一天到来,没想到竟然是下密旨杀了自己。
“就高君雅吗?”
刘世龙连忙道:“王威应该也接到了,天子不会漏掉他!”
“多谢员外给我报信,我好好考虑一下!”
刘世龙告辞走了,李渊沉思片刻,立刻派人去把自己的几名心腹请来。
不多时,裴寂、许世绪、长孙顺德及刘弘基四人匆匆赶来了,长子李建德和女婿柴绍也赶来书房,就连十六岁的次子李世民也赶来了。
李渊便将刘世龙的告密告诉了众人,裴寂点点头道:“高君雅的次子高义一向残暴横蛮,也从来口无遮拦,既然是酒后之言,很可能是真的。”
许世绪道:“天子用釜底抽薪之计,那王威应该也有份,他也是忠于天子。”
李世民虽然年少,却十分果断,他也对李渊道:“父亲,事关生死,宁可信其有,我们尽最大的努力,也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长孙顺德捋须道:“李公,世民说得对,事关生死,宁可信其有!”
李渊看了一眼长子李建德,李建德点点头,“先下手为强,今晚就动手!”
李渊自己也招募了两千死士,就是在关键时起作用的,他沉吟一下问道:“晚上有我们的人当值吗?”
柴绍躬身道:“回复岳父,王康达今晚当值西城门!”
王康达出任鹰扬郎将,也属于李渊提拔的将领,李渊当即下定决心道:“今晚以勾结突厥杀掉高君雅和王威!”
他分头安排,裴寂负责准备勾结突厥的证据,然后从两人府上搜出来,再收买两名家丁为人证,这样就给军队一个交代。
李渊又将李建德和柴绍留下,两千死士就是由两人掌管,三人商议怎么动手。
这时,李世民赶来提醒父亲道:“父亲,既然是天子下旨给高、王二人,那么下旨的人一定还在他们府中,他很能有天子金牌,只要把密旨一改,加上天子金牌,就变成了天子下密旨给父亲,处死高、王二人。”
李渊欣然道:“此计大妙!”
一更时分,柴绍和李建德各率一千武士来到了西城门,西城门守将正是王康达,他已经得到李渊的秘令,当即下令开启城门。
城门开启,两千武士进了城,分别向高君雅和王威的府宅赶去,不多时,便将两座府宅团团包围。
高君雅今天上午刚刚收到天子密旨,还在考虑怎么收拾李渊,他没想到李渊来得这么果断。
高君雅还在书房考虑问题,忽然听见外面传来一片惨叫和哭喊声,他大惊失色,拔出墙上的剑便冲了出去。
只见次子高义浑身是血跑进来,“有刺客!”说完几个字便一头栽倒死去。
高君雅见儿子死在自己面前,顿时肝胆皆裂,迎面见柴绍带着大批武士冲进来,高君雅顿时明白了,他大吼一声,挥剑向柴绍刺去。
柴绍剑法高强,交手仅两个回合便一剑刺穿了高君雅的肩膀。
高君雅惨叫一声,一个趔趄摔倒在地,黑衣武士一拥而上,乱刀将高君雅砍死。
柴绍毫不犹豫冲进了书房,很快便找到了天子密旨和金牌,连同军中令箭也一并找到。
柴绍走出了书房,只见士兵押着一名宦官出来,正是从京城过来送信的宦官,他吓得脸色惨白,浑身发抖。
与此同时,王威也被李建成率领武士冲进府中,全家老小一个不留,全部杀死。
李建成也找到了另一块天子金牌,有这两块天子金牌,加上修改过的密旨,还有颁旨宦官被逼宣旨,李渊大事可成。
第607章 态度鲜明
萧夏已经返回了京口,官房内,刘文静正在向萧夏汇报最近的局势变化。
“前太子杨勇再次登基,成立了新朝廷,着实让大家都深感震惊。”
这个消息确实很突然,众人吃惊也在常理之中,不过萧夏却没有半点惊讶,这在他的意料之中,关陇贵族干的那些勾当他清清楚楚,长安皇族支持杨勇也很正常,他们本来就被边缘化了,长期生活在长安,无法加入权力中心,他们心中岂能不怨恨?
四年前杨勇失踪,就注定了今天的结果,杨勇就在长安,他的几个儿子更是花天酒地,荒淫无度,很容易就能查到,天子没有派人去查,也没有把它放在心上,最终酿成了今天的局面。
要知道杨勇和别人不一样,他是合法太子,他登基才是合法君主,一旦他再次登基,就会获得很多势力承认,不及时杀掉杨勇,只能说天子太大意了。
“现在长安那边有多少军队?”萧夏又问道。
“已经接近二十万了,这段时间他们一直在募兵,主要是从巴蜀和陇右募兵,现在关中很难招募到士兵了。”
“杨玄感呢?他死了吗?”
刘文静点点头,“他在攻打函谷关时中了毒箭,最后在上洛郡毒发身亡,他临终前把军队交给了窦德玄,后来窦德玄向长安效忠,杨玄感的六万大军最终被关陇贵族吞并了,现在掌握在窦威手中。”
“武关又在谁的手中?”萧夏又问道。
“在西隋军手中!”
“西隋?”
萧夏眉头一皱道:“长史也把长安政权称为西隋吗?”
刘文静立刻知道不妥,晋王殿下并没有承认西隋,他连忙解释道:“这只是一种民间称呼,不是我们官方称呼,我们还在等殿下对长安朝廷进行定性。”
萧夏缓缓道:“我们只认可洛阳朝廷,长安那边我绝不会承认,以后可以称他们为长安伪政权,另外,我需要颁布晋王令,传檄天下,坚决不承认所谓西隋,民间我不管,但在官方文书上绝不准出现‘西隋’二字,东隋也不能出现,我大隋只有一个朝廷。”
刘文静点点头,“卑职明白了!”
萧夏又问道:“李渊那边情况如何?”
“李渊已经造反了,他们借口高君雅和王威勾结突厥,用夜袭的方式,杀死了二人及其家人,已经控制了整个军队,目前他已拥兵自立,听说长安那边已经封他为太原郡王,河东道总管,同时派兵进入了河东。”
萧夏默然,看来李渊已经完全控制了太原的军队,他才敢承认长安。
“他在长安没有家人吧!”
“没有,听说他留在长安为人质的三子玄霸和四子元吉趁天子东征辽东的机会逃回了太原,估计是关陇贵族协助他们逃跑。”
刘文静叹口气道:“现在中原、河北各地群雄并起,都接受了长安的册封,基本上都封为郡王,连罗艺也被封为北平郡王,我们这里人心有些不稳,都在盼殿下赶快归来。”
萧夏点了点头,“我知道大家情绪不稳,以后我若出征,可以由王妃代我行晋王权,重大政务可向她禀报。”
“卑职明白了!”
萧夏当即道:“召集京口城所有七品以上官员,我要给大家交代一些事情!”
总管府议事大堂以及堂下院子里站满了官员,这段时期的各种变故让所有人都深感不安,不知道大隋还能维持多久,不知道江南道将何去何从?
万幸晋王终于回来了,他将在这最关键的时刻发表公开讲话,一定能稳定民心和军心。
“我刚刚回来便听说了大隋分裂的消息,我完全不能接受,天下统一才多少年?百姓获得安宁才多少年?难道又要回到五胡乱华的时代?还是北周和北齐对抗时代?今天我要旗帜鲜明的表明态度,长安的政权就是伪政权,是叛逆,我绝不会承认,它是我们的敌人,从现在开始,我不允许任何人称长安伪政权为西隋,大隋只有一个,那就是洛阳.”
萧夏又颁布了晋王令,把他讲话传到江南道各郡县,要求各郡县官员执行他的命令,要坚决拒绝长安伪政权的拉拢。
萧夏的明确表态,终于让江南总管府焦躁的情绪平息下来。
紧接着,萧夏又表彰了攻打高句丽的有功将士,也包括进攻杨玄感的两支军队,所有将领皆升官衔一级,并拿出百万匹布帛奖励将士。
表彰书中特地指名嘉奖了魏征、李敬秋和张镇周三名文官,魏征是因为安置难民有功,而李敬秋是因为推广种植山药有功,张镇周的功劳特殊一点,他发现了萧夏的一个失误,及时进行挽救,避免了重大损失。
萧夏把十万民夫遣送回河北,他不知道十万民夫中还有三千随军出征的军器监工匠,他忽略这个关键的信息。
结果在民夫遣返登记时,被张镇周发现了,他当即扣下了这三千名工匠,最后把他们送到东莱郡,又转到江南。
现在三千工匠的家眷还在洛阳府,得想办法把他们接到江南来,另外,为表明自己的态度,萧夏又下令支援朝廷粮食一百万石、钱五十万贯,战马三万匹,这些其实都是辽东物资,萧夏借花献佛,其实也是表明自己的一种态度。
萧夏同时写信给天子,劝他和关陇贵族和解,毕竟两次东征高句丽,朝廷已经彻底失去了山东士族的支持,如果关陇贵族和士族再不支持朝廷,朝廷就真的维持不了多久了。
他愿意穿针引线,缓和朝廷和关陇贵族的关系。
下午时分,萧夏接见元文真,元文真作为关陇贵族驻江南代表,一直就生活在京口,在去年,他们建立起来从江南到长安鸽信路线,在江夏、襄阳分别建立了鸽信中转站,也是萧夏唯一批准的非官方鸽信使用资格。
“恭喜殿下大败高句丽,收复汉家失地!”
萧夏笑着摆摆手,“我回来已经一个多月了,高句丽之事已成为旧闻,没有多少人关心了。”
“但我们还是很关心,保住辽东,对整个北方而已,至关重要!”
萧夏点点头,“今天有要紧事,我们不说高句丽了。”
“请殿下直言,在下洗耳恭听!”
萧夏缓缓道:“我坚决反对长安政权的态度,想必你也告诉家主了!”
“我已经转告了家主,家主回信,表示理解,儿子当然会支持自己父亲。”
“不光是父子关系,而是我自己的立场,当年我就是出兵推翻杨勇,这是先帝给我的权力,我是凌烟阁武士,不管现在它是否存在,但我发过誓言,坚决捍卫大隋社稷,大隋社稷在洛阳,而不在长安。”
萧夏取出一份卷轴递给元文真,“你看看这个!”
元文真接过卷轴打开,他顿时愣住了,竟然是先帝的一份旨意,指定萧夏为皇太孙。
“这是我皇祖父临终前给我的旨意,说明大隋正统在洛阳,而不在长安,。”
元文真把圣旨还给萧夏,沉默片刻道:“殿下需要我做什么?”
萧夏注视着元文真道:“我希望关陇贵族两头押注,在支持长安的同时,也和天子和解,这是我的态度,我已经劝说了天子,他一定会听从,也会安排人去长安,我希望关陇贵族的目光要放长远一点,有我支持洛阳,长安伪政权一定会失败!”
第608章 晋王方案
洛阳,樊子盖匆匆来到天子的御书房,他已替代裴蕴出任左相,樊子盖之所以获得提升,一方面因为他配合晋王攻打高句丽有功,另一面也是因为裴蕴的儿子裴爽因支持杨玄感造反,现在又在长安出任刑部侍郎,让天子极为不满,裴蕴不得不辞去左相之职。
“陛下,江南有好消息!”
杨广这段时间焦头烂额,已经很久没有听到好消息了,他精神一振,连忙问道:“爱卿有什么好消息?”
“陛下,晋王回到江南后立刻发布晋王令,严厉指责长安皇族分裂大隋,抨击长安政权为伪政权,为表示支持朝廷,他已经下令向朝廷运送粮食百万石和钱五十万贯,另外还有三万匹战马,晋王并派兵沿途护卫。”
虽然洛阳并不缺粮食,但萧夏的态度着实让杨广深感欣慰,上阵还是靠父子兵啊!虽然他们父子关系不怎么样,但在关键时刻,儿子就是儿子,不会在原则问题上含糊。
“还有什么消息?”
樊子盖将一份奏折和一封信交给天子杨广,“这是晋王殿下用八百里加急送来的,奏折微臣看过了,但信是私信,微臣不敢拆看,特交给陛下!”
杨广打开了萧夏的奏折,奏折内容很多,包括了樊子盖说的哪些,但还有别的内容,萧夏在奏折详细说明了他出兵北海郡和齐郡的原因,因为高士达和刘霸道袭击齐郡和北海郡,另外东平郡的孟海公和鲁郡的徐圆朗严重威胁齐郡、北海郡和高密郡的安全,所以他才下令在这三郡驻军,并接收各地逃来的难民。
萧夏做任何事情都讲究分寸,他虽然派兵进驻山东半岛其他三郡,但绝不干涉官署,也不碰官仓财物,这样他就坐实了剿匪的意图,不会被朝廷反感,朝廷也默许了江南军在三郡的军事存在。
再比如征讨辽东,他也是等天子和百官都走了以后,他才现身接手,也避免了天子溃退的尴尬。